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和伏筆?

2020-12-13 喵星閃電俠

Hello大家好,我是喵星閃電俠,今天和大家分享《哈利·波特》中的一些精彩幕後故事和不為人知的小細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乾貨的話歡迎關注點讚收藏轉發,謝謝大家的支持啦!

以下內容摘自《J.K.羅琳:生命是一個奇蹟》一書的附錄,多為羅琳訪談時的內容或Pottermore網站內容,如需轉載或引用請私信聯繫。

由於篇幅較長,因此為大家找出了反響最強烈的Top10:

No.28 No.31 No.36 No.37 No.40 No.50 No.61 No.78 No.86 No.87

有興趣的朋友都看看吧,都是經典。

No.1 1995年8月2日的傍晚,達力·德思禮遭到了攝魂怪的襲擊,他看到了真實的自己:一個被寵壞和熱衷於欺凌弱小的人,使其意識到他需要改變。所以在1997年與哈利分別時,他對哈利說了「你救了我的命,謝謝你」。 戰後每年他們都會互寄聖誕卡片,到2017年後會帶各自的小孩探訪彼此,見面時二人沉默,但小孩玩得很開心。 ——羅琳訪談

No.2萊姆斯·盧平在霍格沃茨就讀時曾經非常喜歡莉莉·伊萬斯,但一直埋在心底,從未與詹姆斯·波特因此相爭。 ——羅琳訪談

No.3羅琳曾經打算讓達力·德思禮擁有一個巫師小孩,但後來又認定弗農姨夫不會有任何魔法血統的DNA。 ——Pottermore

No.4因為斯內普教授置他的校長職位於不顧,所以當他過世後,他的畫像並沒有直接出現在校長室裡。哈利在戰後向世間告知了西弗勒斯·斯內普真實的一面,他的忠心與他的英雄事跡。這樣一來斯內普教授的畫像才留在了校長室。之後,麗塔·斯基特寫了一本關於斯內普教授的書《斯內普:惡棍還是聖人?》。 ——羅琳訪談

No.5 除了莫麗·韋斯萊以外,納威曾經是殺死貝拉特裡克斯·萊斯特蘭奇的候選人之一。 ——羅琳訪談

No.6斯內普教授一直對納威很尖刻,原因是他暗自認為如果伏地魔當初聽到預言後選擇的是納威而不是哈利的話,莉莉就不會遇難了。 ——羅琳訪談

No.7 戰後的那個夏天,納威曾經和盧娜·洛夫古德有一段短暫的戀情。納威最後與曾經的同學/DA會員漢娜·艾博結婚了。婚後,漢娜成了破釜酒吧的女主人,然而他們是否有孩子羅琳並沒有公布過。 ——羅琳官網

No.8戰後,納威的寵物癩蛤蟆萊福,最後逃到了霍格沃茨的湖中,實際上不論是納威還是萊福都覺得終於解脫了。 ——羅琳官網

No.9戰後,納威曾短暫地作為傲羅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來成為了霍格沃茨的草藥學教授。 ——羅琳官網

No.10畢業後,盧娜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巫師界的自然學家,環遊世界尋找奇怪的生物。她因而發現了很多從未被人發現的魔法生物並且將它們分類。但她依舊沒能發現犄角獸,最後同意了前人認定其不存在的結論。 ——羅琳訪談

No.11盧娜後來嫁給《神奇動物在哪裡》一書的作者紐特·斯卡曼德的孫子羅爾夫,羅爾夫也是自然學家,他們育有兩個孩子——羅克和萊森德。 ——羅琳官網

No.12羅琳女士在訪談中曾經說道,盧娜恰好站在赫敏的反面。赫敏的邏輯總是理性的,並且不被主觀所動搖,而盧娜則依照其意志為標準。盧娜雖然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角色,但卻是羅琳塑造的最重要的七大角色之一,她一直能帶給哈利很多安慰。哈利的小女兒,用盧娜的名字作為中間名,因為盧娜是他們很重要的朋友。 ——羅琳訪談

No.13小天狼星直到遇難也不知道弟弟雷古勒斯·阿克託路斯·布萊克( 中間名是其為了紀念其祖父)死亡的真實原因,不知道他弟弟所持有的信念,不知道與之相關的一切真相。 ——羅琳訪談

No.14 1977年左右,小天狼星和詹姆斯曾經捲入和麻瓜警察的摩託車追逐中。 ——《哈利·波特前傳》

No.15小天狼星1971年9月1日進入霍格沃茨讀書,被分入格蘭芬多學院。二年級時他猜測出盧平的狼人身份,並開始研究阿尼瑪格斯變形。五年級時他與詹姆斯·波特和小矮星彼得自學成為阿尼瑪格斯,可變形成為一隻像熊一樣大的大黑狗。六年級時他繪製出活點地圖。小天狼星和詹姆斯是那時候在學校最出名的學生。 ——羅琳訪談及作品原著

No.16 羅琳女士在訪談中回應過小天狼星對莉莉沒有戀愛般的情愫。在一年級去往霍格沃茨的火車上,他第一次見到莉莉時對其印象很差,並因此挖苦了莉莉最好的朋友西弗勒斯。莉莉因而離開了他們同坐的車廂。早年,莉莉認為小天狼星和他好朋友詹姆斯都是高傲的愛欺負人的人,後來加深了解,關係有所改善。 ——羅琳訪談

No.17 在訪談中,當被問及哈利為什麼沒有教母時羅琳說道,因為小天狼星總是太忙,所以從來沒有交過女朋友。小天狼星是詹姆斯與莉莉結婚時的伴郎,也是哈利洗禮上唯一被邀請的朋友(因為那時已經開戰了)。 ——羅琳訪談

No.18第一次巫師大戰中,小天狼星曾經猜忌地認定盧平是伏地魔派來的臥底,因而選擇了信任小矮星彼得。——羅琳訪談

No.19騎士公共汽車的斯坦給哈利講述小天狼星「殺死」一個男巫和十二個麻瓜時「就是站在那裡大笑。等魔法部增援的人趕到的時候,他安靜地跟著他們走了,一路上還在大笑」。羅琳接受訪談時曾表示,大笑是因為此時的小天狼星無法接受詹姆斯和莉莉遇難以及彼得才是叛徒的現實,心裡有著難以承受的悲哀。 ——羅琳訪談

