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三伏天千萬別割果園地表的「草」

2021-03-03 農醫士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農醫士,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經典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已經入伏了,7、8、9、10月也漸漸進入全年降雨高峰期。雨多了,果園土壤墒情好,草也相對長得快。

旱塬地區的果農,由於長期乾旱缺水,總怕雜草與樹爭肥爭水,因此常常視草為「害」,鋤草要除根,鋤草要滅生。其實,長草覆草的果園,大熱天草就是果園的天然「空調」,吸熱降溫,一進果園涼嗖嗖。


雨水多了,草能消耗盈餘水分,抑制秋梢生長。

高溫乾旱,把草割倒,地表就像鋪了一層「綠地毯」,既能蓄水保墒減少蒸發,又能降低地溫保護根系。小草長著根就長,草根生長就是喝油的「松耕機」,既能防止板結,又能疏鬆土壤。大家何樂而不為?

特此提醒:中後期果園土壤管理,千萬別用旋耕機「斬草除根」,千萬別用除草劑「毀滅生靈」。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臺灣學者對「草生栽培肥水加倍奉還」的復興管理。

一、草像大地的「皮膚」 

臺灣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洪輝祥認為「野草就像大地的皮膚。」沒了草,土地就少了第一層的保護機制。不噴除草劑,下雨後地上的植物會接力儲水,從雜草到果樹,由淺而深的根系形成綿密完整的「地錨」,將水份吸附涵養在土層之中,等到枯水期再慢慢釋放。


果樹需要土壤儲水保肥,而土壤需要草的保護。張靜玉的觀察是,留草不僅護土,還可以讓果樹根系往深處扎。如此一來,在遭遇狂風暴雨逆境時會更強健。張靜玉還發現,草能在土中形成孔隙,一施肥就滲透下去,不會在表面漫流。草也能保留土中的礦物質,不用再施用過多化肥。

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蔡東纂,對於農民擔心草會競爭作物養分的心態,他釐清觀念,「草生栽培是讓土壤有機質增加最快的方法,草死掉回到土壤,因為光合作用產生同化物質,還加利息還給你。」他卻特別強調:益菌要有用,前提是健康的土壤要有足夠的有機質,益菌才有足夠的食物。而有機質的最佳來源,正是適應當地生長的雜草。 

雜草就像是一隻只綠色的觸手,捕捉太陽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將之轉化為植物所需的能量和營養,餵養表土和土中的各種生物與微生物。同時,草不僅可以有效增加有機質改善土壤質地,並減少土壤流失、促進土壤通透性,還可調節園區溫度和土中水份。
有些農友擔心在果實成熟期若留太多草,下雨時會增加土壤含水量而降低果實甜度。不過蔡東纂說明,草生植被反而有助於蒸散土中過多的水份,自動調節溼度。草的控溫功能更是關鍵,譬如果樹生長期間,會遇到伏老虎豔陽直射,將淺層根系的土溫迅速提升,超過35℃,根系功能會下降,甚至導致根系受傷與病蟲害,果實也會過早成熟且異常。但若保留適當的草量,就可維持土表溫度恆定,不致過高或過低。果農張寶山因父親對除草劑過敏,自家果園已經三十多年沒噴除草劑,他用長年實踐經驗解答農民對留草的擔憂。張寶山說:「人家的園一兩個月下一次肥料,我是三個月以上,一季才下一次。」草會躲病蟲害嗎?張寶山說:「不覺得有這個問題,吃草的蟲和吃樹葉的蟲不一樣,而且草裡會有螳螂,就是害蟲的天敵。」張寶山的灌溉頻率也比鄰近農園低,「一般大概兩周沒下雨就會去灌水,我的大概一個月不下雨才需要。」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張汶肇分析,因為草會增加土壤孔隙、減少土壤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減少溫溼度劇烈變化,便會加速根系的生長;根系活力強,對養分的吸收能力也就更強。致力研究草生栽培多年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林永鴻歸納:微氣候的改善、水土保持、增進土壤的理化性質,都是草生栽培的重要功能。草死後就成為微生物的食物來源,如此在土表養成的多為耗氣性的微生物。林永鴻還發現,不用除草劑的果園,果實風味也有所提升,而且果實裂果率比地表裸露區明顯減少。這主要得益於草能截留土中的礦物質,草根能夠吸附植物所需的鈣、鎂、鉀等營養元素。果樹根系的自然拓展,可吸收更多養分。

據張汶肇觀察,能接受草生栽培的果農越來越多,顯示農民確實感受到留草的好處。以他經常拜訪的麻豆文旦產區而言,「十幾年前,大概不到一成的人願意做,現在保守估計有兩、三成以上,青年農民的接受度又更高。」不過草生栽培真的能幫農民「加分」!

