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先生送吳三桂一首預言詩,吳三桂看不懂,陳圓圓看懂了卻不敢說

2020-12-18 騰訊網

公元1643年,清兵第五次自迂道入塞,威逼京城。崇禎帝慌忙一道聖旨發到關外,命吳三桂入關勤王。但此刻的吳三桂,卻早已接到了皇太極的書信,言稱:對他非常敬仰,若能投降滿清實屬天下之幸,望他三思。

吳三桂望了眼崇禎聖旨,看一眼皇太極書信,躊躇幾日後,突然一聲暴叫:「起兵入關勤王!」一路風餐露宿後,吳三桂終於趕到了京城,卻得知清兵已退,自己來晚了。

吳三桂腦門子的汗滲出來了。因為他比誰都清楚,為何會來晚,就因他盤算了好幾天,是投降清廷利益大,還是繼續效忠大明更划算。如今萬一崇禎追究下來這可怎麼辦?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果真崇禎帝要召見吳三桂。吳三桂牙一咬,是福不是禍,聽天由命了。

出乎吳三桂的預料,崇禎帝對他行動遲緩之事,絲毫沒有責備,反而親賜他尚方寶劍一把。這可讓吳三桂感激涕零了。

回到府後,吳三桂就指天發了毒誓:皇上如此看重,回去後我就告訴皇太極,我吳三桂生是大明臣,死為大明鬼,是有你沒我。

正這時,門帘一挑,陳圓圓來了。吳三桂立時身子就酥了半邊,搶步過去就一把抱住……

第二天,吳三桂和陳圓圓起得很晚,簡單吃過飯後,就換了便裝帶著幾位親隨一起出了門。原來陳圓圓打聽到,京城內有位神算,被傳得神乎其神。所以說啥也要讓吳三桂去算一算。吳三桂拗不過,只得聽從。

可一見面,吳三桂就有些惱火了。啥神算,分明是個瞎子。剛要掉頭離開,神算卻突然開口了:「好大的殺氣,來人必是統領千軍萬馬的將軍,可否應驗?」吳三桂吃了一驚,旋即開口道:「應驗,卻錯了一點,我是個屠夫。」

神算搖頭:「你不開口還罷,這一開口,我便更確信了。既然你不承認,我也不勉強,一卦紋銀10兩。若不算,請自便。」吳三桂笑了,紋銀10兩?天價卦資!看來這個瞎子的確有一套。

於是吳三桂把銀兩遞給神算,報出生辰。神算一番掐算後,猛然一皺眉叫道:「好怪啊。」跟著又請吳三桂伸出手,摸了片刻,這才點頭道:「你是誰,我雖看不見,卻已知曉,故只有一首詩歌相贈。」

說完神算提筆,竟然在身前的紙張上,盲寫起來,那真是筆走龍鳳,很快一首預言詩寫成:天門之上一張口,相逢青猿裹屍收!青猿啼畢若不死,馬嘶雙聲萬世留!

吳三桂拿在手裡,看了半天也沒看懂,便追問:「能否詳細告知一二?」

神算搖頭說:「我大明朝,日月並行。日和月乃一陰一陽,此為造化之功。你也是如此,非我可算,實在是算不得。只能多說一句,水火相剋(明是火,清是水),誰勝誰敗,唯有你可左右。」

吳三桂更是一頭霧水,只得走出。陳圓圓連忙迎住問什麼情況。吳三桂把那首預言詩,交給陳圓圓說:「只給我這一首詩。我卻不懂,你能看出什麼意思嗎?」

陳圓圓低頭看了片刻,眉頭突然跳了跳,然後恢復常態,說:「妾就更不懂了。」吳三桂哈哈一笑說:「不懂也好,都懂了,還有意思嗎?」

就這樣,吳三桂在京城了住了幾日後,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陳圓圓,重新回到關外去了。而陳圓圓則遠望著吳三桂大隊人馬的背影,猛然垂了淚。原來她已經看出了那首預言詩在說些什麼,卻根本不敢對吳三桂說。

