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鄙視鏈
近期,一張「動畫片鄙視鏈」圖在網上熱傳,圖片上金字塔尖是「探險活寶」「開心漢堡店」「倒黴熊」等最新、最流行,還沒有中文配音版的各種英文原版動畫片,然後是「迪士尼」「海綿寶寶」「託馬斯小火車」等從歐美日韓引進的動畫片,最底端的是「喜羊羊」「熊出沒」「豬豬俠」等國產動畫片。
雖然這張圖的說法有些過於偏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動漫市場上,我國的動畫產業遠遠遜於美國和日本。
時下熱映的「小黃人」——《神偷奶爸3》首周票房破4億元,突破由《功夫熊貓3》創造的3.39億元動畫片首周票房紀錄,而這兩部系列動畫片都是從國外引進的。
黃金時代
但是,你是否知道,中國動畫片也曾有過黃金輝煌時期。
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遠赴中國來拜訪他的啟蒙老師——導演萬籟鳴,手塚治虫正是看了萬籟鳴早期作品《鐵扇公主》之後,下決心棄醫從畫、走上漫畫這條道路。
一起繪製了阿童木牽手孫悟空的作品二人
毫不誇張的說,在1926-1966期間,我國的動畫產業額正對國外進行著文化輸出,如果你不信,可以往下看:
日本動漫另一位領軍人物,宮崎駿,他的偶像是大鬧天宮的另一位主創,孫悟空的形象設計者、畫家張光宇先生。宮崎駿在接受採訪時,不止一次的提起中國動畫作品對他的影響。
張光宇:《大鬧天宮》形象設計者
宮崎駿當年是工會的活躍粉絲,舉著毛主席語錄上街的熱血青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到死都是赤化分子。」
宮崎駿至今都因為在漫畫作品中貫穿反戰理念,並且承認日本侵華的歷史事實,從而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攻擊污衊。
宮崎駿作品
《山水情》在國內外獲得了多項大獎,但是,它也被稱作中國水墨動畫的絕唱
《神筆馬良》獲得義大利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文娛片一等獎,此外還獲得敘利亞、南斯拉夫、波蘭和加拿大等電影獎項
《小蝌蚪找媽媽》一舉贏得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法國第十七屆嘎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法國蓬皮社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兒童和青年節二等獎、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本年度接觸電影等十多個獎項
水墨動畫《牧笛》摘回丹麥第三節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哪吒鬧海》在法國、菲律賓等國奪得大獎
《三個和尚》獲得第三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黑貓警長》獲得埃及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
到八十年代末,我國國產45部動畫作品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中,先後73次獲獎。彼時國際評論界這樣的評價:
(中國動畫)達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藝術風格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中國學派。
從1991年以來,中國動畫已經25年與國際大獎無緣。而這二十五年間,美國人拍出了《獅子王》、《玩具總動員》、《頭腦特工隊》,日本動畫《聖鬥士星矢》《四驅兄弟》《櫻桃小丸子》《數碼寶貝》等,更是佔據了我們90後的童年。不由得讓人一聲嘆息。
左-右;張光宇 萬籟鳴 萬古蟾
大鬧天宮
手塚治虫的啟蒙老師萬籟鳴導演與宮崎駿的偶像張光宇先生都參與製作了一部動畫片,它就是——《大鬧天宮》。《大鬧天宮》是國產動畫的巔峰。所謂巔峰,就是最經典的一部,沒有之一。
整部《大鬧天宮》的繪畫以國畫為根基,用水墨渲染大背景,用工筆繪製人物,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我們的民族特色。
七仙女,敦煌飛天神還原
這部作品有多經典,我們自己說不算,來看看別人的評價:
「真正的動畫傑作。「——法國《人道報》
「《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式的美術片所做不到的,它完全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巴黎《世界報》
「全世界最好的動畫片。」 ——美國《綜藝》雜誌
展望
中國動畫的發展歷程有過很多輝煌,當然,問題自然也是不少。
現金國家對於動畫市場的扶持政策逐年增加,隨即越來越多的動漫創作基地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動畫頻道進入觀眾視野,眾多高校也開設了動畫專業,如:
越來越多的中國動畫人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中國動畫市場的未來可謂前景一片大好。
在文章的最後,讓我們向《大鬧天宮》等一系列經典作品致敬,希望我們的動漫從業人員不要忘記大師萬籟鳴的話:「世界美術片的發展歷史經驗證明,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影片,就越具有世界意義,才越能贏得世界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