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大企業發展情況》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2021-01-0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六大政策部署落實有成效 期待金融支持再加力

——《民營大企業發展情況》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被調查民營大企業今年以來的經營形勢比較平穩,處於穩中略增狀態,對今年全年經營情況持相對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未來三個季度的經營形勢可能會趨穩向好。

  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就加快民營企業發展作出了「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等六個方面的有關政策落實的重大部署。從問卷調查結果看,民營企業與企業家對上述六個方面的改進均有較好感知。其中,對「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成就感知最為明顯,對「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成就感知居於其次,對「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成就感知最低。

  減負是民營企業普遍性政策訴求。民營企業最為需要的支持政策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其次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再次是「建設公平競爭環境」。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對上述三個方面扶持政策的提及率都超過了50%。

  根據安排,3月中旬,我會在中國企業500強以及製造業、服務業企業500強範圍內,對民營企業就其發展情況實施了問卷調查。問卷主要由五個方面內容構成:一是今年以來企業經營發展情況及全年展望。二是去年11月1日中央民營企業座談會以來企業稅費負擔、融資難融資貴、公平競爭環境、涉企政策執行、政商關係、企業家人身和財產保護等方面改善情況。三是當前企業發展中最突出的內部和外部問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四是政府支持企業發展需要採取哪些主要措施。五是對進一步改善發展環境、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調查結束後,共回收有效問卷119份。問卷調查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1、今年以來企業經營總體平穩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今年以來企業的經營情況總體上比較平穩。從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用工需求、出口、投資五項指標的簡單算術平均值看,有9.7%的企業表示有明顯增長,有39.8%的企業表示有所增長,有30.3%的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總體上看,被調查民營大企業今年以來的經營形勢比較平穩,處於穩中略增狀態。雖然也分別有11.6%、2.9%的企業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明顯下降,但總體比例並不高。

  分指標看,營業收入指標的表現明顯好於利潤總額變化。營業收入發生不同程度增長的比例為68.9%,但利潤總額不同程度增長的企業只有53.0%,比營業收入指標低15.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營業收入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的企業佔比只有10.1%,但利潤總額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的企業比例則達到了24.4%,利潤總額下降的企業比營業收入下降的企業多出14.3個百分點。

  企業出口增長同樣弱於營業收入增長,國際市場需求相對疲軟,對增長貢獻呈下降趨勢。在全部被調查的民營大企業中,只有5.9%的企業認為出口有明顯增長,另外有26.1%的企業表示出口有所增長,出口增長的企業總佔比為32.0%,不到營業收入增長企業佔比的一半。不過,考慮到由於有23.5%的被調查企業並沒有填寫出口變化數據,所以結論可能並不一定嚴謹。  

2、對全年預測為中性趨穩向好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被調查的民營大企業對今年全年經營情況持相對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未來三個季度的經營形勢可能會趨穩向好。有11.8%的企業認為未來三個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好轉,有42.0%的企業認為會有所好轉,持轉好預測傾向的企業佔比為53.8%,超過了半數。有24.4%的企業預測持平,4.2%的企業認為會有所惡化,0.8%的企業認為會明顯惡化,被調查企業做出悲觀預測佔比僅有5.0%。此外,9.2%的企業認為對未來三個季度的經營形勢難以做出判斷,另有7.6%的企業沒有填寫預測數據。如果將這些企業視為持悲觀態度,則總體持悲觀預測的企業佔比增至21.8%。因此,總體上看,民營大企業對未來三個季度可能是持謹慎樂觀、中性偏穩向好的態度。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就加快民營企業發展作出了「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等六個方面的有關政策落實的重大部署。從問卷調查結果看,4個多月來,各級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具體落實,民營企業與企業家對上述六個方面的改進均有較好感知。其中,對「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成就感知最為明顯,改進感知比例為79.4%;對「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成就感知居於其次,改進感知比例為69.7%;對「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成就感知最低,改進感知比例僅為37.9%。 

