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獨立審計 | 捷順科技疑似「寅吃卯糧」,多項財務數據存疑

2020-12-21 藍鯨財經

前言

近日,「閃崩」一詞在我大A股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著著實實火了一把。一瞬間,「閃崩」成了各大券商研報、財經媒體的寵兒,每個像風雲君一樣的研究員都似乎在拼了老命地想找出個股閃崩背後的真正推手。

風雲君不才,實在是沒有本事將近日閃崩不斷的現象歸結於某一具體原因,巴特,姆們相信,每一個閃崩個股背後,肯定都有一份曲折的財務報表,可供風雲君細細把玩。

今天,風雲君就帶大夥鑑賞一下6月12日閃崩個股之一:捷順科技。

風雲君懷疑,捷順君您2017年度是不是提前確認收入了呢?

一、公司簡介

捷順科技,全稱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2011年8月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登陸A股。

公司業務可以用四個字概括——智慧停車,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智能門禁管理系統、智能通道管理系統、智慧管理軟體平臺、移動端應用等,是一集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公司。

好高大上,說的風雨君都有點雲裡霧裡的。說白了,就是咱們各大商場、小區那種你一刷卡就計費,門就開了的自主停車配套設施的研發與銷售。

又是「智慧」,又是「解決方案」,哎,又沒有晶片。

(圖片為捷順科技官網截圖)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唐健、劉翠英夫婦,累計持股比例為57.47%。截至2018年6月12日最新一次股權質押解除公告,雙方累計質押股票17,344.99萬股,佔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45.26%。

另,正如大家所詬病的,截止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前十大股東中信託計劃持股3,887.02萬股,佔公司股本總額的5.83%。

好了,公開信息講完,按照風雲君的風格,我們直接上財務了。

二、財務分析:多項數據存疑

1、季度營收及毛利率波動異常

下圖為捷順科技上市後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分季度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毛利率波動圖。明顯的周期趨勢,有沒有!

(捷順科技2012年一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收入、成本及毛利率波動圖)

每年的營收規模及毛利率最大值均在第四季度,次年一季度則達到波谷。

風雲君就疑惑了,您一個賣軟硬體系統的,為什麼還會有季節波動,難不成各小區和商城都偏向於年底交易?

就算真的是有季節波動,那每年的波動趨勢也應該大致趨同吧。

但您看2017年第四季度,收入規模明顯增長,2018年一季度則大幅下滑,2017年第四季度收入達4.23億元,2018年一季度卻僅6,752.07萬元,遠低於常年水平。

風雲君進一步對比了各季度收入佔年度收入佔比,如下表所示:

上市以後,每年第四季度收入佔比明顯增加,2017年度直接高達44.52%。什麼意思?一年有一半的收入都是第四季度得來的?

假如是因收入確認原則主要為驗收確認,而由於項目和客戶原因,驗收單大多會年終獲得,因此出現季節波動。那風雲君也要說了,您確定您沒有人為把控驗收時間?

畢竟驗收單嘛,規範點的,客戶給寫個日期蓋個章,不規範的可能就是隨便籤個字或發封郵件,畢竟還要合作,雙方好好談談,提前一點出個驗收單簡直不能更easy了!

(捷順科技審計報告披露收入確認原則)

上圖為捷順科技審計報告披露收入確認原則,可以看出,收入確認主要依據為客戶的驗收單或籤收單。

2、應收、預收款反向變動

提前確認收入往往伴隨的就是預收款減少,相應應收帳款增加。

(捷順科技2011年-2018年第一季度預收款變動圖)

捷順科技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從上圖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捷順科技預收款變動正符合上文所示,2017年底預收帳款明顯大幅度減少,由2016年底的5,781.34萬元,直接變為3,175.09萬元,降幅達45.08%。

至於為什麼前幾年就呈下降趨勢,或許上文的毛利率季節波動能夠解釋一部分原因,只不過變動幅度相對較小,大家都沒有在意罷了。

當然,捷順科技應收帳款肯定要逐年增加啦。捷順科技2017年底應收帳款直接由2016年底的16,038.67萬元飆升至31,821.72萬元,增幅達98.41%。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捷順科技2017年度財務報表首次出現長期應收款科目,按公司年報披露,是因公司為推進市場覆蓋率,推出了分期付款的業務模式,分為三年期和五年期月度付款兩種形式。

2017年底,捷順科技長期應收款餘額為4,557.09萬元。也就是說,2017年底公司合計應收款項實際為36,378.81萬元。

與此同時,捷順科技2011年—2017年底應收帳款周轉率如下表所示:

2017年底,即使不考慮長期應收款的存在,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也直接降為3.97!

