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鄯善:真情援疆繪製民族團結同心圓

2020-12-19 中國衡陽新聞網站

中國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周旭峰報導 援疆是這個時代一件偉大的事。自1998年以來,一批又一批援疆幹部們選擇以國家利益為目標,以奉獻精神為追求走進新疆,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以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在祖國之西揮汗奮鬥。同樣,他們也收穫了親人般的溫暖回應,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繪製出民族團結的「同心圓」。

親如一家,如石榴籽緊緊抱團

「走進她家院子,掀開窗簾一看,小小的房間什麼家具都沒有,炕前只有一個鍋子。我想掀開鍋蓋看看她們家的夥食時,被她一把攔住,她越是擋住我,我越好奇,當我揭開鍋子看的時候,裡面只有一個吃剩下的半個饢。」2014年,時任衡東縣委常委的尹立鑫從湖南衡陽來到新疆鄯善,成為一名援疆幹部,在一次捐資助學中,尹立鑫認識了祖白旦並捐助了800元錢,也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圖:第八批援疆工作隊「紅石榴」結對認親聯誼活動現場

據了解,祖白旦·依買爾的媽媽祖可熱·艾力,因為丈夫長期酗酒鬥毆,最後選擇了離婚。善良堅強的她靠打零工供兩個孩子上學,但貧困幾乎壓垮了這個家庭。儘管生活條件不好,祖白旦的笑容依然明媚,感染了尹立鑫。了解了祖白旦一家的情況後,尹立鑫立即去超市購買了大米和油,送到孩子家中。

圖:祖白旦·依買爾與尹立鑫夫婦合影

「我很幸運能遇見尹書記,我的尹爸爸。因為他,我重新感受到了父愛,因為他的博愛之心,給我心靈留下了溫暖的印記。」這是15歲的維族姑娘祖白旦·依買爾寫給尹立鑫的一封信。祖白旦說,為了徹底幫助她一家告別貧困,尹爸爸四處聯繫,為媽媽祖可熱·艾力找到了一份工作,並鼓勵她哥哥祖力·皮卡爾考取了鄯善縣公路養護隊的社會公益性崗位,還根據國家惠民政策幫助他們申請到一套50平米的公租房。如今一家人住進了乾淨明亮的房子,哥哥和媽媽有了穩定的收入。祖白旦也無憂無慮地在學校讀書。

圖:記者在湘疆苑採訪尹立鑫

「尹爸爸」不是一種稱呼,而是一種認可,如今在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第一中學念書的祖白旦學習非常刻苦,因為尹爸爸的感染,她勵志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希望將尹爸爸給予的愛和幫助帶給更多的人。

圖:陳智勇與結對幫扶的家庭合影

2014年,在紅石榴公益行動的一次活動中,衡陽市援疆幹部、鄯善縣發改委副主任、援疆辦副主任陳智勇結對幫扶了闢展鄉大東湖村的阿依古麗·吐木爾。

圖:陳智勇幫結對幫扶的家庭慶祝生日

「父親體弱多病,家中還有兩個妹妹,最小的才1歲,全家依靠媽媽賺錢維持生計,農民種地一年也就2萬塊錢的收入,一家人全住在一個炕上,條件真的很艱苦。」了解情況後,陳智勇時常利用工作之餘上門拜訪,為他們申請安居富民房,逢年過節總是要提些東西照顧,12歲的阿依古麗·吐木爾很努力,如今,已經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一所中學的內高班。

圖:援疆幹部在居民吾爾尼沙·克然木家中

在東巴扎鄉艾孜拉村居民吾爾尼沙·克然木家中,衡陽市第八批援疆工作隊副領隊,新疆鄯善縣委常委、副縣長劉春暉工作之餘就會過來給她們上國語課。伴隨著結對認親政策的落地生根,援疆隊員劉春暉、梁琪鵬成了吾爾尼沙一家的新成員。

劉春暉說:「通過這樣的形式,我們的友誼進一步升華了,我們的民族政策進一步落地生根了。我想我們這個社會就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圖:慈善公益活動讓貧困學子受到幫助

