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美國的好夥伴,好鄰居,兩國關係密切,好得就像一個國家一樣。美加兩國有著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界,這條邊界橫貫北美大陸,全長六千餘千米,美加兩國居民都可以自由穿梭於邊界地區。縱觀全世界各個國家,如不是關係非常密切,肯定做不到如此。
雖然兩國關係密切,但畢竟還是兩個國家,加拿大「緊跟」美國,美國「保護」加拿大,也都是出於自身的利益考量。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加拿大最大的貿易夥伴,所以加拿大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跟隨美國,是最好的選擇。
而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鄰居,兩國之間有著兩段漫長的邊界,美國從自身的安全角度出發,「保護」加拿大,也是最好的選擇。當然這個「保護」也有著看住的意思,防止加拿大倒向其他國家,畢竟美國已經把美洲當成了自家庭院,加拿大是前院,拉美是後院,自家院子,哪能讓其他國家染指。
由此可見,雙方關係密切,主要是因為利益一致,如果遇到利益不一致的事,美加兩國也會出現爭端。就比如領土問題,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對象,包括一個國家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領土都是根本利益。美加兩國有著兩段漫長的邊界,全長八千多公裡,也有多個爭議地區,雙方始終談不攏,成為了領土爭端。
美加兩國的領土爭端主要集中在阿拉斯加地區,南部六千多公裡的不設防邊界,並沒有爭議,否則也不可能不設防。這條不設防邊界,最早形成於美英之間達成《1818年條約》,美國和英屬北美,也就是加拿大,沿北緯49度線為界。隨著美國向西擴張,這條邊界一直延伸到了太平洋。所以這條邊界早已確定,沒什麼好爭得。美加之間的爭端,主要集中在阿拉斯加地區。下面介紹三處,供大家參考。
第一處,阿拉斯加總面積171萬平方公裡,位於北美大陸西北端,三面環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只有一個陸上鄰居,就是加拿大。阿拉斯加本來是俄羅斯的土地,從阿拉斯加的邊界,也能看出,這塊地有俄羅斯的影子。
阿拉斯加的南部邊界線非常霸道,幾乎擋住了加拿大西海岸一半的海岸線。這主要是當時俄羅斯殖民者沿太平洋向南擴張所致。後來俄羅斯把這塊地賣給了美國,美國也就繼承了這段邊界。這段向南延伸的邊界,被稱為阿拉斯加狹地。這塊土地讓加拿大很難受,但這是歷史問題,加拿大也無可奈何,只是在狹地的南端有一個海峽,名叫迪克森海峽,是北太平洋東部通往加拿大魯伯特王子港的交通要道。海峽北部為美國阿拉斯加的亞歷山大群島,南為加拿大卑詩省的夏洛特王后群島,當初美俄籤約,並沒有確定迪克森海峽的歸屬,所以美加兩國都認為海峽屬於自己,形成了爭端。
第二處,位於阿拉斯加東北海域,這片海域名叫波弗特海,是北冰洋邊緣海,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和加拿大西北部沿岸以北至班克斯島之間,北極群島以西,楚科奇海以東,總面積45萬平方公裡。這片遼闊的海域因緯度較高,一年中大多數時間是冰凍的,所以在很長時期內,美加兩國並沒有因此產生爭議,但自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波弗特海近海大陸架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在利益的誘惑下,美加兩國便在波弗特海的海洋邊界區域產生了爭端。爭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持續了半個世紀,直到本世紀以來,兩國才達成了合作協議,但具體邊界仍沒有劃分清楚。
第三處,加拿大西北水道。加拿大是當今世界第二領土大國,也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總長度達到了20萬公裡。這主要是因為加拿大北部,分布著很多細碎的島嶼,島嶼曲折的邊界,無形中增加了加拿大海岸線的長度。從加拿大北部島嶼經格陵蘭島,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就叫做西北水道。
通過這條水道,美國東海岸的船舶可以直接航行至阿拉斯加,無需繞道巴拿馬運河。所以美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一直認為西北水道為國際海峽,其他國家的船隻也有通過該水道的權利。但加拿大則認為,西北水道位於加拿大西北島嶼之間,屬於加拿大領海範疇,它有權允許或禁止其它國家的船隻經過西北水道。對於這一點,美加之間也也一直存在爭議,始終談不攏。由此可見,美加兩國也是有著很多利益糾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