 1、企業對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有較好感知

  減稅降費取得初步成效。總體上看,企業認為自去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以來,企業的稅費負擔有所減輕。有11.6%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認為自身稅費負擔有較大好轉,有37.5%的企業認為自身稅費負擔有所好轉,感知稅費負擔降低的企業佔比為49.1%,接近一半。但與此同時,也有40.2%的企業認為稅費負擔並沒有發生變化,另外分別還有5.0%、0.8%的企業認為自身稅費負擔有所加重、明顯加重。

  具體來看,企業對稅收負擔下降的感受最為明顯,有66.4%的企業感知到稅收負擔有不同程度下降,而認為稅收負擔不減反增的僅有4.2%。企業對地方政府亂收費、亂攤派情況改善的感知程度居於第二位,有63.9%的企業認為當前亂收費、亂攤派現象有不同程度好轉,認為亂收費、亂攤派更趨嚴重的僅有1.6%。企業對降低中介組織收費的改革感知程度最差,只有34.5%的企業認為當前中介組織收費有所下降,另有6.7%的企業認為中介組織收費問題更加突出。此外,企業對行政事業性收費、社保費用、水電氣供應與鐵路港口等服務費用降低的感知程度都沒有超過50%,分別只有46.2%、42.0%、42.0%。 

 2、期待融資難融資貴根本性好轉

  政府多維度推進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但大多數民營大企業資金壓力並無實質性緩解。總體上看,只有4.6%的企業認為當前融資難融資貴有較大程度好轉,有33.3%的企業認為融資難融資貴只是有所好轉,有37.6%的企業認為融資難融資貴狀況與去年基本持平。此外,還有7.2%的企業認為融資難融資貴情況有所加重;有0.8%的企業指出融資難融資貴明顯加重。另有多達16.5%的企業沒有對融資難融資貴表明態度,其實可以將這一群體同樣理解為對融資難融資貴緩解持不願參與評價的負面態度。三者相加,對融資難融資貴緩解持負面態度的企業佔比為24.5%。即將近有四分之一的企業持負面態度,將近四成的企業認為與去年持平,因此可以認為,融資難融資貴雖然在部分企業有所緩解,但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未見明顯好轉。

  具體來說,企業對多渠道融資的感知最為顯著,有45.1%的企業感知在多種融資渠道上有不同程度好轉。對政府部門拖欠企業款項問題好轉的感知程度居於第二位,有42.9%的企業認為政府拖欠帳款問題有不同程度好轉。 

 3、公平競爭環境總體好轉

  各級政府在推進公平競爭環境建設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實質性成效,企業在競爭環境改善方面有明顯感知。總體上看,有11.6%的企業認為公平競爭環境建設有較大好轉,這一比例明顯高於融資難融資貴,也稍高於減輕稅費負擔。有41.5%的企業感知公平競爭環境建設有所好轉,感知比例也高於減輕稅費負擔與融資難融資貴。二者相加,有53.4%的企業認為政府在公平競爭環境建設方面取得不同程度成就。只有0.8%的企業認為政府推進公平競爭環境建設不僅沒有取得成就,反而有所惡化;另外有12.3%的企業沒有對公平競爭環境建設表明態度。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各級政府在公平競爭環境建設方面取得了實質性成效,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總體有所好轉。

  具體來說,各級政府在審批許可方面的改革成效最為明顯,有66.4%的企業認為審批許可有不同程度好轉。在市場準入方面的改革居於其次,有55.5%的企業認為市場準入有不同程度改善。企業對招投標、軍民融合改善的感知程度也都超過了50%,分別為54.6%、50.4%。企業對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的感知程度最低,只有40.3%的被調查民營企業認為,在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有不同程度好轉。  

