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手機市場最近有點熱鬧,NTT集團一直對市場有著極大的支配力,這也引起了其他運營商的各種不滿。E-Access、SoftBank與KDDI這三家運營商65名業內人士及團體在4月2日向總務大臣提出了聯名請願,反對NTT集團的市場壟斷,希望繼續對NTT集團的壟斷行為進行管制,以實現市場的公平競爭。多家運營商及同行業者幾種圍攻NTT集團,我們似乎看到了日本手機市場的變革來臨。本周《日本手機那些事兒》我們會一起來聊聊這件事,看看日本同行業者是如何看待NTT集團這一大巨頭的。
日本手機那些事:因壟斷遭業界圍攻的NTT
雖然最後的「豆知識」環節看起來將會成為NTT集團的批鬥大會,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看看NTT DoCoMo最近在服務方面的一些動向。DoCoMo目前已近打算在2014年在全國範圍推廣「Green基地局」項目,從名字我們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個通過綠色能源為基站供電的措施。
DoCoMo正在推廣的Green基地局(圖片引自DoCoMo)
Green基地局利用太陽能發電與高性能蓄電池,通過採用DoCoMo開發的Green電力控制器來為基站供電及蓄電。這樣一來,在有地震等災害發生導致停電時,基站仍能正常工作,同時也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Green基地局構成圖(圖片引自ITMEDIA)
DoCoMo在2013年3月於東京、神奈川及山梨縣三個地區設置了Green基地局,2013年9月進行的項目實驗結果顯示,即便切斷商用電源,基站通過太陽能儲備的電力也仍舊能夠維持6小時之久,而基站排放出的溫室氣體更是比使用商用電源時減少了30%。
2014年以來為了檢測在不同氣象條件下Green基地局的實際使用效果,DoCoMo已經在關東甲信越地區各地設置了共計10個項目試驗用Green基地局,而目前DoCoMo也已經決定在2014年內將Green基地局投入商用,雖然對用戶來說在使用手機時不會有什麼改變,但對於環境來說,運營商的這種舉措倒也體現出了作為企業該有的社會意識。
新機部分我們來聊聊最近在日本新發布的兒童手機,而且要說這手機出自哪裡,不是國產品牌華為,也不是迪士尼定製機型,而是來自寶麗來。2013年寶麗來就在日本發售了RainbowPad,這主要是由於2011年寶麗來在日本針對小學生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小學女生最想要的東西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手機。
寶麗來在日本市場推出的PolaSma兒童手機(圖片引自寶麗來)
本次寶麗來在日本市場發布的兒童手機名為PolaSma,是一款無鎖的3G機型。就像上周我們所說的,目前日本市場的無鎖機型確實逐漸增多,運營商與手機廠商之間的從屬關係也發生了轉變。從功能層面來說,父母可以對孩子的PolaSma進行各種功能的限制,通過專用app「KIDO'Z」來進行設定與管理。除此之外,父母可以設定孩子的PolaSma手機只能與特定的號碼進行通話,也可以通過GPS定位來隨時查看孩子當前所處的位置。
父母可以對孩子的手機進行各種功能限制,位置實時查看(圖片引自寶麗來)
這款兒童手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無鎖」。出售這款手機的Crosslink Marketing的平石鳳志社長表示,他們將這款手機定位為孩子們使用的第一臺智慧型手機,因此希望在每月的話費方面有所抑制,因此選擇了無鎖版的方案,讓孩子們能夠在各種各樣的SIM卡資費套餐中選擇最便宜的資費套餐。PolaSma能夠支持WCDMA網絡,而且配有兩個標準SIM卡槽,是一款雙卡3G的兒童手機。
PolaSma是無鎖手機,可以選擇價格更低的資費套餐(圖片引自寶麗來)
PolaSma支持雙卡(圖片引自寶麗來)
5英寸顯示屏,在兒童手機中已經算高配了(圖片引自寶麗來)
這款手機在尺寸上來說不像傳統的兒童手機那麼迷你,採用了5英寸顯示屏,配備了1.3GHz主頻四核處理器,同時採用Android 4.2系統。1GB RAM、4GB機身存儲空間與1650毫安時電池在智慧型手機中很顯然不是什麼主流配置,但在如今的兒童手機中應該也算是「旗艦」了。手機按顏色分為「櫻桃」、「藍莓」、「檸檬」三款,足以應對男女生雙方的色彩需求。寶麗來之所以為這款手機提供了高於其他兒童手機的配置,主要是希望在家長解除對於手機的各種功能限制之後,孩子也還能把它當做一部普通的智慧型手機來繼續使用。這款產品售價2萬7999日元(約合人民幣1675元),倒也不是很貴。
