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戰國時曾為巴國別都,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明清之際曾作為四川臨時省會達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閬中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保存較好,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被譽於「閬苑仙境」、、「世界千年古縣」、 「中國春節文化之鄉」。
古窗花
玲瓏剔透、變化萬千的古窗花,是閬中古建築的主要特徵之一。這些雕刻圖案質樸,做工精細,恰到好處地點綴,有描繪自然景物的奇花佳卉,有反映市井生活的琴棋書畫,有象徵吉祥如意的珍禽異獸,生動、靈動地再現唐宋以來民間的生活。閬中古民居的窗花達百多種以上,有"中國民間建築的一大奇觀"之譽。
晶瑩剔透的古窗花
在閬中古城的每一扇窗花下,流連,指尖地小心地觸碰到這一方方精緻,走遍古城,走進古院,如果你慢慢地走,細細地用心品味,用雙眼去好好的欣賞,你定會為這些大大小小的窗花而著迷。
清代四川貢院
這是全國最大的科舉博物館——四川貢院(清代考棚)至今保護較好,是全國僅存的兩處考棚之一。清代考棚,是川北道貢院的俗稱。清代考棚在城內學道街、清嘉靖年間重建、原由山門、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後殿和考生宿房組成。現存有卷棚式廊道,縱橫共長50多米,廊道兩旁的木欄上帶有飛仙椅。
明清時,閬中代行四川臨時省會17年,在這裡共舉行鄉試四科。省會遷徙後,閬中貢院考棚又作縣試、府試場所至廢除科舉制度。
天宮院
天宮院
始建於唐,明天順三年重建。因閬中天文文化深厚,原有萬年臺、牛王亭、正殿、觀音殿等建築,正殿為雙重簷歇山式屋頂,臺梁式屋架,用料粗大,觀音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為疊梁式和穿鬥式結構相結合的建築。現兩殿均保存完好,佔地6畝。這裡地形像一頂王冠,四周有九條山脈朝向,叫做「九龍捧聖」。
唐代佛塔
此塔原為三座,僅存一座。其視覺效應奇特,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去,石塔均向一旁傾斜。
位於城北玉臺山半腰,現滕王閣景區內,唐滕王元嬰鎮守閬中時
所建。佛塔高8.25米,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須彌座,上裝塔剎,剎基兩層,下層有石雕八力士舉託剎身,上層為六方柱,各方開一昆門,門內刻一座佛,剎為火焰紋狀。石質細膩,古樸秀美。
華光樓
華光樓
華光樓又名南樓,鎮江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屢遭火焚,歷代復修,是閬中古城區的標誌性建築。該樓為過街樓,樓身建於5米高的石砌臺基上,通高36米,三重簷歇山式屋頂,挺拔壯麗,精緻典雅,唐風清韻,特色獨具,有「閬苑第一樓」之譽,丹青城廓、嘉陵山水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