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2020-12-23 星月童話佔卜師

電視劇《天道》是改編自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最大還原尊重了原著。

王志文塑造的丁元英這個角色如同弗雷德裡曼完美演繹的《流浪者之歌》般是手到心又到。

這部作品也如同丁元英的「得救之道」般引發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遙遠的救世主》這個書名細細品味,越加倍感意味深長。

一、世上沒有「救世主」。

人必須給自己立身。

一切靠自己,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永遠別寄望救世主。

中國有句俗語,「靠山山會倒,靠樹樹會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好」。

丁元英與韓楚在正天飯店一醉方休之時,借著醉意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實用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中國為什麼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

五臺山論得救之道時,丁元英對大師說「傳統觀念的死結就在一個字』靠』,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菩薩、靠皇恩……總之靠什麼都行,就是別靠自己。」

想想我們自己,今天旅遊差錢了一條信息「媽,贊助點唄」;明天買車差錢了「爸,擠車太辛苦了」;後天買房找父母、找兄弟姐妹、找朋友。父母的錢朋友的情有來無去成為常情常理。你視為靠山的朋友卻在吐槽「找我借,你平時非名牌不用,大吃大喝旅遊享受,我省吃儉用的過的還不如你呢。」

遇事最好先想想,自己能解決就絕不麻煩他人,大部分其實就是自己不願做不想做,長期積累形成的依賴思維。

很多人花大把時間社交,拓展人際關係,以為多認識人就可能有機會平步青雲、一招致富。除了靠親人朋友,還不斷開發新靠山新資源,真可謂用心良苦、未雨綢繆。

做好職務工作、加強專業技能、自我提升、學習嘗試新鮮事物、與時俱進,也就從思維上斷了「靠」別人的念想。

當內外強大之時,就擁有了靠自己的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的資源。

二、自救是「遙遠的」。

人自救,是最直接最可靠的

但也是「遙遠的」。

文中說到救世主又與文化屬性密切相關。大至國家、民族、小至團體、個人,任何一種命運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是天道,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人的文化屬性不是天生,是與後天、環境、教育、影響、認知、事件………相關。

在強勢文化氛圍中,更有成為強勢文化屬性的優勢。

在弱勢文化環境下,通過努力也可突破自身文化屬性,成為一個強勢文化屬性者。

而這個突破從「弱」至「強」,自我認知、覺悟是個緩慢的過程,再則需要事件、因素、環境等催化劑,通過行動、時間、自我超越發酵,最後結果圓滿。這必須也必定是「遙遠的」。

正如小丹說的:「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才能做到,我能做才是我的。」

所以,自己救自己,這個信念必須堅持堅定。因為自己從「覺到、悟到、再做到」,從立意到過程至結果,必是長時間的積累,必是「遙遠的」救主。

當自己成為強者時,就不需要救主。你就主導者、掌控者。

三、他救也是「遙遠的」。

弱勢文化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等待、期待別的救主,充滿變數與未知,註定也必定是「遙遠」的。

丁元英對韓楚風說過「強力作用的殺富濟貧,扒著井沿望一眼而已,不解決造血問題。能不能爬上來,取決他們自己。而農戶,不要期望天上掉餡餅,我救不了他們,能救他們的只有他們自己。」

想想,當你因為看中心意的房必須儘快下定時,剛好差二十萬元,於是向朋友求助時。朋友告訴你「我考慮一下,過兩日答覆你」。

這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兩日似乎很快,但於你而言分分鐘是煎熬,既怕好房子被他人搶了,又恐房子過兩日萬幸還在可錢卻無著落。這兩日用度日如年形容絲毫不誇張,這個救助遙不可及又充滿未知的不確定,對你而言是「遙遠而不可知的」。

俗語「水漫金山急,救兵姍姍來」。殘酷的現實常常卻是救兵不能來。

等待、期待的救主救恩,因為決定權不在自己手中。救或不救或救到什麼程度,掌控於皇恩、親人、朋友、強勢者手中。

所以說等待他人救助,因等待的時間、過程、外在環境、內心煎熬,不可知、不確定等因素,都是遙遠而充滿未知。

丁元英為了引導小丹理解文化屬性,責必論道,責即為診。深知得救之道必引罵名,依舊「當來則來,當去則去」。

看完《天道》,再細讀《遙遠的救世主》,如書中所說「文化產業、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

本書也帶給了很多人的思考,啟迪了人的覺悟,震撼了人的靈魂。

《遙遠的救世主》(《天道》的原著)是我壓箱底的好書,每年都會翻出來看一次,它反映了中國市場的特色,也反映了中國過去40年財富的2大秘密:一個是資本市場的炒作,一個是成本優勢。如果你能參透這本書,你就能夠發現財富的秘密。

