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XX星座」過億播放量的背後,是一段從藝術家到網紅的博弈...

2020-12-26 天下網商

摘要:《我想了解12星座》系列視頻突如其來地火了。除了星座能夠引起足夠的話題,或許也是因為視頻形式的星座分析還難得一見,而陳茂源又打對了感情牌。

文/天下網商記者 朱玥怡

編輯/周麟

「天枰座也是我們常說的天秤座,他們是一個怕寂寞、也怕孤獨的星座……」單機位拍攝,全黑背景,一個人獨白,再配上簡單到沒加特效的字幕,《我想了解12星座》系列視頻突如其來地火了,原本搞藝術的陳茂源,也隨著本人出鏡,成了一名「網紅」。

僅在騰訊視頻單平臺,從去年10月開始陸續上傳的這12個視頻,已經積累了超過1.4億的播放量,平均每個視頻被播放了超過1000萬次。

這其實不是陳茂源第一次拍攝短視頻,甚至不是他第一次因為短視頻出名。而《我想了解12星座》系列獲得的反響,讓陳茂源正式將星座文化作為了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

與此同時,陳茂源主導的「逗吧三人組」也將繼續開發雞湯類短視頻,和星座系列一樣主打感情牌。

在短視頻內容創作者越來越多被機構「收編」的當下,單打獨鬥日趨艱難。陳茂源透露,已開始和資本方接洽,將盡力在今年上半年內完成融資,「想把創作團隊建立起來,推出更多好的短片」。

借東風:星座×短視頻

「沒想到它就火了,這也是當時沒有預料到的事情。」星座系列的走紅在陳茂源的期待之中、意料之外,雖然此前的搞笑視頻和雞湯視頻每支在騰訊單平臺上都有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的播放量,而《我想了解12星座》系列的平均播放量達到了千萬級別。

分析原因,除了星座能夠引起足夠的話題,或許也是因為視頻形式的星座分析還難得一見,而陳茂源又打對了感情牌。

和他拍過的那些藝術類或舞蹈類短視頻不同,陳茂源的星座視頻幾乎可以說是低調樸實的:在全黑背景和輕柔音樂的襯託下,他穿著暗紅色的T恤,面對觀眾娓娓道來,聲線平穩,左邊的白色字幕偶爾加大突出重點,最後總結,再加上同星座的明星匯總,每個視頻都是如此。

憑藉舒緩治癒的風格,這系列並不花哨的視頻仍然製造了與觀眾的共鳴。每條視頻下都積累了大量的評論,其中相當一部分都表達了對陳茂源星座分析的贊同。

這與星座文化的火熱自然有聯繫。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資本的注入使得星座從曾經的「亞文化」一變而成炙手可熱的生意。星座漫畫品牌「星座不求人」獲得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憑藉星座吐槽起家的同道大叔通過出讓股份直接套現1.78億元,首創星座真人秀的星座女神獲得3000萬元A輪融資…… 

但是這也並非走紅的全部因素,相反,行業的熱鬧同時也意味著星座文化的賽道逐漸變得擁擠。

因此,「新人」陳茂源才想到以兩大優勢來面對這種必來的競爭壓力:一是率先採用了短視頻的形式,二是不走惡搞路線,致力於打動觀眾。

此前已經在星座文化領域站住腳跟的同道大叔和星座不求人都是以圖文、漫畫的形式惡搞吐槽星座作為主打,陳茂源和他的星座系列短視頻,既提供了星座娛樂的新形式,也契合了短視頻大熱的東風,順勢起飛。

其實歸根結底,星座文化作為一門娛樂生意,無論是同道大叔、星座不求人還是陳茂源,星座的「套路」總是萬變不離其宗。內容無法苛求「原創」,形式自然成為了突破口。

後續的星座主題視頻已經在規劃中。陳茂源表示,走感情路線和短視頻形式將繼續作為主要特點被保留下來,同時也將通過大面積星座調研增強內容的原創性。

而面對星座文化領域的大頭同道大叔和星座不求人,陳茂源認為尋求內容差異化是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我做的內容跟他還是不一樣的,大家有需求就會來看我,有需求就會去看他,很正常。」

藝術家到「網紅」

實際上,在將重心轉移到娛樂短視頻拍攝前,陳茂源的主業是舞蹈編導,擔任過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的教師,並從2010年就開始拍攝舞蹈短片,持續至今,已有7年經驗。

