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百年老樹又逢春,棲霞「榆林子」村的紫藤開花了

2020-12-14 膠東故事會

5月初是膠東半島紫藤花的花期,眼下有不少紫藤樹已經陸續開花了,在煙臺棲霞市蛇窩泊鎮的榆林子村(簡稱榆林村),一棵百年老樹也迎來了又一個春天,這組圖片就去看看它開花的場景。

榆林子村的位置很好找,就在十八盤公路東面的一個十字路口,而這棵紫藤樹就在公路的旁邊,從路邊走就能看見。

說是「百年老樹」,只是一個概稱,具體有多少年的歷史,村裡的老人也說不上來。相傳這棵樹的位置,曾經是村裡的老塋。榆林子建村的馮姓人,大概是明清之際從附近的南崮山村遷來,按此推測,樹齡有可能達到三四百年之久。

實際上,從這棵紫藤的樹根和樹幹就能看出它的歷史滄桑,樹根的位置已經有些中空,而上面的樹幹有些「石化」的感覺,異常堅硬。

紫藤很喜歡爬藤纏繞,很多地方都有紫藤抱槐、紫藤抱楊的奇特風景。而榆林子村的這棵紫藤,中間也纏繞著一棵樹。

這棵樹非槐非楊,樹本看起來跟柿子樹有點像,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棵樹在方言中叫做「紅心樹」(紅參樹),雖然數量相對少一些,但在膠東丘陵也有分布。

這些毛茸茸的東西,就是從「紅心樹」上長出來的。老人們說,紅心樹材質堅硬,因此能耐得住紫藤的纏繞。數百年間,這棵樹在紫藤的纏繞下,雖然沒有長得太高大,但生命力卻很頑強,一直存活下來,沒有枯萎。

