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笑果文化看,脫口秀的解構主義和販賣幽默,笑不是痛苦的解藥

2020-12-11 閒說漫威

2012年,原名李瑞超的李誕還是著名廣告公司奧美的文案,上班寫稿,下班喝酒在微博寫段子,死胖子王建國還是一個憤世慨俗的文藝青年,卡姆正在準備自己的藝考,夢想成為一名演員;

此時,周立波帶走了他的招牌節目《壹周立波秀》出走東方衛視,失去了王牌節目之後,作為編導的葉烽正在著手準備《今晚80後脫口秀》而苦惱;

2014年,《今晚80後脫口秀》收視率衝到了全國第二,成為東方衛視的金字招牌,王自健口中的蛋蛋和建國也開始上臺表演,池子正在輟學,思考未來究竟要做什麼,葉烽聯合了幾個人成立了笑果文化;

2015年,由於尺度和過審的問題,《今晚80後脫口秀》收視率慢慢開始下降,李誕和王建國被葉烽一腳踹上去進行表演。

2017年,《今晚80後脫口秀》的節目製作組和東方衛視產生分歧,從此分道揚鑣,笑果文化也開始策劃另一款節目《吐槽大會》並且一炮而紅,播放量超15億,捧紅了李丹和池子,還獲得王思聰的投資;

2019年,《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上線,在池子和李誕雙雙陷入醜聞,沒有登場的情況下,反而湧現出呼蘭和趙曉卉等等新人,而卡姆則是憑藉自己的一頓爆說庚哥,從龐博手中接過「脫口秀大王」的稱號,以炸場王的稱號,火遍全國,還成功開展了自己的全國脫口秀巡迴秀。

因為看上去形式簡單、進入門檻低、方式新潮,近幾年脫口秀呈星火燎原的勢頭在國內蔓延開來,為年輕群體所追捧。

在觀看脫口秀爆笑的背後,不禁會讓人產生思考,這種「新興的」喜劇形式,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什麼是脫口秀?

脫口秀最早起源於18世紀英格蘭地區的咖啡集會,在集會上人們討論各種社會問題,隨著媒體的發展,脫口秀漸漸在電視上開花發展。

這種談話內容尖銳,同時不失幽默的談話形式,漸漸為觀眾所接受。

當脫口秀這個形式傳入國內的時候,又漸漸發生了變化,有不同的流派和表現形式。

在香港,就以黃子華為代表的棟篤笑,以一個人在舞臺上表演的單口喜劇;

還有就是目前,以笑果文化大多數演員為代表的「脫口秀」,本質上都是單口喜劇的表現形式。

而我們下面所說的「脫口秀」,也正是這種單口喜劇的「脫口秀」。

笑果文化的脫口秀

提到脫口秀,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能夠逗笑。

雖然幽默並不膚淺,但是如果給人留下有且僅有搞笑這一個標籤,就會給人一個膚淺的印象,對於想將脫口秀成為一個行業的笑果而言,並不是那麼好。

所以,從《脫口秀大會》的「笑是生活的解藥」到《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的「用笑點爆擊痛點,用幽默和生活和解」。

兩季的主題,都可以看到笑果在策劃這個節目的時候,並非簡單的想為觀眾帶來歡笑,而是希望觀眾能夠透過笑容去觸達生活更為深沉的層次。

在兩季《脫口秀大會》上的每一期的選題「做人不能太折騰」、「北上廣愛來不來」、」人生沒有撤回鍵「」做生活的甲方「等等。

這些都是每個人都要在生活中不想面對,但又不得不去面對的困擾。

笑果文化的脫口秀(下面為了稱呼方便,一律稱呼為脫口秀)在有了最貼近生活和最能引發情感共鳴的議題選擇出來之後,在舞臺上,通過語言結構和滑稽表演,通過「段子「的形式展現出來,迅速引發受眾共情。

而脫口秀在表演形式上,則是選擇了以自身生活經歷為出發點,通過展現自身狼狽,或者嘲諷自己,來達到讓觀眾歡笑的結果。

這種自嘲和嘲諷背後的邏輯,是演員將痛苦變成了觀眾的歡笑,讓觀眾能夠得到情感上的宣洩和滿足,從而產生一種「原來我不是一個人「的感受,從而產生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和顏面上的歡笑。

