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良友:從不以功臣自居

2020-12-24 西部網

【志願軍老戰士風採錄】

光明日報記者 馬榮瑞 光明日報通訊員 黃順

"如果不是退役軍人信息採集,阿爸的事可能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10 月 11 日,在安徽省淮北市國購心城小區,當大女兒宋華捧出一張發黃的立功喜報時,斑駁的紙面,業已模糊的鉛字似乎在默默訴說獎狀主人不平凡的過往。

"阿爸,你在哪裡當兵?"宋華貼在父親耳邊大聲喊。

" 27 軍 -81 師 -241 團 -3 營 -3 營 12 連!"自 2013 年患了腦梗,現年 92 歲的宋良友能清醒思考的時間越來越短,但部隊番號卻永遠刻在了他的骨子裡。

伴著老人顫顫巍巍的聲音,記憶將時間拽回到 70 年前的那段烽煙歲月。

宋良友出生於安徽省懷遠縣一個貧苦農家,1949 年 5 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編入第 27 軍 81 師 241 團 3 營 12 連。一年後,伴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高昂旋律,22 歲的宋良友同戰友們坐著"大悶罐",開赴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在連隊裡,宋良友被選拔為輕機槍手,成為尖刀組成員。在 1950 年 11 月的新興裡戰鬥中,宋良友和戰友與比己方人數多出 3 倍的美帝聯軍殊死搏鬥,打退敵人衝鋒數十次,為全殲美軍第 31 團作出重大貢獻。此次戰鬥,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全殲現代化裝備美軍加強團的模範戰例。

戰鬥中,宋良友不幸被敵軍炮彈掀起,被掛在懸崖的樹上,肚子上炸出拳頭大的窟窿,腸子流了出來,當場昏死。甦醒後,他一把將腸子塞回腹腔,用身上的腰帶紮緊傷口,攀著懸崖上的草藤下到地面返回部隊,榮立一等功。

1951 年 4 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三八線"南北地區發起大規模反擊戰。一次突圍戰鬥中,戰事慘烈,宋良友所在 241 團能聚攏起來的,僅有團長隋克榮及宋良友等 5 人。時任班長的宋良友帶著兩名戰友突圍,九死一生返回大部隊,再次榮立一等功。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宋良友全身負傷 20 餘處,榮立兩次一等功,兩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被志願軍總部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1955 年,脫下戎裝的宋良友在淮南大通煤礦當了一名工人,1958 年 11 月又來到淮北市援建烈山礦,長期工作在井下生產一線。剛到烈山礦,綜掘機、鏈板機、皮帶機等採掘設備讓宋良友手足無措,機器設備的基本構造、運行原理、操作規範,他都要從頭學起。宋良友不畏困難,勤學苦練,很快成長為一名行家裡手。

"不爭不搶不紅臉,宋師傅帶徒弟從來不兇人。"現年 82 歲的祖國英是淮北烈山礦退休職工,1959 年 8 月,剛剛進入烈山礦的祖國英在井下當起採煤工,宋良友正是他的師傅。祖國英清晰記得,1961 年 4 月,在井下工作不久,他們遇到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在一次煤層試採時,細心的宋良友發現,途經的一段巷道頂部"像是破了一個洞",窸窸窣窣往下漏煤。

憑著在戰場拼殺歷練出的靈敏嗅覺,宋良友判斷,這種現象很可能是由瓦斯洩漏導致的——巷道有塌方風險。他果斷要求班組成員立即從工作面撤離。第一次遇到險情的祖國英貓著腰,順著低矮的巷道,膽戰心驚地前行了數十米,發現前方碗口粗的撐木已經被塌方煤層擠壓得東倒西歪。

"轟隆隆……"倒塌聲越來越大,年輕的祖國英嚇得全身哆嗦,但宋良友沉著鎮定。

"鏈板機,快上鏈板機!"發現向井口運輸煤炭的鏈板機還在運轉,宋良友將大家一個個推了上去,依靠機器的動力,匍匐著通過了塌方段。就在大家脫險幾分鐘後,鏈板機不堪塌方煤層重負轟然斷裂……

"那次如果沒有宋師傅,我們可能沒人能活著出來。"回憶起往事,祖國英神情動容。事故發生後,宋良友僅在家中休息了一天就返回了井下。

"宋師傅就是這樣,在井下苦活累活搶著幹,實在累壞了,就躺在煤窩(煤炭堆)裡唱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祖國英說。

