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與多國陷入領土爭端,莫迪:12天可滅掉一個國家,手裡有王牌

2020-12-12 精品10度

最近,有一個國家非常不老實。這裡指的不是正在鬧暴亂的美國,雖然美國也不平靜,但是人家暴亂是在自己的國家。然而印度卻不同,疫情持續的情況下,不能很好地防治這一疫情,反而到處挑釁。這不,近期印度頻頻挑釁鄰國,與中國、尼泊爾、巴基斯坦爆發邊境衝突,並造成部分人員傷亡。這可是三個國家,印度就這樣全面開始了挑釁。實際死傷咱們先不說了,但就印度這一份膽量,就很不得了。

其實,莫迪早在2020年就說過:印度軍隊無可撼動,12天可滅掉一個國家

眾所周知,印度最擅長搞笑幽默和雜技演示,最不擅長的是打仗。莫迪為什麼這麼大膽?當莫迪上臺時,他獻身於印度教。宗教信仰是印度形式意識的基礎,同時也產生了印度人的觀念。印度軍隊也是如此,他們仍然虔誠於宗教。儘管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敗,印度人的信心依然堅定。

探討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從印度自身尋找原因。作為南亞次大陸的一個國家,印度擁有最大的領土,但其人口更大。此外,由於國家對生育率沒有限制,人口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印度很快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與土地的緊張關係,勢必推動印度走上擴張之路,或在對外戰爭中獲得更多的真實領土,或利用戰爭消耗日益增長的人口。除了人口,其他方面也在刺激印度的對外挑釁。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由於國力逐漸增強,自信心猛增。中國作為一個與其相近的世界大國,已經成為一個決定性的目標。此外,印度對1962年戰爭的失敗一直耿耿於懷,希望通過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自信心來源於哪裡?其實莫迪手中還有張王牌!

一天前,如果我告訴你印度站在了全球輿論的中心,你一定以為是印度的疫情爆發了。但今天,正如你所見,印度之所以成為頭條新聞,是因為它同時捲入了與三個國家的邊境衝突。為什麼這樣一個藝術性的國家對軍事如此自信?這是因為莫迪手中的王牌:印度教民族主義,俗稱:神兵!

什麼是印度民族主義?印度是一個宗教性很強的國家。幾乎沒有一個去過印度的人經歷過恆河信徒的虔誠和狂熱。幾乎沒有人見過街上用來祈禱的花瓣和河裡用來祈禱的燈籠。印度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這是一個眾神教。印度教的三大神,也被稱為三相神,分別是梵天,毗溼奴和溼婆。梵天是創造之神;毗溼奴是宇宙和生命之神;溼婆是三眼毀滅之神;除印度教外,印度還有伊斯蘭教、錫克教、拜火教、基督教等。莫迪上臺後,高度讚揚印度教,建立了以印度教為核心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甚至不惜取消穆斯林國籍。大批穆斯林前往巴基斯坦或沙烏地阿拉伯工作。宗教是印度意識形態的基石,也是印度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印度人來說,神諭大於一切,而誰掌握神諭——祭司。

在軍隊裡也一樣!印度軍隊有很多義和團的含義。因為神職階層的認可,自信神靈保佑,神功護體,推翻其他國家不是問題。儘管一次又一次被打殘,但印度人的自信卻十分堅定。最後,不得不提國際因素的影響,印度如此有恃無恐,很有可能取得了西方國家的支持或者默認,正是由於歐美國家的偏袒,國際上不見對印度囂張行為的任何指責。不管如何,合則兩利,世界的大趨勢是和平,不要整天想著挑起爭端,印度當前,應該把重心放在治理疫情上,儘快恢復經濟,這才是發展之道。

