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播放量過億 「笑果」脫口秀是怎麼「火」起來的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脫口秀大會》平均每期播放量過億,線下演出也日益增多,孵化出全新業態 舶來的小眾藝術破圈,演員和作品批量「爆紅」,「笑果」是如何實現的?

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總決賽近日落下帷幕,一眾選手圍繞婚戀、減壓等社會熱點金句頻出、各抒己見,在網絡獲得廣泛關注,第三季節目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億,「脫口秀大會」話題微博閱讀數則達到54.5億,延續了第四季《吐槽大會》平均每期近兩億播放量的熱度。這一發源於歐美的脫口秀演出形式,也成為了上海演出市場的新寵,在本市演藝新空間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周線下演出已達到數十場之多。

「脫口秀是現場的藝術。」李誕如是說。《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系列中的選手、話題頻頻「爆紅」出圈,背後離不開註冊在奉賢區的製作公司笑果文化長期在上海從事線下演出所積累的經驗。而以線下的「開放麥」演出搜尋年輕人最關注的話題、培養篩選人才,線上綜藝熱度再反哺線下演出的良性循環,也讓脫口秀的舶來基因接上了地氣,道出當下青年共通的悲歡,並推動了演出市場的恢復和繁榮。

舶來的藝術紮根上海,以現實議題戳中年輕人

「脫口秀節目從技術含量來說,不屬於門檻很高的演出類型,具有很大的可複製性。它的表達方式和內容,都是年輕『網生代』比較容易喜愛和介入的,自下而上的參與感,使得群眾願意自發去傳播,是其能夠較快發展的一個原因。」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分析。

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的「出圈爆梗」大多從貼近生活的瑣事尋找切入點,站在不同群體的角度重新解讀問題,將痛苦化為笑聲,深深戳中了年輕觀眾的心窩。冠軍王勉的「逃避之歌」、顏怡顏悅對「催婚」的吐槽、李雪琴「半夜接到老闆電話」等將當下最受關注的飯圈文化、婚戀問題、職場壓力放入作品,用看似玩世不恭的幽默態度,勇敢表達選手的個性和態度,切中了公眾的普遍情緒,由此成為微博、朋友圈的刷屏爆款。

脫口秀由海外舶來品的「小眾藝術」,發展到如今主題和趣味符合中國年輕人價值觀和欣賞習慣的形式,也離不開上海「戲碼頭」包容多元、成熟活躍的文化環境。楊笠、楊蒙恩等小有名氣的脫口秀演員無不是從線下演出中熟悉觀眾心理、反覆調整內容和節奏,讓表演逐漸成熟;本季《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在決賽之前還去了一趟線下演出的開放麥,表演結束後對作品修改到凌晨四點,才有了最終舞臺上驚豔的效果。

線上線下聯動,演藝新空間孵化下新產業抓緊發展風口

「早在十幾年前,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地就有脫口秀俱樂部萌芽,但當時線下演出關注度較低,並沒有走入大眾視野。」在從事喜劇領域十多年的資深製作人劉洪偉看來,脫口秀藝術最終紮根上海、走向大眾並非偶然。「上海觀眾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較高,時尚、潮流的審美趣味尤其受到年輕觀眾的追捧。笑果文化在上海深耕脫口秀領域多年,隨著市場成熟,大量編劇和脫口秀演員從線下演出、開放麥活動中鍛鍊出來,在綜藝中大放異彩也是順水推舟的結果。」

上海的演藝新空間政策尤其給了脫口秀產業孵化和繁榮的沃土,使其牢牢抓住了綜藝熱度帶來的風口。「脫口秀演出其實不太適合大劇場,它強調和觀眾的現場互動和即時交流反饋,200人以內的空間是最合適的,這也契合了疫情下『限流』的演出模式。」劉洪偉表示,上海大大小小的脫口秀場館每周上演幾十場脫口秀節目,尤其是開放麥活動和人才篩選晉級機制,讓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匯入創作團體。《脫口秀大會》也得益於此,在第三季還能繼續湧現大量新人,熱度更上層樓。