No.20 羅琳女士在訪談中對小天狼星的評價是,一個我行我素、不顧後果的人,也是在成長中受阻而變得叛逆的典型案例。同樣,她也說,小天狼星很勇敢、忠誠、魯莽,因為阿茲卡班的牢獄之災而受盡苦難地度過了一生。 ——羅琳訪談

No.21 姓氏馬爾福來自法語mal foi,意思是「不忠實的」。它在法學中的定義是有惡意企圖地漸漸破壞某事的一部分;在存在主義中,意思是人們將失敗怪罪於外在因素因而否定自己行為所需負的責任。馬爾福家族傾向於選擇對其更有利,遠於危險、責難的一方效忠,不一定堅定不移地持有一種價值。是投機主義者的一種。 ——Pottermore

No.22馬爾福家族是一支古老的純血統巫師血脈,像其他許多高貴的英國家族的祖先一樣,阿曼德·馬爾福跟隨威廉一世,作為諾曼人軍隊入侵的一員而抵達英國。出於對威廉一世給予不為人知、隱蔽的(大概就是魔法)服務,馬爾福被授予了在威爾特郡的一片極佳的贈地,於此在1066年後不久建造了馬爾福莊園。 ——Pottermore

No.23 儘管他們在巫師中對純血觀念的擁護,但為了財富,馬爾福家族一向樂於迎合非魔法群體。這使他們成為了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幾百年來,他們通過吞併那些鄰近麻瓜們的土地來管理擴大著他們自己在威爾特郡的土地,奉承皇室來增加麻瓜的珍寶和藝術品,不斷擴大收藏。 ——Pottermore

No.24 馬爾福家族因而迅速地為純魔法血統家族獲得了極好的聲譽。通過討好有錢有權的上流社會很快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 ——Pottermore

No.25 1692年左右,馬爾福家族已完全融入了英國麻瓜上流社會,並且成功參與麻瓜的貨幣市場交易和資產交易。然而《國際巫師界保密法》強行通過以後,他們很快斷掉了其中所有的聯繫,並極力否認他們曾經對麻瓜社會的親善。 ——Pottermore

No.26接下來的年代,馬爾福家族運用從麻瓜界得來的財富開始籠絡新建成的英國魔法部。但是沒有信息表明,任何馬爾福家族的成員曾經渴望成為魔法部部長,相反他們以金錢資助那些他們看上的候選人參加競選活動,甚至會花錢對對手下手。 ——Pottermore

No.27在英國的馬爾福家族有名望的人:尼古拉斯·馬爾福(14世紀),他被認為曾通過假裝患有黑死病而擺脫了一群易怒的麻瓜房客,並逃脫了魔法部派來的委員會的審查。盧修斯·馬爾福一世 (16世紀)傳言他是伊莉莎白一世失敗的追求者,有歷史學家分析伊莉莎白一世一生未婚是受了失敗的盧修斯的詛咒。 ——Pottermore

No.28德拉科·馬爾福是所有食死徒中唯一被伏地魔擁抱過的人。 ——羅琳訪談

No.29梅林在書中設定為中世紀的巫師(具體哪年不明),曾經是亞瑟王的摯友,主張維護麻瓜的權利。是魔法史上(有爭議的)最偉大的巫師。另外霍格沃茨成立於公元993年。 ——羅琳訪談

No.30 梅林的魔杖是英國橡木所制,杖芯未知,墓地未知,所以無法祭拜。梅林相信巫師們應該幫助麻瓜並與他們和平共處。為此他成立了梅林社致力於發展對麻瓜權益保護與反對巫師向麻瓜施咒。這與斯萊特林的出身顯得很不對搭,但當時的斯萊特林並沒有反對麻瓜的傾向。另外梅林非常擅長魔咒學。 ——《哈利·波特》限量版

No.31 喬治·韋斯萊與弗雷德·韋斯萊生於1978年4月1日,出生在純血統的韋斯萊家。是亞瑟與莫麗韋斯萊的第四個和第五個兒子。是的,你沒看錯,他們恰好在愚人節出生。這與他們的性格與命運也息息相關。 ——羅琳訪談

No.32在弗雷德·韋斯萊5歲時,因為羅恩弄壞了他的玩具掃帚,轉而把羅恩的泰迪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蜘蛛。7歲時,雙胞胎兄弟差點和羅恩搞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誓言(魔咒)。在他們童年時期,由莫麗·韋斯萊在家裡教授他們基礎知識,包括英文文法等。 ——羅琳採訪及作品原著

No.33 雙胞胎兄弟是韋斯萊大家庭中唯二在學校裡成績並不優秀的孩子,他們倆合起來拿的OWL(普通巫師等級考試)比其他人單人拿的還要少。但成績不佳並不能就否認他們的優秀。他們在學校時非常受歡迎,開玩笑、發明和魁地奇是他們最擅長的事情。他們的笑料產品包括速效逃課糖等曾在學校大賣。 ——作品原著

No.34 訪談中,羅琳女士曾被問及為何雙胞胎在魁地奇世界盃開賽前和巴格曼打賭時知道愛爾蘭會贏,但克魯姆能抓住金色飛賊,羅琳回答說:「不,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只是猜測。那是個冒險,他們的家庭裡,珀西站在事事力求安穩的極端上,而另一端是兄弟倆熱衷於在所有的事情上冒險。」 ——羅琳訪談

No.35 羅琳女士曾被問及雙胞胎兄弟是如何學會使用活點地圖的,羅琳回答說:「難道你……嗯……我當時是這樣解釋給我自己的,雖然聽起來或許沒有誠意。他們當時整天都在搗鼓這張破舊的羊皮紙,你知道地圖能有所回應,於是地圖帶領他們越來越接近那條密語,最後解開了地圖。」 ——羅琳訪談

No.36 喬治·韋斯萊和弗雷德·韋斯萊,從小到大都形影不離地陪伴著對方,因而也沒有受過大的傷。唯一一次是最後決戰時他們分開在兩處,那一次,弗雷德離開了人世,喬治失去了一隻耳朵。 ——作品原著

No.37羅琳女士曾被問及失去弗雷德的喬治後來過得怎麼樣。羅琳說:「喬治大概一輩子都無法釋懷弗雷德的離去。」 弗雷德離開以後,喬治再也不能施守護神咒了,因為每一個快樂的回憶都和弗雷德相關。 ——羅琳訪談

No.38 弗雷德·韋斯萊在1998年5月2日與食死徒交戰中被奧古斯特·盧克伍德擊斃,享年20歲。弗雷德·韋斯萊去世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在和並肩作戰的哥哥珀西開玩笑。羅琳女士接受採訪時表示,早在系列開始前她就決定了弗雷德的命運,也曾在早年採訪中稱莫麗將在與伏地魔的鬥爭中失去一個孩子。 ——羅琳訪談