4、政府政策執行方式進一步改進

  各級政府在進一步改進政策執行方式方面取得實質性成果,有將近六成被調查民營大企業認為政府政策執行方式有不同程度改進。總體上看,有10.6%的企業認為當前政策執行方式與先前相比有了較大好轉;有46.7%的企業認為當前政府執行政策的方式與先前相比有所改善。二者相加,認為政策執行方式得到不同程度改進的企業佔比為57.3%。與此同時,分別有4.2%、0.7%的企業認為政府在政策執行方式上有所惡化、明顯惡化;另有8.1%的企業沒有就政策執行方式改進表明意見。綜合而言,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對各級政府在改進政策執行方式上的付出較為認可,超過半數企業感知到了政策執行方式的改進。

  具體來說,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對政府依法執政的感知最為明顯,有多達70.6%的企業認為政府在依法執政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進。對安監執法改進的感知程度居於其次,有60.5%的企業認為安監部門的執法簡單化現象有不同程度改善。企業對環保一刀切、去產能不同所有制標準統一方面的改進感知也均超過了50%,分別為58.0%、52.1%。企業對去槓桿不同所有制標準統一方面的改進感知最低,只有45.4%的企業認為政府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改進。  

5、親清型政商關係建設成就突出

  親清型政商關係建設取得顯著突破,絕大多數被調查民營大企業都認為,親清型政商關係進一步完善。總體上看,有24.7%的企業認為,親清型政商關係建設有了較大好轉,這一比例在全部六個方面的企業感知評價均值中最高;有54.7%的企業認為,當前親清型政商關係建設有所好轉。二者相加,認為親清型政商關係建設取得改進的企業佔比為79.4%,將近佔全部被調查民營大企業的八成。僅有0.2%的極端個案認為當前親清型政商關係建設有所惡化,另有3.7%的企業沒有就親清型政商關係建設表明態度。

  具體來說,企業對政府主動為企業服務方面的改進感知最為明顯,有多達85.7%的企業認為當前各級政府在主動為企業服務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改進。企業對政府聽取企業反映訴求方面改進的感知居於其次,有84.6%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認為,當前政府在主動聽取企業反映訴求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進。有82.6%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認為,當前政府在主動為企業解決困難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進。企業對中介組織反映企業訴求方面改進的感知程度最低,有64.7%的企業認為,中介組織在反映企業訴求方面有不同程度改進。  

6、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感顯著增強

  國家在加強企業家人身與財產保護方面不斷出臺新舉措,對企業家的人身與財產安全保障不斷提高,企業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感顯著增強。總體上看,有20.7%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認為國家在對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方面有較大好轉,這一感知評價,僅次於親清型政商關係建設;有49.0%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認為,國家在對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方面有所好轉。二者相加,有69.7%的企業家認為,國家在對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進。僅有2.0%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反映,國家在對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方面有所惡化。另有5.0%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沒有就國家對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問題提供數據。

  具體來說,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對企業家人身安全的預期、對民營企業主體地位的感受這兩方面的變化感知較好,分別有70.6%的企業認為,企業家人身安全預期、民營企業主體地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對企業家財產安全預期的改善感知程度略差於人身安全預期,有68.1%的企業認為,企業家的財產安全保障有不同程度改善。

  對企業發展來說,人的因素至關重要。這不僅僅是因為人力資源是企業的關鍵投入要素,企業必須僱傭一定數量的員工,使其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方能產出產品與服務。還在於一方面從內部看,人力資源的數量與質量直接決定著企業發展的動力與潛力。另一方面從外部看,人力成本是企業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企業財務績效水平,構成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壓力。問卷調研結果很好支持了上述結論:一方面人才支撐不足是企業發展內部關鍵短板,另一方面人力成本上升是阻礙企業發展的外部突出因素。  

1、人才支撐不足成企業發展內部關鍵短板

  問卷設計時為被調查者提供了十四個內部因素備選項,要求被調查企業從中選擇五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其中「人才支撐不足」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短板。從問卷統計結果看,所有十四個選擇項都被不同程度提及。這表明所設計選擇項確實都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內部因素,同時也反映了企業對影響企業發展重要內部因素選擇各自有不同視角、不同見解,在這一方面並不存在普遍的共識。

