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北湖產業生態新城,將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項目

2020-12-26 澎湃新聞

青山區北湖產業生態新城,將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項目

2020-12-2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4日,記者從武漢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獲悉,青山區北湖產業生態新城空間發展規劃批前公示發布,公示時間為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1月13日。

據了解,北湖產業生態新城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示範項目,是青山區老工業基地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推動產業動能轉換、實現片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青山區北湖產業生態新城規劃批前公示示意圖 圖片源自武漢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

青山區政府會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北湖產業生態新城空間發展規劃編制工作,2019年4月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

本次規劃範圍北抵長江,南至嚴西湖,西鄰武鋼主廠區,東至化工園區,總面積107平方公裡。

北湖產業生態新城空間發展規劃依據新一輪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過渡版)、青山區(化工區)分區大綱等上位規劃要求,充分銜接武漢市都市發展區1:2000基本生態控制線規劃、北湖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結合長江大保護要求和現狀發展實際,對用地布局、道路系統和基礎設施進行合理的優化和調整,為下一層級的規劃編制提供依據。

目前,空間發展規劃已按程序,多輪報請區政府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查。2019年8月,規劃完成相關職能部門意見徵求工作後,於2020年8月通過市政府審議。

在公示期間,有關單位或個人對該項目審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的,可在公示期間通過以下方式向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青山分局反映。

1.網上留言:gtghj.wuhan.gov.cn/gsly216966.html;

原標題:《青山區北湖產業生態新城,將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項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打造「氫能綠都」,青山北湖產業生態新城將發展氫能產業
    謀劃布局新能源產業,推動老工業基地高質量發展。7日,青山區(化工區)邀請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潘牧教授,為全區經濟戰線幹部和區內相關企業負責人作輔導報告,幫助提升其氫能業務知識能力,更好服務氫能產業謀劃和招商引資。氫能產業報告會現場。
  • 青山將建成武漢最大的城市大森林
    2019年1月27日,經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97號文件批准,武漢市獲國家級城市殊榮——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城市,青山區長江北湖生態綠色發展示範區作為武漢市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實施方案重點板塊,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 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重慶該如何發揮示範作用
    在生態環境質量上勇爭一流  重慶日報: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如何理解其中的深刻內涵?  趙世慶:總書記明確指出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希望重慶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
  • 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重慶生態環境,強調「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要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上中下遊協同,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示範」二字,既是信任,也是鞭策。
  • 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調研
    如今,長江經濟帶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處理保護與開發關係的根本遵循。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徑中,重慶,這顆長江上遊的閃亮明珠,在使命、責任與機遇面前,正在向著未來書寫這一輩人的答案。「發揮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作用」的重慶使命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重慶是一座重工業城市。
  • 以科技創新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由湖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點題,湖北省政協研究決定,十二屆十次常委會議圍繞「以科技創新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主題開展協商議政。湖北省政協專門成立了調研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九個調研重點並成立相應調研組,圍繞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優勢新興產業發展、創新挖潛與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分頭組織力量深入調研。
  • 貴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築牢長江上遊綠色屏障
    長江上遊南岸最長支流、貴州母親河烏江,通過多措並舉的流域治理,水質從2015年的劣V類達到2017年的III類水質標準,一泓清水描繪了貴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生態畫卷。
  • 青山區將新增一重要城市主幹路 綠色大道工程開工
    楚天都市報12月15日訊(記者黎先才 通訊員肖暢)今日,位於武漢市青山區內全長約7公裡的綠色大道(四環線-外環南路)工程開始施工打圍,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預計於2022年年底竣工通車,屆時將成為連接青山區、武漢化工區的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城市主幹路,同時還是聯繫武漢市東部出口道路四環線、武鄂高速公路及外環線的重要通道。
  • 長江流域石化產業 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圖)
    四川省瀘州市依託豐富的煤、硫和天然氣資源,在60多公裡長的長江沿線規劃建設了納溪、合江、高壩等化工園區,打造「西部化工城」;武漢化工發展區計劃依託葛化集團,利用良好的水域建港條件和北湖新城的發展,建設化工型港口城鎮……     長江水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21326家化工企業中,位於長江沿岸的有近萬家。目前長江流域正在建設或規劃的化工園區就有20多個。
  • 6000戶居民將有新家啦!青山區兩大還建房項目開工
    昨日,武漢市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青山區分會場,啟動了新集還建房、武東還建房兩大項目開工儀式。新集還建社區項目位於武漢化工區東北部的新集村,緊臨長江,用地範圍為焦沙二路、吳沙大道、四環線、臨江大道合圍區域。項目佔地面積1305畝,淨用地面積838畝,還建房建設規模121.01萬平方米,規劃安置居民約4萬人。
  • 來自長江上遊的綠色迴響——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
    如今,長江經濟帶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處理保護與開發關係的根本遵循。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徑中,重慶,這顆長江上遊的閃亮明珠,在使命、責任與機遇面前,正在向著未來書寫這一輩人的答案。 「發揮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作用」的重慶使命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重慶是一座重工業城市。
  • 廣西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力促綠色經濟高質增效
    12月24日,廣西推動生態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近年來,廣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重要囑託,把綠色發展貫穿經濟建設全過程,大力推動生態經濟發展。目前,區內健康產業、生態農業等生態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 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本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趙展慧)1月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當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5年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積蓄新動能
    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個關係。「長江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確把握『五個關係』,各項任務取得積極成效,長江經濟帶已經成為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陣地。」
  • 長江新城全年意向投資超過4000億!
    12月16日,長江企業家論壇在武漢卓爾萬豪酒店啟幕,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八所名校校友在內的800百餘位企業家在漢匯聚,共敘校友情誼,聯手拓展商機,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會上,定位「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球未來城市樣板」的武漢長江新城進行了推介,向校友企業家們拋出了橄欖枝。
  • 武漢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中新網武漢6月19日電 題:武漢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記者 張芹  位於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交匯處的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沿線重要節點城市,這座老工業基地如何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近期,武漢捷報頻傳。
  • 嘉魚:產業新城在崛起
    問題二:為什麼要建產業新城?問題三:產業新城具體怎麼建?下面,記者將逐個回答。是什麼?在嘉魚產業新城湖北環宇印鐵製罐自動化生產基地新項目建設現場,挖機、吊車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忙著施工。上個月,嘉魚在這裡舉辦了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 綠色發展,沙鷗翔集水雲間!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5周年之際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 長江沿岸11省市代表委員共話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不搞大開發,共抓...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實踐證明,只要思路對頭、紮實推進,實現舊動能和新動能的轉換是大有可為的。目前,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正努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打造新的高質量經濟增長點。
  • 江蘇南通:唱響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最美樂章
    作為長江江蘇段最下遊的城市,也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站",南通為響應長江大保護戰略部署,通過系統打造沿江特色示範段,積極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沿江生態環境和發展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現在這裡綠色植被連綿成片,沿途隨處可見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