相關焦點

  • 又一國插手克什米爾,莫迪政府痛斥:查謨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莫迪連任印度總理之後,處理克什米爾地區的爭議問題一直採取高壓政策,自去年8月份起,印度當局無視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成立了頗有爭議的「查謨-拉達克直轄區」,將有爭議的領土納入本國範圍。在後期,為了向巴鐵施加壓力,印度數萬大軍開赴克什米爾前線,莫迪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印軍可在十天內打敗巴基斯坦!這一好戰言論也導致局勢再次升級,在近幾日,印巴兩國在實控地區再次爆發炮擊,造成多人傷亡。在緊張局勢居高不下時,又一國插手克什米爾局勢,對此,莫迪政府痛斥:查謨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哈瓦爾群島——卡達與巴林島的領土爭端
    有海的地方,就有島礁,有島的地方就有資源,如果,你這座島處於中東地區,那就像好似一座黃金島,哈瓦爾群島就是這種島。1 哈瓦爾群島哈瓦爾群島(又可稱哈瓦群島或海瓦爾群島),位於巴林東南方16公裡處,距離卡達本土只有1.1公裡。
  • 盤點困擾各國的領土爭端
    這一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關注,事實上,邊界與領土問題是國家間最為敏感的問題之一,它直接涉及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邊界與領土爭端的解決結果直接關係到地區甚至世界的和平安全。目前,世界上仍有相當多的國家之間存在著邊界與領土爭端,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衝突。
  • 拉近中希關係的海洋領土爭端——希臘為何能擁有整個愛琴海?
    中國同希臘之間的聯繫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紀,也就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的古希臘稱中國為絲之國。在古希臘人的口中,絲之國的國民文明、謙和、體格強健,甚至有不朽的生命,可以活到200歲。步入新時代的中國和希臘,除了擁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還有著相似的海洋領土爭端問題。
  • 中國南海領土爭端大事記
    中國與周邊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爭端一直沒有平息過,越南、菲律賓等國均以不同方式主張過其在南海的利益。  南海,又稱南中國海,遍布大小島嶼,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島。目前,南海四大群島中,西沙、中沙群島被中國實際控制,東沙群島由中國臺灣控制,而南沙群島的情況複雜得多:越南非法佔據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賓非法佔據了南沙東北部海域,馬來西亞非法佔據南沙西南部海域。南海爭端爭執的焦點就在南沙群島。
  • 兩大噩耗同時傳來,印度軍工企業幾乎「自廢武功」,還想打仗?
    眾所周知,執行領土蠶食政策的印度在近期同時與幾個周邊國家發生領土爭端,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印度四面出擊有轉移國內社會矛盾的因素,還有印度高層過於自信的因素。印度軍方高層多次聲稱,有能力應對多線作戰,現在的印度軍隊已非幾十年之前,早已經變成了世界一流的作戰力量。
  • 有1867噸黃金?領土爭端何解?
    北方四島一直是橫在俄羅斯和日本關係間的一道梗,百年以來,圍繞北方四島爭奪不斷,也因為領土爭端問題,俄日兩國時至今日也未能締結和平友好條約,仍然處於法律上的戰爭狀態。
  • 拜登哈裡斯相繼發聲,對爭議領土亮明立場,印媒:莫迪大國夢破碎
    而即將上任的美國新總統拜登,以及副總統哈裡斯都相繼發聲,闡明對爭議領土的立場。印度媒體評論稱,莫迪的大國夢已經破碎。其實,印度在邊境問題上一直是咄咄逼人,不僅和巴基斯坦之間如此,和中國、尼泊爾等國家之間也是一樣。莫迪政府需要反思自己的做法,若想要解決邊境爭端,和平談判才是最好的出路。
  • 美國和加拿大的領土爭端
    加拿大是美國的好夥伴,好鄰居,兩國關係密切,好得就像一個國家一樣。美加兩國有著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界,這條邊界橫貫北美大陸,全長六千餘千米,美加兩國居民都可以自由穿梭於邊界地區。縱觀全世界各個國家,如不是關係非常密切,肯定做不到如此。
  • 中塔領土爭端中國是「吃虧」了嗎?中塔領土爭端是怎麼回事?
    中塔領土爭端是怎麼回事中塔領土爭端是怎麼回事?在史書中有記載,1759年清軍追擊大小和卓時,在阿爾楚兒帕內立了一塊紀功碑。清政府收復南疆後,加強了對帕米爾地區的管轄,清政府不僅設立了八座卡倫而且還派兵駐守,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對領土的重視性。
