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哈利·波特》系列的最佳作品,基本可以確定是具有情懷加分的大結局《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哪一部排第二呢,就可能有些爭議了。有人說是開山之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也有人說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從評分上看,後者確實是僅次於《死亡聖器(下)》的系列第二佳作。
IMDb7.9,系列第二;
Metascore82分,系列第二;
豆瓣8.7,系列第三;第二是《魔法石》。
可以看出,《阿茲卡班的囚徒》就算不是第二,也是穩居前三的。
而口碑出眾的主要原因是,這是整個系列中最為匠心獨具的一部。
①暗黑風格
最明顯的特點,是暗黑風格的加入。
雖然後面幾部因為伏地魔的歸來畫風也變得陰暗,但《阿茲卡班的囚徒》卻是從始至終都充斥的暗黑元素,燈光配合得尤為出色。
除了是因為攝魂怪這一元素的影響,還因為哈利·波特在故事中的成長。黑暗代表他悲慘的童年,而學會守護神咒,代表著他終於有勇氣去面對悲痛的過去,為之後面對伏地魔奠定基礎。
同時,電影本身也在成長。
小說《哈利·波特》本身是一部兒童文學,前兩部電影由於非常尊重原著,導致受眾範圍有限。
加入暗黑風格的《阿茲卡班的囚徒》,成功令到電影更加成人化,為整個IP帶來了更多不同群體的粉絲。
②阿方索·卡隆
大導演阿方索·卡隆的加盟至關重要。
系列前兩部的導演克裡斯·哥倫布,是《小鬼當家》的締造者,擅長拍面向兒童群體的電影。
片方華納找來阿方索·卡隆,就是想要這個系列更加成熟,而不僅僅是「兒童片」。
那時阿方索·卡隆還沒拍出技驚四座的太空片《地心引力》,也沒有《羅馬》幫他兩奪奧斯卡最佳導演,不過《你媽媽也一樣》等片已經證明了他的實力。
他沒讓大家失望,加入了自己的個人風格,絢爛的長鏡頭增加了電影的技術分,視聽語言也尤為豐富,還有各種各樣精妙的小細節,另外還有幽默元素增添青春活力。
這使得電影徹底擺脫了「兒童片」的標籤,躍身頂級商業片的級別。
雖然阿方索·卡隆不想執導一個系列,但他為後來的常駐導演大衛·葉茨確立了系列基調,哈利·波特從文學到電影,終於升華成為了全球性的超級大IP。
③時空元素
由於涉及時空穿越,《阿茲卡班的囚徒》在劇情上相比系列的其他作品就別有一番風味。
電影對這一元素的處理相當出色,提前做足了伏筆,然後再從不同視角揭曉真相,最後形成完美的閉環,圓滿解決所有的矛盾衝突。
因為在穿越之前,小天狼星、盧平、小矮星彼得分別揭露身份的戲已經是一個高潮,在哈利和小天狼星獲救之後,沒看過小說的觀眾可能會有一種進度條快要耗盡的感覺。
沒想到最後還能有一場堪稱完美的穿越戲,電影的精彩程度自然更上一層樓了。
除了以上特點之外,《阿茲卡班的囚徒》在配樂和音效上也尤為突出,是整個系列中多花樣比較多的一部。
綜上,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阿茲卡班的囚徒》與眾不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