No.39 弗雷德·韋斯萊去世以後,喬治與好友安吉麗娜·詹森(魁地奇隊隊友,弗雷德在聖誕舞會上的女伴,據稱舞會後一直保持戀愛關係直到畢業後未知)越走越近,後與其結婚,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大兒子繼承過世的弗雷德的名字為弗雷德·韋斯萊。後在羅恩的幫助下,韋斯萊笑料店繼續經營並獲得巨大的成功。 ——羅琳訪談

No.40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喬治和弗雷德喝了增齡劑去報名參賽,原文這樣描述:「隨著一聲很響的爆裂聲,兩個人的下巴上冒出了一模一樣長的白鬍子。 門廳裡的人哄堂大笑。就連弗雷德和喬治爬起來,看到對方的白鬍子後,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 沒想到那竟是他們唯一一次看到對方變老的模樣。 ——羅琳官網

No.41鄧布利多教授遇到博格特時,博格特會變成他已經過世的妹妹阿利安娜·鄧布利多。 ——羅琳訪談

No.42 羅琳女士稱製造泰迪·盧平這個角色的初因是與哈利這個角色相呼應的,他們都因為伏地魔的緣故失去了雙親。泰迪不是狼人,而是和媽媽唐克斯一樣是易容馬格斯(天生可以隨意變換自己的外貌)。泰迪由祖母安多米達.唐克斯帶大,教父是哈利·波特。與比爾和芙蓉的長女維克託娃·韋斯萊關係很好。 ——羅琳訪談

No.43由於飛路粉配方的嚴格管控,嘗試自己發明出飛路粉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根據聖芒戈醫院的報告,每年至少發生一起偽劣製造飛路粉受傷案,正如醫院治療師兼發言人盧瑟夫.伯克在2010年時所說:「拜託,一勺才兩個銀西可,別再向火裡扔如尼紋蛇毒牙粉末了,也別再把自己炸出煙囪!再來我發誓不治了!」 ——Pottermore

No.442004年世界讀書日論壇,有人問:「哈利和戈德裡克·格蘭芬多有血緣關係嗎?」羅琳回答道:「人們總是很關心這個問題,或許他是的。」——羅琳訪談

No.45飛路粉由13世紀的伊戈娜蒂亞·威爾史密斯發明。它的製造被嚴格控制,英國唯一的持證製造商是Floo-Pow(公司名),它的總部設立在對角巷,但從來沒有透露過他的正門在哪裡。飛路粉從未發生過製造短缺,也沒人知道誰在製造,但過去一百年價格一直維持在一勺兩個銀西可。 ——Pottermore

No.462500億美元=340億加隆,根據現在的匯率,也就是大約42元人民幣等於1加隆。 ——Pottermore

No.47羅琳女士在訪談中曾被問及鄧布利多為什麼那麼喜歡檸檬雪糕。羅琳答道:「因為我喜歡檸檬雪糕,而鄧布利多有不錯的品位。」 ——出版社scholastic 的訪談

No.48羅琳女士曾被問及為什麼書中從未提及哈利給朋友的聖誕禮物,總是在說他收到了什麼。羅琳答道:「羅恩對他相當貧窮這件事相當地敏感,哈利也知道如果給羅恩太多禮物羅恩會很介意這件事。羅恩會感到尷尬如果哈利給他很好的禮物。」 ——出版社scholastic的訪談

No.49「有個看起來奇怪的問題,你會把你自己的故事讀很多遍嗎?」 羅琳女士答道:「這個問題並不奇怪,我會不記得前面寫過的細節,因而去翻前面的書,有時會比原定的多看幾頁,但我絕不會在休閒時看自己寫的書,所以可能有成千上萬的讀者比我還了解我的書。但我知道將要發生什麼和很多幕後故事。」 ——羅琳訪談

No.50在「後HP時代」的訪談中,羅琳女士被問及為什麼一定要殺死海德薇。羅琳答道:「失去海德薇這件事,對哈利而言意味著離開了天真無邪與安全的年代。海德薇對於當時的哈利幾乎等同於可愛的玩具,伏地魔殺死了她,意味著哈利的童年生活徹底終結了。我很抱歉……我知道海德薇的離去使很多人都很難過。」 ——羅琳訪談

No.51 1865年騎士公共汽車、夜麒下掉個籃子和出租式掃帚被列為候選的公共運輸方式,最後時任魔法部長杜戈爾德·麥克菲選擇了這個較現代化的發明。儘管因為類似麻瓜想法而被純血狂熱者聯合抵制與批判,對於那些對飛路粉過敏、暈幻影移形等巫師來說,只要在路邊舉起魔杖就總有騎士公共汽車出現因而廣受讚譽。 ——Pottermore

No.52羅琳女士曾被問及為什麼在厄裡斯魔鏡的房間,鄧布利多教授可以發現穿著隱形衣的哈利。羅琳答道「因為鄧布利多的魔力高強,可以施展無聲咒,那時他施的其實是人形顯身」。追問為什麼納吉尼也能看穿隱形衣,羅琳說:「因為蛇的知覺與人類不同,它可以感知到在移動的熱能量」。 ——羅琳訪談

No.53 羅琳女士曾被問及莉莉對斯內普是否有過戀愛般的情愫。「當然,如果不是斯內普沉迷於黑魔法,莉莉甚至會愛上他。」「或許回到過去再做選擇他不會成為食死徒,但是作為缺少安全感的人,他嚮往一個強大的組織。他想要莉莉,也想要黑魔法,他在黑魔法的路上走得太遠,誤以為成為食死徒的話莉莉會為他驕傲。」 ——羅琳訪談

No.54 作品完結後,羅琳女士曾被問及斯內普是否一直打算成為一個英雄角色。「(停頓)他是英雄嗎?你看,我並不真的把他當作一個英雄。即使到了最後,他的性格中依舊摻雜著對他人的惡意和欺負別人的意圖。呃,但是他勇敢嗎,當然,而且是非常地勇敢。」當人們追問如果他不愛莉莉,他是否會試圖保護哈利。「不,完全不會。」——羅琳訪談

