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賣出25億,免稅牌照有多值錢?

2021-12-21 新零售商業評論

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來,消費者買買買熱情高漲,一波概念股也坐收漁翁之利。

王府井用一張免稅牌照在兩個月時間換來了271億的市值增長;海南旅投曝出有望獲得離島免稅牌照的消息後,其子公司海汽集團股價應聲暴漲3.7倍,33天收穫了17個漲停板。

在免稅牌照放開的預期下,百貨業的「同行」開始扎堆申請,最近至少有12家已經發布公告。

狂歡之下,代購群體顯得最為冷靜。多位代購告訴燃財經,海南的代購相比最近瘋狂打折的日上免稅店渠道並沒有價格優勢,一些品牌尤其是奢侈品品牌,缺少新款和限量款,吸引力減弱。

曾經,上海灘的「十裡洋場」,一邊深圳、一邊香港的「中英街」,是國內最頂級的商業街,近20年來,這兩條「洋貨街」無人再提。

此次海南離島免稅新政一出,有觀點認為,這是國內免稅行業與其他國家/地區市場之間的博弈,但有零售業內人士告訴燃財經,國內線上和線下零售業之間的爭奪到了下一個賽點,或者可以說是後者的一次政策紅利

過往是單一「二房東招商」模式的線下百貨企業,面對「熱衷補貼」的電商界選手,勝算幾何?可能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顧客狂歡,代購觀望 

今年疫情對整個代購行業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式的,一位五年以上的資深韓國代購已經開始轉行做批發,在朋友圈招呼「歡迎同行拿貨」,並將籤名改成了「來年再戰海外」。

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離島免稅新政策,規定自7月1日起,離島旅客每人每年的免稅額度從3萬元提升到10萬元,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化妝品每次離島限購件數從12件提高到30件;免稅商品種類由原來的38種擴大到45種,新增手機、平板等七大類免稅商品。

這一政策相當於為國內免稅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不少網友反映,免稅新政第一天,三亞免稅店外的隊伍長度是往日的兩倍多。

數據顯示,7月1日至13日,離島旅客累計購物16.8萬人次,購物總額9.03億元,日均購物旅客1.3萬人次,日均購物額7000餘萬元,比政策實施前日均購物額增長三成。

據海關總署消息,新政實施首月,海南省4家離島免稅店實現免稅銷售額約25億元,人均消費5527元,同比分別增長240%和82%。

燃財經了解到,儘管購物場面火爆,但因此從海外代購轉為專職做海南代購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的選擇是,偶爾飛一次,旅遊的同時做些代購生意。

更多的是海南本地人兼職做代購,這些人拿著離島遊客的身份證去免稅店買東西,然後給他們一些提成。

這種模式其實早在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的時候就存在了。比如一臺松下電視,大陸要5000元,海南只要2000多元,很多人會託人去買。

現在是一到假期,很多兼職群會發消息,由一個人帶著兼職人員去免稅店買東西,但有代購稱,這種做法會被海南方面嚴查。

新政之下,沒有大批代購入局的主要原因是價格和監管。一位海外代購告訴燃財經,現在國內整體代購價格比較高,反而是最近日上在打折,很多代購從日上拿貨。

燃財經以SK-ll環採臻皙精華護膚套裝為例,在「cdf離島免稅」「日上會員」兩款App上進行查詢,單價分別是2058元、1986元,前者5件85折後的單價是1749.3元。

SK-ll環採臻皙精華護膚套裝價格對比

左為cdf離島免稅,右為日上

同時,多位代購稱,由於最近海南免稅政策大火,有些代購借著這個噱頭以次充好甚至調包賣貨,導致一些客戶直接拒絕海南買回來的貨。

這樣的說法得到了海南一名在讀研究生小海(化名)的證實,他稱代購掙不了多少錢 ,一年一人十萬額度,免稅後和國外代購價格差不多。

「7.1免稅新政」明確一人10萬額度的同時,也規定以牟利為目的的購買是違法的,因此最近海南方面抓代購抓得很嚴

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沒有辦法保持穩定盈利。小海用蘋果手機舉例,1萬多元的手機,免稅2500元左右以後,和國外賣的價格差不多,賣一臺手機即便能賺500元,10萬元的額度也就賺幾千塊錢,還要面臨被處罰的風險,對代購而言「誘惑」不大。

「設想一下,有人有組織的招聘寒暑假離校大學生購物,成百上千人人肉背免稅商品四處賣,這意味著對國家稅收制度的踐踏。如果構成犯罪,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小海稱。

 資本市場「嗨」過頭? 

