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個月寶寶餵奶量、餵奶姿勢,及寶寶吐奶的應對措施,建議收藏

2020-12-17 騰訊網

數據顯示:寶寶在6個月之內,每周增重應在125g左右,等到6個月之後,每月增重500g左右是正常的範圍。

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寶寶在不同的生長月份,用奶量當然也不會相同,像新手媽媽對於餵奶這件事,可以說是毫無經驗可言,會擔心餵得不適合讓寶寶覺得不舒服。

如何判斷小寶寶吃沒吃飽?

小寶寶在0-6月大時,基本都是通過母乳餵養的方式,6個月之後,需要慢慢的添加合適的輔食,也能解決寶寶吃飽的問題。

如果是單純的母乳餵養,寶寶在一天裡小便次數,要保持大於6次,證明寶寶已經吃飽了,但如果次數小於5,寶寶可能還沒吃飽呢。

此外還可以通過便便的質地來判斷,如果比較黃且軟,一天中會排2-4次,則說明是正常的,但顏色呈綠色,則反映了奶量不夠。

寶寶不同階段的餵奶量與標準

◆ 0-1個月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1-2天,只能夠吃20-30毫升的奶,需要幾天時間才會慢慢地增長。

◆ 1~2個月

餵奶量要依據寶寶身體增長的情況,6-7次左右,間隔3-4小時是合適的,每頓給小寶貝的奶量在80~120毫升。

◆ 2~3個月

此階段的次數有所下降,5-6次就可以,間隔保持在4小時,餵奶量在每次150~200毫升。

通常來看,小寶寶在第3個月時,胃口會比前兩個月好些,也愛喝奶了,餵奶量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每次在150—180毫升。

但寶媽們要記得,餵奶的總量不要超過1000毫升以下,否則會出現奶量過多寶寶無法消化的情況。

◆ 3~4個月

寶寶長到3-4月大了,相信寶寶們已經掌握了不少的技能,每次在200毫升更合適一些,能夠補充寶寶的運動所需,每日共5次。

◆ 4~5個月

寶寶4-5個月大時,要繼續保持日總量在1000毫升左右,因為雖然寶寶的月齡已增長了,但胃腸的功能還在完善,這個奶量是完全可以滿足寶寶需要的。

◆ 5~6個月

家長們不要覺得寶寶看著胃口很好,就放縱的的餵給寶寶吃很多,會讓寶寶的增重超出正常範圍,影響正常發育。

6個月後也需要慢慢的添加輔食了,這裡需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添加輔食後,需要對寶寶的排便及皮膚的狀況進行關注,以防出現不適的症狀。

◆ 6~9個月

寶寶在6-9月大時,餵奶間隔保持在4小時即可,每次用量在200~250毫升左右,輔食也要逐漸的從輔助變為代替的方式。

◆ 9~12個月

寶寶即將出生滿一年了,每天吃兩頓奶就可以了,保持在每次250毫升左右,其他頓需要吃輔食為主。

正確科學的餵奶姿勢,寶媽們喜歡哪種呢?

1. 搖籃式抱

寶媽們可以坐在椅子上,上身保持直立,以前臂和手掌心去拖住寶寶的身體。

將寶寶置於胸處,而手臂呈現U形,不要刻意彎腰,而是讓寶寶去貼近媽媽。

2. 交叉式

這種餵奶的方式其實與第一種有點像,但注意的是餵右側時要用右手去託著,反之是同樣的道理。

3. 橄欖球式抱法

如果寶媽是剖腹產的生產方式,選擇這種抱法會更好一些,讓小寶寶的後背靠著自己的前臂,輕柔託著寶寶的頭部,過程中要讓小寶寶覺得舒適不哭鬧。

4. 側臥抱法

這個姿勢可以在躺著的情況下嘗試,身體儘量的保持側臥,讓小寶貝面對著自己的身體,另一隻手懷抱著小寶貝,經歷剖腹產的寶媽較適用。

吐奶了?別慌,育嬰師支招

先換尿布?先餵奶?