No.55 塞普蒂默斯·馬爾福,在18世紀晚期曾對魔法部有著巨大的影響,很多人相信時任魔法部部長昂琦斯·奧斯伯特不過是他的傀儡而已。阿布拉克薩斯·馬爾福被非常多的人相信是在暗中致使史上第一個麻瓜血統的魔法部部長諾比.勒奇過早地離開崗位的一員(當然,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件事)。 ——pottermore

No.56阿布拉克薩斯的兒子盧修斯·馬爾福是個臭名昭著的食死徒,在伏地魔兩次失勢後都順利躲避過牢獄之災。第一次他在調查開始之前就宣稱他是受了奪魂咒的控制,而第二次他提供了很多線索並幫助魔法部追捕在逃的食死徒。 ——Pottermore

No.57羅琳曾被問及為何佩妮一家是哈利唯一的親人。「他祖父母也被殺了嗎?」「沒有,作為作者我更關心人物對情節的重要性。哈利的父母重要嗎?當然。祖父母呢?並不。我無情地處理掉了其他家庭成員,讓他只擁有姨媽這個親戚。莉莉的父母屬於自然死亡,詹姆斯的父母老來得子,獨生子,因而寵溺孩子也正常。自然是因巫師病症死亡。」 ——羅琳訪談

No.58 羅琳女士曾提及伏地魔的母親使用迷情劑去引誘其父親,更接近於以一種象徵意義的手法來表達他本來就來自一個沒有愛的家庭,但當然如果梅洛普沒有因難產而死,而是活下來對他充滿母愛地養育他長大,這自然就會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老湯姆被以這種強迫的施咒方法成為父親,也是導致這種結果的來源。 ——羅琳訪談

No.59羅琳女士曾被問及既然伏地魔從未告訴別人他的魂器,為什麼雷古拉斯·布萊克會發現此事。「魂器不是伏地魔發明的魔法,只是沒人做到他那麼多。伏地魔太過於高傲,相信沒人會知道這種高深的魔法。而雷古拉斯對他如此確認自己不會死而起了疑心,他以前聽說過這種魔法,後來經過查證,他猜對了。」 ——羅琳訪談

No.60據羅琳女士稱 :「鄧布利多教授會講人魚語和妖精語,可以理解蛇佬腔。他是個才華橫溢的巫師。」 ——羅琳訪談

No.61「我對哈利用了鑽心咒感到很失望,他在當時似乎很享受他釋放痛苦給他人,為什麼會這樣?哈利從來不是聖人,如同斯內普。他有缺陷,是個凡人。他最大的缺點在於容易憤怒以及有時過於自大。在這個場合他出離憤怒並將這情感表現出來。處在一個很危險的場合裡,他確實也很努力想保護身邊的人遠離謀殺和暴力。」 ——羅琳訪談

No.62羅琳女士曾被問及活點地圖後來落到哈利哪個孩子手裡了。「我想哈利並沒有給他們任何人,但是大兒子詹姆·小天狼星·波特有一天偷偷從哈利書桌的抽屜裡帶了出去。」 ——羅琳訪談

No.63 傳說中分院帽曾屬於戈德裡克·格蘭芬多,而後被四巨頭聯合施法以確保學生按照他們不同的選擇取向而被分到適當的學院裡。包含著四巨頭智慧的分院帽是絕大多數巫師一生中遇到的被施咒的物體中最聰明的一個。它能通過帽子邊緣的裂縫與人交談並擅長攝魂取念,因而可以看穿戴帽者的頭腦,推測能力與情感。 ——Pottermore

No.64不過分院帽從來不承認自己將學生分到了錯誤的學院。即便是對行事無私的斯萊特林,掛掉所有科目的拉文克勞,表現懶惰卻成績優異的赫奇帕奇與怯懦的格蘭芬多,分院帽都會依舊堅定不移地支持自己最初的決定。——Pottermore

No.65Hatstall意思是分院帽對新生花了超過5分鐘的時間來決定學院。這樣長的時間權衡大概50年會出現一例。對於子世代而言,分院帽花了大概4分鐘時間決定讓赫敏去拉文克勞還是格蘭芬多。而納威,出於對格蘭芬多出了名的勇氣的恐懼而請求將其分到赫奇帕奇。長時間的沉默和爭執最後還是維持了分院帽的決定。 ——Pottermore

No.66羅琳女士曾被問及閃閃後來怎樣了。「她留在霍格沃茨了,她是在最後的大戰中攻擊過食死徒的家養小精靈之一。」 ——羅琳訪談

No.67羅琳女士在訪談中被問及赫敏後來是否致力於家養小精靈權益促進會,家養小精靈們的生活是否因此變好。「赫敏畢業後進入了魔法部神奇生物管理司工作,在她的努力下,極大地改善了家養小精靈及其親屬的生活。之後她進入了魔法部法律執行司,作為改革派不斷發聲,為那些有偏見的、支持純血統論的法律的廢除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羅琳訪談

No.68戰後第二年,在新魔法部長金斯萊·沙克爾允許下,沒有N.E.W.T(超級疲勞轟炸式巫術測驗)成績但參與過大戰的哈利成為傲羅(伏地魔雖然被消滅了,但不代表世界上就再也沒有做壞事的黑巫師了),並在2007年時年27歲的他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傲羅指揮部主任——並不是通過任何腐敗行為升至此職,而是他確實擅長並適合此事。 ——羅琳訪談

No.69戰後,羅恩幫助喬治一起經營韋斯萊笑料店並賺了大錢。後來進入了魔法部,和哈利一起做傲羅。同時羅恩是詹姆·小天狼星·波特的教父。戰後某年,羅恩和赫敏結婚並育有兩個孩子羅斯和雨果。在2017年8月,他拿到了麻瓜駕駛執照,不過考證時他對教練施了混淆咒,因為他忘記看後視鏡了。 ——羅琳訪談

No.70在魔法部的哈利,與後來也成為傲羅的羅恩,以及後來升入魔法部法律執行司高職的赫敏的幫助下一同協助了魔法部的改革與重組。同時,哈利、羅恩、赫敏三人都上了巧克力蛙的巫師卡片,而羅恩將此稱為他的光榮時刻。 ——羅琳訪談

No.71羅琳女士在「哈利·波特」第五部小說發布以後參加訪談被問及德赫配對的可能性,她答道:「不!大家都很喜歡湯姆·費爾頓,但問題是德拉科不是湯姆!我女兒也很喜歡湯姆,因為他教了她如何玩diablo(一款遊戲 )」 。 ——羅琳訪談