線上綜藝匯聚關注度,線下頻繁演出、補充人才、快速提升職業水平的聯動,讓脫口秀產業欣欣向榮地逆勢增長。據財經媒體披露,笑果文化在去年完成B輪融資,估值達到30多億。從2014年在上海成立的一家小公司,短短六年就成長為中國脫口秀市場的「巨無霸」。今年7月,它又聯合上海新天地推出了城市喜劇新空間「笑果工廠」,打造即興社交課程和比賽型線下演出產品,年輕態的喜劇文化和近距離互動的觀演氛圍,深受青年觀眾追捧。

可喜的是,在笑果文化的帶動下,上海本土新興的喜劇廠牌不斷湧現。哪怕在演出市場普遍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在上海從事脫口秀的喜劇廠牌從去年下半年的七八家持續增至十幾家,並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演出內容和精神撫慰。「在脫口秀節目獲得巨大流量和關注的同時,不少人希望在現場能感受脫口秀的效果、看到喜愛的脫口秀明星。」費元洪表示,文化廣場今年戶外舞臺第二季特別邀請了音樂脫口秀《王廠長和他的朋友們》講述疫情中如何振奮起來,堅持用能力與勇氣走出困境,內容迭代更新後「笑中帶淚」,將有別於人們對脫口秀演出憤世嫉俗的傳統印象。(記者 吳鈺)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夢想
    而比笑果文化前員工池子更紅的李誕過得更加滋潤,商演代言不斷的李誕如今已經身價過億,對於任何話題都十分謹慎的他曾對著鏡頭毫不猶豫的說,「我賺到錢了」。兩個被笑果文化打造出來的脫口秀演員名利雙收,同時也讓國內脫口秀行業的發展路線走向了不那麼脫口秀的方向。誰才是國內脫口秀第一人?
  • 《脫口秀大會》變了,笑果文化正在「拋棄」脫口秀
    從目前笑果文化的發展態勢來看,這家以脫口秀文化為起點的公司可能正在「拋棄」脫口秀。 1 賽制模式大調整 第二季直指推新人 《脫口秀大會》的誕生是緊跟在《吐槽大會》熱度之後的,相比於「前輩」用明星藝人的影響力在市場試水脫口秀文化,《脫口秀大會》則更側重於為大眾呈現stand by comedy更原本的樣貌,這可能也是《脫口秀大會》第一季每期都有多位脫口秀演員表演的原因
  • 笑果文化:中國脫口秀市場的「收割機」
    「笑果跟高校的脫口秀社團都有對接,並且還會經常到學校裡開辦一些培訓和公演。」高鵬說,當時李誕和池子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火,學校的公演裡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一群熱愛脫口秀的年輕人聚到一起,一起暢談夢想,互相鼓勵,更重要的是,笑果文化能讓像高鵬一樣喜歡脫口秀的大學生們看到希望。
  • 手撕笑果,「脫口秀天才」池子下一步怎麼辦?
    幾個月後,時任《今晚80後脫口秀》節目策劃人與編劇的李誕偶然看到了他的演出,邀請他來上海一起做脫口秀,池子也成了笑果最早籤下的人之一。籤約後不久,池子如願亮相《今晚80後脫口秀》,還錄製了東方衛視旗下另一檔喜劇綜藝秀《今夜百樂門》,並持續參加笑果在上海的線下脫口秀演出。
  • 《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播放均破10億,火爆的脫口秀一票難求
    事實上,在北新橋這一片的幾個脫口秀演出場地,這種爆滿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快一個月。「最近這麼火就是從《脫口秀大會》第二季開始的。」多位現在活躍於北京脫口秀舞臺的演員都對我肯定這一點。有些觀眾可能就是看完節目搜脫口秀,看到演出就來了,也不抱著能看到誰的強烈期盼。」石介甫說。從2017年的《吐槽大會》,到今年7月21日開播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笑果文化已經製作了3個系列共5檔喜劇網綜,其中4檔播放量突破10億。