如果捷順科技沒有提前確認收入,所有數據都是真實的話——那在回款能力本來就下降的情況下,再推出一個長期付款,您就真的對您的客戶老爺們都這麼有信心嗎?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捷順科技的回款情況。下圖為捷順科技2011年底至2018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收到的現金對比圖。

(捷順科技營業收入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對比圖)

除2017年度外,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收到的現金均略大於當年營業收入規模(增值稅影響),可以說是保持了較好的回款能力,但2017年度,營業收入94,951.80萬元,卻僅收到回款82,371.41萬元。

即使長期應收款一時半會回不來也僅4,557.09萬元,那剩餘的應收回款是發生了什麼呢?

3、存貨周轉率及發出商品異常變動

存貨周轉率提高,對每個企業來說可能都是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我們知道,要真想提高存貨周轉率,那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是要從公司採購、生產、銷售全環節,一步步精打細算才可能做到的。

巴特,捷順科技做到了!

捷順科技2011年度至2017年度存貨周轉率變動如下表所示:

2017年度,捷順科技存貨周轉率4.09,相較於2016年度的2.99,足足增加了1.1。膜拜呀!

同時,捷順科技2017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的存貨構成如下圖所示:

啥意思?2017年發出商品僅1,868.40萬元?!您前幾年可基本都是四五千萬的水平呀!

這是發生了什麼?

發出商品:企業已發出,但尚未達到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物資等。

風雲君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呢:往年到了年底公司已發出但客戶尚未驗收,未達到收入確認條件的貨物有四五千萬,但到了2017年底,該數字神奇的變成了1,868.40萬元,其餘三千萬元貨物要麼今年沒人要捷順科技沒發出,要麼客戶已全部驗收,全部實現收入。

那至於客戶是怎麼驗收的,恐怕只有捷順科技能給解釋了!

4、銷售收入與運輸費用

對於捷順科技這樣貨物需要運輸的公司,運雜費用與營業收入增長趨勢往往相同,且佔營業收入比重各年度基本趨同。

但根據捷順科技審計報告披露,2017年度公司銷售費用中運雜費金額為7,484,953.89元,較2016年度的6,951,175.90元,只增長7.68%,而2017年度營業收入較2016年度卻足足增長21.13%。

2017年度運雜費佔營業收入比重為0.79%,而2016年度為0.89%,雖然說只有0.1個百分點,但折合為運雜費用為94.95萬元——與此對應,相差的營業收入規模為1.05億元。

5、大客戶戰略—功還是過?

瀏覽公司2017年年報,風雲君發現,捷順科技在總結2017年度業績增長時,提到一個主要原因為「大客戶戰略」。

2017年年報披露,公司持續實施大客戶戰略,實現規模化拓展,將大客戶作為重點發展對象,大客戶業績實現快速增長,2017年,公司級大客戶共籤單2.02億,較2016年同期增長61%以上。

轉眼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僅6,752.07萬元,業績預告又披露預計2018年1-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為2,834萬元—5,668萬元,同比上年變動為-50%至0%。

而業績下降主要原因又為大客戶訂單增加,項目實施周期相對較長,造成收入確認相對滯後。

那風雲君就弄不明白了,大客戶戰略到底是功還是過?為何2018年度大客戶佔比增加,收入就下滑,2017年度大客戶規模增加業績就增加呢,難道2017年度新籤訂的大客戶的項目周期就不長了嗎?您確定沒有將應於2018年確認的大客戶訂單提前到2017年度確認嗎?

Anyway,您是老大,您說了算!

(捷順科技2017年度報告披露業績增長原因)

(捷順科技2018年度第一季度報告披露營業收入下降原因)

三、數據推演測算

2017年度平均毛利率為49.36%,風雲君取50%,取增值稅率17%,假設確認收入時應確認應收款項與衝銷預收款項的比率為2016年底的2.77,風雲君做了以下推算:

(1)如果2017年度提前確認5,000萬元收入,則相對應成本的金額為2,500萬元。提前結轉存貨金額為2,500萬元,存貨周轉率應為3.50。提前確認應收款項4,300萬元,多衝銷預收款項1,550萬元。以此推算,2017年底預收款項餘額應為4,725萬元,應收帳款周轉率應為4.13。

(2)如果2017年度提前確認1億元收入,則相對應的成本金額為5,000萬元。提前結轉存貨金額為5,000萬元,存貨周轉率應為3.02。提前確認應收款項8,600萬元,多衝銷預收款項3,100萬元。以此推算,2017年底預收款項餘額應為6,275萬元,應收帳款周轉率應為4.33。