魯迅說過:「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喜劇則是將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

悲劇,是因為有價值,被毀滅,才有悲涼的感覺,而喜劇,則是因為本身的沒有價值,被撕破還妄圖獲得關注,本身就是一種滑稽。

而脫口秀演員的自嘲,本身作為一種主動汙名化過程,放下身段,去扮演一個「小人物「,就是一種主動接受生活,主動選擇叛逆的思想表達。

在這種表達之下,就有了「喪而不頹「的效果。

城市化高速發展下的群體焦慮與群體娛樂,解構主義的脫口秀完美契合精神需求

在中國,笑,是一種奢侈品。

從「君子不重則不威「到」寵辱不驚「,再到在魯迅眼中」中國人典型性格是忍辱負重,逆來順受,冷漠麻木「

中國人似乎不會笑,在正襟危坐的權威統治下,笑,一直都是被壓抑的。

而在作為因為城市化飛速發展,而帶來的孤獨、渺小、無力感而導致焦慮的青年一代,也有因為工作、戀愛、家庭等等社會因素而導致過重的壓力。

隱藏在脫口秀的自嘲和調侃之下的叛逆,才是一種集體意識上的放飛自我。

自嘲不是目的,渴望尋到同伴、渴望得到慰藉,才是目的!

而在必須要走出自我空間,進行群體活動的脫口秀,顯然就是一種心靈慰藉和歸屬。

在群體的社會活動中,脫口秀用段子解構雞湯,用滑稽抵抗主流的精英主義。

「想當年談戀愛的時候,我的閨蜜選擇了一個大款,而我選擇了沒房沒車的程璐。我覺得我是獨立女性,要自己找自己喜歡的男人。這麼多年過去了,果不其然,我的閨蜜過得比我幸福多了,但我不後悔,每次想到這些,我都會留下兩行獨立的淚水!「

「你把老公當兄弟,破腹產算什麼,不就是為兄弟兩肋插刀嗎?「

「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因為運氣差的都笑不出來。「

脫口秀演員,將社會議題,公共事件的嚴肅內涵通過口語化、解構化的段子,將社會事件,一件又一件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段子表達出來,收穫了一聲又一生的哈哈大笑。

在脫口秀現場,所有人都相信,只要盡情地表達觀點,盡情地嘲笑苦難,就能從中尋到生活與苦難的平衡。

雖然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

但脫口秀本身,將所有的問題都付之一笑,這種行為本身是是英雄主義,還是偽英雄主義?因為在脫口秀現場哈哈哈的背後,消解的只有時光,而並非問題和生活困擾本身。

而在哈哈哈之後所獲得的面對苦難的勇氣,又是否真正能將觀眾從苦難中拯救出來?這都需要時間去驗證。

換句話說,脫口秀所帶來的,究竟是精神麻藥,還是生活良方?

卡姆奪冠,王建國的發言,滑稽表演與語言結構的對決

在決賽上,卡姆以「用搞笑來比賽,這件本身就挺搞笑的。「作為自己最後的一個段子。

隨後王建國發言「卡姆懂喜劇,但不懂段子。「

很多人都質疑王建國輸不起,但事實上背後,這是對作為喜劇的一種表現形式的脫口秀不同認知。

在脫口秀演員中,卡姆算是特立獨行的一個演員,相比起其他人,卡姆的肢體動作等大,情緒更加飽滿,效果也更好,氣氛也更炸,號稱「線下炸場王」。

而卡姆也是在《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上如願以償地將脫口秀大王一頓爆當。

在卡姆的表演上,可以明顯看出,卡姆的表演風格是帶有明顯戲劇表演中的「滑稽」,而非語言藝術當中的「幽默」。

所以,徐崢點評卡姆的表演,很好笑,但是到底說了什麼,自己一點都沒記住。

相比起卡姆的表演,以王建國和李誕為代表的脫口秀演員,則是有著傳統相聲抖包袱一樣的邏輯——笑點(包袱)並不是直接丟給觀眾,而是經過三番四抖,層層鋪墊,最後反轉達到笑點。