No.72金妮是韋斯萊家在近幾代裡出生的第一個女孩,所以被看作極其富有天賦。第7個孩子的「7」字也同樣有這樣的意味。我認為金妮作為16歲的孩子在最後大戰中表現了強大的魔力,戰後,金妮在聖顱島女頭鳥隊作為著名的球員打了幾年魁地奇球,為了家庭退役之後,成為了《預言家日報》高級魁地奇記者。 ——羅琳訪談

No.73 《哈利·波特》完結後,羅琳女士曾被問及閃閃還在每天喝很多黃油啤酒嗎。羅琳答道:「她已經戒掉很多了,不再酗酒了。」 ——羅琳訪談

No.74羅琳女士曾被問及莫麗作為殺死貝拉的原因,她答道:「第一,我們總是看到莫麗在廚房裡或者大部分時間在養育這群孩子,我想展現她特別的時刻。因為一個把自己奉獻給家庭的女人,並不代表她在其他方面沒有天賦。第二,貝拉對伏地魔有一種痴狂的迷戀,而莫麗則總想展現她的濃鬱的母愛。我很想把她們放在一起比較。」——羅琳訪談

No.75羅琳女士曾被問及為什麼鄧布利多不直接把一切告訴哈利,她答道:「第一,縱觀七本書,哈利最大的缺陷是衝動魯莽,他行動前總不會思考,所以鄧布利多希望在這些線索下的進程雖然緩慢但可幫助哈利得到更多智慧。第二,哈利無法進到校長室,而鄧布利多在其他地方沒有畫像,所以無法交流。第三,直接說了,故事就沒看頭了。」 ——羅琳訪談

No.76羅琳女士曾被問及哈利父母及其朋友畢業後什麼工作,她答道:「可憐的萊姆斯一直沒有工作,因為沒有人願意給狼人提供工作。所以被鄧布利多聘用以前,他真的窮困潦倒。而詹姆斯、莉莉、小天狼星則是鳳凰社的全職戰鬥員,那時候是戰爭年代嘛,詹姆斯有足夠的金子支撐莉莉和小天狼星的生活,直到莉莉懷孕,他們躲起來生活。」 ——羅琳訪談

No.77羅琳女士曾被問及海格後來是否結婚生子了,她答道:「沒有,噢,不要這樣盯著我,他有22個孩子,不,不玩笑而已。我真的很抱歉。現實點來說能成為海格潛在女友的人實在少得可憐。因為巨人總在自相殘殺,他身邊雖然有一個,但怎麼說呢,她覺得海格很可愛,但是她更睿智一些。所以他們沒有結婚。哎呀我有讓他活著呢!」 ——羅琳訪談

No.78羅琳女士曾被問及為什麼鄧布利多將熄燈器留給羅恩,她答道:「因為他知道羅恩比起另兩人需要更多的指引。鄧布利多了解羅恩對於三人組的重要性,同時也知道他不是最有天賦的,也不是最有能力的,但他的好心與幽默能將三個人連在一起。讓他知道他也對三人組重要,這很需要。」 ——羅琳訪談

No.79 羅琳曾被問及為何詹姆斯的死沒能保護莉莉和哈利,她答道:「因為莉莉並沒有一定要被殺,她可以選擇生死。而詹姆斯也沒有被給予選擇。詹姆斯當然勇敢,但他的犧牲沒有這種選擇的意義。所以莉莉的勇氣更高級,她本來可活下去。但當然莉莉表現的是作為母親的本能。而這個魔咒在過去並未出現過,也沒人知道它的結果。」 ——羅琳訪談

No.80羅琳女士曾被問及當伏地魔遇上博格特的時候,博格特會變成什麼,她答道:「伏地魔最大的恐懼是死亡,他把死亡看作是一種恥辱,是人類軟弱的表現,但是博格特將如何表現死亡呢?我不太確定。不過我的結論是博格特會變成伏地魔死亡後的模樣。」 ——羅琳訪談

No.81 羅琳女士曾把皮皮鬼形容為一幢舊樓裡要壞卻還沒壞的水管,而鄧布利多像是相對更厲害的一個水管工,他可以使情況在幾周內變得好些,但水管過段時間還要繼續漏水。皮皮鬼像是城堡裡的一部分,他來了,就趕不走。「不過作為讀者難道你想讓它離開嗎?他很好玩,我很喜歡寫他。」 ——羅琳訪談

No.82羅琳女士曾被問及為何隆巴頓夫人在不停地給納威泡泡糖糖紙作為禮物,她答道:「納威一直在給予他媽媽她想要的一切,而她也本能地想要給納威一點什麼。不過她給他的東西實際上是百無一用的,但納威一直選擇相信這有價值。因為她一直在嘗試給他什麼,所以就感情層面而言,糖紙在這對母子間確實也有價值。」 ——羅琳訪談

No.83羅琳女士曾表示,在她眼裡德拉科和達力某種意義上極為相似,都是作為獨生子被過度縱容與在溺愛中養大,被父母的信仰所灌輸,因此在那一刻,德拉科認為成為食死徒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但是當他真的從伏地魔那裡得到殺死鄧布利多的任務時,被現實給擊中的他發現這一切和他想像的不一樣。 ——羅琳訪談

No.84德拉科從來不邪惡,他也做不到真正去殺人,他意識到這一切後,他放低了他的魔杖,也願意轉到另一個陣營去。就像在大結局裡,他確實有在試圖保護哈利。就像很多角色一樣,他陷得太深,他不是一個英雄的角色,他很多時候懦弱。但是他不是壞人。 ——羅琳訪談

No.85羅琳女士曾被問及如果要在「哈利·波特」的人物裡選一個結婚,她會選哪個。「實際上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曾經和羅恩約會過很多次。這就是為什麼羅恩會吸引(最接近羅琳年輕時的角色)赫敏的關注。寫他很好玩,但真的約會就沒那麼好玩了。我最後嫁給了哈利(指第二任丈夫尼爾),他是很好的人,也很勇敢,正如哈利一樣。」 ——羅琳訪談

No.86 羅琳說:「我一直計劃讓哈利和金妮在一起。我希望哈利能逐漸發現金妮是他最理想女孩,哈利是個備受矚目的人,而金妮是個幽默並且溫暖和熱忱的人,這滿足了哈利需要的理想女孩的一切條件。但我不希望他們是對方初次喜歡的人,他們在成長中打破了幻想,然後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我認為書中他倆是完全對等的角色。」 ——羅琳訪談

