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暢園坐落在無錫市西郊東側的惠山東麓,惠山橫街的錫惠公園內,毗鄰惠山寺。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練的園,古拙的樹,巧妙的景。成就了寄暢園的名氣。
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取王羲之《答許椽》詩:「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句中的「寄暢」兩字名園。1952年秦氏後人秦亮工將園獻給國家,無錫市人民政府進行整修保護,逐漸恢復古園風貌。
寄暢園屬山麓別墅類型的園林,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疊石,精美的理水,洗鍊的建築,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格。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遊歷此處,一再題詩,足見其眷愛賞識之情。
北京頤和園內的諧趣園,圓明園內的廓然大公(後來也稱雙鶴齋),均為仿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寄暢園似乎每移一步都是一個美景。寄暢園的小路上,每一個角落似乎都好適合拍照。
寄暢園,園始建於明代,為江南秦氏所有,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東林黨人秦耀因其師張居正被追論而解職歸鄉,寄抑鬱之情於山水之間,借王羲之「寄暢山水蔭」詩意,改園名為「寄暢園」,現與南京的瞻園、蘇州的留園、拙政園並稱江南四大名園。
皇帝喜歡的園子,總有它的道理。匯聚了蘇州園林的各種特點,一步一景,但要有人講解才會明白,有些細節一下子就錯過了,很安靜的一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