而在講述完一件事一個段子之後,演員會停下來,給觀眾呼吸氣口,等待觀眾笑完了之後,再進行下一個段子的講述。

但段子與段子之間,本身是沒有任何邏輯關係的。

雖然冠以「主題脫口秀」的名號,但在舞臺上看到的脫口秀往往都是碎片構成的,但卻具有強烈的戲劇性質。

這時候,再回頭看脫口秀演員所講述,所扮演的「落魄小人物」講述的「心酸往事」,也只不過是戲劇表演的一種手段罷了。

不管是滑稽也好,語言藝術也罷,最終都是為了獲取觀眾的笑聲。

所以,脫口秀並不能成為解決生活困難的方法,更多的是起到生活的調味劑,觀眾在哈哈哈的背後,收穫一時的快樂以及一點的慰藉也就足夠了,觀眾也根本沒想過從一個「搞笑」的人的身上,說出來「搞笑」的話來解決生活。

相關焦點

  • 笑果文化:當幽默理想撞上資本冰山
    如果說郭德綱和德雲社憑一己之力讓相聲在日漸沒落之後重回大眾視野,那以李誕為代表的脫口秀演員和他背後的「笑果文化」,算是把脫口秀這種小眾藝術形式推向大眾的「功臣」。在笑果文化遭遇「水逆」之後,《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似乎選擇了一個最不好的時機開播,然而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的這檔「綜N代」,在三期之後卻讓人忍不住誇一句:真香,無論段子本身、選手狀態還是綜藝感,比起前兩季都有進步,看完瞬間上頭。
  • 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夢想
    不想做藝人的脫口秀演員不是好員工《吐槽大會》是笑果文化轉戰網綜的第一個節目,也是讓笑果文化一舉成名的節目,其最大的看點就是池子、李誕等脫口秀演員以明星嘉賓的黑料為話題,用犀利、幽默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點。
  • 笑果文化:中國脫口秀市場的「收割機」
    不少小有名氣的脫口秀演員都是在笑果文化的線下比賽和培訓中遴選出來的,比如,笑果文化的陳楊、李國慶,都是在這條路上走出來的。在笑果文化看來,這次發展體現了團隊自身內容團隊內容規模化、高質量、喜劇全品類的內容生產能力。而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笑果文化發展脫口秀的夢想有些變味。「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之間發生了衝突。」一位綜藝業內人士這樣評價笑果文化目前的發展現狀和矛盾。
  •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攜「梗」來襲 笑果文化「內容+產業」領航...
    7月21日晚,由企鵝影視、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於騰訊視頻正式上線首播。新一季節目主張「用笑點暴擊痛點,用幽默跟生活和解」,實現了賽制、議題等多維度的全面升級。首期節目中「有本事再刷存在感」的選題,就直擊當下人際關係和社群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選手們不同角度的表達和評委們引導性的總結點評,全面討論了當代年輕人對自身「存在感」問題的取向。脫口秀演員們則一如既往的深入洞察生活,用心創作段子,向觀眾傳遞積極樂觀、幽默抗壓的生活態度。首期節目中,張博洋分享了自己逛商場時的趣事,讓「慫剛」形象深入人心,最終斬獲爆梗王。
  • 《脫口秀大會》變了,笑果文化正在「拋棄」脫口秀
    這個調整可能還是來自於笑果文化想要推新人的核心訴求,明星藝人的表演雖然能夠帶來流量和話題度,但同時他們也更容易搶走專業演員的關注度,因而這一季只有一位飛行嘉賓會固定上臺表演,于謙和吳昕兩位固定嘉賓更多時間只是坐在舞臺下發表看法。
  • 每期播放量過億 「笑果」脫口秀是怎麼「火」起來的