好像莫名的回到了一個類似正常的水平。當然,風雲君只是推算,實際數據變動情況肯定與上文有所出入,但大致趨勢應該類似。

四、毛利率下降疑問

上文分析,風雲君認為捷順科技2017年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嫌疑,但並沒有說明2018年一季度捷順科技毛利率明下滑的原因。因2018年一季度報告披露內容有限,風雲君對此實在無能為力。

在此,僅對捷順科技2018年盈利能力提出質疑,如若接下來三季度毛利率持續維持一季度走勢,那2018年淨利潤勢必大幅下滑(以2017年度為例,僅期間費用佔比就為當年營業收入的25%,若毛利率僅為16.08%,則當年淨利潤為負數)。

結束語

在6月12日閃崩之後,捷順科技6月14日緊急停牌稱擬籌劃資產購買重大事項,僅1日後,就因協商不一致,重大資產購買事項「流產」,繼而復牌。

然而,復牌後的捷順科技再次跌停!

這可咋整?為保住股價,6月19日,捷順科技再次發布停牌公告,稱在上述資產購買的同時還在籌劃另一資產購買重大事項,並一併發布標的信息,以增強投資者信心。

其實,單純從捷順科技的財務報表整體來看,公司無長短期借款,無應付債券,商譽佔比合理,若不是2018年一季度業績下滑及毛利率異常現象,風雲君真得誇誇這真是一家良心企業。

風雲君不知道此次收購能否圓滿完成,也不知道收購後捷順科技股價走勢能如何,經營業績能如何,是否能拯救捷順科技的現狀。

但作為一名韭菜,看著現在跌入深坑的股市,竟莫名的希望捷順科技包括其他上市公司能認清現狀,努力提升經營業績,踏踏實實做實業,早日帶領廣大韭菜們逃離深坑!

(來源 市值風雲 作者 十六)