最後到了本周的豆知識——NTT集團的批鬥大會環節了。這麼說可能有點不確切,但幾大運營商對於NTT集團的集中圍毆還是始於從國營到民營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幾大民營公司面對著曾經在國營時代就壟斷了日本國內電信業務的NTT集團難免要有些危機意識,過去一段時間不斷看到日本總務省將放鬆對NTT集團各種管制的消息之後,終於按耐不住跳出來上書請願了。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NTT集團,NTT集團的前身是日本電信電話公社,在日本簡稱為電電公社,其縮寫為NTTPC。電電公社成立於1952年,作為日本政府全額出資的特殊法人,獨佔了日本國內電信業務。當然KDDI的前身也很高端,在電電公社獨佔國內業務的同時,KDDI的前身「KDD」獨佔了國際電信業務,隨後與電電公社一樣經歷了民營化,與其他公司組成了目前的KDDI。
電電公社時代開始NTT業務的分離與分割(圖片引自ITMEDIA)
1982年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後開始推行國營事業的民營化,包括電電公社(現NTT集團)、日本專賣公社(現日本菸草產業)、日本國有鐵道(現JR)在內的「日本三公社」成為了民營化的主要目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原本屬於國營企業的電電公社在1985年4月依照《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法》設立了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也就是NTT,並於1987年2月股票上市。泡沫經濟為NTT帶來了巨大的收益,而政治人物也開始覬覦這塊蛋糕。在這一時期,NTT以民營化後為了提升與其他新同行的競爭為由對業務進行了拆分,改為了集團化企業。依照這一戰略,NTT將行動電話業務獨立為NTT DoCoMo,隨後又將固網電信服務拆分為NTT東日本與NTT西日本,同時集團內還獨立除了NTT Data等其他公司,這樣一來NTT完成了業務的集團化,而NTT本身的角色也轉換成了整個NTT集團的控股公司。
對於其他同行來說,拆分之後的NTT各公司之間雖然在服務提供方面受到了制約,但NTT集團整體仍舊有著十足的威脅。在本次針對2020年信息通信政策提出的聯名請願中,這些運營商同行們提出了三個關鍵點。
聯名請願書的三點概要(圖片引自ITMEDIA)
首先NTT集團目前仍舊有著巨大的市場支配力,而總務省放緩對NTT集團的各種制約引起了這些運營商同行的不滿,他們認為在沒有進行具體地討論前就已經決定了「放緩」這一大方向已經是個巨大的問題了;其次,放緩對於NTT集團的限制有可能導致NTT集團的再次融合與壟斷,這對市場的公平競爭有著很大的阻礙;最後,基於上述種種問題,這些運營商希望總務省能夠給出一個必要的措施。
KDDI涉外·宣傳部長藤田元在幾大運營商聯手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中表示,雖然1992年NTT DoCoMo從NTT分離時NTT的投資比率很低,但現在已經達到了67%。總體來看,NTT集團目前的議決權比率在NTT東西日本均為100%,NTT Data為54.2%,NTT DoCoMo為66.6%。而市場份額方面,固話業務NTT集團佔有76%,FTTH佔有72%,法人數據佔有62%,行動電話業務佔有45%,值得一提的是,這還僅僅是2012年末的數據。
一旦限制緩和,NTT集團可能推出各種具有排他性的服務(圖片引自ITMEDIA)
其他同行認為如果限制放緩,那麼一旦NTT東西日本與NTT DoCoMo推出具有排他性的合作服務,對於其他移動運營商來說便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時,限制放緩之後NTT DoCoMo將可以和NTT集團之外的其他App開發商、內容提供商或導航服務供應商進行合作,這對於其他運營商來說同樣有極大地威脅。換句話說就是其他各大運營商認為NTT集團下各子公司一旦聯合起來推出相應打包套餐服務,那麼其他民營移動運營商是毫無招架之力的。因此這些移動運營商聯起手來反對政府放緩對NTT集團的制約,也就是反對NTT集團下的相關業務重新融合,再次出現曾經國營電電公社時期一家壟斷的局面。
要說這是撕破臉其實也不為過,但對於這些運營商來說,龐大的NTT集團一旦有足夠的空間重施拳腳,就能影響到這些運營商的生存現狀。瘦死的駱駝都還比馬大,沒完全拆分的前國營企業更是讓其他民營運營商有著諸多忌憚,撕破臉都是值得的。聯名上書總務大臣,也已經表明了這些運營商為此決不妥協的態度。各大運營商反應這麼強烈,總務省也沒有視而不見的道理,這件事情最終如何定論還要後期再看,看來NTT集團想要進一步壟斷日本市場也還是困難重重。本周《日本手機那些事兒》到這裡又要告一段落了,下周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