  從提及頻率看,「人才支撐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缺乏新的增長點」、「管理現代化程度不高」、「資金周轉不暢」,排在民營大企業發展內部影響因素前五位。其中,有71.4%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均將「人才支撐不足」列為影響企業發展五大內部因素之一,高居十四個內部影響因素提及頻率榜首,「人才支撐不足」,成為制約民營大企業發展的關鍵短板。「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居第二位,企業提及頻率為39.5%;「缺乏新的增長點」排在第三位,企業提及頻率為34.5%;「管理現代化程度不高」排在第四位,企業提及頻率為27.7%;「資金周轉不暢」排在第五位,企業提及頻率同樣為27.7%。

  此外,企業對品牌重視度明顯不夠,品牌意識有待加強。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僅有4.2%的企業認為,「品牌意識不強」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內部因素,這一比例嚴重偏低,客觀反映了民營大企業對品牌建設重視不夠,沒有意識到高質量發展對加強品牌建設的要求。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推動企業開展品牌建設。但民營企業對品牌建設一直都沒能給予足夠重視,在品牌建設上的投入力度也有所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民營企業產品競爭力的提升,也不利於民營企業盈利水平的改善。民營大企業對品牌建設的重視度尚且如此,中小民營企業的品牌意識無疑更為令人擔憂。  

2、人力成本上升是阻礙企業發展外部突出因素

  問卷設計所列出的十二個影響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都不同程度地被提及為影響企業發展的五大外部因素,其中「人力成本上升,企業招工困難」成為六成以上民營大企業所公認的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外因。問卷設計時為被調查者提供了十二個外部因素備選項,要求被調查企業從中選擇五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從問卷統計結果看,所有十二個選擇項同樣都被不同程度提及。這表明所設計選擇項確實都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同時也反映了企業對影響企業發展重要外部因素選擇各自有不同視角、不同見解,在這一方面也不存在普遍的共識。

  從提及頻率看,「人力成本上升,企業招工困難」、「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強」、「國際競爭環境趨緊」、「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科技創新支撐體系不足,匯聚創新資源存在困難」,排在民營大企業發展外部影響因素前五位。其中,「人力成本上升,企業招工困難」被61.3%的民營大企業提及,排在外部影響因素第一位,是阻礙民營大企業發展最為突出的外部因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強」排在第二位,企業提及頻率為58.8%,同樣超過了50%;排在第三位的是「國際競爭環境趨緊」,企業提及頻率為46.2%;排在第四位的是「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企業提及頻率為37.0%;排在第五位的是「科技創新支撐體系不足,匯聚創新資源存在困難」,企業提及頻率為34.5%。

  問卷就民營企業發展對政府扶持政策的需求,提供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放寬市場準入和限制」、「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設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取消按照所有制區分企業的做法」、「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其他」等,共十二個備選項,要求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從中選出五項,作為企業所最為需要的扶持措施。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民營企業最為需要的支持政策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其次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再次是「建設公平競爭環境」。有88.2%的被調查民營大企業提及「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作為企業當前最為需要的五大支持政策之一,這一選擇比例已近九成,表明民營大企業對這一政策有共識性的普遍訴求;有73.9%的企業選擇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作為關鍵政策訴求,有52.1%的企業選擇了「建設公平競爭環境」 作為關鍵政策訴求。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對上述三個方面扶持政策的提及率都超過了50%。排在第四位的政策訴求為「放寬市場準入和限制」,企業提及率為39.5%;排在第五位的政策訴求為「完善政策執行方式」,企業提及率為28.6%。

  通過對問卷調查所獲得數據的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結論:

  結論一:民營大企業對今年發展形勢預測總體上中性趨穩偏好。今年以來,企業發展態勢平穩,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業收入有不同程度增長,但總體上增幅不大,而且利潤增速慢於收入。關於未來三個季度的預測,儘管半數以上企業總體上認為會有不同程度好轉,但更多傾向於幅度不大的有所好轉。因此,總體上看,民營大企業對全年走勢的判斷是中性偏穩有所向好。

