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俗稱「太歲草」,若長在你家房上,那是福報,千萬別盲目拔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水果是常見的食物,吃水果,對於城裡孩子來說最平常不過了。而在以前的農村,水果在鄉下孩子的眼裡卻是稀罕物,不過這難不倒農村娃,各種野果是最美味的零食,比如有一種植物,味道酸甜可口,人稱「酸腳丫」,好吃好看用處多,若您家房上有,請珍惜。
說到野果,對於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來說是熟悉的,而圖中這種叫「酸腳丫」的東西,可能認識的就比較少了,更別說是拿它當水果來吃。這種植物葉片肥厚外形像動物的爪子,農村娃叫它「酸腳丫」,在野外遇到酸腳丫就採摘著吃,味道酸甜又可口,因為其外形漂亮常挖回家當花卉種植。
「酸腳丫」植株肉質沒有木質莖,葉片青綠色或褐色排成蓮座狀,酸腳丫是這種植物的俗稱,因為在農村分布比較廣泛,自然名字就有很多,馬虎爪、「幹提(di)溜」。學名晚紅瓦松,為景天科瓦松屬植物,是原生品種。瓦松極為耐寒耐乾旱,一般野生在山坡或幹河灘礫石堆,以及老屋頂的瓦礫縫中。
晚紅瓦松是一種令人稱奇的野草,頭年不開花結實,植株僅有葉片簇生,葉片肥厚樣子嬌小,冬天時葉片脫落休眠,第二年春天休眠葉又開始生長,秋天開花結實。進入冬季植株凋亡,來年春天蓮座旁又會長出新植株,「離離瓦上松,兩歲一枯榮」,古人稱它為「昨葉何草」。
晚紅瓦松為土生土長的原生物種,在農村的野外,晚紅瓦松多成片生長,葉片層層堆疊成塔狀,深秋季節形態如小松樹,開著不鮮豔的花穗,花蕾只有芝麻粒大小,在雜草叢中尤為漂亮。
在農村除了野外,在一些老屋頂的舊瓦縫中也常有這種植物生長,有些還長成了多年生的老樁。瓦松長在屋頂上,此時的又有了另一個名字:太歲草。老人說房頂上長有瓦松可以保佑一家人生活平安,若自家房頂上長有瓦松,那是福報,千萬挖不得。
其實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價值,晚紅瓦松是一種傳統中草藥,在藥用方面具有消腫止血,解毒等功效,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瓦松入藥的記載。
晚紅瓦松株形美觀因此有極高觀賞價值,作為本土原生多肉植物,受到許多花友的喜愛,如今晚紅瓦松成為園藝植物新貴,賣到十幾元一株。酸腳丫這種植物在以前常見,而今生活條件好了,很多老舊瓦屋被荒廢,瓦松在農村也少見了。若出現在您家房頂上,請珍惜別盲目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