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這個城市,真的很適合用來自由行逛吃的。這裡有很多文藝的打卡地,比如寧波天一閣博物館,建築師王澍的寧波博物館。
晚上到了,就去到老外灘去喝點小酒酒,或者充滿溫暖的三聯書店發呆.
周末來了,還能去安靜的東錢湖度假,在去江南古村韓嶺村看看。
寧波臨海而生,這片豐腴的土地長久以來就是一幅魚蝦滿倉,鮮味遍地的好光景,尤其擅長烹製海鮮,突出鮮鹹的「簡單」烹調便是傳統的甬派味道。
在夏天來之前,去寧波吃點啤酒海鮮也是很愜意的。
這裡也有很多特色小吃,比如寧波湯圓,手打年糕等,都是軟糯可口,特別適合江浙人的胃。
所以,這一期小城吃喝,就去這個我喜歡的城市看看吧。
開啟寧波慢行找吃路線
早餐
寧波的美食只有海鮮嗎?當然不是。寧波的美食從早餐開始,如果江滬浙的城市要做一個早餐排名,那寧波早餐的好吃度絕對是排在前幾的。
味一早餐
地址:新芝路與永豐西路交叉口
這是寧波最老牌的連鎖早餐店了,充滿老底子的味道,也承載了寧波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店內還是使用早前的憑票取餐的模式。
寧波的早餐吃什麼呢?除了江浙滬大家都愛吃的煎包豆腐腦,這裡有兩樣特別的推薦,一個是麻油蒸餛飩,還有一個是豆沙圓子。
麻油蒸餛飩是用小籠包的籠子蒸餛飩,夏天喝湯比較熱,所以這種形式還是不錯的。麻油的香味,結合餛飩和蛋絲的組合,蘸點醋酸酸甜甜,入口很開胃。
當然如果你還是喜歡有湯的,店裡也有醬油餛飩。
豆沙圓子是寧波的特色小吃,剛出爐熱騰騰的,飽滿的顆顆圓子,入口剛剛好。圓子吃起來甜甜的,但也不會覺得膩味,軟軟的糯糯的。
店裡還有小籠包,鍋貼,真的可以吃到一頓很豐盛的早餐。
家有好面
地址:碶閘街152號
這家店的整體風格有一點老上海的感覺,不是老底子的那種麵館,有點像是當地KFC的那種感覺。
因為是在寧波,覺得要吃一些地域特色的,比如試一試這裡的野生小黃魚面,他們家的麵湯汁都還蠻鮮美的,而且份量足,性價比也不錯。
除了黃魚的面,店裡也有黃魚餡的砂鍋餛飩。
如果你沒有吃過粢飯糕,還可以來一份嘗嘗。粢飯糕其實就是粢飯捏成方塊的糕狀,然後油炸而成。表皮金黃酥脆,咬一口,裡面的糯米軟糯,現在已經很少有早餐店在賣了,以至於某些做古早味的早餐店都特別火。
大眾早餐店
地址:鄞州區賀丞路白鶴新村242號-8
這是白鶴這邊一家開了十多年的早點鋪子,雖然環境是那種蒼蠅館子,但早點還是很誘人的。寧波有很多特有的早點種類,基本在這裡都能找得到。很多來這邊吃早點的都是當地人
他們家的早點類型很多,豆腐腦、飯糰、麻球、餛飩等等一大堆。寧波的豆腐腦還是很好吃的,如果喜歡吃可以點一碗,當地的辣醬也很有風味。
比較讓人驚喜的還是苔條粢飯糕。因為現在賣這個的越來越少,興許十年之後就會成為消失於寧波江湖的一種平民美食吧。
店內還有我們小時候常吃的飯糰,雖然沒有特別好吃,但也可以試一試,畢竟也是童年味道。
釜煮鮮明友麵館
地址:開明街博士眼鏡旁
這家是寧波的老牌麵館,在寧波開了也有二十多年。店鋪門面一般,進去之後裝修也一般,還畫風清奇地開在一家眼鏡店和一家造型店中間。
店裡必點爆翅油蔥面。傳說是醃製過8小時的爆翅,在油鍋裡翻滾後散發出誘人的香味,炸至金黃出鍋,加上青菜,花生米,蔥末,再澆上熱騰騰的油,一碗第一好吃的爆翅油蔥面無敵了。
店裡的麵條很勁道,老闆說,為了顧客吃起來口感好口感,他們堅持用手擀麵,每一股麵條都要經過嚴格的擀麵程序,包括它的發麵時間和粗細程度。花蛤每一個也都超大隻,很新鮮。