  •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攜「梗」來襲 笑果文化「內容+產業」領航...
    7月21日晚,由企鵝影視、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於騰訊視頻正式上線首播。新一季節目主張「用笑點暴擊痛點,用幽默跟生活和解」,實現了賽制、議題等多維度的全面升級。產業賦能內容 笑果文化驅動脫口秀發展作為國內年輕態喜劇生態的開拓者,笑果文化深耕喜劇之路。除在先後出品了《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周六夜現場》三檔播放量破10億的節目外,還致力於培養喜劇生態、擴大喜劇人口,為國內年輕喜劇持續注入活力。
  • 走進「笑果工廠」探訪上海脫口秀生態圈
    最初,幾乎和所有的脫口秀演員一樣,他在一個微信小程序上點擊了「我要上臺」,上傳了自己的段子,就開始了自己「開放麥」的表演……所謂「開放麥」,是每個人都可以上的舞臺,新演員在此練膽,老演員在此磨練段子。通過「開放麥」,任何人都可以創作,並通過長期磨練成為脫口秀演員。笑果文化在上海擁有兩個自營場地——「笑果工廠」 和「山羊GOAT」。
  • 從笑果文化看,脫口秀的解構主義和販賣幽默,笑不是痛苦的解藥
    2017年,《今晚80後脫口秀》的節目製作組和東方衛視產生分歧,從此分道揚鑣,笑果文化也開始策劃另一款節目《吐槽大會》並且一炮而紅,播放量超15億,捧紅了李丹和池子,還獲得王思聰的投資;2019年,《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上線,在池子和李誕雙雙陷入醜聞,沒有登場的情況下,反而湧現出呼蘭和趙曉卉等等新人,而卡姆則是憑藉自己的一頓爆說庚哥
  • 笑果文化CEO賀曉曦:《脫口秀大會》是我們公司團建
    這一季無論從賽制還是選手來看,都令人耳目一新,不僅頻頻「喜提」熱搜,還火出了圈,以楊笠、顏怡顏悅為代表的笑果新人用段子吐槽直男謎之自信,談女性逃不開的身材焦慮,收穫了「圈外人」的無數共鳴。笑果文化CEO賀曉曦卻對「爆款」看得很開,他說,爆款會帶來詛咒,但優秀的節目不會。重要的是,笑果一直在「玩一些更刺激的東西」,把喜劇的邊界不斷往外推一推。
  • 笑果文化:搞笑,我們是認真的!| 東峰資本的價值投資
    笑果文化作為脫口秀節目集內容創作到完整節目製作和推出的領先者,多檔節目全面爆發,成為唯一一家雙綜藝破十億播放量的公司,連續出爆款的能力被證實:《吐槽大會》第一季成為爆款網綜,播放量達17.5億,第二季繼續引領網綜市場,播放量破18億,《脫口秀大會》以12億播放量收官。
  • 《脫口秀大會》四期不過癮?笑果文化線下巡演開啟!
    在節目中,主咖與飛行嘉賓們犀利的詞句、幽默的自黑,讓觀眾們看了之後表示:《脫口秀大會》真的有「秀」,而這與節目背後的笑果公司是分不開的。脫口秀界的德雲社笑果文化成立於2014年,是一個致力於打造中國喜劇脫口秀品牌的文化傳媒公司。
  • 脫口秀戰「疫」:笑果文化進軍直播,單立人喜劇「知識付費」
    疫情之下,線下亮起「紅燈」的脫口秀,緊急「上線」。2018年錄製的脫口秀專場演出節目《笑場》在騰訊衛視播出,劉暘的單口喜劇個人專場《莊諧不二》上線優酷;李誕輾轉快手、抖音直播間,「打算好好當一名主播」,笑果文化旗下脫口秀演員3月已開展了29場直播。頭部公司和演員都在積極「轉型」。
  • 脫口秀的風口和浪尖:從冷門小眾到一票難求
