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勇攀登——記大慶採油二廠採油49隊

2020-12-25 央視網

    大慶油田公司採油二廠採油49隊,是從大慶石油會戰的熔爐中精煉出來的老標杆、老典型。

    老標杆、老典型在新的形勢下也遇到許多新問題。在一次次困難考驗面前,49隊與時俱進,一次次克服困難,顯示了老典型永攀高峰的不竭生命力。

    8月10日,小雨淅淅瀝瀝下了一整天,記者來到49隊,探尋這個隊走過的輝煌之路。

    於1964年12月組建的49隊,自大慶油田開發以來,歷經水驅開發和水、聚聯合開發兩個階段,最高原油年產量突破70萬噸。

    49隊員工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兩論」起家,不斷探索基層建設經驗。自1972年起,49隊跨入大慶油田先進基層單位行列,獲得省部級以上嘉獎27次、市局級嘉獎73次、廠礦級嘉獎200餘次,先後獲得原石油部「治水奪油先進集體」,「兩論起家,勇攀高峰採油隊」,黑龍江省「科普車間」,大慶油田公司「功勳集體」等榮譽稱號,榮立油田開發25周年集體一等功,迎接來自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各條戰線的參觀訪問者6萬餘人次,湧現出以李堂福、李紅玉為代表的省市級以上勞動模範13人,局技術能手8人。

    隨著油田開發形勢的不斷變化,在一次次挑戰面前,49隊始終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永攀「精細」管理高峰,不斷探索科學管理方法,先後總結出治理「兩降一升」管理以及機採井檢修文本化管理、採油隊專業化「流水線」管理、全員業績考核等經驗。

    49隊建隊時,僅有員工51人,在沒有隊點和食堂,生產工具缺乏,工作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發揚「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會戰傳統,在荒原上創業,邊建設邊生產,經過不到一月的苦戰,第一批13口油井順利出油。這是大慶地區冬季投產的第一批井。在隨後幾年中,49隊艱苦創業,與天鬥,與地鬥,完善生產生活設施;鑽地下,攻油層,實現早期分層注水,創出南三區高壓樣板站。

    建隊後,49隊大打治水奪油進攻仗,開展「六分四清」活動,井井建立「三圖」「兩表」「一小結」,並率先在大慶油田落實「早期注水,保持壓力,長期穩產高產」的開發方針,改變了「兩降一升」的被動局面,五年邁出五大步,原油年產量從1972年的46萬噸上升到1977年的72萬噸,創歷史紀錄。1973年,大慶革委會向全戰區發出「向二部四十九隊學習」的通知,學習49隊「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革命作風和科學管理油水井的方法。49隊的先進事跡被荷蘭記者拍成電影,廣為流傳。

    隨著大慶油田開發的不斷深入,為正確對待和處理生產生活中顯現出來的各種矛盾和突出問題,49隊員工認真學習《矛盾論》、《實踐論》,運用「兩論」思想指導生產生活,狠抓基層建設,狠抓基礎工作,精心管理油水井。1977年,全國「第二次工業學大慶」大會授予49隊「兩論起家,勇攀高峰」採油隊稱號。大會期間,餘秋裡等4位國務院領導到49隊檢查指導工作。這些榮譽和關懷給予49隊員工極大的鼓勵與鞭策。

    49隊的事跡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973年被定為「工業學大慶」參觀點,先後迎接來自日本、荷蘭等50多個國家地區的作家、學者、記者、商人以及各黨派代表和各國大使1478人參觀。旅英著名華裔女作家韓素音在參觀後發出「大慶精神大慶人讓世人敬佩」的感嘆。此外,有十餘人次代表49隊參加省、部、軍區、國家級會議介紹經驗並接受表彰。隊長告訴記者,這些榮譽是49隊不斷進步的不竭動力。

