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央視新聞報導退熱貼效果與用涼毛巾敷相差無幾之後,「退熱貼無法退熱」也上了微博熱搜。
家有幼兒的家長都會在孩子發燒後在腦門上貼上一片價格並不算很便宜的退熱貼,但北京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的副主任醫師高恆妙醫生卻表示,退熱貼並沒有足夠的能量將全身的體溫降下來,只是能讓孩子覺得更舒服一點。專家還稱,退熱貼的效果與涼毛巾一樣,既無法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也無法達到退燒的效果。
退熱貼是靠水凝膠中水汽的蒸髮帶走熱量,屬於物理降溫的方法之一,降溫的範圍也只限於能覆蓋到的地方,而人的溫度通過血液流動達到平衡,身體局部的降溫很難使整個身體的溫度降下來。不僅如此,退熱貼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反作用,它畢竟不是醫用品,因為質量的原因可能會造成孩子皮膚過敏,出現紅腫、起疹的現象,這樣反而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部分家長選擇在孩子腦門上貼退熱貼主要是擔心將腦子燒壞,但專家表示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一般的發燒並不會對大腦有特別大的影響,特別是一般的發燒,就算到了39-40℃也不會燒壞腦子。
為了讓孩子儘快退燒,家長們也會採取冷敷、洗溫水澡、用酒精擦等物理降溫,但是專家也指出用酒精擦最大的風險就是出現酒精中毒,而其它的物理降溫除洗溫水澡外,與退熱貼一樣,帶來的降溫幅度不夠,不足以將體溫降下來。
專家還指出,當孩子發燒出現嚴重的不舒適感時,首選使用退燒鎮痛藥,服藥間隙依然出現難受,那麼可以使用洗溫水浴的方式進行物理輔助降溫,緩解孩子的不適感。不過如果孩子不願意或者精神狀態不是很好,還是不要給孩子洗澡,畢竟對病中的孩子而言洗澡也是一件傷神的事兒。
其實,發燒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症狀,是人體自身為了抵抗感染而發出的抵禦反應,通過體溫的升高而殺死體內病毒的過程,家長不用過於擔心。人體也是很智能的,體溫高到一定程度,降溫機制就會啟動。當然,人體也無法通過升高溫度來殺死所有的病毒,當溫度達到一定高度時,人體也會難以忍受。所以,當孩子出現發燒時,家長可以這樣做:
1.體溫在39℃以下時,如果孩子精神狀態比較好,家長可以在家觀察,不要採取捂汗、擦酒精等容易出現風險的物理降溫方式幫孩子降溫,如果需要心理安慰,可以在孩子願意的情況下給ta洗溫水澡,但時間不能低於20分鐘,否則起不到降溫的效果。
2.當孩子體溫高於39℃,可以服用退燒藥物,口服優於肛門用藥及注射用藥。
3.當孩子體溫高於40℃,並且高燒不退,無論精神狀態是否良好,都應送往醫院檢查發燒原因,避免出現意外,特別是嬰幼兒,極易出現高燒驚厥。
4.當孩子發燒出現精神狀態差的時候,儘快就醫,查出發燒的真實原因,及時對症治療。
5.孩子出現發燒的時候,多讓孩子喝溫開水,有助於緩解孩子的不適及輔助降溫。
當孩子出現出汗的情況,那麼可能開始退燒了,這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保暖,給孩子及時擦汗並保證衣衫的乾燥,避免出現病情反覆。現在正值冬季容易生病的時節,家長們要更加注意孩子的護理,居住環境常通風換氣、注意衛生、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衣物冷暖得當,儘量將病源遏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