而有了「紅心樹」的依託,紫藤一直是生機勃勃,逢春就開花。

這是一串將開未開的紫藤花的特寫。

這棵與紅心樹纏繞在一起的紫藤,當地人已經見怪不怪,但對於過路的人們來說,卻是一道奇特的風景。有機會路過這裡的朋友們,不妨停下來看看。

相關焦點

  • 組圖:北喬南慕,棲霞這兩個村的姓氏組合跟武俠很相似
    根據棲霞地名資料記載,這支喬姓與觀裡鎮喬家村的喬姓為同宗,清代中期從後者析出,起初也叫喬家。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重名,就以方位改名為北喬家。喬姓相對比較常見,而「慕容」這個姓氏如今就不太多了。在慕先莊村,主要姓氏為慕姓,而根據族譜和棲霞縣誌等資料,棲霞的慕姓就是從慕容姓簡化而來。
  • 組圖:煙臺棲霞這個村地處牙山後身,三個鄉鎮在此交界
    此次膠東村莊故事系列組圖要介紹的地方,就位於牙山山區,只不過地點不在正面,而是在後身。在牙山的後身,有大大小小好幾條山溝(多屬唐家泊鎮),其中一條山溝裡有3個村莊,村名都帶有「閣子」兩個字,從外到裡,分別是下閣子村、上閣子村和閣子東溝村,圖中就是上閣子村。而這組圖片要介紹的是閣子東溝村,它的地理位置比上閣子村更靠近深山。這些村莊為何都帶有「閣子」兩個字呢?
  • 組圖:煙臺棲霞這個地方叫小河潘家,是有名的葡萄種植村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臧家莊鎮境內,名字叫做「小河潘家」,臧家莊到棲霞城區的省道,從村莊旁邊經過。小河潘家這個名字,屬於地形特點和姓氏結合在一起的命名方式。潘指的是建村的姓氏。根據棲霞地名資料記載,明萬曆年間潘姓來此建村。村裡的潘姓分兩支,一支從大潘家村遷來,一支從東宋格莊村遷來。起初,村莊名字以附近的鎮水庵命名。後來改為潘家、西潘家。再後來,就以小河和潘姓組合在一起,定名為小河潘家村。現在村中除了潘姓之外,亦有部分王姓。
  • 廈門芒果村有20多棵百年老樹 最長樹齡達220年
    近日,同安讀者林琳荷向本報報料,同安汀溪古坑村堪稱「芒果村」,該村樹齡百年以上的芒果樹達20多棵,掛牌為古樹名木的芒果樹有十多棵,老芒果樹之多,在同安乃至廈門絕無僅有。真有這回事?眼下正是芒果採摘季節,記者前往汀溪古坑村探訪。
  • 華麗的「鬼屋」——棲霞仙館
    為什麼不到百年就衰敗了?帶著這個大大的問號到網上去查詢,誰知竟然有好幾個版本。經過幾個版本的比照,選擇其中相對合理的版本與大家分享吧。 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說,棲霞仙館建於1918—1922年間,是香港太古洋行總買辦莫仁揚之孫、會同村富商莫詠虞出資建造的,是為他的侍女阿霞及會同村的婦女信佛念經而建。棲霞仙館平日裡對鄉鄰開放。莫詠虞也把它作為鄉間會所。
  • 棲霞蛇窩泊鎮有四個「泥都」村,這個地名可追溯到元代
    如果不過大橋,而是轉到河邊的小路,就可以到達前泥都村。「泥都」是一個地名後綴,這附近有前泥都,有中泥都,還有小莊泥都和張家泥都,共有四個「泥都」村。這個「泥都」到底是什麼含義呢?當地人也說不太清楚,只知道從老輩就這麼叫下來。根據《棲霞市地名圖集》的記載,現在這四個泥都村,差不多都是在清康熙年間建村。
  • 蓬萊和棲霞交界處有個「英格莊」,建村過程相當傳奇
    英格莊位於蓬萊的南部,與棲霞臧家莊鎮接壤,這裡地處艾山北麓,風光相當不錯。村莊雖然屬於蓬萊管轄,但距離棲霞城要比蓬萊城更近一些。當地的方言也略微帶有一點棲霞話的影響,跟蓬萊城區周邊的方言有所區別。聽村裡的人說,有時去蓬萊城裡辦事的時候,會被人誤以為是從棲霞來的。圖中遠處的村莊就是英格莊。
  • 訪棲霞仙館,聊百年古宅的愛恨情仇
    驅車到達珠海會同村後,沿村子向西南方步行約700米,遠遠見到在一片鬱鬱蔥蔥中間隱約冒出的西式建築,門樓牌匾上赫然上書著「棲霞仙館」幾個大字,沒錯,就是這裡了。因無法忍受妻妾們之間的爭風吃醋,看破紅塵,信奉佛教,從香港隻身回到會同村,終日在僻靜鄉村念經拜佛。不料天妒紅顏,三十七歲時患病西逝。▼
  • 棲霞這兩個村,值得你一遊
    棲霞的秋天格外細膩雅致。金秋的「果都」,漫山遍野,城市村莊,大街小巷,遍布旖旎風光,浸透文化韻味,氤氳瓜果香氣,秀色可餐,令人沉醉。秋高氣爽,好友相約,正宜行走棲霞,領略秋日之美,感受時光沉靜。綠水青山好風光,甜美棲霞等你來。
  • 組圖:煙臺棲霞一個盧姓村莊的實景,在蛇窩泊鎮境內
    就具體位置來說,這個村地處連家莊到大柳家之間,路的中途就會經過這個村莊。剛才看到的那條公路,東西兩側都有山。山間的溝夼裡,自北向南,分布著七八個村莊。在明代,盧姓人的先祖就遷徙到這裡,建立起了盧家村。在膠東地區,盧姓的規模並不大。除了棲霞這個盧家村之外,再就是萊州還有個盧家村。
