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浙各市GDP、人均收入比拼:蘇州最發達,杭州居民最富裕
以上兩項指標分別反映了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和居民富裕程度,蘇浙兩省在全國來看均不遜色。那麼,擁有13個市的江蘇和擁有11個市的浙江,省內的發展又有什麼特點?澎湃新聞整理了兩省24個市2017年上半年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發現:從GDP數據來看,蘇浙內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區域分化,江蘇的蘇南和浙江的浙北、浙東城市經濟總量靠前,江蘇的蘇中和浙江的浙北、浙南城市經濟增長頗具亮點。
-
蘇浙兩省一百八十位書法名家作品熱展金陵 當「蘭亭雅集」遇上「江...
蘇浙兩省同為中國書法高地,這場名家薈萃的展覽,不僅給江蘇的書法愛好者帶來了高雅的文化薰陶和審美享受,展示了兩地書法家對傳統的繼承、創新和探索,同時也是一次書法界交流、分享的盛會,為兩地書法家搭建了深入了解、切磋交流、相互啟發、增進友誼的平臺,結出了吳越文化深度交流的碩果。
-
太湖夾在蘇浙兩省之間,浩大的水域為什麼沒有浙江的份?
美麗的太湖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一個偌大的太湖夾在江蘇和浙江兩省四市(蘇州、湖州、無錫、常州)之間,湖面水域卻是完全被蘇州、無錫佔有,其中蘇州佔有約80%,無錫佔有18%,常州佔2%,湖州完全沒有!民政部、水利部和農業部為此組成了一個聯合協調小組,聯合協調組拿出了太湖段爭議的協調意見如下:一、兩省太湖段行政區域界線的具體走向,從父子嶺起,沿浙江段環湖大堤迎水坡腳向垂直延伸70米,到湖漊止。界線以實測為準。
-
端午小長假首日 往蘇浙方向高速道口擁堵
記者了解到,昨天通過春秋國旅報名,僅前往蘇浙等方向就有超過700名遊客。大通旅遊也表示,昨天超過3000名市民遊客出行,浙江的千島湖、桐廬、寧波,江蘇的大縱湖、溱湖等景區景點遊客較多。 據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統計,已累計預售6月23日、6月24日旅遊套票3499張,尤其是價格親民、行程精彩的惠民線路預售情況火爆。
-
滬蘇浙的地鐵為何要在這裡交匯
比如說近期傳出的這則新聞: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將建設軌道交通網絡,上海地鐵17號線將向西延伸,尚處於規劃中的蘇州地鐵10號線則將向東延伸,兩條線路將交匯於示範區內滬蘇浙交界處的「江南水鄉客廳」。 這「江南水鄉客廳」是個什麼地方呢?
-
海南與甘肅同是旅遊大省,2019年GDP與人均收入誰更高?
海南省地處我國最南端,同時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份,這麼說小夥伴們可能詫異了,海南島明明那麼小,怎麼會是全國最大省份,您說的這只是陸地面積,如果算是海域的話海南卻是我國管轄面積最大的省,更有著三亞這樣著名的旅遊城市,旅遊資源可謂是豐富多彩,而甘肅雖然沒有大海,但是歷史古蹟如嘉峪關、莫高窟等都是馳名中外的,那麼如今經濟稱王的今天,海南與甘肅兩省的
-
上海地鐵17號線將延伸至蘇浙
上海地鐵17號線 未來將向西延伸至蘇浙 兩省一市軌交有望在江南水鄉「握手」 作為一體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掛牌近一年來,通過大膽創,自主改,打破體制機制壁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國家第一個跨省域的空間規劃、首次實現跨省級行政區域執行統一的產業項目準入標準、實現示範區內人才資質互相認…… 還有一批重點項目實現了兩地規劃一張圖、建設一套標準、推進同一節點,其中環元蕩生態岸線滬蘇示範段項目就將於
-
上海地鐵17號線將延伸至蘇浙,你期待嗎?
上海地鐵17號線 未來將向西延伸至蘇浙兩省一市 軌交有望在 上海軌交17號線是首次向西延伸至蘇浙 其實之前
-
中國「反差」最大的二線城市!人均收入4000多塊,房價卻難以接受
不得不說,房價的高低的確是最受關注的事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座中國「反差」最大的二線城市!人均收入4000多塊,房價卻難以接受,你猜到是哪兒了嗎?它就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副省級城市——廈門市,又名鷺島,位於福建東南部,閩南地區。
-
安徽與湖南同為我國中部大省,2019年人均收入和GDP如何?