像這樣結對認親的故事,在援疆幹部中還有很多很多,是愛,讓衡陽與鄯善沒有距離。據悉,第八批28名援疆隊員共結對認親幫扶困難家庭47戶,累計走訪慰問困難民族家庭263次,捐款捐物價值達9萬餘元。與民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娛樂,與民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相擁,「下村入戶」「認親」活動使援疆幹部與當地各族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家人理解,就是最堅強的後盾

當援疆幹部和當地群眾親切地喝起馬奶酒,熱情地跳起新疆舞蹈,「民族團結一家親」在這裡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印證,「舍小家為大家」的真情實意,鄯善人民感受到了,援疆幹部們的內心也是激動的。工作之餘,他們都不會忘記多些電話和視頻,問詢和關心自己的「小家」。

圖:援疆隊員在湘疆苑中召開會議

坐落於鄯善縣城的「湘疆苑」是衡陽援疆工作隊的駐地。因我國南北地域跨度大,這裡與內地有2小時工作上的時差。但援疆隊員陳智勇的作息時間依然沒有改變,早上8點起床洗漱,從未間斷,他也會固定時間與妻子視頻,了解家中的情況。

「這個暑假本要請假回家送今年剛考上大學的孩子去外地讀書,但是我又食言了。」陳智勇是七、八兩批援疆隊員,他介紹,選擇成為一名援疆幹部,就意味著必須調整自己的飲食生活起居習慣,必須經受遠離家鄉的思念之苦,必須與當地的工作思路和節奏同頻共振。

「剛來的時候我嘴唇這裡全部開裂了,作為一個男人,以前從來不用唇膏,在鄯善,第一次使用唇膏。」陳智勇說。

在新疆黨政部門工作,鮮有假期,深夜開會是常事,工作強度大。除了業務工作,大量群眾工作也需要援疆幹部深度參與其中。

「前面幾個月確實不適應,但是既來之則安之,既幹之則幹好,來了就是代表湖南幹部的形象,再難再累也要堅持下去。」劉春暉調侃自己,來新疆一年半,變得又黑又瘦,頭髮掉了不少。「以前是茂密的森林,現在變成了荒涼的戈壁。」

圖:第八批援疆幹部風採

今年農曆新年,尹立鑫的母親住在重症監護室40多天,大年初七是返回崗位的日子,即使母親的情況尚不明朗,他依舊只得返回鄯善,憂心忡忡卻無法在衡照料、陪伴、盡孝,尹立鑫很愧疚。「我來的時候義無反顧,但是當醫生下最後病危通知單的時候,我才趕回家裡,陪護媽媽。我堅信,有我在,應該媽媽會好起來。」尹立鑫有些哽咽。

「人人家中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我必須帶頭歸隊,可以說,我們援疆隊員能夠安心的在鄯善工作,有每一位支持我們的家人功勞,榮譽同在。」尹立鑫說,幾乎每一位援疆幹部都有著對家庭的虧欠和內疚。

圖:維吾爾族通報感謝援疆隊員龍馴蛟的幫助

因為表現突出,衡陽援疆工作受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前方指揮部的肯定,受到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高度評價,也得到了當地幹群的擁護和歡迎,他們被親切地稱為「濱沙之城」的衡陽「雁陣」。據悉,第八批援疆幹部先後有三人得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表彰,七人受吐魯番市表彰,一人榮立自治區二等功,三人榮立吐魯番市三等功。兩次援疆的尹立鑫更是成為湖南首個獲得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總工會開發建設新疆獎章的援疆幹部,被評為援疆工作先進個人,記二等功一次;今年5月,他的先進事跡還被拍成微電影,作為七一專題片供全疆黨員學習。

圖:樹立在湘疆苑的結對認親圖片集

8月26日下午,衡陽市21名第八批中期輪換援疆專業技術人才在市委大院統一集結,踏上進疆之路,他們將帶著市委、市政府的囑託和希望,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開展對口援助工作,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對口支援新疆有關精神,再次鞏固衡陽市與新疆鄯善縣之間的「連心橋」,為建設美麗富饒的「濱沙之城」,付出青春,揮灑汗水。點讚衡陽「雁陣」!