  • 「千佛名藍、中興百年」棲霞古寺千僧大齋活動在南京舉辦
    2019年10月20日,南京,當日棲霞山秋高氣爽,景色優美,「千佛名藍、中興百年」南京棲霞古寺千僧大齋活動在寺前廣場隆重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名高僧齊聚棲霞古寺誦念經卷、拜佛唱贊,千僧齋法會現場梵音悠揚,場面壯觀。
  • 珠海隱藏在校園周邊的古村落:會同村最全打卡拍照點攻略
    年少莫負好春光,這裡不用去開平也能看碉樓,這裡有久經風雨保留下來的家族祠堂,這裡有不輸鼓浪嶼的小資情調民宿,本期小助手帶你走進位於珠海唐家灣西南部的會同村。會同北碉樓:雲飛南碉樓「風起」位於南邊村口處,依傍南門牌坊,雖然和北碉樓長得不一樣,但是作用還是相同的,是作為村民護村、
  • 組圖:煙臺棲霞方山西側一個村莊的實景,名叫大山口
    大山口的大山,指的是棲霞南部的方山,大山口村位於方山的西側,因山脈在此有一處山口,故取名為大山口。方山是一座山頂很平的山,圖中遠處,山頂有分層感的地方,應該就是大山口村名中指的那處山口。根據棲霞市地名資料記載,明末,張姓和徐姓從棲霞北門裡和南三裡店遷到此處建村,後來村裡姓氏漸多,除徐、張外,還有孫、劉、鄒、王、梁等姓。大山口裡,保留著不少老房子,看起了挺有傳統風格。這個村旁邊還有個「小山口」村,不過,不管是大山口還是小山口,規模都不算大。
  • 組圖:棲霞方山上面好風光,從觀裡鎮喬家村可開車登頂
    在煙臺棲霞境內的眾多名山當中,方山是很有特點的一個。 如果論高度,海拔400多米的方山,遠不及艾山、牙山,比崮山、蠶山和唐山也有差距,甚至很多不太知名的山頭,也比方山不矮。
  • 組圖:山溝深處的美麗村莊,棲霞「山西夼」的航拍風光
    剛才的圖片都是進村方向的視角,這張圖片是村莊向外的視角,地形可見一斑。這個村莊規模不大,大約是一百多戶人家,村莊的布局受地形影響,也分為兩個岔,大致呈一個向東的「人」字形狀。這是村莊的北半部分。這是村莊的南半部分。
  • 組圖:棲霞腹地山區有個林家莊,在亭口鎮和蛇窩泊鎮的交界處
    棲霞地處膠東半島腹地,境內山村眾多。這次就帶大家走進「腹地中的腹地」,看看棲霞中部山區一個村莊的實景。從亭口鎮駐地沿著到博地村的公路行駛,過了佔疃村繼續向南,到了一處上坡路的時候,就能在道路的西邊,看到林家莊村。
  • 組圖:青島即墨鰲山衛有個滬沱村,是棲霞衣姓的分支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青島即墨鰲山衛街道境內,名字叫做「滬沱」村。突然提起「滬沱」這個名字,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方位,但說起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大家就會有直觀印象。這個村莊,就在山東大學校園的旁邊。滬沱村不僅名字有特點,姓氏也比較特殊。
  • 帶你走進漠川鄉,欣賞張家崎村百年銀杏美景
    秋天最適合旅遊的城市【帶你走進漠川鄉,欣賞張家崎村百年銀杏美景!】漠川被譽為「銀杏之鄉」,深秋至,銀杏黃,桂林興安漠川迎來了最美的時節,吸引著各地遊客紛至漠川。漠川的張家崎村則像是世外桃源一般,這裡遊客不多,銀杏樹幹粗壯,多為百年老樹。 張家崎村位於興安縣漠川鄉南部,歷史人文和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 溪口棲霞坑村:徐鳧巖下「桃花源」,生態發展拓新路
    棲霞坑村位於奉化溪口鎮西北筠溪源頭。沿著亭下湖邊的滸溪線支線直行10餘裡,一路上山巒疊翠,鳥鳴啾啾。待看到前方有座白色的虹橋,忙拐入側邊小路,再蜿蜒前行數裡。這時,潺潺水聲傳入耳際,眼前豁然開朗,一處寧靜的村莊從山坳中閃現出來。
  • 組圖:棲霞牟氏莊園「東忠來」院內的百年石榴樹又結果了
    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去看一組特殊的石榴樹,它位於煙臺棲霞牟氏莊園「東忠來」院內,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今秋又結果了。東忠來是牟墨林第四個孫子牟宗彝的居所,共六進五個院落,建房舍近百間,建築用料講究,做工精細,是牟氏莊園較晚時期的建築。在院落當中,多種植有花草樹木。其中,有兩棵石榴樹就種在東忠來的寢樓(主人臥室)院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