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4;和&34; 那差異在哪呢?
雖然很多人認為列車和電車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上根據不同的作用、各自有不同的意義。
首先,範圍最大的是&34;,其中利用電力自行行駛的車輛是&34;。將柴油和汽油等作為燃料,用引擎自行行駛的叫做&34;,被火車頭牽引且載客的的叫做&34;。從這個意義上講,日本的火車應該分為電車列車、內燃機列車、火車頭牽引的客車列車。
另一種被區別利用的是,根據線路的不同來區別用車。以前電車因車板下馬達噪音太大、震動很大、乘坐感覺很不舒服。相反,被火車頭拉動的車廂下面沒有發動機,可以很舒服地乘坐。
因此,電車被用來跑短途,客車列車用來跑長途,像東京、大阪近郊或私鐵列車都是電車,而跑長距離的客車列車就被簡稱為列車。
這時就會有人反駁,這樣說的話電車不也是列車嗎?
但據說,初期的電車很多都是一節車廂行駛,而且也沒有連接幾節車廂&34;行駛的情況,所以不是列車。這樣的細節也區分了電車和列車。
目前,在東海道本線等擁有雙軌以上線路的區間,將中長距離列車行駛的線路稱之為&34;,將近距離電車行駛的線路稱之為&34;。電車線路行駛京濱東北線或山手線的電車。列車線上運行著各種各樣的長途列車。
日本許多地方路線沒有電氣化,所以都叫列車或汽車(きしゃ)即內燃機車。但也有的地方,私鐵被電氣化的地方很多,所以一提到電車,就是私鐵,一提到列車,就是指國有鐵路。
位於四國松山的伊予鐵道上,至今仍有路面電車和普通鐵路線並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路面電車方面被劃分為電車方面,普通鐵路方面被劃分為列車方面或鐵路線(非電氣化)。同樣,在通有路面電車和普通鐵路的富山地方鐵路上,電車線和列車線也是有區別的。
兩種線路在運費方面也有區別。東京、大阪都有&34;。東京電車特定區間為東海道本線大船站、中央本線高尾站、東北本線大宮站、常磐線取手站、總武本線千葉站、京葉線千葉站為界,通往城市中心方向為電車線。
大阪地鐵特定區間以東海道本線京都站、山陽本線西明石站、阪和線和歌山站、關西本線奈良站、片町線長尾站為界,通往城市中心方向的整個範圍。
電車特定區間票價將下調,山手線內和大阪環狀線內則更便宜。山手線內雖然包括中央本線、總武本線、秋葉原·神田-新宿區間,但大阪環狀線內不包含日本國鐵東西線的京橋-新福島區間。
也可以說電車特定區間之外稱為列車區間,電車特定區間只運行電車,兩區間的列車號和列車種類都不同。
東京和大阪的電車特定區間
二、擁擠率和乘車率
混雜率和乘車率也很容易混淆。擁擠率是對於乘坐定員來說超出多少百分比。即,數值化擁擠狀況。
與此相反,乘坐率是指指定席列車的利用率。因此不會超過100%。雖然有時用自由坐席計算的乘車率,也算是擁擠率的一種。
據悉,一般每年的平均乘車率為70%左右。因為,如果想在繁忙期實現100%,最好是根據平時乘車率來確定車廂的掛載數量和運行次數,否則,一旦進入淡季將會變成50%乘車率。
關於擁擠率,日本國土交通部每年都會公布並頒布本年度定員的計算基準。因為,用地方各自不同的定額方法是根本無法進行比較的。
對於長椅車(日本地方列車特有橫向的長座椅),將包括坐席面積的有效板面積除以 0.35平方米後小數點以下的數值作為定額。如果是半跨座內燃機列車,則隔座率在20%以上、不到80%時,則除以0.4平方米。未滿20%為0.35平方米、80%以上採用和長椅車一樣的定員數。
JR阪和線的223系是全長椅架構,但乘坐率仍無法未達到100%。座位橫向2排,通道面積和長椅車一樣大。JR西日本以每輛137人定員計算。
G字號工坊©️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