對影像的追求和投入串起了陳茂源作為「藝術家」和「網紅」的兩段生涯:2010年,創立CMY舞蹈影像實驗工作室;2014年,成立北京執一舞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5年,推出「逗吧三人組」系列短視頻;2016年,推出「陳茂源星座」系列短視頻。

這兩種角色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從舞蹈短片過渡到娛樂短視頻,除了延續下來的藝術感覺和拍攝剪輯技術,對陳茂源來說完全是不同的天地。

早在2014年,陳茂源曾創作了一支舞蹈短片《無關》,他在簡介裡寫道:「搞藝術的我有時自重感很強,與現實常有脫離的高姿態,我不喜歡這樣,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接地氣,但不是迎合。」 

轉型之後,觀眾不一樣了,從前靠舞蹈短片積攢起來的的名氣也不管用了。將重心放到製作娛樂視頻後的陳茂源,不得不從選材階段就開始思考哪些內容觀眾喜歡看。

從只迎合自己到必須迎合觀眾,從做舞蹈編導的藝術家到拍短視頻的網紅,陳茂源承認這條轉型之路走得並不容易。

而內容和受眾的改變,也為陳茂源開啟了另一片天地,他形容自己先前拍舞蹈短片是「從來不管大家喜不喜歡,我就是想拍,拍完我就放那,愛看不看」。舞蹈類目受眾範圍窄,一支視頻能達到兩三萬的播放量就足以令人滿意。而將重心轉到拍娛樂短視頻後,第一個視頻就超過了1.5億的播放量。

2015年,陳茂源和朋友看到國外某個車內變裝惡搞的視頻很受歡迎,突發奇想決定自己做一個。三人一人出一千塊,編舞,排練,找場地,找化妝師,製作好的視頻以「逗吧三人組」的名字發布出去,意外地一炮而紅。

「就像你做菜,你做的菜別人挺喜歡吃的,然後你就想多做點給別人吃。」陳茂源如此形容第一個惡搞短視頻大獲成功帶給自己的鼓舞。車內搞笑視頻又拍了七個,成為了一個系列,而隨後面對觀眾無可避免的審美疲勞,陳茂源開始轉換思路嘗試新的內容,在去年四月推出了逗吧三人組雞湯系列短視頻,去年十月推出了自己的星座系列短視頻。

雖然初嘗走紅的滋味是靠這種惡搞視頻,但如今,陳茂源卻不願意再走惡搞路線,稱要以感情牌取勝,「藝術家」的心氣還在。

他直言,之前的藝術經歷鍛鍊了自己的藝術直覺和修養,而想「更認真,更用心」做短視頻的決定讓他不願意走惡搞路線,而選擇了延續逗吧三人組雞湯視頻的傳統,繼續打感情牌。

同時,他坦誠自己對成績有期待,也會對數據敏感,這促使他放下曾經作為藝術家的「清高」,從象牙塔走出去,去理解作為觀眾主力的年輕人,去關心時下熱點,關注熱門內容。

這包括了翻看各大視頻公司的視頻、各類網帖等陳茂源形容為「向網絡去積累」的必備功課。他在製作星座視頻前,也會在微信上採訪自己不同星座的好友,一個星座至少採訪7、8人,問些喜好問題,記錄答案留作參考。

而談及近來的星座熱潮,陳茂源否認是因為星座文化流行選擇了投身其中,轉而談到了自己對星座持續多年的愛好,「十幾年前就喜歡,也一直在暗中觀察,也一直在對我身邊的人進行比較,提煉我周邊各個星座的人的特點,只不過沒有形成有效的短視頻或者文字。」拍短視頻的契機讓他為自己的愛好和積累找到了出口。

融資將是必然的道路,關鍵是路往哪裡走?

今年1月,陳茂源發布的一條朋友圈提到:「我其實希望能有資本注入我們,這個資本不是為了自肥,而是腦子裡有很多想法,苦於分身乏術,想把創作團隊建立起來,拍出更多好的短片。」

採訪中,陳茂源透露已有四五家有投資意向的機構聯繫自己,包括何仙姑夫。在他的希望中,融資將儘量於今年上半年內完成。

「苦於分身乏術」是陳茂源期待融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逗吧三人組的雞湯系列和陳茂源的星座系列都由他和助理兩人負責,而前期的臺本、後期的剪輯等工作都由陳茂源完成。實現融資建立起團隊後,陳茂源計劃著將後期工作和平臺運營交給團隊,在前期策劃得到更多輔助,同時專注於內容的創作,簡而言之,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而融資也意味著陳茂源已經做好了「做大」、或者至少說是建立起IP的準備。他在《我想了解12星座》後推出的《怎麼和12星座相處》系列視頻延續了前者的開頭以及風格,「陳茂源」三個字處在居中的顯眼位置。而陳茂源也在採訪中表示,準備將目前共用同一個公眾號發布的星座系列和逗吧三人組雞湯系列區分開。