No.87 「我知道很多人一直很期待哈利和赫敏在一起,我總是收到很多信件,來自大人和小孩,我也看到過網絡上很多關於這個問題的論戰。但我一直認為,哈利和金妮是彼此性情相投的人,他們都很堅強,也都很熱情。他們是很登對的情侶。」 ——羅琳訪談

No.88羅琳女士曾被一個9歲的小孩問及鄧布利多真的愛過哈利嗎,還是說只是暗中控制哈利讓他最後為了更大的利益而做出犧牲。她答道:「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鄧布利多確實喜歡哈利,像父子一樣的感情。但我希望你能懷疑鄧布利多,因為他總是把身邊的人當作傀儡,並且讓哈利做了超出他年齡兩倍以上的事情。」 ——羅琳訪談

No.89小天狼星曾說死了總比背叛朋友強,於是有輿論質疑這在誤導八九歲讀「哈利·波特」的小孩,羅琳女士回應道:「但我們這裡描述的是一個完全長大的成年人在一個成熟的戰場上。而小天狼星這樣說,我想他會真的這樣做。他有很多性格缺陷,但他會選擇滿載榮耀去犧牲,而不是背叛三個他愛的如親人般的人從而活下來。」 ——羅琳訪談

No.90羅琳女士曾被問及帷幔是什麼時候出現在那裡的,她答道:「魔法部建起來的時候它就在那裡,沒有霍格沃茨那麼古老,但也足夠古老了。這是長達幾個世紀的歷史,所以沒有必要探究是哪一天開始的。它是生死的隔牆,它只是一直在被研究並未拿來執行死刑。神秘事務司相當於科研機構,它研究心理、宇宙、死亡等等。」 ——羅琳訪談

No.91海格是霍格沃茨的鑰匙管理員,他幾乎比平常人類高出兩倍,寬出五倍。腳差不多是幼年海豚的大小,而手如垃圾箱的蓋子一般大。一雙黑色的眼睛閃爍著光芒,而臉蛋幾乎被雜亂的鬍子和濃密烏黑的頭髮所掩蓋。但姑且不論長相,海格的性格熱情而溫和。他和他的大狗牙牙住在禁林邊緣,鄧布利多非常信任他。 ——Pottermore

No.92 羅琳女士曾在2005年回應:「鄧布利多就是差不多150歲左右,書裡也說過魔法幫助避免災難,或者更好地治療很多常人有的病症。他沒有吃過魔法石,他和尼克勒梅不是從年少時就認識的,只是在鄧布利多的人生中結識的朋友。」 ——羅琳訪談

No.93羅琳女士曾被問及哈利是來自她認識的人物作為基礎描述的嗎,她答道:「不,哈利完全是我虛構出來的人物。而羅恩,本來也應該是虛構出來的,可是我越寫他越覺得他像我過去的一個老朋友,一個叫Sean的男人,而赫敏則是誇大版的年輕時的我自己。」 ——羅琳訪談

No.94 羅琳女士曾在2006年談及斯內普是一個在試圖贖罪的人物,於是有人問道,那麼德拉科呢,她答道:「我想,大概所有人都可以為他們犯的錯誤而懺悔。不過現實情況是,你讓心理醫生把伏地魔放到一個屋子裡,拿走他的魔杖,約束他,他會瘋掉。所以無論你稱此為性格缺陷還是一種病,總有少部分人不會產生悔過的情緒。」 ——羅琳訪談

No.95 羅琳女士在小說完結後曾被問及伏地魔死後哈利和德拉科是否不再對對方有所敵意,她答道:「並不完全,不過他們算是達到了某種和解。德拉科對哈利救了他而表示了感激,卻也不是很情願,哈利對德拉科曾經是食死徒也有所怨念。如果是說朋友的程度的話,他們完全達不到。他們過去發生了太多的故事了,之後也很難解開心結。」 ——羅琳訪談

No.96羅琳女士曾被問及除了懷疑伏地魔為什麼那麼相信自己不會死以外,雷古勒斯·布萊克如何開始轉變心意的,她答道:「他太年輕,現實中的食死徒的殘酷的世界與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但真正讓他改變是在伏地魔因為憤怒試圖殺死克利切的那一刻。」 ——羅琳訪談

No.97西弗勒斯·斯內普並不是德拉科·馬爾福的教父,羅琳女士沒有在任何一本書裡提及過,也沒在官方網站或者採訪中說過與此相關的任何內容。這僅僅是全球風靡的同人所設定的。德拉科·馬爾福的爺爺阿布拉克薩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他是湯姆·裡德爾在霍格沃茨讀書時期的朋友。這也僅僅是同人設定的。 ——羅琳訪談

No.98羅琳女士曾在訪談中表示:「赫敏並沒有抹去她父母的記憶,而是讓他們去相信他們是另外的人。戰後,赫敏隨即去找回了她的父母,並修正了他們的記憶。赫敏的父母總會在一本書裡出現一兩次,雖然他們很尋常,只是牙醫。但是他們是對赫敏有力的支撐。她的父母覺得女兒有著奇怪的能力,但是依舊為她感到驕傲。」——羅琳訪談

No.99羅琳女士的官網曾經披露,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極其早期的草稿中,波特一家住在一個可以操控的小島上,而格蘭傑一家住在附近的海濱。赫敏的爸爸看到了爆炸,於是找了條小船划船過去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看到了哈利父母的屍體和被炸毀的小屋。 ——羅琳訪談

No.100 羅琳女士的官網曾披露,迪安·託馬斯是混血,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他和他母親,他由母親養大,母親再婚後給又生了幾個小孩。由於父親從未揭曉過他的巫師身份,迪安一直以為他只是個麻瓜。而他父親實際上是被食死徒殺害了,因而才離開了他和他母親。在書中未作詳細說明,因為他不是故事中心角色的一員。 ——羅琳訪談

No.101羅琳女士曾在2005年被問及,如果保密人遇難或者自然死亡,是否會對保守的這個秘密產生什麼影響,她答道:「保密人的死亡不會對保守的秘密產生任何影響。當時波特家的具體地址只有蟲尾巴以及直接從蟲尾巴那裡獲得消息的人知道,但這些除了蟲尾巴以外的知道這件事的人,在魔法效力下不能向其他人傳達這個秘密。」 ——羅琳訪談

No.102羅琳女士官網曾解釋說:「弗雷德和喬治的名字並不是來源於《飄》,僅僅只是因為想要創造一對老式雙胞胎的名字。在韋斯萊家族裡面,羅恩是第一個被創造出來的,緊接著才開始創造他的兄弟姐妹。羅恩比金妮大一歲,弗雷德和喬治比羅恩大兩歲,珀西比雙胞胎大兩歲,查理比珀西大三歲,比爾比查理大兩歲。」 ——羅琳訪談