張汶肇舉例,文旦質量評比中有一項就是「園相」,草生栽培不僅園相優美,並有助於土壤永續性。

雜草之所以被視為「雜」草,是因為它看似對人類「無用」,徒增栽培過程的幹擾。不過草之無用,實為大用,「養草肥田」的觀念自古即有記載,只待今人重新向傳統智慧與自然法則學習。 

相關焦點

  • 三伏天防治結石,把路邊的這兩種草當茶喝吧!
    近幾日全國略有降溫,但馬上也要迎來三伏天的末伏了,溼熱之氣雖然不如中伏那麼中,但是決不可掉以輕心。就在前幾天看到一篇國外的關於腎結石的報導稱,腎結石出現的臨床表現最大風險和高溫天氣密切相關,這種現象與脫水有關。
  • 2019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今年數伏三伏天時間表
    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為炎熱的時期,時下,最關鍵的是如何防暑。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嗎?末伏時間又是什麼時候呢?2019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2019年三伏天具體時間:2019數伏從7月12日開始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數伏三伏三九的含義解釋怎麼理解的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今年的三伏天如何巧用艾草?
    2020年自7月16日開始早已入伏,三伏天正式開始了。伏,表示陰氣受到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這時地表以上為至陽 ,而被迫藏於地下的陰,則成為至陰 。 需要留意的是,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原因 ,當初起名 「伏」是很科學合理 的。 倘若夏季能明白怎麼用艾也是一個很好的調養人體的切入點 。
  • 三伏天,別讓你的植物享受日光浴
    三伏天,別讓你的植物享受日光浴圖文/半隻熊吉8月,進入三伏,重慶已經衝到了38以上。而植物們,也在經歷著炙烤。在這個季節,怎麼養護植物,是很多人遇到的難題。然後是琴葉榕,琴葉榕喜陽,喜明亮環境,但千萬不要以為它能曬。夏季的陽光會很輕易地曬穿它。所以,還是拿回室內吧。但不用像龜背竹那樣太過遮陰。接著是竹芋類,千萬不要拿出去曬,竹芋是及其喜陰和潮溼的植物。部分竹芋,即便你放在室內,也會由於室溫過高而焦邊黃葉。
  • 三伏天,千萬別做這七件事,傷遍心肺脾胃和腰頸!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三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2020年三伏天時間初伏:7月16日-7月25日中伏:7月26日-8月14日末伏: 8月 15日-
  • 這種草會咬人,俗稱「蠍子草」,遇見了千萬別碰
    比如這種會咬人的「蠍子草」,就含有強烈的毒性,所以遇見了千萬不要好奇去觸摸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會咬人的草吧!蠍子草,學名蕁麻,又叫做蜇人草、咬人草、無情草、植物貓等,是蕁麻科蕁麻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蕁麻植株整體高度在生長成熟後可高達1米左右,在鄉下眾多野花野草中也算是高的了。
  • 導遊警告:去泰國旅遊千萬別帶它們,這2種東西被當地人禁止
    而去泰國的遊客就要注意了,導遊已經不止一次警告,去泰國旅遊的遊客不能帶這兩種東西,很多人違反了不僅會被當地警方罰款,還會給祖國的形象帶來負面影響。這2種被當地禁止的東西,一種是煙一種是白酒。先說說香菸,大家可能不知道泰國人有多厭惡吸菸的人。在泰國人的認知裡,吸菸的人都是「下等人」,有人說,如果帶電子菸呢?
  • 流口水警告!明天江門這個地方超熱鬧!有得吃有得玩,千萬別錯過!
    流口水警告!明天江門這個地方超熱鬧!有得吃有得玩,千萬別錯過!各位市民請持健康綠碼配合工作人員測溫後進場體溫超37.3度或從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回來的人員建議不參加在感受美味的其餘時間內請全程佩戴口罩另外,近期天氣寒冷進行戶外活動千萬要注意保暖哦
  • 美國猶他州發現神秘巨型金屬,官員警告:千萬別靠近!
    美國猶他州發現神秘巨型金屬,官員警告:千萬別靠近!他們警告任何人都不要靠近它。DPS發布的視頻和照片顯示,船員們正在探索這個金屬龐然大物。內政部表示,沒有「明顯跡象」表明是誰把它放在那裡的,它的來源目前仍是個謎。DPS的直升機飛行員Bret Hutchings表示,這個神秘的巨石金屬是「我飛行生涯中遇到的最奇怪的東西」。然而,他有一些關於它可能是什麼的理論。「我猜是某個新浪潮藝術家或什麼的。
  • 農村這種「陰陽草」,如今十分罕見,有幸遇到千萬別挖,很珍貴!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這種「陰陽草」,如今十分罕見,有幸遇到千萬別挖,很珍貴! 其實不是的,「陰陽草」的由來是因為這種草的一個獨特的特點,那就是白天這種草的葉子是張開的,但是到了晚上就會閉起來,就像我們晚上睡覺要把眼睛閉起來一樣。「陰陽草」的學名叫做珍珠草,這種草在之前的農村那是很常見的,但是現在由於修路建房,所以在路邊基本是看不到這種草了。