相關焦點

  • 劉世錦:刺激政策以達超過潛在增長率增速是寅吃卯糧
    原標題:劉世錦:刺激政策以達到超過潛在增長率的增速是寅吃卯糧 來源:新京報劉世錦認為,2020年到2025年,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基本上5%到6%之間。我們經歷的增長階段的轉換是符合規律的,下一步中國經濟潛在的增長率是在6%以下。
  • 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公告書
    本上市公告書已披露2011年1-6月財務數據及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其中,2011年半年度財務數據未經審計,敬請投資者注意。本公司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凡本上市公告書未涉及的有關內容,請投資者查閱刊載於巨潮網站(http://www.cninfo.com.cn)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說明書全文。
  • 黃河評論:為GDP指標「寅吃卯糧」當止
    河南省林州市國稅局大搞「寅吃卯糧」向民企預徵稅收,就在這種背景下堂皇出臺了。從大的方面說,這是一個是否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問題。而就具體某個地方而言,制定一個切合當地實際的經濟發展指標固然重要,更關鍵的,還在於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於將政府相關部門及其官員是否依法行政的「法治指標」,納入政績考核評價體系中。惟有如此,類似林州市國稅部門知法犯法、侵害民企利益的現象才能禁絕。
  • [發行]捷順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釋義在本招股說明書中,除非另有所指,下列詞語具有如下含義:通用術語本公司、公司、發行人、股份公司、捷順科技指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捷順有限公司指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盛健投資指深圳市盛健投資有限公司聚力投資指深圳市聚力投資有限公司聚傑投資指深圳市聚傑投資有限公司
  • 匯川物聯科創屬性存疑 財務數據「打架」 依賴單一銷售區域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孫沐霖  3年更換3家審計機構,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與年報數據相差1000萬元,這樣的企業能否順利上市?  11月19日,福建匯川物聯網技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川物聯」)回復了科創板上市委的二輪問詢。
  • 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摘要
    、劉翠英作為發起人,以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截至2006年12月31日經審計的淨資產70,388,124.88元中的70,000,000元按1:1的比例折為面值一元的股份70,000,000股,差額388,124.88元計入資本公積,依法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公司。
  • 捷順科技亮相2019安博會 三大看點刷新行業高度
    值得關注的是,剛剛獲得安博會「金鼎獎」的捷順科技也震撼亮相,以「捷順物聯雲.城市AI引擎」主題展,秀了一把行業龍頭企業的實力與「肌肉」。捷順科技城市停車板塊展區現場在智慧城市停車領域,捷順面向政府端提供城市級智慧停車綜合管理平臺,包括路內、路外一體化的城市停車解決方案,集中管控城市停車資源流通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決策管理,實現「數據一標準、管理一腦圖、出行一手機、城市一生態」。
  • 捷順科技:10億大廈今日封頂 助力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
    9月5日,捷順科技斥資近10億打造的捷順科技中心在深圳市龍華區觀瀾高新技術產業園內正式封頂。據悉,這座大廈未來將成為觀瀾高新園區新地標。在封頂儀式上,順捷科技董事長唐健在致辭中回顧了捷順27年的創業史。
  • 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報告摘要
    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代碼:002609 證券簡稱:捷順科技 公告編號:2020-024  2019  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證監會指定媒體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 審計大數據信息化面臨的挑戰有哪些_審計大數據分析工具
    政府審計主要是對會計帳目進行獨立檢察,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其實質是對經濟責任履行結果進行獨立的監督。 說白了只要花政府的錢就是都可以審的。 國家對審計也是做出了很多積極地相應政策,習總書記表示大數據技術、智能技術作為中國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加速轉動。
  • 捷順科技攜手銀聯、民生銀行,「無感支付」落地深圳機場
    9月8日,捷順科技攜手銀聯、民生銀行,"無感支付"深圳首發暨關愛交通輔警計劃啟動儀式,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隆重舉行,銀聯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張永濤,民生銀行深圳分行行長吳新軍,深圳機場(集團)副總經理王穗初,捷順科技董事長唐健,中國銀行業協會監事、深圳銀行業協會副會長範文波,深圳市交警局局長徐煒、深圳市交警局政委周金堂,深圳關愛辦副主任華榮等領導和嘉賓參加了啟動儀式。
  • [公告]傳藝科技:關於變更財務總監和聘任內部審計負責人的公告
    [公告]傳藝科技:關於變更財務總監和聘任內部審計負責人的公告 時間:2019年04月19日 17:02:20&nbsp中財網 江蘇傳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變更財務總監和聘任內部審計負責人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捷順科技助力蘇南碩放機場,升級無人值守智慧新體驗!
    捷順H plus智能道閘採用捷順深度全自研AI算法,不斷精進識別率;同時捷順核心「武器」——「AI大腦」能自動實現車牌雲端二次識別、智能糾錯,準確率迅速提檔。針對蘇南碩放機場的管理需求,捷順科技也為其定製開發了網約車輛的便捷管理新功能。
  • 賽特新材「帶病」衝擊上市 供應商或為「土雞瓦犬」財務數據存疑
    而《金證研》滬深資本組所了解到的賽特新材,是一家「帶病」也要衝擊上市的企業,如此「發奮」屬實「感人」,然其審計機構「吃」警示函以及供應商或為「土雞瓦犬」的狀況,是賽特新材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帶病」衝擊上市,社會責任或存缺失眾所周知,審計機構是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是企業信息真實性的保障者。
  • 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證券代碼:002609 證券簡稱:捷順科技 公告編號:2017-096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特別提示:1、本次股東大會未出現否決議案的情形。
  • 捷順科技助力深圳市公安局打造「智慧公安」
    原標題:捷順科技助力深圳市公安局打造「智慧公安」 (原標題:捷順科技助力深圳市公安局打造「智慧公安」) 「網際網路+」背景下,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政務信息科學化、監管方式創新化,打造智慧型、服務型政府,業已成為各級政府機構心照不宣的發展目標。
  • 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召開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的通知
    證券代碼:002609 證券簡稱:捷順科技公告編號:2019-04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經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決定於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召開公司2018年年度
  • 西安捷順8年智慧停車演變,助力打造西安科技創新「名片」
    在西安,成立於2012年的捷順科技西安分公司(下稱「西安捷順」),也在不斷推動西安智慧停車的演變與發展。SaaS智慧物聯雲平臺,實現所有車場軟硬體、數據的集中管控與業財一體化。這座西北地區唯一獨立建制的高等音樂學府,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迅速採用了捷順科技的智慧人行AI防疫解決方案,為師生們順利復學提供安全保障。
  • 二季度業績超預期反轉 捷順科技新模式新戰略驅動成長
    筆者近期在對捷順科技實地調研中發現,作為傳統製造業企業轉型平臺型科技企業的典型樣本,捷順科技在此輪自髮式轉變過程中迸發出的新模式、新戰略、新渠道、新團隊等多元內在轉變力正逐漸增強,並有望驅動公司走向一個新的成長階段,而隨著後續公司成本控制有效、創新業務陸續貢獻利潤、傳統停車及解決方案業務龍頭地位繼續鞏固,未來幾年公司收入結構將實現多元、業績也有望超預期。
  • 瑞華,又見瑞華:獨立持續經營能力和財務內控遭質疑,國科環宇夢斷...
    持有國科環宇51%的第一大股東是北京空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空間科技」),而空間技術100%由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簡稱「空間應用中心」)。原來是中科院背景。空間應用中心是中科院下屬的事業單位法人,而中科院是中央人民政府設立的綜合性國家科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