如果要換尿布與餵奶的時間撞上了,建議各位家長先給寶寶換尿布比較好,因為當寶寶吃飽了再換尿布,很容易出現不舒服而吐奶的情況。

餵奶的間隔

育嬰師指出:乳汁要在小寶貝的胃中消化些時間,等到胃部完全消化也需要2-3小時,所以間隔3小時更合適,餵奶頻率過高,易引起寶寶胃脹不適。

餵奶後

很多寶爸爸媽會在給寶寶餵完奶後,立刻就把小寶寶下了,這當然是不對的做法,胃部脹氣不適就是這樣引起的,可要當心了。

所以當給寶寶餵完奶之後,稍等片刻,再緩緩的將寶寶放下,這樣才是比較正確的餵奶方式,還能預防吐奶哦。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整理的餵奶小攻略了,希望每位寶爸寶媽都能認真學習關於寶寶的護理,讓寶寶更幸福健康的成長。

今日話題:0-12個月寶寶的餵奶量各位寶媽都做好筆記了嗎?

相關焦點

  • 吐奶、拍嗝、餵奶姿勢,一篇全都告訴你
    所以,無特殊原因的情況下,建議媽媽們一定要母乳餵養哦!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在吃奶時常會吞入一些空氣。如不及時排出,很容易引起吐奶和腸絞痛。為此感到不適而變得煩躁不安,所以為寶寶拍嗝尤為重要!當寶寶在餵奶的時候出現煩躁的表現,就要停止餵奶,不要繼續一邊鬧一邊吃。
  • 寶寶吐奶怎麼辦?緩解吐奶的5個小技巧,新手媽媽要掌握
    然而吐奶卻是另一種情形,寶寶吐奶量大,可能會一口奶直接噴射出來。這是因為寶寶的食道發育不完全,胃部壓力過大引起的奶水倒流。 寶寶吐奶常發生的月份 寶寶在出生後的6個月內經常會發生溢奶的問題,尤其是3到4個月的寶寶更加頻繁。
  • 緩解寶寶吐奶的5種方法
    「生理性溢奶」多發生在剛吃完奶,吐出的奶量較少,偶有量多,寶寶沒有任何不適,對生長發育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胃是水平的,還沒有形成生理彎曲,所以吃進去的奶很容易反流回食道,導致「溢奶」。「病理性吐奶」寶寶會比較用力的將奶噴出,吐奶量較多,嘔吐物顏色不正常,呈棕色、綠色、黃色等,吐完寶寶也表現的不舒服。這可能是腸梗阻引起的胃食管反流,或是幽門狹窄所導致,需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怎樣緩解寶寶吐奶?】
  • 0-12月寶寶奶量,建議收藏!看看你家寶寶吃飽了嗎?
    ②1個月嬰兒吃奶量 按需餵養是一個月寶寶餵奶遵循的原則,寶寶能吃多少就餵多少,要相信寶寶的身體本能,吃飽奶的寶寶在兩次餵奶之間會很滿足、安靜,通常會睡3-4個小時,沒有吃飽就會哭鬧的。1個月的寶寶每次奶量90-120ml.
  • 2個月寶寶吐奶是怎麼了?拍了奶嗝還不好使,或是這兩點沒做到位
    約50%的6個月以內嬰兒都會出現吐奶的情形,到了1歲左右,僅剩5%~10%的寶寶還有輕微吐奶問題。天知道讓孩子吃點奶是多麼不容易,結果「一吐回到解放前」,要幫寶寶收拾衛生倒是其次,爸媽最擔心的問題,是頻繁吐奶會不會對寶寶身體造成傷害。2個月寶寶頻繁吐奶,這是娃生病了嗎?佳佳當媽後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可能照顧不好小孩,特意把婆婆接來一起生活。
  • 我該怎麼做來幫寶寶緩解吐奶?
