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協與臺灣海基會原則確定汪道涵會長今秋訪臺 (1999-3-18)

2020-12-16 中國臺灣網
  新華社臺北318日電    今天,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秘書長李亞飛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詹志宏,在臺北就海協會長汪道涵訪臺、兩會對話等事宜認真交換了意見。雙方原則確定汪會長偕夫人於今年秋天訪臺,在臺灣停留56天左右的時間。

    交換意見是在位於臺北市民生東路的海峽交流基金會進行的。在交換意見開始前,李亞飛表示,此行的重點,是以推動落實去年10月汪上海會面達成的四點共識為基礎,就汪會長訪臺事宜與海基會交換意見。

    在上午交換意見的記者會上,李亞飛表示,海協已正式提出希望汪道涵會長的訪臺之行能於今年秋天成行。汪會長訪臺是今年兩岸關係中的大事,海協在兩會初次溝通中就提出汪會長訪臺的時間、地點等基本安排意見,充分體現了海協的誠意。在時間、地點等原則確定後,有關汪會長訪問行程的具體安排,海協願意多聽海基會的建議和意見。

    李亞飛說,海協認為,汪會長訪臺是去年開始的兩會高層對話的繼續和深入。屆時,汪會長將與辜振甫先生繼續就兩岸關係中的問題,包括政治、經濟問題交換意見,並會晤有關人士。去年10月,雙方已通過自由交換意見的方式表達了各自的看法,雙方可在此基礎上重點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政治問題深入進行討論,求同存異,積累共識。海協希望汪會長訪臺能在辜先生去年來訪的基礎上取得進一步成果,當然,這有賴於雙方的共同努力。

    李亞飛表示,四項共識是一個有機整體,海協希望在安排汪會長訪臺的過程中進行兩會對話,通過加強對話為汪會長訪臺做好準備。在交換意見中海協還建議,今年由兩會共同舉辦兩場論壇或研討會,一是在大陸舉辦兩岸關係論壇,海協邀請海費基會率臺灣有關方面人士和學者出席。論壇可自由發言,不設主題,討論雙方共同關切的各方面問題,包括政治問題;二是由兩會在臺灣舉辦兩岸民間交流會議。雙方可各自準備,於今年78月份召開這項會議。

    下午,雙方交換意見結束後舉行了記者會。李亞飛在記者會上表示,此次來臺,圍繞著落實四點共識,與海基會方面交換了意見,為汪會長於今年秋天訪臺作了準備,也為進一步安排汪會長訪臺細節問題打下了基礎。同時,海協也非常希望聽到海基會方面對有關落實兩會對話安排事宜的具體建議。李亞飛再次表示,海協邀請海基會副秘書長訪問大陸,繼續就汪會長訪臺事宜進行討論。同時也願意邀請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許惠先生6月份來大陸,與海協負責人就兩會對話安排事宜作出安排。屆時,還可以就汪會長訪臺事宜繼續交換意見。

    詹志宏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雙方就海協汪道涵會長訪臺事宜第一次面對面交換意見,這就是收穫,可以了解彼此的想法。