這首預言詩,其實就是一個字謎。

第一句,天門之上一張口:天上一口,正是吳字,這句是說吳三桂自己。證明算命先生,已經算出他是誰了。

第二句,相逢青猿裹屍收:青猿,就是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崇禎吊死的這一年。所以這句是說,在李自成攻擊京城時,吳三桂應率軍回救,最終為大明戰死。

第三句:青猿啼畢若不死:這句是說吳三桂的實際選擇。他本應為大明盡忠而死,卻哪料在接到崇禎的勤王聖旨後,他再次遲疑和觀望,最終導致了京城被破崇禎吊死,他才連忙退回關外,枉費了崇禎帝對他的期待和厚望。

第四句,馬嘶雙聲萬世留:這句,是說吳三桂投降滿清後,就成為了清廷的第一爪牙,為清廷立下了頭功,成了清廷平西王,並殺掉了南明的永曆帝,大明自此徹底滅亡。可在康熙撤藩時,吳三桂卻又反了清朝,最終失敗死掉。

所以,馬嘶雙聲,是指吳三桂,先背叛大明,後又反了清廷,吃了兩朝俸祿。而下面是個馬字,正好組成一個「罵」字,是說明,吳三桂留下了萬世罵名……

相關焦點

  • 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愛情:江山需要紅顏點綴,亂世則需美人頂罪
    以上出自中國歷史上明末清初的詩人吳偉業的一首七言歌行——《圓圓曲》之中。在這首詩中吳偉業通過將陳圓圓和吳三桂之間的相逢和離散,從而反應出了明末清初時期的一系列至關重要的歷史事件。陳圓圓的劇照在這首詩中,「衝冠一怒為紅顏」背後的故事可謂是人盡皆知,家喻戶曉,其中的主角便是吳三桂和陳圓圓。說到這吳三桂,此人也算是在歷史上一個爭議非常多的人物。
  • 陳圓圓的最後歸宿,難道史學家一直都弄錯了?吳三桂後裔揭露真相
    話說,在吳三桂所部和清軍的聯繫夾擊下,李自成農民軍遭受重創,倉皇逃離北京,盡棄所掠輜重、婦女於道。吳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陳圓圓,軍營團圓。此後,陳圓圓一直跟隨吳三桂輾轉徵戰。
  • 歷史上的陳圓圓有多美?看到真實畫像後,難怪吳三桂捨不得放手
    陳圓圓,出身於貨郎之家,母親死的早,陳圓圓在姨夫家長大的,故改名姨夫的「陳」,色藝雙絕,而且冰雪聰明,從小就長的非常驚豔,重利忘義的姨夫把他賣給了蘇州的梨園,善演弋陽腔戲劇的她,又因姿色動人,成為了梨園女妓,崇禎十五年,陳圓圓被外戚田畹鎖擄,之後被轉送吳三桂為妾。
  • 歷史上的陳圓圓是何許人也,能導致吳三桂降清
    說到古代的美女,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四大美人,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可不僅僅只有四大美人哦,像我們常聽到的歷史故事中美女也是有的。比如說我們熟悉的美女吧陳圓圓就是其中一個,說到作為秦淮八絕的陳圓圓這個人,我第一次有印象,想到的她是韋小寶裡面的人物,只知道吳三桂與他有很深的淵源性。常言道英雄難過美人關,吳三桂就是這樣的人,陳圓圓的美貌是當時出了名的,很多王侯將相都想要娶她。
  • 吳三桂死後,他的嬌妻陳圓圓去哪了?專家:你看墓碑上的「聶」字!
    在歷史上陳圓圓之美足以比肩「四大美女」,然而吳三桂死後她又去哪了呢?陳圓圓生於明朝天啟三年(1623年),是江蘇武進人氏。本姓邢氏,因為家世貧寒母親又早亡,所以陳圓圓從很小開始變由姨母和姨夫撫養,因此也就跟隨姨夫姓陳了,陳圓圓從小便冰雪聰明,學什麼都是一學就會,尤其是在音律的造詣上十分的高。再加上陳圓圓長的十分漂亮,可謂是「色藝雙絕」一時名動江左。
  • 吳三桂後裔和陳圓圓的人生歸宿,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
    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吳氏是吳三桂之子吳應麒的後裔。吳三桂官至明朝遼東副總兵時,曾娶一妾楊氏。其時,他已娶張氏為正房與楊氏不相容。不到兩年,楊氏生下一子,取名應麒。