    吐奶和溢奶都是寶寶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吐奶量大,溢奶量少,都是小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所致,下圖能更清楚的表明成人和小寶寶胃的區別: 1)、檢查奶嘴 關於吐奶的這一方面,吃母乳的寶寶是優於吃奶瓶的寶寶的。因為吃奶瓶很容易吸進大量的空氣,而母乳不會。如果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吐奶過多,我們需要檢查一下奶嘴的大小是否適合寶寶。
  • 月子期間,餵奶姿勢有講究,寶媽早知道
    1、了解餵奶姿勢餵奶方式通常有三種:第一種就是最常用到的側臥位,特別是剖宮產後的媽媽,由於傷口還沒有完全恢復,坐起抱著孩子餵奶比較吃力,疼痛感也相對較強,所以側臥位就是最佳選擇。媽媽可與寶寶面對面躺在床上,讓寶寶頭枕在媽媽的肘部,然後貼近乳房哺乳。需要注意的是,媽媽應用手扶著胸部,以免乳房堵住寶寶的呼吸。第二種就是欖球式哺乳,將寶寶放置在媽媽的一側,然後用手掌拖著寶寶的頭頸部,手臂託著寶寶的身體進行哺乳。不過,這種姿勢不僅讓寶媽覺得吃力,孩子吃奶時也相對費力,所以該姿勢並不常用到。
  • 寶寶總是吐奶,新手媽媽很苦惱,除了「拍嗝」還有更管用的招數
    分析寶寶吐奶一般是發生在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待寶寶一天天長大,吐奶的次數就會減少。不過有很多寶媽就會發出疑問,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呢?其實寶寶吐奶主要分為兩種情況,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也就是寶寶身體不舒服造成的,比如胃食管反流、幽門梗阻、腸梗阻都會導致寶寶吐奶。不過寶媽要注意,一般病理性吐奶的時候,還會伴有腹瀉、發熱等症狀,如果寶寶體重長時間不增或者減輕,精神不好,寶媽就要趕緊帶寶寶去醫院了。
  • 寶寶吐奶嚴重當心腸胃炎
    年幼的寶寶不知饑飽,往往一次吃得過多或太急,容易吐奶。專家指出,寶寶吐奶也有輕重之分,媽媽們要注意區別對待。  首都兒科研究所外科主任李龍指出,如果寶寶表現為奶水從口角自然流出,量不多,可能會伴有輕咳,這樣的情形屬於輕型吐奶。
  • 原來這才是正確餵奶的姿勢!10個新手媽媽9個都做錯
    前不久,一位媽媽問袋鼠麻麻,「前兩天帶寶寶去看牙,醫生卻說孩子牙齒的問題是因為我的餵奶姿勢不當,兩者有啥關係呢?」,相信這個疑問也是很多家長的不解之處。餵奶姿勢不對,確實會影響寶寶牙齒發育,而且危害還不止於此,很多問題也會接踵而來。餵奶姿勢不對,寶寶要糟哪些罪?
  • 嬰兒餵奶時間 嬰兒餵奶時間間隔
    嬰兒餵奶時間餵奶姿勢正確可以很好地避免寶寶吐奶溢奶,規律的餵奶方式除了能讓嬰兒和媽媽建立一種互動習慣,還能讓媽媽的工作「事半功倍」。那麼,新生兒餵奶作息時間表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如何給新生兒餵奶。
  • 寶寶經常吐奶?可能是你的拍嗝方式不對,難怪寶寶老是嗆住
    一、父母給寶寶拍嗝的時候要注意哪些細節?給孩子拍嗝是一項技術活,家長們不僅需要對手部的姿勢和力度有講究,還要對寶寶的姿勢以及狀態有要求。國民男神吳彥祖在初為人父後就被妻子封上了「拍嗝王」的稱號,據說,只要是吳彥祖出馬就沒有拍不成的「嗝」。看得出來,國民男神也是一個合格的好爸爸。
  • 寶寶吐奶怎麼辦?鈞媽教你如何拍嗝