  結論二:關於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六個方面政策舉措均在落實之中,落實成效有較大差異。民營企業與企業家對這六個方面的改進均有較好感知,其中對「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成就感知最為明顯,對「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成就感知居於其次,對「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成就感知最低,改進感知比例不足四成。而且,在每一個方面的具體舉措中,企業對改進的感知程度也同樣存在明顯差異。

  結論三:人的因素從內部與外部共同制約企業發展。一方面,人才支撐不足是企業發展內部關鍵短板,「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缺乏新的增長點」、「管理現代化程度不高」、「資金周轉不暢」,分別居於內部影響因素的第二至第五位。另一方面,人力成本上升是阻礙企業發展外部突出因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強」、「國際競爭環境趨緊」、「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科技創新支撐體系不足,匯聚創新資源存在困難」,分別居於外部影響因素的第二至第五位。

  結論四:減負是民營企業普遍性政策訴求。民營企業最為需要的支持政策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其次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再次是「建設公平競爭環境」;被調查民營大企業對上述三個方面扶持政策的提及率都超過了50%。「放寬市場準入和限制」和「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分居第四位與第五位。

  結論五:民營企業融資問題,需要特別加以關注。一方面被調查民營大企業感知「融資難融資貴」有所緩解的比例不足四成,絕大多數民營大企業認為融資難融資貴並沒有出現緩解;另一方面,有近四分之三的企業希望政府能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說明民營企業對融資支持確實有著迫切共性需求。(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課題組  執筆:劉興國)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揭陽市工商聯普法送法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洪展偉、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從揭陽市工商聯了解到,揭陽市工商聯擺正位置,扮好角色,悉心工作,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及時送法送政策進企業,當好民營企業家的「娘家人」,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 臨汾市委常委郝忠祥深入侯馬市調研民營企業轉型發展情況
    【核心提示】近日,臨汾市委常委郝忠祥深入侯馬市調研民營企業轉型發展情況。他強調,各級各部門及企業要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搶抓機遇,改革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周海江出席全聯政策落實情況民營企業座談會
    近日,全國工商聯第一聯繫調研組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政策落實情況民營企業座談會,助力落實各項紓困惠企政策、促進「六穩」「六保」工作。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 ...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會上,副省長陳良賢通報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的有關情況,李東生、蘇志剛、袁志敏、姚維兵、莊沛銳、周小萍、文宏福、董凡等8位民營企業家代表作了發言,暢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和感受,就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 全聯冶金商會召開民營鋼鐵企業發展戰略研討會
    「當前鋼鐵行業形勢發生了變化,給民營鋼鐵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後續去產能時代,品種結構調整、綠色環保及循環發展、科技和管理的創新發展、能源效益的深度開發、信息化建設、產融結合、兼併重組等七個方面是未來鋼鐵企業長遠發展戰略的方向,值得各民營鋼鐵企業深入探討,增強意識,形成共識。」
  • 鶴山市政協主席馮偉華調研桃源鎮民營經濟發展情況
    布丁播報今天上午,市政協主席馮偉華帶隊到桃源鎮調研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助力民營企業紓困解難,
  • 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
  • 巴南區:推動民營企業百日大走訪活動走深走實
    新華網重慶7月2日電 近日,巴南區落實全市統戰系統「民營企業百日大走訪」活動要求,通過全覆蓋走訪、全方位了解、全過程服務,推動民營企業百日大走訪活動走深走實。  全覆蓋走訪,把政策送上門  圍繞「送政策、穩信心、查實情、解難題」的工作主線,巴南區組建多層級多形式的走訪組。
  • 32家紡機企業經營情況大摸底,告訴你2019行業發展「最真相」
    編者按: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日前走訪調研了國內32家紡機企業,還詳細了解了企業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行業運行分析進行實際摸底,把脈行業發展現狀。調研結果顯示,國內紡織機械企業的負責人對於行業發展總體狀況更加關注,運營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大部分企業對企業未來發展預期樂觀。
  • 聚焦丨「一帶一路」沿線中國民營企業現狀如何?這份報告都寫明白了!
    全國工商聯組織開展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調研,以引導服務民營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為出發點,了解和摸清「走出去」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情況及主要問題,總結一批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工商聯和商會在開展國際合作和服務引導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情況及存在問題;探索建立工商聯和商會服務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機制。調研活動擬形成系列成果。
  • 廬山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調研