在陳茂源的規劃中,逗吧三人組的雞湯系列和陳茂源的星座系列仍將作為兩大主打產品,並繼續探索開發新內容,「當把本人的IP做起來以後再去分散其他的品牌可能會好一些。」

融資的道路是必然要走的,陳茂源對於融資後的發展也有清楚的認識。只是在《我想了解12星座》火了之後,他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或許是:如何保持用戶黏性,持續推出有爆點的內容。

陳茂源對這個問題顯得很輕鬆——從最初的舞蹈短片到逗吧三人組的搞笑視頻再到雞湯視頻和星座視頻,他已經歷了多次起落——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並且相信經過之前視頻的積累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粉絲基數,足以讓播放量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可能不會超長發揮,但正常發揮還是沒有問題的,肯定不會低到沒有人看的地步」。

但數據傳遞出的消息不容樂觀。陳茂源緊隨《我想了解12星座》後推出的《怎麼和12星座相處》系列視頻,目前平均每支播放量只有100萬左右,相當於《我想了解12星座》系列平均每支視頻播放量的十分之一。

另一方面,星座文化的其他創作者們也加緊了填補空缺的步伐。同道大叔於今年1月開始推出「你不了解的12星座」系列短視頻,雖然全黑背景和陳茂源系列如出一轍,但憑藉強大的粉絲基數,同道大叔的視頻仍然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播放量。