    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的「出圈爆梗」大多從貼近生活的瑣事尋找切入點,站在不同群體的角度重新解讀問題,將痛苦化為笑聲,深深戳中了年輕觀眾的心窩。冠軍王勉的「逃避之歌」、顏怡顏悅對「催婚」的吐槽、李雪琴「半夜接到老闆電話」等將當下最受關注的飯圈文化、婚戀問題、職場壓力放入作品,用看似玩世不恭的幽默態度,勇敢表達選手的個性和態度,切中了公眾的普遍情緒,由此成為微博、朋友圈的刷屏爆款。
  • 走進「笑果工廠」探訪上海脫口秀生態圈
    2年前,朋友帶他看了一次現場脫口秀表演,「我從小就挺喜歡逗大家笑的,我覺得我也可以做這一行。」何廣智說,「不過,當時在濟南,不僅演出場次少,經常臺下一個觀眾也沒有。」於是他帶著3萬元的積蓄,來到上海,「如果積蓄用完,還不能靠這個吃飯,那就重新找工作!」
  • 脫口秀戰「疫」:笑果文化進軍直播,單立人喜劇「知識付費」
    「李誕和他的朋友們」全球巡演的日本、加拿大、美國、澳洲、紐西蘭站相繼延期。疫情之下,線下亮起「紅燈」的脫口秀,緊急「上線」。2018年錄製的脫口秀專場演出節目《笑場》在騰訊衛視播出,劉暘的單口喜劇個人專場《莊諧不二》上線優酷;李誕輾轉快手、抖音直播間,「打算好好當一名主播」,笑果文化旗下脫口秀演員3月已開展了29場直播。頭部公司和演員都在積極「轉型」。
  • 笑果文化光環背後……
    如此說來,笑果文化留下卡姆的最大原因,大概是惜才了。喜劇人才難得,除了被觀眾所熟悉,在屏幕前拋頭露面的藝人之外,笑果工廠還要持續生產作品,娛樂圈的偶像上臺後為何變得風趣幽默?這都離不開笑果編劇的創作。但笑果文化想要發展,僅靠《吐槽大會》一塊招牌是不夠的,除《吐槽大會》之外,公司旗下還有《脫口秀大會》、《周六夜現場》,以及音頻課程《幽默工具箱》,線下笑果文化還打造了笑果工廠livehouse,跨圈層聯合舉辦脫口秀活動,並且開始為企業訂製脫口秀產品。正是這樣的布局,讓笑果文化獲得了資本的青睞,目前已經通過了六輪融資。
  • 如果生活讓我痛苦,我就去說脫口秀——一個素人是如何開始說脫口秀的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之前,我對脫口秀的了解並不多,沒有看過前兩季,一次線下的演出也沒有看過。只有李誕參加的脫口秀和吐槽大會,我全部都看了,有的片段看了十幾遍。王嶽倫那期上有老下有小,每次看到還是忍不住想鼓掌,太聰明了,怎麼想到的。但那時沒有想過自己要不要去試試,總覺得離自己太遠了,不可能的。
  • 《脫口秀大會》四期不過癮?笑果文化線下巡演開啟!
    在節目中,主咖與飛行嘉賓們犀利的詞句、幽默的自黑,讓觀眾們看了之後表示:《脫口秀大會》真的有「秀」,而這與節目背後的笑果公司是分不開的。脫口秀界的德雲社笑果文化成立於2014年,是一個致力於打造中國喜劇脫口秀品牌的文化傳媒公司。
  • 手撕笑果,「脫口秀天才」池子下一步怎麼辦?
    此番提出解約後被CEO移出群聊,讓池子與笑果文化的關係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池子為什麼會選擇和笑果解約?他在笑果三年多的時間裡得到了什麼?這次離開,他和笑果又會失去什麼?在11月播出的《僅三天可見》第二期中,池子帶姜思達參觀了笑果位於上海的辦公室,還和他一起前往笑果的線下脫口秀「山羊GOAT」進行了演出。
  • 笑果文化CEO賀曉曦:《脫口秀大會》是我們公司團建
    口 述 | 賀曉曦 笑果文化聯合創始人、CEO採 訪、撰 文 | 周 琪賀曉曦最近一次「出圈」,是在微博上被池子點名。池子曾是笑果文化旗下知名藝人,雙方年初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池子被賀曉曦「移出公司群聊」,隨後在微博上曬出截圖,賀曉曦則分享了笑果文化官方聲明,指出池子已提出解約訴求,公司正尋求與其進行法律層面的協商,並表示出於對藝人的保護,暫不對此事發表其他評論。
  • 笑果文化:搞笑,我們是認真的!| 東峰資本的價值投資