    1981年,49隊出現第一口套變井,隨後套變井數逐年增加,到1988年,套變井高達總井數的78.3%,嚴重影響生產,全隊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49隊人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將科學技術和生產管理有機結合,通過油層改造、完善注採系統、合理控制注水等措施,有效治理高壓套變區塊。在付出比正常工作多幾倍的艱辛和汗水之後,49隊保證了原油產量等各項生產任務的完成,並在1984年至1986年被評為石油部社會主義勞動競賽「銅牌隊」,湧現出「採油鐵姑娘」團中央委員李紅玉、省勞動模範李家喜等先進人物。

    1994年,大慶一次加密調整井投產後,49隊重新恢復了產能。全隊員工以此為契機,大幹實幹,三年邁三大步,逐步跨入大慶石油管理局一級隊、「銅牌」隊、「銀牌」隊行列,連續4年榮獲大慶油田公司「青年文明號」、「油田公司模範職工小家」稱號。2003年,49隊針對聚驅投產開發油水井數、管理面積急劇增加,人員嚴重不足的實際,著眼於優化勞動力配置,在油田首創專業化「流水線」管理辦法,科學的最佳組合解決了人員嚴重不足的困難。

    在油田發展新的歷史時期,為實現「持續有效發展、創建百年油田」的需要,49隊以「練內功、強素質、創一流」為目標,努力打造學習型團隊。建立科普車間,搭建練兵臺,成立「革新小組」、「師徒幫教小組」。開展技術革新、修舊利廢和挖潛增效活動,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全隊員工學知識、練本領蔚然成風,先後有數十項革新成果獲得各種獎勵,兩項成果獲國家專利,在大慶油田公司率先通過黑龍江省「科普車間」驗收,獲得黑龍江省「科普車間」榮譽稱號。

    走進49隊會議室,「精管每口井,優採每噸油」的橫幅展現在記者眼前。隊長說,近年來,產量呈下降趨勢,部分員工一度有了鬆勁情緒,隊黨支部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查擺形式,讓全隊員工認識到,產量降,工作標準不能降,嚴細精優的作風不能丟。為此,「精管每口井,優採每噸油」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2002年,49隊有53口聚驅井投產,隊黨支部發出「產量上規模,管理上水平,項項工作創一流」的號召,在全隊的努力下,保證了聚驅井順利投產。4年來,49隊原油年產量保持在50萬噸以上,居全廠採油隊之首。

    隨著大慶油田進入高含水後期開發,49隊堅持把精細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每口井,細化到每個環節。針對油層沉積發育狀況複雜、連通狀況較差的實際,繼承大搞群眾性油水井分析的優良傳統,堅持井組旬分析、月對比、季總結制度,建立單井動態管理卡,將措施挖潛細到每個小層,確保全隊213口油水井地質情況清、基本參數清、生產狀況清。記者了解到,49隊通過實施「一井一法」管理,做到生產管理、挖潛措施因井而異。

    對高產井建立數位化遠程監控系統,提高有效時率;對低產井實施跟蹤問效,提高產量貢獻率;對注水井分類逐項強化,保證注水質量。49隊通過精細挖潛,採收率達到55.25%,高出全廠平均值近4個百分點。針對井多面廣,水聚兩驅共同開發,抽油機、電泵、螺杆泵三種方式同時開採的現狀,49隊員工依靠創新提升管理水平。

    在組織模式上,49隊實行工廠化「流水線」管理,打破以計量間為單元模式,把管理內容分解為14個單元263個管理點,全隊劃分為巡井工、維修工等6個工種,實行專業化作業,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在安全生產上,49隊實行「可視化」管理,建立風險提示牌和警示標識、制定可視化事故應急預案等措施,提高了規避風險和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日常管理如何精細到具體的操作規程?記者在49隊資料室看到,本著簡單規範、便於操作的原則,49隊對各項管理制度進行有機整合,完善了生產管理目標責任制、員工崗位操作規範等7項52條制度,制定了抽油機井巡迴檢查標準化操作、面對面交接班等7項重點操作流程,試行「兩卡一書」日常管理規程,確保了事事講標準、時時講規則,崗位執行力不斷增強。據介紹,採油工管豔豔在巡檢時能聽到所管轄油井的異常聲音。由於長期的精細要求,她能「指哪打哪」,及時處理和消除事故隱患。