在自身產品熱度逐漸消退,對手加快追趕的情形下,陳茂源和他的星座系列能否靠資本實現長期發展並帶來驚喜,將有待時間來驗證。

相關焦點

  • 樂評超20萬、播放量過億,我終於找到這些抖音火爆神曲的出處了……
    周到君回顧下近期部分爆款歌曲,發現很多就是通過網易雲平臺火起來,隨後風靡到抖音,最終席捲全網的。今天,周到君就來為大家盤點下那些在網易雲音樂上樂評超過二十萬、抖音上相關內容播放量過億的雙平臺火爆歌曲。《我曾》來自:網易雲音樂00:0004:46「我曾把完整的鏡子打碎,夜晚的枕頭都是眼淚」,沙啞的聲線,扎心的歌詞,把一個少年和這個世界抗爭的過程詮釋得淋漓盡致。作為2019 年音樂市場最大一匹黑馬,隔壁老樊的這首《我曾》在網易雲音樂上線兩個月,播放量就已經突破12億,評論量超過10萬。
  • 《回家的誘惑》播放過億 優酷大劇播放屢屢過億
    《回家的誘惑》播放過億 優酷大劇播放屢屢過億   就在《宮》、《夏家三千金》踏入優酷「億萬播放量俱樂部」不久,又一部大戲成為這一俱樂部新成員。
  • 每期播放量過億 「笑果」脫口秀是怎麼「火」起來的
    原標題:《脫口秀大會》平均每期播放量過億,線下演出也日益增多,孵化出全新業態 舶來的小眾藝術破圈,演員和作品批量「爆紅」,「笑果」是如何實現的?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總決賽近日落下帷幕,一眾選手圍繞婚戀、減壓等社會熱點金句頻出、各抒己見,在網絡獲得廣泛關注,第三季節目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億,「脫口秀大會」話題微博閱讀數則達到54.5億,延續了第四季《吐槽大會》平均每期近兩億播放量的熱度。
  • 國外播放量過億的十首中文歌曲 和你想像的一樣嗎
    分享國外播放量過億的十首中文歌曲,看看是否和你想像的一樣?《平凡之路》油管播放量1.1億次。《平凡之路》單曲發行於2014年,由樸樹作曲,韓寒填詞。該歌曲也是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曲。創作故事:韓寒登門拜訪樸樹,此時《平凡之路》尚未完成。
  • 從年入過億的頂級網紅到身份「造假」,現原形的李子柒再被點名
    在全網平臺擁有近億粉絲量的,在視頻博主這一領域牢牢佔據著頭部位置的李子柒,其影響力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遠遠超出了「網紅」或者視頻博主的範疇,而是成為一個世界範圍內的現象級別人物。 李子柒的存在,是真正意義上的讓人看到了「網紅」這個以前一直不被正視的職業的天花板上限。
  • 美食博主「李子柒」,從酒吧DJ轉變知名網紅,年入過億背後的秘密
    秋收冬藏、靠田園美食爆火的網紅「李子柒」,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近年來「李子柒」的人氣以只增不減的勢頭不斷上漲,甚至一度超越了某些娛樂圈明星,記錄拍攝的視頻不僅傳遞到了國外,還被許多異國網友稱之為「東方的神秘力量」;央視新聞就曾公開點名稱讚「李子柒」:沒有一個字稱讚中國,卻講出了中國文化,傳遞了中國故事。
  • 爆火全網《遊山戀》,豎屏MV登陸酷狗,播放量突破千萬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遊山戀最新資訊 > 正文 爆火全網《遊山戀》,豎屏MV登陸酷狗,播放量突破千萬
  • 播放量1.5億!40餘位藝術家齊聚抖音 新方式傳播戲曲文化
    著名梅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史依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崑曲王子」張軍通過藝術家們的表演、介紹,網友們可以很快了解戲曲的念白、唱段、動作、劇情和文化;通過抖音推出的戲曲頭飾貼紙效果,即便沒有油彩和行頭,大家也可以輕鬆體驗到經典的戲曲妝容和飾品,與傳統戲曲文化進一步接觸
  • 一段短視頻讓一個城市成為網紅
    雖然無法統計因為這條視頻而去香格裡拉的人有多少,但驚人的數據確實讓這個旅遊地離「網紅點」更近了一步,評論裡都在說:「幾月去能見到日照金山」「美爆了」「梅裡雪山什麼時間看最好」……一段爆款短視頻可能讓一座城變成「網紅城市」,這一點也不誇張。
  • 過億資金「人間蒸發」,炒大益茶的你還好嗎?
    2020年1月鼠餅與農藥,炒茶真要炒出「人命」2019年10月巖韻背後,「坑爹」的天價巖茶我服!2019年9月天生巖韻好行情2019年9月「山竹」下的大益千羽孔雀,是「神鳥落湯」還是「鳳凰浴水」?為了便於隨時倒手交易賺取差價,這些普洱茶產品一直在心葉茶軒的老闆葉某手中,到今年1月到期收貨時,卻被告知無法對單。部分「網紅」「明星」產品陳普慶告訴記者,他自己作為東莞人平時一直有藏茶,投資茶葉的習慣。去年開始他看身邊很多朋友在炒賣千羽孔雀、軒轅號等「網紅」普洱茶,自己也跟著一起投資,起初還行,但沒想到到了今年1月,忽然被葉某告知無法對單,即提不了貨,也拿不到錢。
  • 不只是播放量過億,國創美食番《食神魂》帶來二次元商業變現新嘗試