和「買買買」群體一同興奮起來的,還有資本市場。

A股免稅龍頭中國國旅在近期將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中免」,以突出免稅業務,股價連連飆高,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元。

喜提免稅牌照的王府井,自6月9日晚間消息公布以來,公司股價從當日27.38元收盤價,一個月時間在7月9日盤中創下79.19元的高點,區間最大漲幅達到189%,即便之後有所回落,但以截至8月10日62.28元的收盤價計,王府井一張免稅牌照換來的是市值增長了271億。

王府井近三個月以來的股價走勢,來源:老虎證券

自7月1日免稅新政落地,海南旅投有望獲得一張離島免稅牌照的消息一出,其子公司海汽集團股價就暴漲了3.7倍,33天收穫了17個漲停板。即便作為一家上半年預計虧損一億元左右的客運企業,海汽聲明母公司即使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也沒有將其注入公司的計劃,第二天還是收穫一個漲停。

免稅概念股的瘋漲,羨煞「同行」。

據統計,已有12家公司先後公告正在申請免稅牌照,包括百聯股份、嶺南控股、鄂武商A、大商股份、歐亞集團、南寧百貨、友阿股份、中百集團、步步高、東百集團等。目前全部處於初期申請階段。

雖然這些公司均聲明最終能否取得資質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但基於國內免稅市場是公認的高壟斷行業,8張珍貴的經營牌照目前集中於中免、日上、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王府井企業手上,免稅牌照的稀缺性還是讓免稅概念股扶搖直上。

7月初加入免稅概念大軍的百聯股份連拉7個漲停版,嶺南控股從7月13日起連續收穫5個漲停。

一番熱炒後,市場出現降溫勢頭。

7月24日,中國中免直接跌停,市值蒸發近450億元。根據北上資金活躍個股流向統計顯示,彼時近7日淨賣出量排名中,中國中免淨賣出量高達18億元,機構資金撤場迅猛。這也殃及了其他剛進場的友阿股份、中百集團等,連一個漲停都沒拿到。

零售電商行業資深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分析了其中原由,以海汽集團為例,它的暴漲是基於海南島、運輸物流、免稅牌照3個利好概念,但「影響不會持久」。

另有業內人士告訴燃財經,上述申請牌照的公司多是百貨公司,既沒有旅遊業背景,也未公開表示計劃布局海南,此時申請牌照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為了蹭熱度拉升股價,要麼是意在布局市內免稅

包括最新入局的王府井,也將重點放在市內免稅店業務上。只是,拿到牌照後,王府井除了宣布投資設立免稅品經營公司,註冊資本5億用來開展免稅品經營等業務外,並無其他實質進展。

據北京日報援引業內高管人士表示,王府井在此之前就擁有與退稅業務有關的免稅資質,旗下北京商場擁有退稅業務,因此判斷免稅店的落地還是聚焦在北京市場。

免稅行業本質上是旅遊業的子行業,是有資質企業向特定旅客銷售免稅商品的旅遊零售服務業務。在今年6月份以前,中國中免叫「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

從場景來看,免稅經營主要有機場免稅、離島免稅、口岸免稅、市內免稅、運輸工具(郵輪、航空飛機)免稅等。

據公開資料,中國中免主要布局在機場、邊境等,珠海免稅集中在口岸,涉及市內免稅店的公司是中出服、中僑。目前國內共有13家市內免稅店,除哈爾濱中僑免稅店由中僑運營外,其餘12家均由中出服運營。