  • 南海爭端,中國為何不抓人?
    對中國漁民實施刑事手段,菲律賓暗藏禍心  以刑事罪名先抓捕再訴訟,菲律賓經常幹  南海爭端中,各國對中國所謂法律意義上的"執法"有兩種形式:一是抓扣我國漁民後在罰款的同時,沒收船上通信設備和食品,一般不進入到刑事程序。越南一般採取這種"執法"方式。
  • 俄羅斯和蒙古國為何從來沒有領土爭端?
    從世界範圍來看,如此之長的邊界線,很容易產生領土爭端,就比如美國和加拿大的國境線,全長8893千米,即使兩國關係密切,但也有著很多領土爭端,因為國界線太長,擁有一些爭端是難以避免的事。此外俄羅斯與我國,與芬蘭,與烏克蘭,以及等等鄰國,都有過或者曾有過領土爭端,但令人意外的是,俄羅斯與蒙古國卻從來沒有領土爭端,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陷入內亂之際,印度遭背後捅刀子?莫迪:沒有一個真朋友
    在邊境局勢緊張、國內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印度又陷入嚴重的內亂中。據印度《歐亞時報》報導,由於不滿莫迪政府新修訂的《農業法案》,數十萬農民發起「進軍新德裡」運動,要求莫迪政府廢除法案。印度各行各業也都出現罷工、罷市現象,整個新德裡亂成一團,有如戰場。
  • 中印危險平衡:莫迪的出場與藏南的平靜,中國還手握一張王牌
    經歷1個多月的對峙衝突和三輪談判,中印將分批次組織一線部隊「脫離接觸」。但也沒人敢就此底定,談判桌上的共識能被雙方同時遵守並徹底結束這輪對峙。尤其是在當前背景下,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強烈,包括印度總理莫迪在內印度政府和軍方姿態強硬,中印雙方也缺乏較強信任,外界預測的在冬季以前真正實現脫離接觸,其實存在一定的變數。
  • 南海爭端的由來與解決之路
    南海爭端的類型多、涉國多  劉楠來說,南海爭端概括地講有三個方面:一是島嶼的領土主權之爭,二是海域的劃分,涉及國家的主權權利與資源,三是南海航行的問題。  我國與南海周邊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有島嶼領土歸屬和海域劃分的爭議,在航行方面還涉及美國、日本等國。
  • 德國出兵亞太地區,印度迎來強大盟友,領土爭端已經穩操勝券?
    近期印度海軍和空軍頻頻聯手,在馬六甲海峽秀肌肉,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同時還出動了蘇-30MKI戰鬥機進行實彈演習,明顯就是在美日等國的幫助之下,對周邊潛在國家進行武力威懾。德國方面表示,一直認為亞太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也必須有強有力的經濟關係,才可以讓雙方從中獲益,同時德國軍方還表示,印度以及太平洋地區的國家,都是德國志同道合的重要夥伴,還希望通過自身的力量可以幫助相關國家解決其領土爭端問題。
  • 我國領土割讓後,收回了香港,為什麼沙俄手裡的領土非常難收回?
    我國領土割讓後, 收回了香港, 為什麼沙俄手裡的領土非常難收回?清朝晚期,清政府腐敗無能,導致了當時的中國非常的貧困,後來列國對我國的大肆入侵,清政府無力抵抗,只好籤訂很多不公平條約,不僅賠了大量的白銀,最痛心的是當年清政府還割讓了很多領土給侵略國,有一大部分被我國發展強大後收回,其中和英國籤訂的條約中被割走的香港島,被我國收回了,但是還有一部分沒辦法收入,例如沙俄手裡的領土。
  • 尼泊爾和印度的爭端領土在哪裡?為何爭議?
    近期,印度表現的非常的活躍,尤其是在邊境領土方面,印度可以說是全面開火。這其中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中國和印度邊境地區衝突。第二、印度與尼泊爾的爭議領土衝突。首先是與中國的衝突,可以說,這是印度犯下的一個大錯誤。印度不僅沒有實力挑戰中國,而且,如今的印度國內面臨著諸多困難,如疫情爆發,經濟下滑,種族矛盾加劇等等,這都是讓印度焦頭爛額的事情。其次是印巴衝突。早在去年,印度就在克什米爾地區與巴基斯坦陷入了爭端,雙方大打出手,引起了廣泛關注。
  • 莫迪態度越來越強硬,印度為何獲得多國力挺?這一原因很關鍵
    但世界很多國家對其真正實力卻保留有質疑,儘管印度的軍費支出著實是一筆天文數字,但就以其航母方面的成就來看,一艘是從英國進口,另外一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也依賴於各種進口設備,以這樣的實力,為何能讓印度信心十足,莫迪在邊境的態度愈發強硬呢?他的底氣到底從何而來?
  • 全球近60國家存島嶼爭端 多訴諸國際法庭解決
    對於韓國的強硬,日本擬就島嶼爭端上訴國際法庭。   從全球範圍來看,圍繞海洋權益和海洋國土的爭端日益突出,可謂「寸土必爭、一島不讓」。據初步統計,全球有近60個國家存在島嶼爭端,佔全世界沿海國的40%。近年來,國家間的海事爭端開始越來越多地訴諸國際法庭,通過司法或仲裁的方法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