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對年輕的大學生夫妻,盤下了我們小區附近的一間底商。很快,這家「好.再來」的石磨煎餅店門庭若市,火得一塌糊塗。一年,有家本地媒體專門登門採訪,面對鏡頭,憨厚的老闆結結巴巴,一不小心口吐實情:「掙得不太多,差不多30萬左右吧」。
一家小店,如何在眾多餐館中脫穎而出,成為有口皆碑的「網紅店」。我是這家煎餅店的常客,對他們家的生意經略知一二。
微笑。兩口子,一個笑得憨厚,一個笑得優雅。小老闆黑乎乎、壯實實,油滋滋的臉上夾著一副黑框近視鏡,永遠閃耀著那對24K的白亮大板牙。老闆娘嬌滴滴、輕盈盈,一口一句大爺大媽、大哥大姐,誠摯的眼波裡蕩漾著微笑。有次,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媽,估計別人在她心裡埋了地雷,卻一股腦地爆到了小店,各種點火找茬。我看到,老闆娘委屈的雙眼眼泛紅,卻始終笑臉相迎。那大媽離開後,很多人都替小兩口鳴不平。小老闆感激地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笑,就沒有什麼過去不了。」
味道。這附近有幾家石磨煎餅店,但是都不如這家受歡迎,原因還是口味。傳統的煎餅店,原材料都是綠豆。但是,小夫妻畢竟是大學生,腦子活、愛琢磨,硬是鼓搗出了玉米、小米、黑米、紅棗、高粱等各式味道。而且,夫妻倆還特製了面醬,甜辣相宜,醬香濃鬱,成為該店的獨門秘方。餅香不怕巷子深,雖然小店位置不突出,但是吃貨們口口相傳,生意一直火爆。
乾淨。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是只是懶人給自己找的藉口,可不是對店家的要求。如果你走進店裡,到處油乎乎、髒兮兮、亂鬨鬨,蒼蠅追著人飛,哪還有什麼食慾。雖然小夫妻倆年紀輕輕,但是非常勤快,把小店打理得乾乾淨淨。炊事服清洗得潔白如新,炊具擦拭得亮瞎人眼,包裝煎餅的袋子也很考究。老闆娘三十多歲,皮膚白皙,臉淨條順,沒有濃妝豔抹,但是看起來清清爽爽,著實吸引了不少回頭客。
大方。小時候,母親總是告訴我一個樸素的道理:要學會大方,誰都喜歡吃虧的人。我想,夫妻倆一定是深諳此道。有些人,自己帶雞蛋過來,他們知道這是為了省點錢,從來不拒絕。有些人,早上拿著自家飯盆,過來買粥買餅,他們知道這是附近鄰居,總會多添半勺、多攤一點。有些人,急急忙忙地忘記帶手機和現金,他們知道誰也不至於騙張大餅,總是讓人先吃飯下次過來再給錢。人大方了,顧客的拇指豎起來了,路就寬了,財就廣了。
今年初,我搬家到城市的另一端,卻總會想起那家煎餅店。上個月,與以前的鄰居閒聊時得知,夫妻倆通過這家小小的煎餅店,積累了不少幹生意的經驗,也積攢了擴大經營的本錢,已經衣錦還鄉,回到老家成都發展去了。
通過這對煎餅夫妻,我想到了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現在,很多大學生陷入就業的「死穴」,身上沒啥真本事,卻又擺著高知識分子的臭架子。看似很體面的工資不掙錢,掙錢的工資又不體面。你好言相勸,乾乾家政、裝修、餐飲等一些門檻低收入高的服務行業,他恨不得罵大街:那種出大力、流大汗,伺候人的活,是我這樣的大學生幹的嗎!
其實,煎餅夫妻最成功的生意經就是:抹下面子、放下架子。因為,面子不能當飯吃,而財富往往成長於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