No.103羅琳女士曾在官網中說道:「皮皮鬼並不是鬼魂,它是一種無法摧毀的由各種混亂所集結而成的精神體。足夠實體化地可以去旋開螺絲釘,扔粉筆頭或者嚼口香糖。」 皮皮鬼在城堡裡做過惡作劇大家都不陌生,最後也參加了霍格沃茨保衛戰。 ——羅琳訪談

No.104 霍格沃茨一共有142座不同的樓梯,這些樓梯在形態、形狀與大小上都不盡相同。這些樓梯其中一部分在不同的日子裡會指向完全不同的地方。 ——Pottermore

No.105 霍格沃茨裡的畫像一般是畫者在作畫時通過對當事人的觀察將其常有的言行舉止加入了畫像之中,使他們能夠保持活著時候的行為模式。而歷任校長的畫像,則是在畫好以後由當事人親自指導教授其經歷與學識,使得在接下來幾個世紀繼續傳授經驗。 ——Pottermore

No.106羅琳女士在訪談中曾說:「人們總是問我為什麼選擇了弗雷德而不是喬治,我想人們會覺得弗雷德總是罪魁禍首,他更好玩一些,也顯得更狠心一些,相比之下喬治相對溫和很多。那麼喬治應該更容易受到攻擊,如果一定要死一個的話,那麼為什麼不是喬治。我沒辦法誠實地告訴你緣由,但我一直知道會是弗雷德。」 ——羅琳訪談

No.107 羅琳女士說:「海格沒有遇難,並不是因為人們喜歡他而害怕他會死掉,而是從系列一開始我就這樣計劃的。海格是那個把哈利從德思禮家帶到巫師世界的,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哈利的守護者和指路人。所以最後,他也是把哈利從禁林抱出來的那個人。這樣的首尾呼應很重要。」 ——羅琳訪談

感謝閱讀!