《天道》改編自神秘作家豆豆的成名作《遙遠的救世主》,當時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大量好評,早期不少人把這本書當成網絡小說,隨著粉絲的增多,這本書才展現出它的價值。

豆豆異常神秘,網上關於她的消息很少,她就像隱居在古城的丁元英一樣,神龍見首不見尾。雖然只有高中學歷,卻寫出《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三部奇作。前兩部被翻拍成電視劇,《天幕紅塵》可能因為涉及大量政治學,又或者哲學理論太多,暫時無人拍攝。

如果你對作者的思想感興趣,可以點擊上方商品卡購買「豆豆三部曲」,你會發現這個作家真的神了。

相關焦點

  • 《遙遠的救世主》中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
    奕心在這裡向大家分享在《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中的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一、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作者豆豆是第一個提出「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人,強勢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強者塑造的文化,而弱勢文化是最普遍的窮人思維方式。
  •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的區別是什麼?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長篇小說,同時還有《背叛》《天幕紅塵》被稱為「紅塵三部曲」,美學和人生,人生就是一場美學,有人過程詩一樣,天國的女兒一樣,有人活得跟清明上河圖裡面的市井小民一樣,煙火氣十足,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
  • 《遙遠的救世主》:佛不必外求,而在自己心中
    佛在心中,不必遠求,佛在心中,人生的救世主自然也在心中,不要將人生的希望放在外界,只要內心向善,讓內心擺脫雜念,自己自然能夠入智慧境界。由《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其中闡述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生本無救世主,所以書名叫做「遙遠的救世主」,而真正的救世主就是自己,能救你的也就是自己明心見性的慧心。
  • 《天道》:如果真的有救世主,那為什麼是遙遠的救世主呢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這是《國際歌》的歌詞,我們的前輩們很早就有這樣預見性的結論了。但當看《遙遠的救世主》這篇小說時還是不由得想起這句歌詞。《遙遠的救世主》是以與救世主毫不相干的音響為主線,小說裡的人物緣起緣落,分分合合,命運糾葛,生死沉浮多被音響相關聯著。芮小丹、林雨峰、劉冰的死以及丁元英黯然從古城離開,肖亞文執掌格律詩公司後重組。靈魂拷問:我們應該怎麼活?是芮小丹、丁元英們那樣活的超然,還是劉、馮、葉們那樣活的世俗?
  • 《遙遠的救世主》:文化屬性的起源
    印象裡,是前年讀完的這本書,前些天和同事喝酒聊天說起《遙遠的救世主》的書和《天道》的劇,感慨頗深,特別是「文化屬性」一詞的認知,一種規律被靈活自如地應用在任何領域和事物之上,道家稱之為得道,佛經稱之為成佛,我們稱之為看破紅塵。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沒錯,就是《天道》它在2007年,豆瓣評分高達9.1分,其原著小說是豆豆寫的《遙遠的救世主》。故事講述了「商業鬼才」的丁元英,在放棄操盤私募基金之後,來到古城隱居時和古城的女刑警芮小丹產生了愛情。在此期間,芮小丹向丁元英要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很特別。
  • 《遙遠的救世主》中最現實的10句話,破譯丁元英的「布局密碼」
    《遙遠的救世主》中最現實的10句話,破譯丁元英的「布局密碼」12年前,一部沒有轟動的電視劇被播出,在豆瓣上卻能發現有著9.1的高分。這句話正是豆豆作品《遙遠的救世主》裡面的一段話。這部小說,不管是從廣闊的視野還是思想深度來講,都是極其罕見的,讓人讀起來十分過癮。
  • 《遙遠的救世主》經典的10句話,認清人性現實,至少讀第一次
    後來才知道電視劇是以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為原型的。之前郭德綱做客《魯豫有約》,稱自己不適合做生意,「入佛門六根不淨,入商界狼性不足。」魯豫顯然沒有聽說過這句話,用天真的口吻反問:「經商需要狼性嗎?」這句話正是豆豆作品《遙遠的救世主》裡面的一段話。
  • 看了電視劇《天道》,為何還要看《遙遠的救世主》?原著更加完整
    《天道》是國內非常難得的良心劇,它是按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揭開了「人生命運、或文化屬性」的密碼,小說比現實還現實,在現實社會中,你只能看到其中的「一角」,猶如盲人摸象一樣,在小說中可看到「全貌」 和前因後果,裡面的「逆向思維」是人生事業成功的基石,高人都在使用它,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 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男人的生存法典,其實女人更應該多看看
    其中對我最重要的,就是這部書----《遙遠的救世主》好書,是隨著歲月的沉澱讓人讀時有感,讀後有思的。那種心靈被撞擊的震撼讓人無法平靜,掩卷而思醍醐灌頂。《遙遠的救世主》,就是一本這樣的書。《遙遠的救世主》是一本可以列入「人生好書」的書籍,值得反覆閱讀。在《遙遠的救世主》的封面上有這麼一句話: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的確,這是一本用一個愛情、商業的故事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對人性的探討,對人生的覺悟。