需要警惕的是,國內免稅市場主要依賴於機場免稅店,離島免稅貢獻部分銷售額,市內免稅佔比不足1%。橫向對比韓國去年的情況,其市內免稅銷售180億美元,比例高達85%,佔絕對主導地位。

2019年底,攜程和銀聯國際聯合發布的《新旅遊、新消費、新中產:2019年中國人出境旅遊消費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人出境旅遊消費依然世界第一。如果能激活我國市內免稅店,市場潛力有目共睹。

此外,新時代證券預計,我國離島免稅規模預計從136億元增至2020年的700億元,到2025年或增至1300億元,5年內規模放大10倍左右。

但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一聲令下、免稅牌照開放申請,對行業的洗牌力度會有多大,還是個大大的問號。

 免稅新政能拯救線下百貨嗎? 

「中國的股市向來喜歡追概念,尤其今年的股市碰到了幾年來的高點,新進入的股民更多,錢更多。」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分析,免稅是個非常好的「概念」,行業簡單、穩固,容易形成直接的政策刺激、產生概念股。

但免稅政策是一項刺激行業發展的長效機制,不會一蹴而就,行業也不會很快進入洗牌期。

大背景是,中國的免稅行業遠遠落後於日、韓及歐洲國家,今年一場新冠疫情讓依存於旅遊業的國際免稅市場陷入崩潰,國內的免稅政策順勢放開,百貨業都想進場搭乘「免稅」這輛快車。

但國內免稅市場幾乎被中免壟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報告,2018年中免及日上合計市場達到82%,深免、珠免、中出服和海免這4家企業佔比均為5%。而隨著中免成為海免的第一大股東,行業壟斷更甚。

加之,「中國免稅銷售的鏈條很長,周期很長,即便一些企業拿到免稅牌照了,短期內也難以看到變化。」莊帥告訴燃財經。

上述排隊申請牌照的百貨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營收並不理想。今年一季度,王府井虧損2.0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3億元暴跌150.16%;步步高淨利1億元,同比下滑了46.21%。

但這並非全然因為疫情。在《2019年上半年主要零售業上市公司營收榜》中,電商巨頭京東、阿里和蘇寧前三的位置不變,百聯股份、重慶百貨、王府井百貨跌出前十。

「我們可以看到,都是線下企業在申請免稅牌照。」莊帥提出另一個視角:免稅行業接下來的競爭,或許是存在於線上與線下之間

在他看來,「過去近20年的競爭裡,線下零售業態一直沒有充分發揮優勢,可以說一直處於下風」,而免稅政策真正的推動力是,國家要出手挽救傳統百貨業,為其在股票市場「拉融資」,使其獲得更多發展資金。王超也認為,免稅是政策紅利帶來的價格競爭力,這也是電商無法進入的領域。

但傳統百貨業能不能借「免稅」這張牌贏得優勢,還需繼續觀察。

不止一位代購告訴燃財經,免稅市場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價格,同一品牌在不同免稅店的價格會有不同,這不但取決於渠道議價能力,還和招商、供應鏈方面相關。

從傳統巨頭中免的盤子裡搶蛋糕,百貨業沒有常年建立的規模優勢,對上遊的議價權較弱。

莊帥更擔心的是百貨業的經營能力,「這些百貨商場更多是『二房東』的角色,一直以來的模式是只需要招商就好,但免稅商品的經營,需要備貨、管貨,對商品進行管理、承擔庫存的風險。

與電商領域的對手相比,莊帥認為,百貨業很難有價格補貼的操作,以及通過其他盈利方式來抵消補貼虧損的經營思路。更不確定的是,「未來國家會不會給電商企業發相關牌照,還不好說」。