    發布時間:2020-12-15        信息來源: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市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近日,廬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瓊深入江西省卓正石材有限公司、廬山市恆城服飾有限公司、星子聚源建材有限公司、九江磊鑫貿易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
  • 正安縣:構建親清型政商關係助 推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市場監管、營商環境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就企業在發展中有哪些難題,職能部門如何為企業排憂解難等進行坦誠交流。        「農業產業發展前期投入和整個周期的時間比較長,在遇到資金短缺的情況時,無法採用抵押現有資產的形式得到一定的貸款周轉,所以資金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貴州正安天緣園林觀光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夏志華說。
  • 兩江新區開展民營企業百日大走訪調研活動
    2020年07月17日 20:06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7月17日,兩江新區「抓『六穩』促『六保』民營企業百日大走訪」第6走訪組深入翠雲街道,走訪民營企業,面對面聽取企業意見,真心實意解決企業難題
  • 山東濟寧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支持民營科技型企業發展
    ,不斷提升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按照「挖掘發展潛力,激發創新活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整合科技資源,提出了支持民營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有力措施。  一、舉辦創新工程師培訓班,培養民營科技型企業核心創新人才。建立山東省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與服務基地濟寧工作站,形成省市聯動的創新方法工作服務體系。
  • 浙江實施「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成效初現
    近日,以「貫徹落實《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簡稱《條例》)促進省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浙江省「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在杭州舉辦。本次會議由浙江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浙江省工商聯聯合舉辦。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學忠出席會議並講話,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陳浩主持會議,浙江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旭介紹《條例》貫徹落實情況。浙江省人大常委會財經委、法制委、預算工委和17個省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今年1月16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我國首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
  • 關於下發《杭州市工商聯關於組織民營企業參與「聯鄉結村」幫扶...
    杭州市工商聯民營企業參與「聯鄉結村」幫扶活動相關情況調研表4.各級工商聯要積極動員和組織我市民營企業參與,更好地彰顯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風貌。三、參與方式(一)民營企業直接參與市領導掛帥的幫扶集團,並對應市領導掛帥的鄉鎮。(二)根據扶貧重點村實際情況,由民營企業自行選定對應村進行幫扶。
  • 優化營商環境 恩施市法院執行和解助力民營企業持續發展
    7月29日,恩施市人民法院成功協調一起涉民營企業的裝飾裝修合同糾紛案件。在維護申請人勝訴權益的基礎上,最大限度保障了民營企業的正常運行。調解過程中,市法院院長冉文化與雙方當事人認真分析案情,釐清法律關係,總結爭議焦點,針對當事人訴求提出合理建議,力求找到能夠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的辦法。本著為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原則,及時調整調解思路和方案,經過院長冉文化、分管副院長黃亞以及執行局負責人伍偉的反覆調解,終於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 四川省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向善向好
    報告指出,四川民營企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形成共識,走綠色發展道路,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已成為解決生態與發展問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一是四川民營企業綠色體系建設加速推進,綠色發展主動性不斷增強。
  • 遼寧省工商聯、省法院與民營企業家共謀司法助力振興發展良策
    座談中,趙延慶指出,省法院一直高度重視和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司法保障,回應了民營企業家的期盼,堅定了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讓民營企業能夠在更加公平、公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 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民營企業有必要在參與國家戰略中謀發展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電 題: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民營企業有必要在參與國家戰略中謀發展作者 張舵 楊程晨「民營企業一定要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只有整體經濟穩定,百姓富裕,企業才能更好發展。」意見提到營造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時強調,要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政策體系,建立規範化機制化政企溝通渠道,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實施重大國家戰略。2004年,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同意民營企業及旅行社開辦航空公司,春秋旅行社成為首批籌建航空公司的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