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將要求果蔬飲料標註原汁含量

2020-12-20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含10%以上的果蔬汁必須標示原汁含量,對於不含原汁的風味果蔬汁,應標註"無果蔬汁"。

    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6月4日說,衛生署可以接受濃縮還原果汁,標示"柳橙汁"、"芭樂汁"包裝飲料,必須標出柳橙汁、芭樂汁的含量;標示混合果蔬汁的,必須按含量高低順序標示各種蔬果。

    值得注意的是,馮潤蘭說,檸檬茶、橘子汽水等飲料,如果包裝印有大大檸檬、橘子的圖樣,只有風味卻不含果汁的飲料,就必須標示"無檸檬汁"、"無橘子汁".

    含果蔬汁的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已在臺灣"衛生署"官網預告,2015年7月1日正式施行後,按照新版《食品衛生管理法》,未標示者最高處新臺幣300萬元罰款;如查獲添加未經核准的食品或食品添加物含有毒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最高處1500萬元罰款。

    新規定要求飲料中含果汁、蔬菜汁純度,明顯標示於飲料包裝正面,含10%以上果蔬汁需標示原汁含有率,不到10%者應標示"果(蔬)汁含量未達10%",或直接標示其原汁含有率,只有風味卻未實際添加蔬果汁者標示"無果蔬汁。

    混合果蔬汁如果以一種果蔬作為品名,則含量應佔總果蔬汁比率50%以上,品名含2種以上果蔬名稱者,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標示;品名未顯示果蔬原料的,應加標示"綜合"字樣。

    馮潤蘭說,果汁牛奶、草莓優酪乳是乳製品,不在含果蔬汁的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範圍內;鳳梨啤酒、芒果啤酒是酒類,應由主管機關財政部訂定規範。