    交換意見結束後,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許惠禮節性地會見了李亞飛一行。

相關焦點

  • 海協會長汪道涵逝世(圖)
    新華社發  享年90歲 海基會表示沉痛哀悼  本報訊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原中顧委委員,中共上海市委原書記、上海市原市長汪道涵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12月24日7時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  汪道涵會長24日晨因病不幸辭世後,海協於午間具函通報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協會長汪道涵在滬病逝(組圖)
    享年90歲,臺灣海基會表示沉痛哀悼新華社發  今年5月2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在上海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新華社發  今年5月8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在上海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 海協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會談
    中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  中斷9年之後,大陸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今天正式重啟協商談判,12日上午,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商談。自1999年兩會中斷協商的近9年來,兩岸風雨不斷。如今雨止雲開,這次握手將為兩岸晴朗的天空劃出一道亮麗的彩虹。海內外媒體記者紛紛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田雲鵬 高大林)  相關背景  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適應兩岸經貿交流與人員往來迅速增長的需要,兩岸相繼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作為授權處理兩岸協商事務的民間法人機構。
  •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率領海基會代表團6月11日至14日訪問北京,與海...
    1990年11月21日,海基會成立;1991年12月16日,海協成立。     1992年3月22日,兩會在北京就「海峽兩岸公證文書使用」和「海峽兩岸開辦掛號函件的查詢、補償」兩項議題進行首次事務性商談。
  • 海協會長汪道涵先生辭世
    1991年12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京成立,汪道涵出任會長。1993年4月,在海協倡議和積極推動下,經兩岸共同努力,第一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1998年10月,第二次「汪辜會談」在上海舉行。
  • 陳德銘會長訪臺的重要意義
    然而,自從今年4月陳德銘接替陳雲林,成為海協會第三任會長以來,兩岸共同經歷釣魚島、南海等主權爭議、大陸人事更迭與經濟深化改革,以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卡在「立法院」遲遲未能通過等挑戰。所幸,這些內外在挑戰並未衝擊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陳會長就任海協會會長後首度率團訪臺,象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鞏固與深化,也意味著兩岸和平發展的大方向堅定不移。
  • 詳訊:海協會長汪道涵上海逝世 享年九十歲(圖)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今年5月2日上午,在上海錦江飯店小禮堂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會面。   中新社上海十二月二十四日電 (記者 許曉青)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二十四日上午七時許在上海逝世
  •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病逝(組圖)
    新華社發  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雲林等分別發唁電  新華社臺北1月3日電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辜振甫於2005年1月3日在臺北病逝,享年89歲。  辜振甫1917年1月6日生,祖籍福建省惠安縣,臺灣省彰化縣人。
  • 人民日報:德高望重風範長存 深切悼念汪道涵會長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人民日報》30日將發表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許世銓悼念汪道涵的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德高望重 風範長存   ━━深切悼念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汪道涵會長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 許世銓    汪老永遠離開了我們。  然而,他留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無限的哀思與痛惜。
  • 圖:汪道涵1998年在上海會晤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
    圖:汪道涵1998年在上海會晤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
  • 跨越海峽的第三次握手 海協會與海基會重啟協商(圖)
    為促成「汪辜會談」,並達成通過商談妥善解決兩岸同胞交往中衍生具體問題的目的,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海協與海基會在香港就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海協提出了五種文字表述。
  • 海協會與海基會領導人今日將首次在臺灣會談
    中廣網北京11月4日消息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昨天(3日)率協商代表團一抵達臺灣,就展開馬不停蹄的拜訪行程,兩會副會長也迅速進入角色,進行了相關協議預備性磋商。經過一天忙碌後,「二次陳江會」將於今天正式登場,這是兩會領導人首次在臺灣舉行歷史性會談,兩岸制度化協商從此走出新裡程。
  • 海基會29日將舉辦汪辜會談20周年紀念活動
    海基會29日將舉辦汪辜會談20周年紀念活動 2013年04月26日 11: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生然諾——辜振甫(2005-1-7) - 中國臺灣網
    1991年12月,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臺灣廳舉行了熱烈的成立大會,自此開啟了兩岸兩會正式接觸談判時代。 1992年3月,海協、海基會在北京展開雙方第一次正式商談。會談開始,雙方即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要不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產生了嚴重分歧。
  • 實現偉大事業必須進行偉大鬥爭——1999年開展反對李登輝「兩國論...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告臺灣同胞書》正值發表二十周年,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政方針指引下,經過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兩岸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兩岸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和人員往來長足發展,兩岸「三通」取得階段性進展,兩岸經濟互補互利局面逐步形成。特別是1998年10月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來訪,海協與海基會首度展開政治對話,為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
  • 海協會與海基會對話與商談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兩度會談  的前前後後  1992年,「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確立,為汪辜會談鋪平道路;  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與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舉行第一次會談,達成了四項協議;  會談結束當年,臺灣對大陸轉口貿易額從1992年的74億美元升到170億美元的新紀錄;
  • 海基會公布陳雲林訪臺行程
    人民網臺北11月1日電 (記者姚小敏、孫立極)今天下午海基會舉行記者會公布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領的協商代表團訪臺行程。  根據行程,世所矚目的第二次「陳江會談」安排在11月4日上午,下午籤署相關協議。5日上午將進行兩場座談會,分別是「兩岸工商及航運座談會」、「兩岸金融座談會。
  • 臺灣海基會明年成立20周年 擬邀大陸海協會同慶
    華夏經緯網9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明年3月9日就是臺灣海基會成立20周年,海基會擬邀請大陸海協會跨海來臺慶賀,不過,這個想法尚未得到高層的拍板。據報導,海協會長陳雲林今年已不可能訪臺,只能前來赴第六次兩會領導人會談,因此,是否可能藉海基會20年慶邀請陳雲林跨海來賀,將是兩岸一項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