安徽省與湖南省是我國中部的兩個大省,兩大省份都是以名山大川聞名天下,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可見黃山之美世間無敵,而湖南省的張家界更是號稱「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我們今天暫且不說張家界與黃山誰更漂亮,在這個經濟稱王的年代,有錢可能比漂亮更重要,我們 來看看安徽與湖南兩省的人均收入與
-
蘇浙在建一條高速,力爭今年底通車,優化宜南山區旅遊交通環境
高速公路對於城市發展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於很多山區的出行以及發展尤其可貴,畢竟山區地形的原因的發展本來就相對困難,交通不便利不僅讓人們出行難,而且對於經濟發展肯定有一定限制的作用,所以我國對於一些偏遠地區的高速公路網,也在不斷的加緊建設中,讓一些山區人們加快脫貧的步伐,走向富裕的道路,據悉蘇浙兩省在共同建設一條共設公路,那就是宜長高速公路,來加快沿線發展步伐。
-
中國經濟最強省份:GDP總量超全球94%國家,甚至比澳洲還高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省的貢獻是很大的,畢竟國家的發展與國內省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國內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說起經濟實力,很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江蘇、廣東兩省。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皖浙之間的一條快速通道,串聯三大5A景點,安徽段預計2023年建成
說到旅遊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的浙江以及安徽這兩個省份的,兩省是相鄰的,而且都是國內知名的旅遊大省,境內的旅遊資源很多,其中有很多的景點在國內外知名度都很高,為了可以更好的帶動兩省之間的旅遊業發展,皖浙之間對於交通的建設也很重視
-
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 警惕GDP誤導
那麼,人均GDP是不是人均收入?人均GDP存在什麼誤導因素?《每日經濟新聞》21日邀請了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博士後張茉楠給讀者做了詳實分析。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NBD:長期以來,大家都把人均GDP認為是人均收入。人均GDP是不是人均收入?中國人均收入是多少?張茉楠:我們需要真正釐清的是:「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並不是同一概念。
-
魯豫兩省比拼:山東的菏澤聊城濟寧泰安,在河南GDP、收入排第幾
文|叢樹來源|魯商儒風山東和河南兩省相鄰,有多個城市交界,山東是西部的聊城、菏澤、濟寧和泰安,河南是濮陽、商丘、新鄉市、開封等市,山東主要是菏澤和聊城,以菏澤與河南交界最多。如果把山東與河南交界的聊城、菏澤、濟寧和泰安放到河南,與其18市起排名,比較GDP、人均收入等能體現經濟發展的指標,會是什麼樣的?首先來看2019年的GDP總量。濟寧的GDP總量為4370億元,在山東排6位,如果放在河南,排在洛陽( 5035.0億元)和南陽(3815.0億元)之間,排3位。
-
江蘇浙江的簡稱,為何不用「吳和越」,而選擇了「蘇和浙」?
比如浙江省簡稱「浙」,浙即是指浙水,也就是現在錢塘江的古稱;江西簡稱「贛」,得名於贛江;湖南簡稱「湘」,得名於湘江。同理的還有黑龍江及遼寧(遼河)。 圖:錢塘江古稱浙江 第四類:這類簡稱大都沒特別含義,是直接使用地區名字中的單字,比如新疆簡稱「新」,西藏簡稱「藏」,內蒙古簡稱「蒙」,寧夏簡稱「寧」;江蘇簡稱「蘇」
-
滬蘇浙皖九城共織一張「網」
本次大會由工信部、滬蘇浙皖四地政府指導,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滬蘇浙皖四地經信委、G60科創走廊九市政府等多個單位主辦,是長三角地區首次聯合舉辦的工業網際網路會議。
-
全國城市前三季度gdp排名 各省2020年前三季度gdp排行榜
廣東、江蘇兩省繼續一直獨秀、領跑全國,今年兩省雙破10萬億元大關基本沒什麼懸念了。 不過僅僅三個季度的時間,兩省的經濟發展差距超越了市場之前的普遍預測。 按目前的情況看,浙江理論上最快可以在明年完成對山東的超越。 說說湖北。
-
浙皖蘇卻很少?
浙皖蘇卻很少?每年都會裝載著數萬人,現在大家的經濟水平都好了,手頭也更加寬裕了,回家的交通工具由之前的摩託車改成了汽車或者坐高鐵,但很多人在外打工都很辛苦,他們沒有錢買其他的交通工具,只能騎摩託車回家。現在我國的鐵路越來越通暢,再加上國家政策支持,農民工回家困難的現象逐漸的減少,但騎摩託車回家的廣西雲南貴州農民工仍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