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到: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北京,三千年中國看陝西,五千年中國看山西。回溯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山西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在山西,幾乎每個村落都有清代甚至更早的古建築。精美的有古廟宇、古戲臺,再不濟,也有幾處清代院落。
之前走訪過很多山西北部的農村,在其中一個古村中,發現一座百年地主大院。據村裡人介紹,這處宅院主人劉計漢,在民國時期是晉北地區赫赫有名的大地主。早前在外經商,發跡之後,回到家鄉置辦田地,營建宅院。最多時擁有良田上千畝,幾乎整個村子的村民都以給地主家務工為生。
但如今整個大院因年久失修,且無人居住已經是牆倒屋塌,雜草叢生。但從殘存的建築構件中,依然可以看到當年的豪華大氣。整座地主大院為三進院落,沿山勢而建,坐西朝東。從外面可以看出,幾乎所有院牆都已倒塌。但不知為何,門樓保存的還算完整。
劉家大院的門樓在當地被稱之為「大花樓」,磚雕建成的古門樓高聳入雲端,不但雕刻精美,而且上邊的圖案非常奇怪。屋脊下面兩側的門柱上,分別是磚雕的動物,左邊是喜鵲,右邊是鴛鴦。加上各種繁複的紋路,每層的圖案雕工都十分精細,紋路舒展大方,動植物栩栩如生,雖歷經數百年風雨,依然清晰可辨。
跨過大門,院落內所有房屋幾乎全部坍塌,倒塌的牆體荒蕪的庭院、屋宇、瓦楞令人不寒而慄。荒草雜生的院落,顯示著這裡已經很久無人問津;瓦礫堆中,生活的氣息已經蕩然無存。一進院落僅留下一間矮小的南方,正方還其它偏方已經全部化成一堆黃土。
院落之間之前建有磚牆,但現在已經連為一體。二進院落的大門靠著幾根木柱立著,門樓也早已破損嚴重,看不出之前的樣貌。如果來一場大風的下雨天,這座門樓或許就能結束它一生的使命。但整個門樓還是值得讚嘆,沒有使用一顆釘子,全是卯榫結構。如此破舊,依然能夠屹立百年。
二進院落和三進院落是一座西式門樓,它的建築形式完全不是本地的傳統建築風格,通過此建築我們也可以大體判斷出這處宅院應該建造於民國時期。整體方方正正,有半圓形的券門,頂部為三角形,有磚雕的陰陽八卦圖。中間陰陽魚的地方,早些年被小孩子摘下來拿著玩了。門柱上有多種磚雕的吉祥圖案,如神鹿、壽星、仙鶴、鳳凰等。兩側的對聯,已被人為毀壞,辨不出字跡。
像這樣的古建築在山西還有很多,但多數都沒有很好的保護起來,岌岌可危。人們對於古建文物保護意識和重視程度還不夠,還有就是古建保護專業人才的匱乏,也是古建保護的一大瓶頸。這樣發展下去再過上三十年,對於古建技術全部失傳,屆時保護文物只不過一句空話而已。
那麼,在你身邊有沒有深具歷史文化內涵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是否還保存完好?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