    "笑",是人類的剛需。每個人都需要用幽默的精神去平衡現實與夢想之間的落差。幽默,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精神。"笑"雖不是生活的全部解藥,但解剖人生的錯誤、困難與慘澹,才能獲得往前行走的力量,這大概就是《脫口秀大會》從始至終貫穿的精神內核,也是李誕想傳遞給大家的一種喜劇精神。
  • 西安看脫口秀的幾家好去處,讓你笑出豬叫!
    最近霸氣的綺綺子又憑藉實力上了熱搜這次不是美貌,而是憑藉金句出圈她在脫口秀大會上大膽調侃自己氣場十足,頗具逗比女神範瞬間又圈了一大波粉張雨綺:我看男人的眼光不是很好男人看我的眼光更不好有人說:你靈魂很豐滿張雨綺:你確定你看的是靈魂?這種簡單粗暴,一針見血的說話方式在這個社會,深受大家喜愛畢竟在以和為貴的傳統文化中把大張旗鼓的諷刺擺到檯面上來對於國人來說還是非常新鮮的
  • 多名選手吸毒,笑果文化內部分崩離析,《脫口秀大會》靠誰挽救?
    6月3日,知名脫口秀演員卡姆吸毒被抓一事震驚了不少網友,之後更是直接牽扯到其背後公司笑果文化。之後,更有網友發現吸毒並不止卡姆和女友兩人,同天被捕還有李國慶、陳揚、魏宇慧等人,而吸毒剛剛被釋放的卡姆又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逮捕,可見這件事影響範圍之大。在事情發酵後,其公司笑果文化才發布聲明,稱對卡姆吸毒一事極度痛心,將無限期停止卡姆的所有工作 ,並加強對其餘藝人的普法教育,之後會警鐘長鳴。看上去對此事並不知情。
  • 走進大劇場之後,脫口秀還能做什麼?
    20日晚周奇墨最新個人專場《不理解萬歲》上演,之前脫口秀演員龐博、呼蘭、Rock及李誕也在這裡聯袂登臺,幾乎每場演出開票都是秒殺售罄。  「脫口秀不僅提供笑料,更提供和年輕人的溝通方式,用幽默消解生活中的痛苦。」劉麗娟如此理解疫情後脫口秀產業的「重啟」。在困窘面前,它重新建立了人們與生活的連接。疫情初期,脫口秀原先線下安排的演出大受影響,二三十場巡演陷入前途未卜的境地。
  • 笑果會成為脫口秀界的德雲社嗎?丨「上海:脫口秀之城」之展望篇
    王傲(左)與劉洪偉丨受訪者供圖相比之下,整個脫口秀行業其實都從笑果文化線上節目的火爆中受益。在《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之後,脫口秀俱樂部在全國遍地開花,尤其是2020年,脫口秀演出呈爆棚式增長。在上海,不僅是笑果工廠,其他俱樂部的脫口秀演出也非常暢銷。笑果文化副總裁劉麗娟說,今年實現了脫口秀真正意義上的「破圈」。
  • 《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播放均破10億,火爆的脫口秀一票難求
    你看,就是這個東西,已經沉澱為大家的口頭語,變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我其實是在期待這個。」有些觀眾可能就是看完節目搜脫口秀,看到演出就來了,也不抱著能看到誰的強烈期盼。」石介甫說。從2017年的《吐槽大會》,到今年7月21日開播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笑果文化已經製作了3個系列共5檔喜劇網綜,其中4檔播放量突破10億。
  • 對談:笑果文化的「因果論」
    面對上半年的藝人風波與下半年《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好成績,賀曉曦多次談及「因果」,「我們在每個階段都應該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去瞄著結果。在所謂的因果中,我們要做那個正確的因。」所謂「因果」,可以看作笑果文化搭建綜合喜劇產業體系的整體性思考。從人到產品再到公司整體戰略,一切的基礎建立於喜劇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