相關焦點

  • 畫好最美「同心圓」,呵護民族團結花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桓臺縣起鳳中學圍繞畫好最美「同心圓」做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大文章畫好「共創共享」同心圓營造良好氛圍在校園各場所設計豐富多彩的民族教育文化元素訂閱民族期刊設立民族教育教室展出少數民族宣傳畫配有介紹56個民族的系列書籍、服飾、樂器等定期組織全校學生進行學習讓師生時時處處接受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 築團結同心圓 細心護航成長——欽州中院到大寺鎮那桑村開展民族...
    築團結同心圓 細心護航成長——欽州中院到大寺鎮那桑村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系列活動<2020年第157… 2020-12-18 2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麗江:各族群眾攜手共繪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
    近年來,雲南省麗江市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通過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推進,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進一步增進了各族群眾民生福祉,開創了新時代麗江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 果洛:畫好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
    一直以來,果洛州委、州政府緊緊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深化創建內涵,豐富創建形式,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高舉各民族團結進步旗幟,民族團結之樹已深深植根於果洛各民族人民心中,枝繁葉茂,碩果纍纍。
  • 民族團結演講稿:讓民族之花開得像火一樣紅
    我是某某班的誰誰誰,很高興能參加這次演講比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盛開的民族團結之花》 。  蔚藍的天空,因為有了 白雲的點綴,才不會寂寞;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裝點,才顯 得生機盎然。在由56個民族構成的祖國大家庭裡,在多民族聚居、美麗富饒的新疆,我們只有互相依存, 互相促進,團結一心,共同發展,才能構建永久的和諧。
  • 個舊:共繪「同心圓」,盛開「團結花」!
    「十三五」期間,箇舊市把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和諧民族關係、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少數民族辦實事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沙甸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成效顯著,和平社區「四梁八柱」、市法院「三注重三堅持」典型經驗受到國家民委和省民宗委的充分肯定,為紅河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的成功創建貢獻了「個舊力量」,「民族團結和睦、社會穩定和諧、生態環境優美」已成為箇舊市的一張名片。
  • 晉疆共繪同心圓_地方_中國西藏網
    援疆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宣傳部部長李明亮介紹,從基礎設施援建到精品劇目展演,從非遺展覽展示到文化人才培訓,我省大力推進文化援疆各項工作,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十大行動」暨「五個百」「文藝輕騎兵」等系列活動有效促進了晉疆兩地社會各界的廣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在援疆一線繪出最美同心圓。
  • 讓巴蜀大地的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pic>  9月27日,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成都召開,省委書記彭清華出席會議並講話時強調,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紮好民族團結同心結,畫好民族繁榮同心圓
  • 小嶺灘村牆體彩繪展現民族團結和諧「畫卷」
    小嶺灘村牆體彩繪展現民族團結和諧「畫卷」 2020-09-01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山麻慄坡:紅色旅遊「線」串起民族團結「同心圓」
    在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實踐中,麻慄坡縣不僅將老山主峰成功打造成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還依託新時代「老山精神」,發揮紅色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助推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