    另外,她表示,鑑於部分市售米粉不含米,或含米量較低,臺灣衛生署也將制定米粉含米量的標示規定,下一波公告實施後,可供消費者辨別。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制定宣稱含果蔬汁的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2014年7月1日起...
    為及早提供消費者完善食品標示信息,2014年3月3日,臺灣地區"衛生福利部"發布部授食字第1031300643號公告,修正"宣稱含果蔬汁的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並自2014年7月1日生效。    該規定規範宣稱含果蔬汁的市售包裝飲料,應依果蔬汁總含量標示原汁含有率及相關醒語。該規定的生效日期由原公告的2015年7月1日調整至2014年7月1日(以製造日期為準)。該規定適用外包裝標示敘及果蔬名稱或標明果蔬圖示(樣),且直接供飲用的包裝飲料。
  • 消費者訴可口可樂要求產品標註咖啡因成分和含量
    據《中國消費者報》訊一般認為,適當飲用一些含咖啡因的飲料可以提神醒腦、振奮精神。然而,咖啡因含量過高,有可能致人上癮。近日,消費者王某就此起訴可口可樂,表示「成人每天攝入200毫克咖啡因就會導致咖啡因依賴,處於身體發育期間的兒童則更容易對咖啡因上癮」,並由此導致過多飲用可口可樂而攝入過多糖分,容易發胖。
  • 網曝卡曼橘紅茶含量不足十萬分之一
    鬱悶的網友「cyan」發現自己常喝的卡曼橘紅茶中招牌成分卡曼橘原汁竟不足十萬分之一。2月15日,「cyan」將自己的發現發布於紅網論壇,並調侃稱原來自己一直喝的是「史上最珍稀飲料」。     驗證:多款果茶含量均低    紅網記者隨後來到位於長沙河西某大型超市。一番仔細搜檢後記者發現了三款成分「珍稀」的果茶飲料:「卡曼橘原汁(1mg/100ml)」的卡曼橘冰紅茶、「卡曼橘原汁(10mg/100ml)」的卡曼橘綠茶與「藍莓濃縮汁200mg/L」的藍莓冰紅茶,均為某品牌產品。
  • 一杯檸檬飲料裡的臺灣精品農業
    在嗅到這些帶有獨特香味的檸檬之後,2016年夏天,像很多專業的冷飲店一樣,德克士試著把以檸檬原汁為基底的檸檬飲品在全國近2000家門店售賣。德克士的檸檬飲品。德克士最新推出的檸檬系列飲品和冰淇淋。效果似乎還不錯。這種來自臺灣屏東、酸度與香氣都濃鬱於黃檸檬的味道得到了肯定。在7至9月的飲料旺季,德克士賣掉了1000萬杯這樣的飲料。
  • 歐盟將投票決定酒精飲料強制標註卡路裡
    人民網倫敦4月29日電 歐洲議會將對是否強制酒精飲料企業在包裝上標註卡路裡含量進行投票。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公共專家稱此舉將有助於遏制肥胖率的上升,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開懷暢飲的同時究竟攝入了多少熱量。
  • 破解茶飲料標籤上的「套路」 茶多酚含量或成硬性指標
    大部分產品都在標籤上標註了茶多酚含量,但有幾款產品未標註,如某集團公司的「茶莊蜂蜜柚子茶」為果味調味茶飲料,其標籤卻沒有關於茶多酚含量的標註;某公司的「冰紅茶」產品標籤上也沒有標註茶多酚的含量,只標註了檸檬果汁含量。除了未標註茶多酚含量的情況外,一些產品標註的是茶葉含量,如某一線品牌的一款產品標註的是「茶葉添加量≥3.5克/升」。
  • 茶多酚含量成謎 茶飲料勾兌香精多喝有害身體
    市售的不少茶飲料,配料表中並未標註茶多酚的含量(圖片來源:半島晨報)  大雨過後的高溫天讓飲料的銷量又迎來了一輪高峰,外表健康的茶飲料是不少人夏日消暑的首選,但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的茶飲料大多實為茶粉和香精勾兌的調味茶飲料,而作為茶飲料重要檢測標準之一的茶多酚含量,絕大多數品牌都沒有標註。
  • 進口商品原產國標註"香港"、"臺灣"?當事超市稱將改為原產地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進口超市內,商品標籤原產國竟標註「香港」、「臺灣」,不少市民看到後無法接受。今天,萬國碼頭進口優品超市人士向楚天都市報表示,將更改部分寫有「原產國」的標籤。港臺地區在進口超市成了原產國武漢市民萬爹爹家住漢口唐家墩香江花園小區,半個多月前,他去小區附近一家新開的進口超市購物,發現部分商品的標籤上,原產國竟然標註了「香港」和「臺灣」。看到這樣的字眼,萬爹爹心裡很不舒服,當時就向店員指出,這樣的標註是錯誤的,請他們把原產國改為原產地。不過,年輕的店員說標籤是公司統一製作的。
  • 聽說,「茶+果蔬汁」最近在臺灣很火……
    90年代中期,臺灣的珍珠奶茶進入大陸,一度火爆到了現在。一定程度上說,在茶飲的更新迭代中,臺灣稱得上內地的風向標。聽說,最近臺灣的茶+果蔬汁火了,這會成為一個新的趨勢嗎?最近一段時間,臺灣傳統奶茶依然火爆,比如50嵐、春水堂、陳三鼎等,但更受年輕人熱捧的是果蔬類飲品。
  • 進口商品原產國竟標註「香港」、「臺灣」?當事超市稱將改為原產地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進口超市內,商品標籤原產國竟標註「香港」、「臺灣」,不少市民看到後無法接受。今天,萬國碼頭進口優品超市人士向楚天都市報表示,將更改部分寫有「原產國」的標籤。港臺地區在進口超市成了原產國武漢市民萬爹爹家住漢口唐家墩香江花園小區,半個多月前,他去小區附近一家新開的進口超市購物,發現部分商品的標籤上,原產國竟然標註了「香港」和「臺灣」。看到這樣的字眼,萬爹爹心裡很不舒服,當時就向店員指出,這樣的標註是錯誤的,請他們把原產國改為原產地。