  • 吳三桂真的是為了陳圓圓才投降清朝?真實歷史上,是另外一個原因
    「衝關一怒為紅顏」這句話真的是非常耳熟能詳,就算是不讀書,也不難明白其中的意思。而這句話在吳三桂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詮釋,世人說起吳三桂背棄與李自成的盟約,投降清軍就是為了心愛的女人陳圓圓。明朝末期,吳三桂身受皇命,外出作戰,將陳圓圓留在家中,後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縱容手下大將劉宗敏強行霸佔了陳圓圓,本來已經打算降於李自成的吳三桂聽聞此消息後,怒髮衝冠,轉而與清軍結盟,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引得清軍入關,殺得李自成的大順軍丟盔卸甲,轉而李自成也丟掉了江山
  • 吳三桂和陳圓圓真留下一片粉紅色的愛情花海……在哪呢?
    根據當地傳說,這些「大樹花」是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種下的,花如其人,特別嬌美。吳三桂與陳圓圓這個傳說雖無法考證,但有一個事實是:大樹花海片區居民大部分姓吳,他們拿出家譜、玉印等物證,自稱是吳三桂的後代。吳三桂與陳圓圓他們還說,當年,吳三桂的三個孫子逃難到此,就躲在山後的躲兵洞中,後來藥農收留了他們,從此定居山中,繁衍生息成了山中第一大姓。
  • 明末永曆皇帝吳三桂陳圓圓- 雲南昆明蓮花池公園的傳奇故事
    明末永曆皇帝吳三桂陳圓圓- 雲南昆明蓮花池公園的傳奇故事。詩曰:往事穿越數百年, 三桂揮刀闖入滇。 蓮花池伴陳圓圓, 永曆皇帝歸黃泉!吳三桂,雖然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一員武將,但對摯愛的人,關愛有加。為陳圓圓,修建了蓮花池及亭臺樓閣。當年,他在昆明五華山辦公,公務繁忙,為此,專門修建了一條1、2千米長的棧道,從他辦公處,直通蓮花池!
  • 吳三桂死後,他夫人陳圓圓去了哪?專家:你把墓碑上「聶」字拆開
    這句話說的就是當時頂頂有名的秦淮八豔之一陳圓圓與平西王吳三桂的愛情故事。陳圓圓,原名叫做邢沅,字圓圓。原是出生於一個貨郎的家庭,但是母親在其出生後沒多久就去世了。一直都借住在姨夫的家裡,後來就隨著姨夫姓「陳」。但是姨夫見陳圓圓十分貌美,就將其賣給了蘇州梨園。進入梨園行當的陳圓圓很快爆發出她的絕頂天賦,初登臺時飾演的就是《西廂記》的紅娘。
  • 陳宗霖老人巧借吳三桂「救」了吳家花園
    如果說這是明朝叛將吳三桂的功勞,恐怕誰都會嗤之以鼻,而實際上這座園子還真是「沾」了吳三桂的「光」。看園人陳繼光先生機智果敢,巧借吳三桂之名,使這個有「江南水鄉」之稱的園林免遭了塗炭!而這段真實的歷史卻鮮為人知。  巧借吳三桂智言退敵  年近八旬的陳宗霖老人曾隨父親陳繼光老先生在吳家花園居住了十餘年,對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充滿感情。
  • 歷史上的陳圓圓到底有多美?陳圓圓的結局如何?
    說到陳圓圓,很多人都會想到「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當年吳三桂為了陳圓圓,不惜投靠清軍,將矛頭直指起義軍,而陳圓圓和吳三桂的愛情故事也為很多人所熟知,不過在得到陳圓圓後,吳三桂卻並不懂得珍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漸生間隙,最終陳圓圓選擇遁入空門,從此隱居江湖,了卻了塵世間的雜念,真的十分令人遺憾。
  • 吳三桂是因為陳圓圓才引清入關?山海關是清軍入關的唯一途徑?
    先來說說遼東總兵吳三桂。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本就是遼東軍的一員將領,遼東系的名將祖大壽又是他舅舅,吳三桂在軍中敢打敢拼又有這層硬關係,升職自然很快。即使是熬到了袁崇煥被殺,熬到了他舅舅被俘虜,他爸爸被削職為民,吳三桂依然奮戰在第一線。之時,耳聞目睹著大明王朝在關外的地盤越打越少,軍隊越打越弱,這吳三桂心裡也不免犯嘀咕。