  • 三伏天我們要怎麼吃才好呢
    一看到有朋友在三伏天裡吃不好,沒胃口,我就著急。為什麼我就沒這個問題啊,什麼時候都吃嘛嘛香,吃了上頓想下頓。。。。。。沒胃口在我的人生中,不存在的。所以看著你們吃不好我真的寢食難安,我不想一個人胖。真的。那怎麼才能讓你們在這炎熱而又潮溼的天氣裡吃的下(和我一樣胖)呢?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
  • 明日入伏,這「福袋」別忘了給家人吃,鮮香營養,順利度過三伏天
    明日入伏天,這「福袋」別忘了給家人吃,又鮮又營養,順利度過三伏天。明天就入伏了,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長達40天,在這40天的高溫潮溼氣溫下,我們日常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不同的地區在三伏天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我們當地人三伏天習慣喝綠豆湯、下火的苦瓜豬骨湯、還有三伏天喝羊湯的習慣。在北方地區的習俗中都也有在頭伏吃餃子、二伏吃麵條、三伏吃烙餅攤雞蛋的說法。因為三伏天中容易出汗,吃這些食物可以幫助我們排出體內的寒氣,對身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好處。
  • 花蓮七星潭現夢幻"藍色氣球" 他警告:千萬別碰,會死人的!
    花蓮七星潭現夢幻"藍色氣球" 他警告:千萬別碰,會死人的!
  • 俗稱「太歲草」,若它出現在您家房頂,那是福報,千萬別拔掉
    此物俗稱「太歲草」,若長在你家房上,那是福報,千萬別盲目拔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水果是常見的食物,吃水果,對於城裡孩子來說最平常不過了。瓦松長在屋頂上,此時的又有了另一個名字:太歲草。老人說房頂上長有瓦松可以保佑一家人生活平安,若自家房頂上長有瓦松,那是福報,千萬挖不得。其實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價值,晚紅瓦松是一種傳統中草藥,在藥用方面具有消腫止血,解毒等功效,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瓦松入藥的記載。
  • 三伏天,旅居重慶。別了主城,我要上玉峰山。真心安逸
    第1次在重慶過夏天,尤其是今年的三伏天,是從7月16日開始。看來是要在山城,過完三伏天了。別了主城,我要上玉峰山。選擇在玉峰山上安頓下來,主要是因為這裡是離主城最近,海拔最高的一個地方(600米)。相對於主城的溫度,這裡的平均溫度要低5度左右。
  • 小暑是頭伏嗎和三伏天什麼關係
    小編為您解釋小暑含義及小暑與三伏天的關係。  》》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哪一天 2019小暑時間具體幾點幾分開始小暑是頭伏嗎  小暑不是頭伏,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頭伏指的是三伏天的開始。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今年初伏第一天是7月13日。「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
  • 電影《小丑》劇情黑暗,被電影院警告:別帶孩子看,沒有蝙蝠俠
    備受矚目的DC反派電影《小丑》終於在10月5日終於上映,電影在此之前已獲得一致好評,甚至票房報捷,但也因為電影過於寫實、黑暗而引發許多爭議,就連美國某些電影院還可以公告提醒家長「千萬別帶你家的小朋友來看《小丑》這部電影啊!」
  • 夏天別喝酸梅湯了試試這個,清甜爽口又解暑,讓你輕鬆度過三伏天
    夏天別喝酸梅湯了試試這個,清甜爽口又解暑,讓你輕鬆度過三伏天。三伏天天氣炎熱出汁多,要多多補充水分,多喝白開水或每天喝一點解暑的糖水,正好三伏天是暑假,兩孩子正好在家,每天早上早起為家人煮上一鍋糖水,這樣孩子一天在家的話不會想著去吃碳酸飲料喝冷飲了,自己煮的糖水健康美味又好喝,酸梅湯、雪梨湯、茅根湯和茅根竹蔗湯這些是我家三伏天經常做的,不過酸梅湯太酸,腸胃不好的話儘量要少喝一點,還是清爽可口的糖水比較適合孩子喝。
  • 三伏天到了,別忘了吃「三瓜 」喝「三粥」,不懂規矩可能要吃虧
    導語:今天正式踏入三伏天了,今年被稱為「加長版三伏天」,足足有40天這麼長,這麼悶熱高溫的天氣,持續30度以上的炙熱溫度,確實讓人難受不已。在這個一年當中最熱的時間段,長期的高溫會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會加快各種營養的消耗,同時也會抑制人的食慾。
  • 三伏天,別只給家人煮綠豆湯了,這5道湯清熱解暑,全家都喜歡
    導讀:三伏天,別只給家人煮綠豆湯了,這5道湯清熱解暑,全家都喜歡。炎炎夏日,您或許給自己準備了各種解暑神器:空調、西瓜、泡遊泳池?其實,最消暑解渴的並不是這些!花幾分鐘跟我一起了解下三伏飲食的訣竅,再學做5道老少皆宜的消暑湯吧,比排骨湯更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