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之聲
樂高,對於很多人並不陌生,這款來自丹麥的玩具品牌風靡世界。可最近,「摘牌」「關店」等關鍵詞與樂高聯繫到一起,並且在網絡上持續發酵。
西覓亞是樂高教育中國區許可的可直營或轉授權第三方運營「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的合作夥伴,是樂高教育在中國的第一家授權經銷商,且在2016年以前一直是樂高教育在中國的獨家代理。但雙方在今年年初已終止合作,也意味著由西覓亞授權的百餘家樂高活動中心與樂高教育的合同終止,這些中心將不能繼續使用樂高品牌。
兩家企業的終止合作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在多個城市顯現,上海的幾家門店甚至在本周突然停業引發糾紛,安徽、山東青島等地樂高活動中心的牌子將會換掉,更換為另一品牌。一些已經交了費用的家長陷入了退費還是繼續上課的兩難境地。企業掐架,為什麼要讓消費者埋單?
關店前還在瘋狂促銷
安徽合肥的劉先生在當地一家樂高活動中心給孩子報了兩年的課程,劉先生選擇的這家樂高活動中心就屬於西覓亞。他說,當時老師宣傳這是活動促銷價:96個課時,16000多元。
合同終止後,他們仍然做大量品牌授權商的推廣活動。不管什麼原因,起碼應該告知我們會出現這樣的風險,或者合同裡有體現。
樂高中心「雙十一」促銷海報
上海也有樂高活動中心在「雙十一」期間促銷,吸引不少家長充值,每人至少10000元。
但開展優惠活動的3家店在1個月後突然停業,門上貼出的公告顯示,取消授權影響正常經營,明年面臨倒閉風險。
樂高活動中心門店說關就關
根據樂高教育8月為西覓亞直接運營或者授權運營活動中心提供的過渡方案,這些門店應當即刻停止以樂高教育的名義售賣課程,並儘快告知消費者和業主授權到期的時限等,在完成退費或者結束已購課時之前避免門店關停。樂高教育認為,上海這3家樂高活動中心促銷和關店的做法不符合過渡方案的要求,但已經聯繫不上負責人。
樂高教育客服人員介紹,官方公布的門店列表中,凡是有兩行紅字註明品牌和課程使用期限的,都是西覓亞的樂高活動中心,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份,總共100多家。
對於上海等地部分樂高活動中心受到取消授權的影響停業引發消費者投訴,樂高教育的工作人員表示可以介入,但具體要通過西覓亞或者活動中心的負責人,最終也要看合同是怎麼籤寫的。
律師:涉嫌合同欺詐
無論樂高教育、西覓亞公司之間到底因為什麼原因終止合作,對於廣大消費者,對於曾經忠誠於樂高品牌的家長們,樂高教育也好、西覓亞公司也好,都應該本著誠信原則履行對消費者的義務和責任。不能因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讓消費者為企業的掐架埋單。
事實上,類似培訓機構違背誠信的案件並不罕見,今年上海就已發生巧恩兒童美語、韋博英語等機構「跑路」事件。上海市消保委透露,2019年,已有30多家培訓類機構「消失」。這些消失的,既包括正常倒閉的機構,也不乏涉嫌惡意欠費、被物業強制關門的案例。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任超表示,如果出現培訓機構經營者擅自跑路的案件,消費者可以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進行維權,另一方面也可以向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求助,或通過教育部門及其他監管部門等機構介入維權。如果相關案件涉嫌違法犯罪的,消費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訴機關及法院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家長群內統計的人數和剩餘課程數量
在實踐中,很多民事案件無法全面、切實地彌補對消費者造成的損失,消費者可能遇到公司資產不能清償等問題,導致消費者維權困難重重。因此在引導消費者積極維權的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在教育機構設立階段加強監管、嚴格審批,從根源上緩解這一問題。
再次提醒家長:
大額預付費前,請謹慎謹慎再謹慎!
記者:白傑戈、王 利
責編:李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