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興國至熙寧年間的開梅山,是中央王朝處理南方少數民族問題的重大事件。開梅山及其在梅山蠻地區實施的一系列措施,促進了梅山蠻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是治理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成功範例。關於梅山蠻的族屬,由於史籍的不同記載而引起今人闡釋的歧義。因此梅山蠻的族屬,還是民族史研究中值得辨析的問題。
一、北宋開梅山的歷史影響關 於 宋 代 梅 山 蠻 的 族 屬 ,史 籍 有 「梅山十峒獠 」 、「梅山峒蠻」 的記載,民族學界對其族屬有不同解釋。何 光 嶽 認 為 梅 山 蠻 是 土 家 族 ,稱 「向姓是土家族的大姓,向瓌系古代巴人之裔,後發展為今天的土家族。他能發動梅山十峒蠻,很可能是同族的關係" 。伍新福則認為梅山蠻「主要屬今天瑤族和苗族的先民」 。吳 永章 則 認 為 梅 山 蠻 屬 於 瑤 族 ,稱「梅山瑤民,除了南徙之外,留居的瑤民則逐漸與漢族居民混為一體。這就是後世這一地區不再成為瑤人聚居地之奧秘所在" 。在討論梅山蠻族屬之前 ,有必要先考察開梅山的由來。關於北宋時期梅山峒蠻的地域,《宋史》卷四百九十四《西南溪峒諸蠻下》有 較為 詳 細 的 記 載 :「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東接潭,南 接 邵 ,其西則 辰 ,其北則鼎、澧 ,而梅山居其中。」梅山蠻區東接潭 (今 長 沙 ),南 接 邵 (今 邵 陽 ),其 西 則 辰 (今沅陵),其北則鼎、澧 (今 常 德 、澧 縣 )。梅山東有九關十八鎖的天然屏障,其餘三面有雪峰山及其支脈環繞 ,梅山蠻是南蠻的一支,因居住梅山而稱為梅山峒蠻 。中國南方地區的「 峒」 ,也 記 為 「 洞 」 、「 崮」,所謂「 峒」 指四 面環山的山間盆地。南嶺走廊地區常以「溪峒 」 連 稱 ,所 謂 溪 峒 實 際 是 南 蠻 負 固 自 保 之所 ,依山傍險居住而有利於族群生存 。梅山峒蠻是西南溪峒諸蠻中的一支,梅山蠻乘唐末五代戰亂之際,開始崛起於湘中南江地區。唐僖宗光啟二年(886年 ),石門峒酋向瓌參與潭州閔頊與衡州周嶽的利益之爭,「向瓌召梅山十峒獠斷邵州道,頊掩其營。」:4]這是史籍中關於梅山蠻活動的最早記載,此後有關梅山蠻的記載逐漸增多。五代時期梅山蠻頻繁反亂,從而進入封建王朝的視野,梅山峒被視為草寇之窟穴。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 ,潭州 地方 兵多 次出動鎮壓梅山蠻。《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十八載太平興國二年(977年 )春 :梅山峒蠻左甲首領苞漢陽、右甲首領漢陵等率眾劫掠商人,上屢遣使招諭,寇暴訖 不 止 ,乃 命 客 省 使 翟 守 素 發 潭 州 兵往擊之。宋王朝的大規模圍剿取得初步成效。翟守素髮潭州兵圍剿梅山蠻,從春季一直持續到夏季的八月。宋太宗頒布《賜潭邵等界梅山洞左甲首領苞漢陽等招諭詔》:5],招撫據險抵抗的苞漢陽等蠻酋的同時,還發布給其他梅山峒主的招撫詔書。至宋仁宗慶曆年間,又有劉元瑜處理梅山蠻反亂之事。劉元瑜仁宗慶曆七年(1047年 )出任潭州知 州 ,「徭 人 數 為 寇 ,元 瑜 使 州 人 楊 謂 入 梅 山 ,說酋長四百餘人出聽命,因厚犒之,籍 以 為 民 ,凡千二百戶 。"
宋仁宗慶曆年間的開梅山,初步打通進入梅山蠻區的通道,史稱「通梅山蓋自此始" :7]。第三次大規模的開梅山在宋神宗熙寧年間,熙寧五年(1072年 )七 月 ,作為開邊計劃之一的開梅山被提上議事日程。十 月 ,章惇率軍直抵寧鄉縣大溈山 ,由徑路進兵梅山蠻區,「 遣 降 諸 徭 酋 ,而五溪盤瓢遺種,莫 不 望 風 震 惕 ,稽 顙 奉 詔 ,傾 心 內 附 " :s]。章惇採取大兵壓境之下的招撫策略,成功爭取到梅山蠻人的歸附,這就是所 謂 的 神 宗 開 梅 山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二 百 四 十 載 :章 惇 言 :「詔諭梅山蠻徭令作省戶,皆歡喜,爭開道路,迎所遣詔諭人。」由此,南蠻酋長長期佔據的梅山,納入了北宋王朝的行政統治之下。《宋史》卷四百九十四《西南溪峒諸蠻下》總結開梅山的成效說:於是遂檄諭開梅山,蠻搖爭闢道路,以待得其地。東起寧鄉縣司徒嶺,西抵邵陽白沙砦,北 界 益 陽 四 裡 河 ,南止湘鄉佛子嶺 。籍其民,得主 、客 萬 四 千 八 百 九 戶 ,萬九千八十九丁,田二十六萬四百三十六畝,均定其稅,使歲一輸。北宋中央王朝通過開梅山增加了財政收入,史稱「增賦數十萬"% 。北宋在梅山核心地區設置新化 、安 化 二 縣 ,修 築 新 化 、安 化 二 城 ,在新化設置惜溪 、柘溪、藤溪、深溪 、雲溪五砦,安化設置梅子口、七星 、白沙、首 溪 、遊 浮 五 寨 。清 乾 隆 《長 沙 府 志 》載宋太宗在安化縣設立五寨:「 在縣南五裡,曰梅子口,即鎮安寨。縣 東 七 十 裡 ,曰七 星寨 。縣北九十裡 ,曰首溪寨。縣北一百二十裡,曰白沙寨。縣西南九十裡,曰蜉蝣寨。五代時梅山徭為患,宋太宗討平之 ,立 五 寨 以 為 防 御 。"
清 同 治 《新 化 縣 志 》載 :「新化置五砦:於今 鵝 塘 村 之 雲 溪 ,置 雲 溪 砦 ;於今文田村之藤溪,置 藤 溪 砦 ;於今錫溪村置臘溪砦,以御元溪蠻(今 奉家 、羅 衝 、江 東 諸 村 )。於今福田村之柘溪,置 柘 溪 砦 ;於今 邵陽 隆回三都辰溪置深溪砦 ,以御春溪崮蠻 :12]。這十個寨就分別設置在梅山十峒①。宋代的寨也寫作「 砦 」,是用於防守控馭的軍事據點。宋 王 朝 在 梅 山 蠻 地 區 建 立 城 寨 ,有效實施了對當地少數民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