相關焦點

  • 剛剛,王府井拿下免稅牌照,更有公司連拉8漲停,海外...
    這也意味著,繼中免、日上免稅行(已被中免收購)、海免(已注入中國國旅)、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之後,王府井將成為我國第八個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稀缺的牌照資源是這些公司目前利潤的主要來源。免稅概念股例如中國國旅、格力地產、凱撒旅業等近期已有較大幅度上漲。
  • 免稅賽道百家爭鳴:王府井後多家公司申請牌照
    消息面上,近期多家公司通過互動平臺等渠道表達了對免稅政策的跟進,進入7月份後,凱撒旅業披露公告稱,公司的多個免稅店項目已陸續落地;招商蛇口也表示已初步進入了免稅消費領域,未來將繼續打造創新型「郵輪+免稅」產業模式;百聯股份、歐亞集團、嶺南控股、大商股份、鄂武商A則先後公告稱已經遞交免稅牌照、資質的申請,其多為區域性百貨龍頭。
  • 拿下牌照 王府井免稅業務三步走
    拿下我國免稅業第8張牌照,王府井集團轉型之路邁出重要一步。6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王府井集團處獨家獲悉,該集團在拿到免稅牌照後,正加緊籌備開展相關工作,免稅業務也仍將主要聚焦北京市場,「未來王府井的免稅業務將對已有商業形成補充,推動傳統百貨轉型、拉動消費,而且,王府井免稅將兼顧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王府井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
  • 借王府井免稅牌照吸金,首旅集團免稅業務從哪出發?
    王府井宣布獲得免稅牌照,此前股價已連續上漲一個月 6月9日,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府井」)宣布,收到《財政部關於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問題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允許公司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國內第八家獲得免稅牌照的公司宣告出爐。
  • 王府井喜提的免稅牌照,有點香
    但早在4月底,就有傳聞稱王府井控股股東北京首旅集團正在申請免稅牌照,從4月19日到6月10日,王府井股價累積上漲近140%,市值增加超過100億元。由於公司股價在無明顯利好消息的情況下」提前「上漲,有投資者質疑存在內部交易現象。此外,王府井股票價格在6月8日、9日、10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根據上交所交易規則,屬於股票異常波動情形。
  • 免稅牌照什麼意思 王府井股價為何狂漲
    然而,不少有投資者注意到,在這則獲得免稅牌照公告發布前,王府井的股價就處於持續增長中。6月9日,其股價也在開盤後不久便漲停。舉報文章也指出,在上市公司沒有任何利好消息公告、商業連鎖行業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而業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王府井股票自4月27日起成交量持續急劇放大、股價連續大幅上漲,截至公告前的6月9日收盤時,短短29個交易日累計漲幅121.70%,累計換手率100.5%,累計成交額115.9億元。
  • 王府井宣布拿下免稅牌照,股價提前一月暴漲有何內幕?
    這也意味著繼中免、日上免稅、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之後,王府井將成為我國第八個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自5月初市場傳出王府井申報免稅牌照的消息後,王府井的股價就一路飆漲。6月9日,王府井開盤後封死漲停板,報收27.38元/股,5月6日至今累計漲幅已過110%。
  • 王府井喜提的免稅牌照,是一張救命門票?
    因為一張過於值錢的牌照,一向沉默的王府井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6月9日晚間,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集團已獲得《財政部關於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問題的通知》,這意味著公司擁有了免稅品經營資質,可以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   次日開盤後王府井迅速漲停,截至當日收盤,王府井股價收於30.12元。
  • 免稅牌照成了聚寶盆!中國中免橫空出世,一個月大漲近50%,北上資金...
    其中,買入2.02億元,賣出2.63億元,淨賣出6028.44萬元,淨賣出額佔該股當日總成交量的4.27%。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中免最近一個月上漲47.52%,上榜滬股通23次,累計淨賣出21.73億元;近兩個月上漲58.77%,上榜滬股通35次,滬股通累計淨賣出25.54億元;今年以來上漲45.12%,滬股通年內累計淨賣出5.5億元。
  • 拿下免稅牌照的王府井能否挑戰中免集團寡頭地位
