金殿公園是昆明一個名氣很大的公園,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外地來昆明的人很多都會去走走看看,當地人也很喜歡這個公園,賞茶花、逛廟會……對於金殿公園,昆明人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除了金殿公園,昆明人還喜歡金殿後山,那是一片範圍更大的區域,大抵是泛指從金殿水庫至雙龍鄉一線,這一帶歷來是植被豐茂的區域,近年來又被劃作國家戰備儲備林區建設,森林覆蓋率更高了。
從金殿到渾水塘的金渾公路穿越這個區域,這條路曾經是昆明周邊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沿線分布著很多規模不等的村莊,成為昆明周邊最早發展農家樂的區域之一。
花椒雞、烤全羊、勐海烤雞……還有眾多很有特色的農家生態經營農莊,吸引了昆明人周末前來休閒、放鬆,堪稱昆明人的周末休閒基地。農莊相對集中的地方有黃龍箐、哈馬者、雙龍鄉,……金殿後山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如果純粹想要品嘗一下生態時鮮的農家菜餚,盡可以開車前往,從金殿出發,先經過黃龍箐、再過哈馬者、再到雙龍鄉,沿線有很多有特色的村莊,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
除了去農家樂,金殿後山一線還是戶外愛好者的天堂。這裡擁有非常適合徒步爬山、騎行穿越的線路,道路類型、海拔升降、植被覆蓋,都非常契合,因而受到廣泛的青睞。
黃龍箐、雙龍鄉是我們徒步活動常常會選擇的線路。途中常常會與騎行者相遇,這裡也是自行車愛好者喜歡的線路。
去黃龍箐、去雙龍鄉的公交線路只有一條147路,每隔40分鐘才發一趟車,一定要提前做好時間安排,否則就只能包乘中巴車了。黃龍箐與金殿公園的距離為4公裡左右,常常會作為我們徒步活動的起點或終點。
印象中,雲南人很喜歡用「箐」來命名一個地方,猜想大概是與雲南多山的地理特徵相關的,在昆明周邊就有很多「箐」,但凡叫做「箐」的地方,多是那些被山包圍的山谷地帶,黃龍箐就是這樣。
在黃龍箐沒有到村子,只有一個規模不小的農家休閒山莊在經營,周末時光常常看到停車場有很多車輛,感覺生意應該不錯。
我們一般會從那裡上山,在周邊山嶺裡穿越,最後又回到黃龍箐,或是選擇其他終點。有時的線路,又是從其他地方起步,將黃龍箐作為終點。
不管哪種走法,感覺都不錯。這一片區的路線相對來說比較休閒,升降海拔不多、植被茂密如蔭,舒適宜然,走起來感覺特別爽,是驢友們喜歡的經典線路,大家都將它稱為健行道。
昆明是個多山的城市,周邊都被山包圍,大部分人是很難分清山的界限、更難以弄清山的名字。
昆明人常將金殿公園以東的區域稱作為金殿後山,其實這一片區域包括很多座山,平頂山、朱家山、圓寶山等等,都在離金殿公園不遠的區域內。
我們也是一樣,跟著領隊走過很多次,也只能知道些大概的位置和山名。正是如此,我們會更加喜愛這項活動。因為,每次徒步爬山,都會有些意外的驚喜和收穫。
就像是一個魅力無窮的寶庫,山野裡充滿了驚喜。黃龍箐周邊的山上盛產野生楊梅。每年6月底、7月初,就是楊梅飄香的季節,這時候去黃龍箐爬山,我們的活動就會多出一項主題:採摘野楊梅。
與家種的大楊梅相比,野生的楊梅個頭比較小、果肉更硬,表面有些粗糙,成熟的楊梅表面色澤透亮、散發著一股特有的清香,口感卻是極酸的,得帶回家加糖處理之後,野楊梅才能食用。親手採摘野楊梅、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我們樂在其中。
徒步、騎行、摘楊梅,去昆明金殿後山的黃龍箐,有很多好玩法。這裡離城區不遠,卻有很多大氣磅礴、錯落有致的森林中,穿行其間,是一種愜意的體驗。
每年的12月至次年6月是昆明的防火封山期,這期間周邊的很多山就不能進入了,估計金殿後山也是這樣,畢竟,森林防火是大事。
再等待些時日吧,待昆明雨季來臨、解除封山時,我們再去黃龍箐、再去林中徒步,那一定是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