還有很帶感的蝦兵蟹將蔥油麵,料真的很實在。
除了面之外,還推薦大家嘗一嘗店裡的白糖芝麻年糕,因為寧波的年糕很有名,而且這個味道很溫暖。
寧海湯包
地址:天童南路海港城5樓
推薦這家店是因為寧海的湯包還是非常有特色的,手工包製的湯包。
晶瑩剔透又Q彈的外皮與勁道的肉餡簡直是完美結合。他家湯包的造型很像餛飩……有海鮮餡和傳統的。餡料超紮實的,裡面有肉末,也有海鮮。
聚鮮天天營養早餐
地址:三市路25號
這家早餐館有一必殺:年糕塊。真的是超級無敵好吃的年糕塊,屬於寧波老底子早餐,除了寧波其他地方就不一定吃的到了。
用豬油塊擦鍋,將年糕塊壓著煎至焦黃,然後將打好的雞蛋倒上,再撒上鹽和裹上現炸的油條,最後蔥花提香。而且可以加料,價格比杭州的雞蛋餅來說,實在太多。4塊5吃到飽。
除此之外,還能去缸鴨狗吃吃鹹菜年糕(雖然杭州也能吃),因為寧波的年糕名揚四海,其製作工藝已傳承了百年,清香軟糯,可以直接蘸糖吃,炒著吃,或是做成湯,除了年糕塊,像白菜炒年糕、雪菜年糕湯、蟹炒年糕等也很好吃。
早餐後散步:推薦天一閣 保國寺
寧波有很多比較有文化氣息的景點,比如天一閣和保國寺。能夠看到藏書,古建,感受一個城市千百年來文化的積澱。
天一閣
天一閣博物館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
寧波「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名片中,「書藏古今」便是指天一閣。館內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被稱為「最具有書香的博物館」。
保國寺
寧波保國寺的大雄寶殿是江南少有的早期大木作建築,建於宋代,雖經歷代重修,但原有風貌未變,不僅結構精緻,還能看到不少《營造法式》所反映出來的結構特徵,是現場觀摩木構的絕佳課堂。
內部分別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藏經樓。其中北宋大殿是中國江南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遺存,被譽為「中國南方第一古建」。
特色的建築設計,長年木頭不腐,蟲蟻不蛀,給保國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還有參天的古樹名木,高高的踏仙橋,值得慢慢探索。
如果你覺得景區人太多,那麼寧波博物館,寧波美術館都是很好的選擇。
超美的美術館
午餐
寧波菜擅長烹製海鮮,鮮鹹合一,以蒸、烤、燉等技法為主,講究鮮嫩軟滑、原汁原味,色澤較濃,特色菜以鹹、鮮、臭聞名。
寧波菜當地有三大巨頭:寧波狀元樓,貼閣碧,老寧波1381
午餐推薦兩家館子,一家是不會錯的老字號狀元樓,一家是江湖小館雞毛兌糖,可根據需要來選擇。
狀元樓
地址:和義路88號和義購物中心沿街商鋪
如果在寧波停留的時間不多,保險起見可以去這家當地人都認可的老字號狀元樓。狀元樓是當年三江口畔紅極一時的餐飲老店,初始於1785年,幾經沉浮,如今的狀元樓坐落於寧波新興的商圈和義大道,仍舊是甬城老字號餐飲界最知名的品牌。
海參黃魚羹,狀元糕 ,腐皮包黃魚,苔菜江白蝦 ,紅燒雜魚,苔菜年糕,寧式鱔絲,狀元醉雞,老字號有一代寧波特色菜。但中間有兩道必須試一試。
比如寧波人都會唱:「紅膏嗆蟹鹹咪咪,大湯黃魚擺鹹齏。」 說的一道寧波菜是紅膏熗蟹,另一道就是這鹹齏大湯黃魚。