    聯商專欄:6月9日晚,王府井集團宣布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這是繼中免、日上免稅、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之後,我國第八個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一張免稅牌照成功攪動了市場,很多人突然發現零售業還有這麼一塊毫無競爭的淨土。
  • 一個半月翻了一倍多 拿下免稅牌照的王府井稱無內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一個半月股價翻了一倍多,拿下免稅牌照的王府井稱無內幕交易因取得免稅牌照而股價大幅飆升的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府井,600859)6月10日晚間公告稱,公司知悉該項業務的內幕知情人沒有違反保密義務行為
  • 中國國旅更名「中國中免」 因為免稅牌照最近太火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旅股價最近一個月上漲47.52%,上榜滬股通23次,累計淨賣出21.73億元;近兩個月上漲58.77%,上榜滬股通35次,滬股通累計淨賣出25.54億元。壟斷國內免稅業中國國旅的母公司中國旅遊集團成立於1992年,產業布局涵蓋六大業務,其中旅行服務業務就包括大家熟知的港中旅、中旅總社和國旅總社等;旅遊零售業務的代表,就是中免集團。
  • 免稅牌照申請指南
    目前我國具有免稅資質的企業共有8家,中免+日上+海免(背後國旅)、珠免(格力擬收購)、深免、中出服、中僑,所以國旅創了新高,格力地產也是連拉多板。免稅牌照這把火不僅還在燒,而且越燒越旺。隨著海南離島免稅新政的落地執行,免稅概念再次被推向高潮,7月以來,眾多上市公司紛紛宣布加入申請免稅牌照的行列。
  • 免稅牌照火了
    離島免稅落地超預期,行業紅利持續釋放2020年6月29日,財政部等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為10萬元,不限次;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
  • 王府井拿下免稅牌照,免稅店崛起?
    作者 | 市界 可楊編輯 | 朗明拿下免稅牌照這塊「香餑餑」,王府井股價迎來「狂歡」,一個月內已累計上漲128%。6月9日晚間,王府井發布公告稱,於2020年6月9日收到控股股東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轉發的《財政部關於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問題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允許公司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利好消息下,6月10日,王府井股價再度漲停,截至市界發稿報30.12元/股,最新市值234億。
  • 第五張離島免稅牌照,珠海免稅、深圳免稅、中服免稅王府井誰勝出
    珠海免稅、深圳免稅、中服免稅和王府井四強角逐,將出一結果9月17日晚間,一位接近海南省政府的消息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獨家透露,第五張離島免稅牌照已有歸屬,海南省政府這兩天將對外公布結果。過去三個月,該牌照被珠海免稅、深圳免稅、中服免稅和王府井等企業圍獵,即將有定論。
  • 王府井一個月暴漲120%,免稅牌照瘋狂吸金!
    王府井在4月底發布一季報之後,股票從5月初一路漲到6月初。整個5月份18個交易日,王府井股票上漲16天,僅下跌兩天。王府井的股價,也從4月底的13元附近,一路漲到6月2日最高的28.44元,漲幅大約120%!(來源:蘿蔔投研)二事出反常必有妖,讓王府井股價暴漲的,是一則「免稅牌照傳聞」。
  • 「免稅牌照」能否拯救百貨業?
    一紙免稅牌照的坐實,為王府井百貨今年以來股價暴漲1倍的「逆勢行情」給出了答案。今日(6月9日),王府井公告,收到控股股東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轉發的《財政部關於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問題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允許公司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
  • 「角逐」千億免稅市場,相關概念股已翻騰,免稅牌照是百貨業「救命...
    繼王府井因免稅牌照迎來股價大漲後,又有零售企業宣布申請免稅牌照了。7月15日晚間,武漢武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鄂武商A」)在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時指出,公司已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免稅品經營資質的申請,該項工作尚在推進過程中。7月16日開盤,鄂武商A一字漲停。
  • 王府井,免稅牌照只帶來了一波股價的炒作
    撰文|徐龍捷 編輯|韓蕾老牌百貨零售集團王府井(600859.SH)今年夏天拿到第一張發給百貨公司的免稅牌照後,股價一度大漲超過400%。但這波上漲只維持了一個多月,7月至今,王府井已經回吐了60%多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