  • 「無糖」飲料真的無糖?5款聲稱「不加糖」的奶茶飲料檢出糖含量
    本次抽取了20批次飲料,其中15款主流預包裝無糖飲料、5款聲稱不加糖的現制奶茶飲料。   檢驗項目包括總糖(以葡萄糖計)、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賽蜜(乙醯磺胺酸鉀)。從檢測情況看,本次抽取的15款主流預包裝無糖飲料,有10款未檢出糖,含糖量為「0」;有5款「無糖」飲料檢出糖,含量範圍從0.1-0.3g/100g,但含量均符合標準要求。
  • 2020年中國果蔬汁飲料行業現狀及案例企業分析
    飲料行業產業鏈上遊包括原材料:水、糖、牛奶、果蔬、添加劑、塑料等,產業鏈中遊為飲料製造商,下遊銷售終端分為線上電商平臺銷售和線下超市、便利店、餐飲店銷售等。2020年中國果蔬汁飲料分類分析2019年中國果汁各濃度市場規模數據分析數據顯示,2014-2019年,中國果汁市場以低濃度果汁產品為主,但中高濃度的果汁產品出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 奶茶咖啡因含量相當於7罐紅牛?專家建議企業標註產品成分
    另外,不同的茶飲種類和製作流程會對咖啡因含量造成不同的影響。據一位不願具名的食品營養家介紹,咖啡因含量一般夏茶比春茶含量高,嫩葉比老葉和梗含量高。綠茶、紅茶、烏龍茶等分類是按加工工藝分類的,咖啡因在加工中(撈青、蒸青除外)損耗不多,主要的咖啡因損耗在於引用方式。
  • 臺灣新法嚴管食品標示 鮮奶須百分之百生乳原料
    人民網臺北6月30日電(記者吳亞明、尹曉宇)為了強化食品安全,從7月1日起,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將嚴格管制食品標示,果蔬汁、乳製品、米粉等食品,主原料含量須達標準才能使用果汁、調味乳、米粉等名稱。一旦標示不符且未限期改正者,可處4萬至400萬元新臺幣的罰款。
  • 德克士今年將引入3000噸臺灣檸檬
    近日,快餐連鎖餐廳德克士推出新的飲品紅柚檸檬飲,這款選用檸檬原汁呈現檸檬風味的飲料已經是德克士兩年來推出的第9款檸檬飲品,在6月1日,還將有一款名為蜂蜜檸檬冰淇淋的新品被推出。如此大力推出檸檬系列的新品,是基於德克士獨有的檸檬供應鏈體系,以及洞察到消費者在消費升級過程中對檸檬系列產品的需求。
  • 臺灣高雄抽檢桶裝飲料 1批次楊桃汁甜味劑過量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近日臺灣高雄衛生局抽檢楊桃汁、青草茶等桶裝冷飲菌落總數和防腐劑含量共30件,結果有1件楊桃汁疑含過量甜味劑。     高雄市衛生局在年初調查傳統桶裝飲料攤商共30家,抽驗飲料30件,檢驗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去水醋酸)、甜味劑及菌落總數、大腸桿菌及大腸菌群等微生物量。
  • 奶茶咖啡因含量相當於7罐紅牛? 專家建議企業標註產品成分
    另外,不同的茶飲種類和製作流程會對咖啡因含量造成不同的影響。據一位不願具名的食品營養家介紹,咖啡因含量一般夏茶比春茶含量高,嫩葉比老葉和梗含量高。綠茶、紅茶、烏龍茶等分類是按加工工藝分類的,咖啡因在加工中(撈青、蒸青除外)損耗不多,主要的咖啡因損耗在於引用方式。
  • 令人迷惑的乳脂奶油反式脂肪酸含量標註
    一個香港同行告訴記者,在香港銷售的很多動物類奶油產品都明確標註了反式脂肪的含量。記者為此特地在香港和內地的市場做了調查,印證了香港朋友的反映。以某紐西蘭進口乳脂奶油品牌的標籤為例,大陸地區銷售的產品包裝列出了反式脂肪酸含量標示為零,不過特別注釋「來自於部分氫化植物油」。
  • 食品欺詐問題突出:虛標綠色有機、調配飲料變鮮榨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提出,使用「純綠色」、「無汙染」等誇大宣傳用語,以及虛假標註有機食品、綠色食品、「鮮榨」、「固態發酵」等字樣,均屬於欺詐行為。這種具備普遍性特徵,容易出現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典型食品欺詐行為,首次被重點列明。
  • 臺灣新規:果汁純度標示不實可罰3百萬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衛生福利部8日表示,將自2015年7月1日起含10%以上果蔬汁需將原汁含量標出,含量不足10%或人工添加風味物質,也要標示。    按照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公告《宣稱含果蔬汁之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含10%以上果蔬汁產品須標示原汁含有率,例如:濃縮還原的柳橙汁、芭樂汁,必須標示柳橙汁、芭樂汁的含量;如果是綜合果汁、果菜汁,必須按含量高低依序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