寧波狀元樓酒店做的冰糖甲魚最為著名,到寧波玩的話可以去狀元樓品嘗一下。甲魚與冰糖同燒,色澤油亮,醬香濃鬱,甲魚的骨肉都已煮得酥軟,用舌頭輕攆就能捲起整塊皮肉,不帶一絲腥味,香甜鹹鮮,風味獨特。
雞毛兌糖·家宴
地址:百丈東路909弄1-3號
雞毛兌糖是指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
雞毛兌糖粗菜館、是一家開了10多年的寧波土菜館。取名如此樸實,也像極了平平淡淡但又不失滋味的寧波菜的風格。
店內不設菜單,而是直接給你展示當日新鮮海鮮,搭配做法來點。灶頭上現點現盛,農家豆腐煲久經燉製,有形有味;蔥烤河鯽魚幾乎每桌一份;鍋仔是冬天的上桌王,以半成品組合擺盤,爆魚、青菜、黃魚、千張結……
雞毛兌糖的菜也頗有古風。糖醋排骨炸的酥脆,糖醋汁另外擺放,以免澆汁把面衣泡軟。米糕是小米做的,卻有著蜂蜜蛋糕的口感。
他家除了「家宴」之外,還有一家店叫作「尚宴」,裝盤精緻,環境也典雅不少。
目魚炒年糕
下午:東錢湖 韓嶺村
我不太喜歡寧波市區的南塘老街,第一次去寧波,我就去了東錢湖,東錢湖的寧靜,還有旁邊韓嶺村的氛圍是我很喜歡的。
東錢湖
其實在選擇住所的時候,就可以考慮住在東錢湖邊的Park Hyatt(柏悅),環境非常好。另外,東錢湖希爾頓也不錯。
寧波東南方向有個風景秀麗的東錢湖,湖畔保存有現存規模最大的南宋石刻文化遺存--東錢湖石刻群。二百餘尊雕鑿精細,形象生動的石像生,且保存完好,十分罕見,無論喜歡雕塑、美術還是文物的朋友都不可錯過。
韓嶺村
據記載,至少在唐天寶三年,就有人居住,繁衍生息。王安石在治理鄞縣時,重建湖界,這裡已形成逢五、逢十定期舉行的集市。到明清,韓嶺成為繁盛的交通樞紐和水陸運轉中心,店鋪林立。到現代,這兒一度仍是寧波去往鄞州東南、象山的必經之路。
鄉人得千年之風雅,千年裡名人輩出,既有聲名遠揚的金忠金華兩兄弟,中國第一女留學生金雅妹,也有中國的「梵谷」沙耆先生。
我去的那一年,村子還沒有改造。村裡沒有遊客,房屋在歲月裡維持著幾十年前的狀態,金氏牌樓、南宋石牌坊、民國醫院……,村子很有歷史的痕跡,平日很靜謐。其實當時還是有點害怕的,因為太安靜了。
在東錢湖十多年的開發中,韓嶺成為特別的存在,保留著斑駁的時光,如今有一些民宿開始發現這個地方,在這裡入駐,村民們也仍舊生活在這。
村子逐漸有了一些不一樣的生氣。去年花間堂在韓嶺村開業,這裡大堂這邊的這片龍骨磚真的還蠻特別的。木製的結構也很好地融入了當地的氛圍,不會顯得突兀。
在東錢湖千年的歷史之上,村中的文化藝術氣息都很不錯。還有像是隈研吾設計的韓嶺美術館這樣的文化地標,也會在幾年後陸續完成。
晚餐
寧海食府
地址:孝聞街77號
寧波被稱為東海邊的「鮮味之城」,以「甬幫菜」著稱。寧波菜也簡稱甬菜,是浙菜的代表之一。寧波地處東海之濱,漫長的海岸線,大小遍布的漁場,一年四季都提供應季的海產原料。所以甬菜的原料多採用海鮮。
所以,在寧波我還是更推薦大家去吃吃當地的特色,多吃一些海鮮。感受一下和溫州,台州的區別(這些地方海鮮都很贊)。
其實最大的不同可能在於烹飪手法,寧波海鮮烹飪方法通常以蒸、燒、烤、燉、醃、鯗等見長,注重原汁原味,以鹹提鮮,因此鮮鹹合一成了甬菜的特色風味。
來寧波吃飯,一定不會錯過寧海食府。寧波海鮮菜館的代表性品牌。菜很新鮮,很對寧波人的口味。
新鮮的魚蝦蟹都擺在入口處,一艘船的海鮮實打實撈,海鮮永遠「透骨新鮮」,且就擺在你的眼前,根本來不得虛的。有些會提前和烹飪時的配菜放在盤中,讓你可以看著菜式再點單。