工作中的宋良友任勞任怨,在生活中,卻對家人十分嚴格。

宋良友的大女兒宋華年輕時曾想通過招工進入烈山礦"燈房"(管理礦場工人照明設備的場所)工作,希望父親向單位提出照顧。宋良友的回覆卻只有簡簡單單一句話:"別給國家添麻煩。"

1984 年 3 月,宋良友退休。幾十年來,宋良友從不以功臣自居,連與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都不知道他是戰鬥英雄。

2018 年 12 月 16 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臨海童街道辦事處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對老人進行信息採集時,才將這段崢嶸歲月重新喚起。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唯他一人逃出死亡名單,結果令人唏噓!
    自從大明江山建立之後,朱元璋坐穩了皇帝,便對手下那幫功臣大開殺戒,那些昔日與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夥們,幾乎被他趕盡殺絕,徐達、李善長、劉基、胡惟庸、藍玉、葉升、馮勝、宋濂、傅友德等無一倖免。然而,有一個人卻逃過殺戮,最終活了下來,他就是信國公湯和。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朱元璋殘害功臣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確保大明基業永固,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不準有任何閃失。
  • 他曾兩次立一等功,腸子被炸出來包紮後繼續戰鬥,從不提及戰功
    1928年,宋良友出生在安徽淮北市。國家和民族危難之際,他選擇站出來保家衛國。1946年,18歲的他參軍了。他在部隊中刻苦訓練,是連裡的機槍手,後還升任為尖刀班的班長,為新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新中國成立不久,韓戰爆發,國家領土的完整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威脅。為了國家和人民,軍人們再次上了戰場。
  • 從不以「角兒」自居,尚長榮與尚長貴一起坐「八字」「剪彩」
    尚先生吃飯有個習慣,甭管吃什麼都喜歡吃個熱乎勁兒,稍微一涼,他就覺得失了味兒,所以他吃飯比較急,但他又從不失風度,很講究品——品菜味,品鄉情。席間,他津津有味地說著往事。他說當年豐澤園的菜特別的好,京劇界的名角兒都喜歡到那聚會。
  • 北京胃思鄉心,他從不以「角兒」自居,與兄弟一起坐「八字」
    尚先生吃飯有個習慣,甭管吃什麼都喜歡吃個熱乎勁兒,稍微一涼,他就覺得失了味兒,所以他吃飯比較急,但他又從不失風度,很講究品——品菜味,品鄉情。席間,他津津有味地說著往事。他說當年豐澤園的菜特別的好,京劇界的名角兒都喜歡到那聚會。
  • 從不以「角兒」自居卻是「國際範」,京劇名家尚長榮有個北京胃
    尚先生吃飯有個習慣,甭管吃什麼都喜歡吃個熱乎勁兒,稍微一涼,怹就覺得失了味兒,所以怹吃飯比較急,但怹又從不失風度,很講究品——品菜味,品鄉情。席間,怹津津有味地說著往事。怹說當年豐澤園的菜特別的好,京劇界的名角兒都喜歡到那聚會。
  • 徐達是怎麼死的,朱元璋真的殺了低調的開國第一功臣嗎?
    徐達是怎麼死的,朱元璋真的殺了低調的開國第一功臣嗎? 朱元璋得以一統天下,與他手下的三位得力幹將是分不開的。李善長被朱元璋比作蕭何,授予首功。劉伯溫被朱元璋稱為「吾之子房」,其職能也如張良輔助劉邦一樣,總是能幫忙撥開迷霧。
  • 韓信死後,功臣人人自危,為何僅有陳平不動如山、毫不畏懼?
    劉邦之所以要殺死韓信,並不是因為別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韓信這個人太厲害了,而韓信死後,和他同朝為官的其他功臣怎麼看呢?一、作為兵仙的韓信,死的不明不白韓信的才華早就已經表現出來了,在輔助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韓信多次表現自己出眾軍事的才華,他也因此而被後人稱作為兵仙。
  • 看看漢武帝時期功臣的結局就明白了
    縱觀中國古代帝王,善待功臣的皇帝並不多。比如秦始皇從來不殺開國功臣,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也沒人能對他功高震主。還比如漢光武帝劉秀,文武雙全,是馬上天子,連毛主席都稱讚他是「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他也從不殺功臣。
  • 功臣造句和解釋_功臣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蕭乾《慄子》:「這年近三十的老姑娘,是這家的三代功臣。」] 特指對革命事業有特殊貢獻的人。 [魏巍《東方》:「這人恐怕是當了功臣以後驕傲羅。」]