  • 《遙遠的救世主》:一部包羅萬象「好書」,3次反駁矯正人心
    在這部由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裡,男主人公丁元英,那種天馬行空的思考方式,和對世事、人性洞若觀火的天道思維,一時間就引起了一股『天道』風潮。即便是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電視劇,也依然擁有著為數眾多的擁躉。
  • 《遙遠的救世主》淺談細節對話
    《遙遠的救世主》是電視劇《天道》的原著,書中男主丁元英,從生活當中闡述了對傳統文化的自我認知,其中廣泛的觸及人生、宗教、法律、文化、音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金融股票等命題,所揭示的深層哲理,已遠超出普通人知識架構下的認識境界,這正所謂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 作品大名鼎鼎,作者從未露面,《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
    記得最早接觸和吸引我的是電視劇《天道》,然後又找來了作者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再去讀了《背叛》和《天幕紅塵》。好的書、好的作者是有一種跨越時間的魅力,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滲透,一般的喜歡哪一種角色就會靠近哪一個人的性格,並不是刻意的模仿,模仿只是形似,而從心底裡的喜歡是喜歡、期盼和知己的恍然開朗的邂逅。
  • 看過《遙遠的救世主》後,再看《天幕紅塵》,你有什麼感悟
    我一直以為,從歷史背景出發,天幕紅塵要早與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但是從思維境界來說,應該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也可以這麼理解,天道都是那個天道,只不過背叛裡面闡述的是人性,遙遠的救世主闡述的是文化,天幕紅塵闡述的是紅塵,毫無疑問,人性才是最核心的部分,文化只不過是約束人性的籠子,甚至道德、法律、倫理、文化觀念都是這樣的存在。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對於基督信仰中「窄門」描述表達什麼意思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所著的長篇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天道》被人熟知,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一段愛情神話在現代都市的另類演繹,一場驚心動魄的商戰跌宕起伏,更重要是人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輝,個體文化屬性與命運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雖然小眾,但是其中的禪機和智慧很適合喜歡思考的人去尋味。
  • 《遙遠的救世主》:看芮小丹如何讓丁元英愛上他,參透男女那點事
    《遙遠的救世主》:看芮小丹如何讓丁元英愛上他,參透男女那點事郭德綱在2010年做客《魯豫有約》,說明自己不太適合做生意,他是這麼形容自己的:「入佛門六根不淨,入商界狼性不足。」」然而,5年後,這本書的作者豆豆又出了一部經典之作——《遙遠的救世主》。至今仍然是討論不衰的網絡熱點。(這本書後來被拍成電視劇,也就是《天道》。)《遙遠的救世主》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救世主為什麼很遙遠??
  • 《遙遠的救世主》聰明的葉曉明為什麼輸給了毫無背景的肖亞文?
    《遙遠的救世主》裡葉曉明是一個聰明人,但卻不是一個智慧的人。一個人僅靠聰明是走不遠的,正如丁元英對葉曉明的評價:「葉曉明是一個聰明人,但是一個人僅僅聰明是不夠的。」後來在格律詩面臨訴訟時,他急於求和,急於退出公司也充分說明了他是 聰明有餘,智慧不足。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為什麼沒提前把整個計劃告訴葉曉明他們
    《遙遠的救世主》看過很多遍,整個劇情的發展脈絡在我腦中反覆推演時,我產生了一個疑問:丁元英為什麼沒有提前把整個計劃告訴葉曉明他們呢?如果丁元英把整個計劃告訴他們,會不會改變最後的結局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可以做個假設,把丁元英所有可能告訴葉曉明他們的節點做個假設和推演。
  • 世界讀書日|《遙遠的救世主》緣到不躲,未到不求!何為「緣」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一直在說要「隨緣」,我們為什麼要隨「緣」,怎麼做到隨「緣」,何為「緣」?細思極恐的是,「緣」這1個字,竟然同時包含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在裡面。不知道其他字有沒有這種可能。比如,大時間與大空間的概念,即「宇宙」,這也是兩個字。
  • 讀《遙遠的救世主》:隨緣、惜緣、不攀緣,文化屬性,階層……
    在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隨緣這個詞兒出現了7次。能夠接觸到這本書,緣起於接觸到王志文、左小青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天道》。在第一集中,肖亞文如是評價丁元英:「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文化屬性是丁元英自創的一個詞兒,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出現了27次。按照他的理解,支配人的價值取捨行為的那個東西就是主,即文化屬性,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