    多年來,49隊員工在技能上精益求精。採油工何顯斌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他勤奮學習,鑽研技術,先後提合理化建議50餘條,獲得革新成果17項,其中抽油機井光杆密封盤根等3項成果獲國家專利,2006年被聘為集團公司採油技能專家。

    不忽視一個崗位,不放棄一名員工,49隊黨支部開展員工特長展示及個性化成長設計,根據每名員工的特長制定個性化職業生涯設計,激勵員工向生產管理、工人技師、革新能手和一專多能等方向發展。員工專其所長,精其所用,全隊湧現出作業區級以上技術能手26人。維修工劉廣軍研發的「泵軸套及葉輪拆卸工具」獲油田公司技術革新一等獎,被評為黑龍江省技術革新能手。

      記者感言:

    基層單位大有作為。雖然49隊只是企業的一個小小基層單位,但是在遇到一次次困難的時候,49隊沒有退縮,而是與時俱進,用精神的力量去攀登「精細管理」的高峰。毫無疑問,在未來的路上,49隊仍會遇到比過去更複雜多變的困難。可以相信,只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49隊就會排除萬難,成就事業,不斷前進。

     背景連結

    大慶油田公司採油二廠採油49隊現有員工73人,管理面積10.3平方公裡,累計生產原油1492萬噸。

    40多年來,49隊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大慶優良傳統,提出並踐行「精從細中來,細在盡責處」管理理念,先後73次獲得各種榮譽稱號。近幾年來,49隊共完成革新成果39項,其中23項獲得廠級以上獎勵,5項獲國家專利,並被評為黑龍江省「先進科普車間」。