"我宣誓我不幹好事。」

以上便是本期的精彩內容啦!我是喵星閃電俠,若是喜歡本期內容歡迎關注點讚收藏轉發,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中有哪些巧妙的伏筆和細節?
    當時鄧校說了一句話:「勇氣有很多種類,對付敵人我們需要超人的膽量,而要在朋友面前堅持自己的立場,同樣也需要很大的勇氣。」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把這個細節當回事兒,只記得這個反轉很燃很圓滿,格蘭芬多就應該是永遠的冠軍!直到後來,我知道了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故事,再重看《哈1》時,才發現鄧校說的這句話仿佛是在說自己。
  • 埋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五個細節伏筆,有些到今天才能意識到!
    哈利波特系列向來以埋伏筆和細節豐富而著稱,往往是在日常中很普通的情節裡暗示了大量日後的重要劇情,其細節之豐富讓人讚嘆不已。即使是設定構想還沒有完全展開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今天重新回看,還會發現很多伏筆,原來埋藏得如此之早。一.
  • 關於《哈利·波特》盧平和小天狼星的友誼,這5個被電影忽略的細節
    這也是為何,許多年之後,一些人提議,拍《哈利·波特》版本的電視劇,以便更好地還原J.K.羅琳的小說。談起電影中,被刪除的情節,其中就包括萊姆斯·盧平和小天狼星·布萊克之間的友誼。雖然電影中,他們兩個人都有過非常耀眼的登場,然而有關他們的友誼,卻被電影殘忍地忽略了。那麼,關於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友誼,有哪些被電影忽略的細節呢?
  • 我在《哈利·波特》電影中發現45個小細節,第一個就看哭了!
    《哈利·波特與密室》中,哈利研究伏地魔的日記時,他坐在一個點了蠟燭和油燈的房間裡。當他進入日記的閃回中,日記中的人事物都是黑白的,我們卻仍然可以看到燭光照射在哈利的身上的質感,這真的是一個細節中的細節!11.《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華納兄弟的片頭標徽,其實是帶著斯萊特林學院的特徵的。12.
  • 【Pottermore】雪中的霍格沃茨:不為人知的禮堂裝飾
    雪中的霍格沃茨:不為人知的禮堂裝飾 譯者:雲夕 《哈利·波特》的製作團隊——倫敦華納兄弟工作室之旅,他們分享了一些關於聖誕禮堂的秘密。
  • 有哪些細節早已暗示了斯內普是好人的伏筆?真哈迷也未必知曉
    斯內普的真實身份可謂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一個最重要最催淚的伏筆。畢竟,斯內普在平時對哈利的厭惡是顯而易見的。當他用阿瓦達索命咒殺死鄧布利多的時候,恐怕很多人都對他恨得牙痒痒。然而到了最後,當斯內普臨死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他是一個勇敢的人,有深沉的愛,為了他對莉莉的愛,默默付出犧牲了非常多。那麼,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有哪些細節其實早就暗示了斯內普是一個好人呢?排除掉第一部斯內普在魁地奇比賽中用咒語救哈利這一眾所周知的情節,其實還確實有一些,但這些細節非常微小,即使是很多真哈迷也未必知道。一.
  • 為什麼說,《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與眾不同?
    有人說是開山之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也有人說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從評分上看,後者確實是僅次於《死亡聖器(下)》的系列第二佳作。除了是因為攝魂怪這一元素的影響,還因為哈利·波特在故事中的成長。黑暗代表他悲慘的童年,而學會守護神咒,代表著他終於有勇氣去面對悲痛的過去,為之後面對伏地魔奠定基礎。同時,電影本身也在成長。小說《哈利·波特》本身是一部兒童文學,前兩部電影由於非常尊重原著,導致受眾範圍有限。
  • 哈利·波特:伏地魔女兒解剖的幾個奇怪細節
    《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第一次公映時,很多粉絲都認為劇名中的被詛咒的孩子應該是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因為宣傳材料中提到了他的故事。j·k·羅琳(J.K. Rowling)呼籲粉絲們儘可能長時間地保守該劇的前提,因為故事中透露出的原著將永遠改變該劇。
  • 哈利·波特:在電影海報中,從未注意到的8個隱藏細節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充滿了許多有趣的細節,電影海報也同樣有趣和複雜。海報是電影營銷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用一組影像,講述了一部電影的故事。對於魔法世界,包括神奇動物和哈利波特系列,海報提供了敘事暗示,以及電影可能探索的主題和情節點。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第一學年裡,強大的魔法石差點要被偷走,而電影只把重點放在了一個潛在的罪犯身上,同時斯內普一次又一次地扮演著電影中的反派角色。在電影海報中,哈利的敵人斯內普被低估了。
  • 《哈利波特》電影中的10個絕妙伏筆!你發現這個細節了嗎?
    ,電影中的細節,值得我們反覆去看會去思考,這也是多年來《哈利波特》人氣未減的原因,作為看過《哈利波特》電影的粉絲們,你們有注意到這些細節了嗎?四、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中,洛哈特教授是個光頭。經常吹噓但又很少施展他吹噓的真本事,最後發現他其實是個騙子,他的虛假之處在外邊上也有體現,當哈利發現這個教授正準備收拾東西的時候,桌子上有頂假髮,隨後洛哈特將這頂假髮放到行李箱中,這也預示著這個騙子老師是個光頭。
  • 哈利波特四大學院詳解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分院帽揭秘
    哈利波特四大學院詳解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分院帽揭秘  為慶祝「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引進中國20周年,根據J.K.羅琳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推出全新4K修復3D版,即將於8月14日登陸全國院線,中國也是全球首個上映這一新版本的國家。
  • 《白雪公主》故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細節?
    《白雪公主》就是一部公主和皇后的宮廷恩仇錄。我們在故事的細節中發現了一些漏洞,讓我們一起分析。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白雪公主的天真善良和美貌在多個版本的故事中都被刻畫得深入人心,她熱愛大自然和動物,她擅長歌舞交際,她和任何人都能聊的來。她搶走了國王的全部寵愛,耳濡目染宮廷爭鬥,卻對皇后沒有一絲戒備心,有點不符合生活常理。在皇宮中皇后有多次的機會可以讓白雪公主消失,但她卻沒有下手,而是眼睜睜的看著白雪公主和國王父親尋歡作樂,讓自己的嫉妒心在痛苦的烈焰中燃燒。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改編成電影時,在細節上有一些不同處理
    如果小夥伴們是先讀的《哈利·波特》小說,後看的電影的話,會發現電影版除了因為時長的關係刪減了一些情節外,在細節的處理上也與小說稍有不同。當然啦,這些細節的不同對故事主線的發展沒有任何影響。不過,對比之下,可能原版小說的處理會讓這些細節看起來更加的合情合理。
  • 《哈利·波特》霍格沃茨戰爭中,哪些人物的死亡,令人心碎?
    對於哈利·波特的粉絲來說,霍格沃茨的戰役,是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戰鬥。這也是jk羅琳這個有關魔法的故事中,發生一系列令人心碎的死亡事件的起因。在霍格沃茨戰役中,有不少重大的死亡事件發生。雖然我們不會為了像伏地魔這樣的反派而流眼淚,但是在《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戰爭中,一些人的離去,卻令我們感到心痛。科林·克裡維與哈利·波特一樣,他也是格蘭芬多的一員。他勇敢,也非常的有膽識。如果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收到了給霍格沃茨的信,想必許多人都會想看到科林·克裡維留下的攝影作品。
  • 《言葉之庭》中有哪些隱藏的細節,劇情解析你真的看懂了嗎?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的作品,畫風有多美就不用多說了,而且畫質也感人但是影片裡面有些不為人知的細節,你知道嗎?男主角秋月在地鐵出站口停下,旁邊的幾個擦肩而過的上班族會瞪他一眼一開始秋月遇見雪野時發動了「丟橡皮擦」技能,看似失手丟掉橡皮擦,實際上是為了跟眼前的女子搭訕所以故意丟掉男主秋月在亭子裡與女主雪野相遇男主跟女主是否在哪見過,女主否定後發現校微是他們學校的,以為男主認出她之後並且想到自己在學校不光彩的現象,並且說一首和歌的上半部分
  • 《哈利·波特》的哪些角色,可以出現在《神奇動物在哪裡》?
    到目前為止,《神奇動物在哪裡》系列電影,已經加入了一些來自《哈利·波特》世界的角色,在未來的電影中或許還會有更多的角色出現。早在1997年,J.K.羅琳就通過《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向讀者介紹了她腦海中的魔法世界。這也是為何,大家都特別期待《神奇動物在哪裡》的故事。
  • 在《哈利·波特》電影海報中從未注意到的10個隱藏細節!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充滿了很多有趣的小線索和細節,而在電影的海報上同樣充滿有趣而複雜的細節暗示。海報是電影營銷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用一組影像講述了一部電影的故事。對於魔法世界,包括《神奇動物》和《哈利波特》系列,海報提供了電影的敘事暗示,這些海報可能暗示了電影的主題和情節點。1、《神奇動物》在第一部《神奇動物在哪裡》的海報上,粉絲們看到了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紐特·斯卡曼德就身處其中。海報上有一個著名的公文包,在電影我們得知裡面放著許多紐特的神奇生物。
  • 從馬來亞大屠殺到新加坡肅清大屠殺,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細節?
    最初拿到英國審判中關於東南亞華僑大屠殺這一主題的時候,擺在我面前的一大困難就是,研究BC級審判的專家本來就不多,專注於馬來半島大屠殺、香港日佔史和戰後審判的研究者更是屈指可數,而要找到東南亞大屠殺的親歷者及後人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一個專家級的研究者為全片把關,提供拍攝線索,恐怕很難完成這樣一部要求細節真實、史實嚴謹的紀錄片。
  • 魔鬼藏在細節中,《慶餘年》結局之後分析,幾個伏筆讓人細思極恐
    這些天大熱電視劇《慶餘年》進入大結局,關於這部電視劇的討論還在進行中,也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的疑問。看完這部電視劇,我們用開天眼的方法去二刷這部電視劇,來看看藏在細節中的故事,看看裡面的幾個伏筆是怎麼串聯起劇情。現在細看下,只能說這部電視劇的大火不僅僅是演員非常在線的演技,而且這部電視劇的編劇也是功底深厚。
  • 妖精的尾巴:伏筆與細節,鐵之森篇,被小看的馬卡歐!
    導語:伏筆與細節,鐵之森篇,被小看的馬卡歐!hello,大家好。我是M.J.今天M.J.繼續為大家更新妖尾各篇章的伏筆和小細節,如果有遺漏或者什麼缺失就得靠大家在評論區補充啦。妖精的尾巴:伏筆與細節,俄壩盧大宅篇,格雷無法逃脫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