    這是國創美食番《食神魂》中主角得到高人蘇幫主傳授的一道菜餚,動畫製作加上地道的食譜,再配上動畫風格的品嘗感受,觀眾不由覺得一道口感酥軟、色澤紅亮的美食已經端上了餐桌,這便是美食番的誘人之處。然而,幹燒鱔段是「三樣菜」品牌的招牌菜,而「三樣菜」創始人,也姓蘇。但這並非是巧合,而是《食神魂》背後製作團隊重力聿畫對於動畫商業變現的一次獨特嘗試。
  • 開陽猴耳天坑 網紅No.1
    「超級大鞦韆」40天成網紅 說到開陽猴耳天坑的一夜爆紅,背後的秘密是一個叫「超級大鞦韆」的項目,即遊客在安全繩保障下,尖叫著蕩著鞦韆跳入猴耳天坑,垂直落差達88米。該項目從2018年7月14日面世到8月25日暫停,僅運行40天時間!
  • 這位網紅在YouTube播放量破億,現場簡直太治癒了
    如今在生活中,誰都能說出幾個所謂的「網紅」產品來。景區裡「網紅拍照地」,商場裡有「網紅打卡點」,平時的生活中,也有各種的「網紅日料店」「網紅烤肉店」。而在網際網路上,各類平臺的「網紅們」則更是數不勝數。說到如今的網紅爭奪戰,雖然偶有博人眼球的事情發生,但形形色色的網紅們的內容卻多有雷同,要麼是逗趣地吐槽和模仿,要麼是分享美妝心得或展示美食,要麼便是熱鬧區域的譁眾舞蹈或其他言行。總歸是強中自有強中手,拼不過才華就去拼下限。
  • 《一剪梅》突然歐美爆紅真相來了!國外播放量一晚漲幾十萬?
    作為連接兩岸華語音樂的作曲家,陳彼得的「家國情懷」,音符背後的「傳統文化」一直是他創作的主旋律。陳彼得,在整個八十年代都是臺灣歌壇的「救火隊員」——只要誰紅不起來,就叫陳彼得寫首歌給他,一定能紅。當年,費玉清憑他的《一條路》《一剪梅》《幾度夕陽紅》等在歌壇大紅大紫,劉文正憑他的《遲到》《一段情》紅遍海峽兩岸,還有鳳飛飛、高勝美、高凌風、凌峰、歐陽菲菲等歌壇天王天后,都曾演唱過他的歌。《一剪梅》突然歐美爆紅,背後的原作者是一位即將77歲超酷老頭但過於繁忙的工作,讓陳彼得患上了抑鬱症。
  • 網易新聞發布2017年度態度系列紀錄片,全網播放量過億
    我在我青春的時候選擇了星際,我要一直陪伴著這個遊戲直到它死。希望把大家帶進那個文化裡,不是帶進自己的錢包裡。喜歡這件事,永遠不需要等一個結果,就可以一直喜歡下去。我會下棋,但我不是棋子……這組或靈氣或燃血的金句,全部出自網易新聞2017年度態度系列短片。今年網易新聞的年度態度是「說是不開心,真是不服氣」,而5支態度紀錄片,則通過真實的鏡頭,講述了五種「不服」故事,還原了90後、嘻哈音樂人、粉絲、遊戲玩家這四個群體和AI這一備受關注的世紀話題。
  • 比起今年的爆款歌曲,我們更想了解背後的酷狗音樂人
    諸如山水組合《你莫走》、海倫《橋邊姑娘》《遊山戀》、瀟公子(劉瀟)《兄弟想你了》、胡66《後來遇見他》等今年火遍全網的爆款歌曲,都讓大眾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獲得關乎愛情與友誼、快樂與溫暖的共鳴。而在這些歌曲背後,身為爆款製造者的酷狗音樂人們,其堅持音樂創作、以夢為馬的過往卻鮮為人知。
  • 15天12個漲停,網紅妖股「李佳琦」跟如涵有什麼不同?
    2018年3月,星期六以約18億元的交易價格收購了杭州遙望網絡88.57%的股份,而遙望網絡是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等平臺的MCN機構,擁有網紅達人50餘位,籤約明星藝人包括王祖藍等10多位,短視頻平臺全網粉絲量約1.5億,累計播放量100億+,月曝光量25億+。憑藉「遙望網絡」,賣女鞋的傳統企業星期六,成功轉型被市場視為明星網紅概念股,成為股價上漲的內推力。
  • 一段短視頻可以讓一個城市成為網紅 530萬粉絲的抖音旅行博主「翻紅記」
    比如坐落於祖國東北的邊陲小鎮漠河,憑藉「滴水成冰」的自然景象,吸引遊客不遠萬裡深入冰天雪地體驗;通過短視頻爆火的西安不倒翁表演,讓大唐文化成為西安旅遊的核心吸引力……而創造這些的旅行博主和背後的短視頻平臺則成了旅遊地吸引人氣的新「武器」。近日,象山趁著開漁,推出「象山最美海岸線」活動,聯合字節跳動旗下的巨量引擎共同尋找文旅新玩法,在抖音上創建的話題已經突破了5億播放量!
  • 抖音極速代刷 為什麼我抖音播放量是0
    18183首頁 抖音極速代刷 為什麼我抖音播放量是0 抖音極速代刷 為什麼我抖音播放量是0 來源:www.18183
  • 我也想成為李子柒、阿木爺爺:海漂網紅難「造夢」
    投稿來源:懂懂筆記「網友都很健忘,除非成為李子柒、小野那樣的頭部,不然一段時間後大家就都會忘記你的。」主播青兒說到這幾位火爆海外市場的頭部網紅,既羨慕也有幾分無奈。而多家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與中華美食、中草藥等相關的內容,已經佔據海外社交媒體網紅的半壁江山。說白了,再做飲食文化已經沒有太多機會了。「我就想做音樂,很早就學著其它UP主的做法,除了上傳國內平臺,也將視頻內容發到油管上。」聲樂專業畢業的「筱筱」,目前是廣州一家少兒音樂培訓機構的聲樂教師,同時她也是一名短視頻UP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