    記者 劉祥飛

責編:多國麗

相關焦點

  • 大慶油田採油二廠:深夜搶產
    進入11月份,室外氣溫驟降,可大慶油田基層一線奪油搶產的現場卻熱火朝天。 「李隊長,站上瞬時液量掉了30立方米!」11月3日23時,在大慶油田採油二廠第二作業區採油5-2隊值夜班的副隊長李歷接到了隊裡轉油站的電話。 「好,我們馬上上井看看。」
  • 省錢是我們的拿手好戲 ——記大慶油田採油二廠第一作業區維修隊修...
    面對未更新及廢舊設備的不斷老化和積壓,設備故障率升高、運行時率降低等狀況,大慶油田採油二廠第一作業區維修隊在2012年成立了修舊班。修舊班現有4名成員,分別從事電工、電焊、機加、泵修四個工種,承擔閥門、中尾軸、電動車電瓶等部件的修復和自主加工任務,僅2019年一年就修理零配件1223件,創效43.8萬元,曾獲油田公司修舊利廢管理創效基地,廠資產設備管理示範基地,作業區節約型班組等榮譽稱號。
  • 大慶石油技校畢業生、中國石油採油技能專家——楊海波
    原題誰持彩練當空舞——記大慶石油技校畢業生、中國石油採油技能專家、大慶油田採油四廠一礦楊海波  她,從一名普通的石油技校畢業生,一路成長為技能專家。21歲榮獲全國技術能手,26歲被破格聘為採油技師,30歲被聘為採油高級技師,33歲成為大慶油田最年輕的採油技能專家,36歲又成為了集團公司採油技能專家。
  • 付鎖堂總經理深入採油二廠調研指導工作
    在油田公司深入推進「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的關鍵時期,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長慶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中國石油駐陝西地區企業協調組組長付鎖堂一行深入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看望慰問一線幹部員工,全面了解生產建設、基層黨建、綠色發展和「開源節流、提質增效」實施進展情況。
  • 大慶採油二廠:默契的焊接兄妹
    採油二廠第六作業區維修隊電焊工唐立婷停止焊接,努力地直起腰向班長柳其川盡力地喊著,只見他停止手中活依然努力的側耳聽,唐立婷趕忙做了一個調小電流的手勢。 「OK,現在行嗎?」柳其川邊說也邊做手勢。首先用氣割槍把管線斷開,緊接著進行下料,和採油大班一起抬管進行組對,唐立婷趕忙兒焊接固定,固定完畢後便在一頭進行焊接,柳其川則在空間受限的一頭用氣割槍開瓢…… 幾個春秋的合作,讓他們這個兄妹班組工作起來,配合相當地默契,這種默契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在各個基層小隊得到了讚譽。
  • 傳承大慶精神 做採油大工匠
    在萬千的石油之花中,劉麗正是一朵靚麗奇葩,燦然於大慶油田薩南這片沃土上,在淡然平實中流溢著異彩。27年來,她放飛青春的翅膀,釋放生命的力量,從一名普通的採油女工成長為大國工匠。她磨礪、有為、綻放,用拼搏演繹平凡事業;她篤實、堅毅、求索,用恆心編織精彩人生;她傾情、愛崗、奉獻,用心血潤澤桃李滿園。
  • 河南油田採油二廠新莊採油管理區多舉措讓冬季安全生產持續升溫
    當前正值產量衝刺階段,河南油田採油二廠新莊採油管理區持續深入開展「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活動,以安全生產為中心,以精細管理為抓手,以組織運行為保障,科學合理調控生產節奏,各項工作高歌猛進。 「不凍壞一臺設備、不凍凝一米管線、不凍傷一名員工、不發生一起重大事故,這是冬季安全生產的硬指標」新莊生產管理室主任張冉說道。
  • 【黑龍江抗疫那些人】大慶採油二廠:87歲退休黨員捐款5000元抗「疫」
    近日,大慶油田採油二廠黨委組織部收到一筆5000元的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款人是該廠退休職工、老黨員黃其剛。多次被評為廠優秀共產黨員。 春節以來,黃其剛一直通過電視新聞密切關注疫情發展,他不忘共產黨員身份,時刻惦記著要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黃其剛不許子女回家探望,並告訴他們,「消停在家呆著別亂跑,就是給國家做貢獻,也是給我和你媽最好的新年禮物。」社區防疫工作人員的辛勞,黃其剛看在眼裡,他不僅主動配合社區工作,還積極為街坊鄰裡科普防疫知識,給退休的老同事一一致電,叮囑他們做好消毒防護。
  • 長慶採油二廠:「大討論」凝聚高質量加快發展力量
    中新網甘肅新聞9月10日電 (通訊員 張鵬飛)「當前,我廠正處於加快發展、逐夢前行的重要階段,嶺北作業區要傳承發揚好老一輩石油人艱苦創業精神,以『圓夢千噸、建設大馬嶺』為目標,著眼大格局、秉承大胸懷、融入大戰略,勇擔歷史使命,強化責任擔當,為我廠「挺近350萬噸、奮鬥400萬噸」作出嶺北樣子,貢獻嶺北力量。」
  • 孤島採油廠 密集搞創新(兩優一先典型)