醬青蟹是這裡的招牌。生蟹肉間的冰還未全部融化,絲絲涼。用料酒與冰糖醃製後的青蟹與寧波傳統嗆蟹相比味道更鹹更甜,但不是所有人都吃得來。
目魚炒年糕
再補充一個彩蛋,其實我曾經在上海有發現一家超級棒的寧波菜,從環境到菜系都無可挑剔,叫做:甬府,有機會去上海各位也能吃吃看。
朱雀大樹下
地址:百丈東路758弄110號
如果覺得寧海食府太過普通,想要體驗一些江湖傳奇色彩,那麼這家大樹下的社區餐廳會適合你。朱雀裡面有兩家飯店名氣最大,第一老太婆,第二大樹下。
大樹下,其實是老主顧們約定俗成的叫法,以前這個破飯店並無招牌,這家店開了20年。
和普通的餐廳一樣,菜色以明檔和自點炒菜為主。想吃什麼自取。這裡的招牌有三:嗆蟹、燒鵝、紅燒肉汁拌飯。再來份清炒,甬式的中餐就是這樣的花頭,就是標配。
嗆蟹,充滿鹹鮮感,沒有過分的重口。寧波的嗆蟹還是比較溫柔的。
紅燒肉,軟糯脫骨,湯汁拌飯是一絕。
燒鵝,沒有那麼肥膩,澆上一勺蔥花鹹鹵汁即可,皮算是比較脆。
喜歡這樣的館子,主要是比較有生活氣。人們總是對這些性價比高,菜色誘人的小飯店充滿好感。
晚餐後:老外灘喝酒
寧波的夜景真的還蠻美的,從城牆斑駁的鼓樓到人潮洶湧的東鼓道,從時尚國際化的1844到入夜嗨爆的老外灘。寧波老外灘,是中國近代重要通商口岸,也是寧波商幫遠航的起泊地、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
走入老外灘,能看到一座標誌性的天主教堂。
夜晚時刻,這裡聚集了一票老外。主街不長,但兩邊都是餐廳和酒吧,我們是飯後沿著天一廣場一路慢慢晃到這裡。正好,可以喝點酒,吃點小食。
來寧波,我覺得是值得喝一次酒的。這裡的氣氛很好。如果仍然覺得太吵,就去三江口走一圈。
外帶
如果在寧波吃了還不夠,那麼可以外帶再來一點。如果要買伴手禮可以去南塘老街(雖然很商業化),但很多老字號在那,可以一起買比較方便。
阿拉寧波烤雞
地址:靈橋路與解放南路交叉口100米
就像杭州有吳山烤禽一樣,寧波也有屬於自己地域特色的烤雞。位於靈橋路的這家,是老店,在風雨中陪伴了當地人三十年。
剛出爐的烤雞真的是很香的,雞肉不柴,很有水分,雞肚子裡香蔥香菇的添料是特色,手撕著吃更有感覺。
店裡除了烤雞,還有其他的滷味,他們來買烤雞的時候會順便帶一些回去,燻魚,素雞,雞爪,翅尖,品種還是很豐富的。
馮恆大年糕
各大商場有售
寧波年糕以慈城年糕最為出名,清鹹豐年間,「馮恆大」在慈城開業,他家的年糕晶瑩剔透,潤滑如膚,口感大不一樣。
寧波有句老話:「湯糰要吃缸鴨狗,年糕要吃馮恆大」。馮恆大的年糕幾乎是老底子寧波人的家庭必備。
南塘油贊子
地址:南郊路264號
說到寧波的老字號,是絕對不能忘了南塘老街的油贊子的,每次都在排隊,可見生意之好。
油贊子又叫做麻花,麻花是油炸食品之一,外形呈鉸鏈形,故又稱「鉸鏈棒」。有甜、鹹兩味之分。甜味的又有拌糖的(外表撒砂糖粉)和不拌糖的區別 。
割面、搓麻花的階段才是最好看的,師傅們熟練的將麵團拉成細長的條狀,再進一步搓細,擰成麻花狀,動作都是行雲流水一起呵成。但其實和我們吃的紅糖麻花口感也不一樣,沒有那麼紮實,比較脆。
還有一些特色,因為篇幅太長就不一一羅列,各位可以自己尋找:
米饅頭
灰汁團 / 南塘老街·趙大有
海鮮泡飯
面結面 / 鎮明路上的倉橋面結店
寫到這裡,我真的寫不動了哈,攻略到此完結。這麼多吃的和玩的一天肯定忙不過來,就選擇自己中意喜歡的就好。
如果要讓我選最重要的,我想就是吃頓海鮮,再去老外灘喝個酒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