    為了支持這些年輕的中國脫口秀演員,他常在自己演出前讓他們做開場,「叫他們體驗一下在大場合怎麼講脫口秀」,後來在北京創立了單立人喜劇俱樂部的「石老闆」、創立了北京脫口秀俱樂部的「西江月」等人都被他提攜過。黃西記得,這些年輕人對脫口秀非常有熱情,有一次在北京演出,幾位國內的脫口秀演員在方家胡同一個垃圾桶旁邊,拉著黃西一直問:「在美國,脫口秀演出是怎麼辦的?」「開放麥大概的形式是什麼?」「主持怎麼弄?」
  • 笑果文化光環背後……
    笑果文化的決定6月3日,據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消息,脫口秀演員卡姆(原名:艾力卡爾·阿斯克爾)與女友古萊,在5月1日因吸毒被處行政拘留10日。但笑果文化想要發展,僅靠《吐槽大會》一塊招牌是不夠的,除《吐槽大會》之外,公司旗下還有《脫口秀大會》、《周六夜現場》,以及音頻課程《幽默工具箱》,線下笑果文化還打造了笑果工廠livehouse,跨圈層聯合舉辦脫口秀活動,並且開始為企業訂製脫口秀產品。正是這樣的布局,讓笑果文化獲得了資本的青睞,目前已經通過了六輪融資。
  • 笑果會成為脫口秀界的德雲社嗎?丨「上海:脫口秀之城」之展望篇
    雖然李誕自己這麼說,但笑果旗下脫口秀演員人才輩出、笑果工廠一票難求的盛況,以及大眾對脫口秀的矚目,確實都讓人們聯想到德雲社。在我們採訪脫口秀業內人士的過程中,相聲、德雲社,是每位採訪對象都提到過的高頻詞。兩相對照,脫口秀演員會成為張雲雷那樣的偶像明星嗎?舶來品的脫口秀會成為一種大眾語言藝術嗎?
  • 用營銷思維做節目,《脫口秀大會3》火了但沒贏
    」在《脫口秀大會》第一季,笑果文化CEO賀曉曦接受骨朵採訪時就曾表示過,打造爆款綜藝對於國內脫口秀喜劇生態體系建立的重要性,要想能夠長期發展,脫口秀必須產業化,擁有持續推出新人的能力。終於到了第三季,《脫口秀大會》漂亮、超額的完成了它被賦予的使命。
  • 多名選手吸毒,笑果文化內部分崩離析,《脫口秀大會》靠誰挽救?
    6月3日,知名脫口秀演員卡姆吸毒被抓一事震驚了不少網友,之後更是直接牽扯到其背後公司笑果文化。而縱觀《脫口秀大會》剩下幾位核心選手,看上去動力也有些不足,喜歡「一鳴驚人」的張博洋喪氣滿滿,發文稱《脫口秀大會3》馬上開始,卻寫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很焦慮很想休息一年,但又怕世事無常,過了今年再無表現機會。就連導演問他今年目標,他也只是委婉表示讓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開心起來,滿滿的抑鬱與不得志。
  • 脫口秀演員不夠用了
    《吐槽大會》火了之後,每個人都在找下一個笑果。只是約了又約,並沒有哪家最終拿到融資。現場脫口秀這生意太不性感了。一場酒吧規模小型商演,每個演員的酬勞大概只有一到兩張毛爺爺。強如石老闆,小小的 3 人團隊至今不能靠脫口秀演出養活。北脫做了 7 年,沒有靠脫口秀掙到錢,支撐團隊的是給電視臺節目寫稿子。
  • 對談:笑果文化的「因果論」
    冠軍王勉出自笑果的訓練營體系,此前幾季《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培育了更多喜劇人口,也讓笑果積累了足夠的號召力,將其他玩家吸引到《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舞臺,共同推進行業生態的完善。與此同時,笑果文化也在圍繞喜劇能力展開各個維度的產品化,拓展多元業務。
  • 《脫口秀大會雲海選》老劉的段子像是傅首爾寫的
    5期節目,每期選手差不多3~4組,目前已經考核了16組選手了,5期節目下來總共晉級了4位選手。他們分別是小羅、小北、窮小瘋、李雪琴。估計後面還得有新的晉級選手,但是從目前這個晉級選手結構上來看,基本就印證了小編在標題中所說的話,素人們陪太子讀書,很多新選手都是給老選手或專業選手做分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