    原標題:孤島採油廠 密集搞創新(兩優一先典型)《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11日 09 版)「天當被,地當床,吞口風沙當乾糧!」這曾是勝利油田老一輩石油工人艱苦奮鬥的寫照。如今,新的石油工人傳承了老石油工人戰天鬥地的拼搏精神。其中,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孤島採油廠便是典範,2016年孤島採油廠黨委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 採油五廠舊物裡「淘寶」3700萬元
    採油五廠把修舊利廢作為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舉措,從大處著手,從細節抓實,依靠技術讓「老古董」重新上崗。年初至今,共修復廢舊物資4831件,實現經濟效益3740.02萬元。修舊利廢精神是大慶艱苦創業的「六個傳家寶」之一,幾代石油人薪火相傳。
  • 荒原守望20年——記中石化採油工薛梅
    荒原守望20年——記中石化採油工薛梅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安蓓)巡井巡線4.2萬多次,行程30多萬公裡,為國家貢獻原油12萬多噸……20年來,中石化採油工薛梅默默履行著一名石油工人的職責。
  • 長慶油田採油六廠:三管齊下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李雲鵬記者韓曉妮)今年以來,長慶油田採油六廠(以下簡稱「採油六廠」)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劃清「責任田」,校正「導航儀」,打好「預防針」,用一個個激濁揚清的「微生態」,構建起了風清氣正的「大生態」。
  • 吳起採油廠:精細管理巧「出牌」穩產增效獲「雙贏」
    吳起採油廠長官廟採油隊用行動給予解答,在工作中不斷創新思路,推行精細化管理巧「出牌」,從基礎做起,讓老井煥生機,為老區換新顏,2016年度原油產量由以往被動變主動,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原油生產任務,獲得穩產增效雙贏。
  • 勝利油田臨盤採油廠奏響新能源創效「三部曲」
    人民網東營12月4日電 12月2日,勝利油田臨盤採油廠QHSSE管理部節能管理員劉慶偉在集輸大隊盤二聯合站,看著現場運轉的直燃型吸收式熱泵高興地對身邊的盤二聯合站站長王東說:「有了這套裝置,原油加熱、洗井水加熱、冬季供暖咱都不用愁了,節能減排不說,還能直接節約天然氣。」
  • 準東採油廠2020年這麼幹
    9個「突出」    4月3日,準東採油廠召開了五屆二次職工代表大會,會議通過9個「突出」對2020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9個「突出」指的是:突出效益勘探;突出精細開發;突出優質高效;突出科技創新;突出質量效益;突出深化改革;突出安全環保;突出以人為本;突出黨的領導。    9個「突出」有何意義?
  • 江蘇油田採油一廠:探索建設新型採油管理區
    效率怎麼提,瘦身健體有妙招    今年中秋節是楊莉在新單位——金伯利口腔醫院度過的第一個中秋,而在五個月前,她還是江蘇油田採油一廠沙埝採油管理區沙20西班組的一名採油工人。    穩產怎麼保,高效運行是關鍵    「沙42-1井2月3日進行了蒸汽洗井,效果一般,3月9日套管加入油層清洗劑後自循環洗井,載荷下降明顯,效果顯著且保持時間較長……」    在7月份這個廠勘探開發會上,這個區技術員劉晨瑞向大家介紹該區在加藥洗井方面做出的探索及良好效果,獲得了專家的一致好評,這也是該區為降低躺井率實施的井筒
  • 河南油田採油二廠新莊採管區:雨中「號子聲」
    7月18日一早,接到任務的河南油田採油二廠新莊採管區運行一班班長段秀剛火速趕往現場。 在現場焦急等待的官林峰看到段秀剛來到現場,趕緊匯報導:「該井放噴轉抽後見油,日均3噸左右,正是熱採井的採油高峰期,可昨天突然不出液了,我通過測電流、盤光杆、摻水驗泵等綜合手段,判斷該井故障原因是抽油杆杆斷」 「班長,怎麼辦?
  • 濱南採油廠:「三字訣」打造綠色井工廠
    據了解,傳統鑽井生產以柴油發電為動力,每個井隊一般配備3臺大功率柴油發電機組,井場上產生的轟鳴聲大都源於該機組。而南海井工廠採用了網電鑽機,最大程度降低了對周邊村民生活的影響。不僅如此,井工廠建設前期,濱南採油廠還主動與濱州市生態環境保護部門溝通,確保各項標準達到國家規範。
  • 新疆油田又誕生一個200萬噸級採油廠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13日電(記者杜剛)位於新疆北部的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採油廠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廠今年產油氣當量已突破200萬噸,首次躋身新疆油田200萬噸採油廠行列,展現出瑪湖10億噸級特大油田勘探開發巨大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