  •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背負罵名幾百年,你以為他真是為了陳圓圓?
    崇禎十七年(1644)四月,大明駐遼東總兵吳三桂,因被李自成政權囚父奪妻,與李自成撕破臉皮,他向大清攝政王多爾袞求助,要借清軍幫他打進北京報仇雪恨。坐在北京城皇宮裡的李自成得到消息,非常驚訝,因為激怒吳三桂的那些事都是部下劉宗敏幹的,他還不太清楚。等李自成調查清楚之後,憤怒地要殺劉宗敏,但是卻被農民兄弟攔住了。
  • 吳三桂為什麼建金殿?
    清朝平西王吳三桂於公元1671年,也就是康熙十年,耗費巨資重建位於昆明東郊的「金殿」,這座金殿原本是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仿照武當山金殿建造的。 其實,說是「金殿」不準確,嚴格意義上說是「銅殿」,是吳三桂在雲南開採銅礦,用了五百餘萬斤「銅」鑄成了這座中國現存最完整的純銅鑄殿。
  • 多爾袞與吳三桂:哪裡來的黑江湖?命運只看到底是誰先人一步!
    今天聊下多爾袞和吳三桂的事情,希望偶的小可愛們能夠喜歡!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文——高大的紅牆內,吳三桂和自己的兵健步如飛,卻形狀如蟻。他們走啊走,卻還如同在原地踏步!平時駐守邊關,在京機會極少的吳三桂第一次意識到,這京城也太大了,怎麼以前從來沒留意?
  • 清軍攻破昆明,吳三桂全家被滅門,他的愛妾們下場如何?
    此時,吳三桂已經病死,他的繼承人名叫吳世璠,是吳三桂的孫子,也是康熙帝的表弟。叛軍兵敗如山倒,清軍很快就打到昆明城下,那麼等待吳三桂家族成員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結局呢?清軍還沒攻下昆明城,叛軍內部卻先發生了內訌。吳三桂有個侄子,名叫吳應期,是一員猛將,他在戰敗後公開指責方光琛,還暗中召集兵力,準備在昆明發動政變,廢掉吳世璠,自己做皇帝。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尚
    而吳三桂身為明朝將領,崇禎臣子,如果不想被罵,他就應該去討伐李自成,給崇禎皇帝報仇。那麼投清朝呢?其實也不對。自努爾哈赤自立以來,明朝與滿洲就已經是敵人,常年徵伐。吳三桂作為鎮守山海關的主將,其所有的軍功幾乎都來自於與後金的戰鬥。而且當時的後金屬於敵國、屬於異族。吳三桂如果投降清朝,那就只能說被稱為漢奸了。
  • 沒有吳三桂就沒有清王朝?吳三桂的開關對清朝奪取天下有何影響?
    很多人說,沒有吳三桂的倒戈,清朝是不可能入關成功的。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在1644年這個中國歷史的大變局之年,所有的因素已經決定了清朝必然會入關成功,有沒有吳三桂,這一歷史大勢都不會改變。相反,吳三桂的「棄暗投明」,某種程度上說還有利於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為什麼這麼說呢?
  • 96公斤和80公斤的大刀當廢鐵賣了,專家考證:那是吳三桂之刀
    專家給出的解釋是有一千多人不讓:「馬家寨名為馬家,實際居住者全部姓吳,歷來自稱吳三桂後代,如今吳氏後裔一千多口,為保護陳圓圓墓……」讀者諸君看《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列傳二百六十一》就會知道,吳三桂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悍將,他的舅舅是祖大壽,父親是吳襄,但是吳三桂卻憑自己的本事考中了武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