  • 朱元璋濫殺功臣的背後,這些功臣真的一點錯都沒有嗎?
    洪武三年時,朱元璋大封大賞這些功臣,除了給這些功臣賜公爵、侯爵外,還賜給了他們丹書鐵券(就是俗稱的免死金牌)。賜丹書鐵券這原本只是作為一種獎勵這些功臣的方式,其目的是讓他們知足,安分守己,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功勞苦勞沒有白費,可惜的是獲得了免死之權的功臣們誤會了朱元璋的本意,心裡只覺得這是皇帝對自己更重視。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玄機
    凌煙閣24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搞出來的,他叫著名畫家閻立本畫了24位功臣的畫像掛在凌煙閣裡,所以就有了凌煙閣24功臣。這24功臣的排名是這樣的: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秦瓊。 然而這24位功臣的排名卻有一些奇妙之處。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排名背後的玄機。
  • 程咬金、秦叔寶等,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後八位功臣簡述
    凌煙閣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曾經追隨自己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所建立的,前兩期分別簡述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十六位,這期主要簡述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在最後面的八位功臣。另外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並非按照功勞的大小來排名的。17、陳國公侯君集侯君集是唐朝時著名的軍事將領,曾經追隨唐太宗李世民徵戰四方,支持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 劉邦殺功臣,趙匡胤、朱元璋殺功臣,為什麼李世民不殺功臣?
    都是槍林彈雨中過來的,相互之間有著深厚的「革命友誼」,不是實在沒辦法了,誰願意殺功臣鬧著玩?殺功臣,都是因為皇帝受到了威脅。威脅不一定來自當下,來自現在,更可能是一種潛在的、長期的威脅。而能夠被威脅,還是皇帝本身不夠強大。以劉邦為例。這貨也是馬上天子,刀槍劍戟奪天下。
  • 常玉珍和她的「常記功臣幸福院」(組圖)
    點擊進入>>>   逢年過節,常玉珍都要親自下廚,制訂菜譜、調節口味,在外從不喝酒的她還會端起滿滿一杯酒  常玉珍給老功臣們徵婚前就想到,如果這次徵婚失敗了,對他們是一種打擊,會給他們的心靈帶來創傷。所以她在徵婚啟事中特別加上了一條:只要跟老功臣結婚,負責養老送終,跟老功臣一樣待遇。幸福院陸陸續續來了十幾位老媽媽,老功臣們因此煥發了青春,頓時年輕了許多。兩年多時間裡,她先後3次為老功臣們徵婚並操辦了隆重、熱烈的集體婚禮。  筆者和老人們正聊得高興,聽到院裡的開門聲。
  • 唐太宗為紀念功臣,留下凌煙閣24功臣圖,他們分別是誰?
    唐太宗為紀念功臣,留下凌煙閣24功臣圖,他們分別是誰?公元643年,也就是貞觀十七年,一代千古明帝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為了紀念並且賞賜與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大功臣,特意找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大師閻立本為二十四位有功的大臣完成畫像,其畫像比例也是完全按照真實人物大小,面向北邊而立,意為皇恩浩蕩,對皇家保持敬仰,將這二十四功臣畫像,陳列在凌煙閣內,讓後人永遠銘記這些開國功臣,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功臣圖》。
  • 深圳旁邊的惠州——以二線城市自居的三線城市
    深圳旁邊的惠州,常年以二線城市自居,其實是三線城市。1.房地產才是惠州最大的產業,電子和石化不是2018年惠州第二產業增加值是2161億元,但是全年房地產固定投資就達到了差不多1000億。……4.明明是三線,官方和民間多二線自居惠州是三線,守住珠三角 香港 深圳 粵東門戶混成三線城市!各項指標都是三線,今年這麼艱難小心被人說成四線!
  • 為什麼劉邦沒殺幾個功臣,總有人說劉邦殺功臣呢?
    為什麼劉邦沒殺幾個功臣,總有人說劉邦殺功臣呢?對於張良之死,通常有兩個說法,一是安享晚年,居官善終;還有一個說法是功成身退,隱於山林。張良為人深明大義,了解劉邦的心思,在高祖登基後,便選擇了明哲保身的從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