    將寶寶以豎立的方式抱在胸前,頭靠在你的肩上,一手扶著寶寶的頭,並撐住背,安全固定好寶寶姿勢;另一隻手手掌拱起,呈半圓弧狀從寶寶的背部由下往上拍很多寶媽一聽到寶寶哭泣就以為寶寶是餓了,就開始餵奶,寶寶也不知道饑飽,所以很容易吃太多,即使拍嗝了也還是會吐奶。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寶寶吃得太快,吸入了空氣,寶媽們拍嗝時沒有及時把空氣拍出去,所以會再次吐奶。 對於吃太多的寶寶
  • 嬰幼兒「吃奶」最怕的四件事,媽媽經常忽視,導致寶寶發生吐奶
    許多新手寶媽經常會因為寶寶吐奶而頭疼,尤其是嬰幼兒時期,有時吃的甚至還沒有吐的多。這種情況讓寶媽們束手無策,還有些寶媽直接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首先,各位新手寶媽要知道,嬰幼兒吐奶大多數都只發生在第一個月裡,隨著寶寶身體和腸胃的發育,吐奶情況的情況越來越少,最後徹底消失。
  • 「產後開奶」要儘早,有四個好處,餵奶的正確姿勢還要牢記
    簡單點說,「開奶」就是新生兒寶寶第一次接觸媽媽的乳房、第一次吸吮媽媽的乳房,通過「吸吮」的動作刺激媽媽開始分泌乳汁。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在寶寶出生後一小時內要開始母乳餵養,而且是根據需要進行母乳餵養,也就是不論白天還是晚上,寶寶只要有需要就給寶寶餵奶。
  • 寶寶肺炎竟是因為吐奶?原來豎抱寶寶危害這麼大,寶媽們要知道
    對於寶寶奶後拍隔就需要爸爸媽媽學幾天了。寶寶肺炎竟是因為吐奶,原來豎抱寶寶危害這麼大閨蜜家寶寶已經2個月了,自從有了娃閨蜜就變身曬娃狂魔,每天朋友圈必須好幾個照片視頻。可是最近幾天沒看到閨蜜發朋友圈,趕緊一問,原來是寶寶住院了。
  • 寶寶有以下表現,寶媽該停止餵奶了,繼續下去可能會傷其脾胃
    2、按孩子需求餵奶1~6個月大的寶寶,只需要奶粉或母乳就可以餵養了,注意餵奶的次數和時間,能幫助寶媽避免過度餵養。2個月大:母乳:寶寶餓了就給他,每次吃奶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奶粉:每次160ml左右,每天6次。
  • 3個月寶寶奶量和次數
    許多新手媽媽由於沒有經驗,很害怕寶寶奶沒吃夠,往往會讓寶寶吃撐了還會很難受,寶寶喝奶量其實是固定的。寶寶3個月大的時候,會增加喝奶量,餵奶量每天也有一定的規律性,還要有固定餵奶的時間。那麼,3個月寶寶奶量和次數是怎樣的呢? 首先,通常情況下3個月大的寶寶進食的次數平均為2小時一次,餵奶時要注意觀察,如果寶寶將奶嘴突出,那麼就差不多飽了,這時候就可以停止餵奶。強迫寶寶吃奶會讓他們的消化系統持續工作,這樣會拉長厭奶期。3個月的寶寶,一般喝奶後能夠睡上5個小時左右。
  • 新生兒吐奶怎麼辦?除了拍奶嗝以外,媽媽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三問:餵奶姿勢是否正確前面說到了寶寶的發育尚未成熟,因此為了避免寶寶吐奶的情況,寶媽一定要注意餵奶的姿勢。通常來說,寶寶太小時,不建議躺著餵奶,寶媽可45℃抱著寶寶進行餵奶。其實寶寶吐奶後,不建議寶媽立刻拍奶嗝我們都知道,為了防止寶寶吐奶,一般都會在寶寶吃完奶後,採取拍奶嗝的方式,但不建議寶媽在寶寶吐奶後就立即拍奶嗝。
  • 寶寶吐奶怎麼辦?除了拍嗝緩解之外,你還需要懂的技巧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寶寶為什麼吐奶,從而想辦法讓他好受些。 寶寶吐奶的原因: 1、吃奶時吸入了空氣 如若吃奶姿勢不對或吃得太快,導致吸入大量空氣,寶寶就可能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