  • 同心共築中國夢 團結花開別樣紅——「十三五」自治州經濟社會發展...
    「我身體不好,結親幹部經常來我家幫忙,現在又給我送來2噸煤。屋子裡暖和了,我心裡也暖暖的。」村民白布提感激地說。如今,這樣暖心的故事在庭州大地上幾乎天天都在發生。昌吉州取「昌盛吉祥」之意,是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在這片7.39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漢、回、哈薩克、維吾爾等42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24.8%。
  • 民族團結一家親:王三街書寫兄弟同心新傳奇
    9月9日,婁建波(左)與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在「民族團結一家親」餐廳商討經營計劃。周鵬 攝9月9日20時38分,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和親戚婁建波出現在王三街的「民族團結一家親」餐廳內。「他在王三街開了家中醫診所,常在我店裡印製宣傳冊,一來二去,我們成了朋友。」婁建波說。2017年8月,木合塔爾與婁建波在結對認親活動中結為親戚,商定以眾籌方式開一家「民族團結一家親」餐廳。2018年1月,由7個民族的88位股東入股的「民族團結一家親」餐廳開業。
  • 浙江援疆啟動「百校十萬『石榴籽』」工程 浙阿兩地百校共建促進...
    浙江200多萬繪本萬裡送邊疆「六一」禮物譜寫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現場,一幅由繪本和繪畫組成的千米長卷讓小朋友們欣喜不已,長卷呈石榴圖樣,每一幅作品都有寓意,旨在浙阿兩地民族團結,共創未來。在挑選了《中華美德故事》《星星離我們有多遠》等幾本繪本後,來自溫宿縣第二小學的包彥娥小朋友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她告訴記者:「以前只能在學校圖書館看這些書而且也並不全,這些繪本,讓我對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地了解,我喜歡的天文知識也能補充,真的非常感謝浙江小朋友,希望有機會能邀請他們到新疆來,到我家裡來,一起唱歌跳舞。」
  • 民族團結一家親共建共享美社區
    本報訊日前,我區各鎮街社區紛紛開展第八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周活動。9月26日上午,新山村街道鋼花社區舉行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知識競賽。此次知識競賽按照網格樓棟劃分成四個代表隊,分別派出3個居民代表參賽。
  • 擘畫美麗章貢最大「同心圓」
    擘畫美麗章貢最大「同心圓」——贛州市章貢區社區統戰工作巡禮章貢區地處贛州市中心城區,現有9個鎮街,139個社區(村),73萬人口,民主黨派、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民族宗教等統戰成員達10萬餘人
  • 統戰版「心心相印」:「兩顆心」畫出最大同心圓
    統戰版「心心相印」:「兩顆心」畫出最大同心圓 2020-11-02 0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援疆進行時丨不忘初心 愛灑新疆——吉林省第三批對口援疆工作...
    援疆,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是不忘初心的選擇!圓疆,圓新疆發展之夢,是吉林人不辱使命的誓言!緣疆,西北東北的交融,是新時代的家國情懷!兩年多的時間裡,吉林援疆人與當地幹部群眾攜手並肩、砥礪前行,拋灑著一滴滴辛勤的汗水,在天上腳下鐫刻奮鬥的足跡,一幅幅真情援助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以規劃為引領,壯大主導產業吉林省松原市援疆工作隊開展民生援疆,幫助吉木乃縣牧民安裝太陽能板。規劃,是引領,是方向。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巴蜀大地常開長盛
    他強調,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紮好民族團結同心結,畫好民族繁榮同心圓,走好民族復興同心路,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巴蜀大地常開長盛,為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貢獻四川力量。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幸福夢 永康市多管齊下創建「石榴籽社區...
    獨具特色的文化牆、乾淨整潔的硬化道路、古色古香的金銀器一條街,煥然一新的民族團結教育宣傳牆、民族文化教育大講堂、民族閱覽區……日前,記者一走進石柱鎮石柱村,就感受到了濃濃的民族團結氛圍。 領導們參觀石柱老街構建服務同心圓 群策群力形成「石榴籽」效應自「石榴籽社區」創建以來,石柱鎮沿石柱老街、中興街打造民族團結教育示範街
  • 金華援疆——讓溫宿人民更有獲得感
    經過各族群眾長期辛勤開墾、艱苦創業,尤其是中央吹響援疆的號角後,這裡戈壁變綠洲,沙漠成良田,被譽為塞外江南。  兩年前,金華市第八批援疆幹部人才接過援疆接力棒,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一根本目標,堅持精準發力、持續發力、建用併力、幫帶提力、同心合力、凝心聚力,夙興夜寐拼才智,真情奉獻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