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田石雕這張「金名片」越來越亮

2020-12-12 麗水網

  12月7日,在山口鎮名師路上的122號展位前,石雕從業人員鳥師(藝名)正忙著與前來選購印石的溫州客商進行洽談,其中一款藍星品種的青田石被客商相中,以1萬多元的價格達成交易。在為期3天的石雕節期間,火爆的人氣讓鳥師賺得盆滿缽滿,僅石雕節開幕當天就成交了16萬元。

  鳥師在石雕行業已經打拼5年,今年石雕節的各項活動對他來說都特別難忘。「今年的活動非常豐富,尤其是整條街的印石展覽,讓我們商戶也有機會向全國各地的遊客展示自家的石雕作品,不僅有實實在在的交易收入,還能接觸各級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探討,非常難得。」鳥師表示。

  與鳥師一樣,在名師路上展出印石作品的石雕從業者張海華也是收穫滿滿,短短幾天時間就達成了20多筆10萬餘元的印石交易。張海華表示,在今年疫情的背景下,石雕節給了石雕市場信心和動力,不僅人氣沒有減少,反而石雕節期間的活動更加精彩,慕名而來的客商也非常多,特別熱鬧。也希望政府部門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為商戶搭建更多的平臺展示青田石雕。

  為期3天的石雕節,從節慶主題活動到精品展示活動、石雕專場拍賣會,從青田石雕博物館到甌南街道青田石文化創意街區、山口石雕小鎮,一項項豐富精彩的活動,不僅讓成百上千名石雕從業人員從中獲得收益,還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石雕、文創等相關的專家學者及石雕愛好者前來參與,並推出了石雕創新展,將區塊鏈、現代詩及AI智能等新元素融入青田石雕,進一步擦亮了青田石雕這張「金名片」。

  青田石雕行業協會副會長王益勇是這次石雕節的參與者,他表示,這次石雕節對於推動整個石雕產業的發展意義非凡,也像一針強心劑,給了大家發展石雕產業的信心和決心。相信石雕節以後,整個行業會迎來又一波新的「回暖」,特別是這次石雕節上主題活動涉及到的一些新元素,非常有新意。比如今年對印石文化的植入、故宮經典的出版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等,為青田石雕賦能鑄魂,這些都是今年青田石雕發展的新方向。

  石雕節僅是青田縣加快推動石雕產業發展的其中一項慶典活動,除此之外,青田縣還積極以項目為抓手,夯實基礎,高質量完善石雕小鎮基礎設施。作為青田石雕的發源地,今年的石雕節對石雕小鎮建設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五年來,山口鎮充分發揮特色優勢,緊扣石雕小鎮「產業特、創新強、功能優、形態美、機制活、輻射廣」的要求,編制完善小鎮建設規劃、景觀風貌規劃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等,打造最有石韻、最具生態力的文旅目的地,讓千年石文化再現蓬勃生機。截至目前,小鎮已完成總投資31.8億元。

  記者了解到,石雕小鎮是青田縣推動石雕產業的一個重要建設平臺,這幾年,通過美麗城鎮省級樣板的創建以及小城鎮綜合整治,山口鎮區如秋爐綜合體,花旗街改造、文化巷改造等一批項目落地,整個小鎮的風貌已經基本展現出來。接下來,青田縣還將爭取於2022年創成石雕小鎮。

  近年來,青田縣石雕產業蓬勃發展,以「五個之問」的獨特視野,開啟了新時代石雕藝術文化傳承發展的趕考之路,圍繞「原石材料從哪裡來」「產品供給怎麼改革」「生產方式如何組織」「銷售市場如何拓展」「產業+如何演繹」,堅持「世界玉石、青田成器」,堅持「做精高端藝術品、做優中端精品、做大生活文創用品」,堅持「藝術家與企業家」聯姻、「原石與創作」分離、「傳統與現代」融合,堅持供給側與需求側緊密對接,堅持「產業+平臺、產業+旅遊、產業+文化、產業+人才、產業+政策」模式,高質量答好了「石雕五問」,努力把青田石雕打造成為浙江特色文化產業國際化、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化的「重要窗口」。

  (來源:青田網 記者 葉春籠)

相關焦點

  • 青田石雕節 擦亮僑鄉金名片
    「百鳥朝鳳」「石門問景」「石豔天下」,欣賞過這三道別出心裁石雕冷菜擺盤的食客,您一定會對青田的三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和石雕之鄉)文化難以忘懷。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因材施雕琢,人巧奪天工。12月5日至7日,以「石豔天下·雕刻世界」為主題的第八屆石雕文化節在青田舉辦。
  • 大美無言 唯石能語青田石雕節 擦亮僑鄉金名片(僑界關注)
    圖為賈曉月和馬可·盧索和奇羅·埃思博思多在看石雕展覽。  本報記者 賈平凡攝「非凡匠心」松露蘑菇湯、「金玉良緣」田魚撈飯、「封門三彩」青田蹄膀、「綠水青山」白灼時蔬……您能想像一頓飯全被做成精美的石頭模樣嗎?「百鳥朝鳳」「石門問景」「石豔天下」,欣賞過這三道別出心裁石雕冷菜擺盤的食客,您一定會對青田的三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和石雕之鄉)文化難以忘懷。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因材施雕琢,人巧奪天工。
  • 走進青田石雕博物館,飽覽琳琅滿目的石雕藝術佳品!
    青田石雕藝術青田是麗水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遊地區,東鄰溫州,北接台州,西臨麗水,青田是中國著名的石雕之鄉!其石雕文化十分悠久。首先,青田盛產青田石,青田石是我國四大名石之一,青田石也是青田縣的一大名片,享譽中外。此石是青色為基色主調,名品主要有燈光凍、醬油凍、魚腦凍、封門青、不景凍、薄荷凍、田墨、田白等。青田石具有質地溫潤,色彩斑斕、花紋奇特,硬度適中,是中國藝術雕刻、印章和篆刻藝術應用最早、應用最廣泛的印材之一。
  • 點石成金 青田石雕
    石頭發現之始,浙江青田縣的先人便懂得利用其美,雕琢成器,於是便有了青田石雕。青田石  青田石是青田石雕的主要原料,產於「中國石雕之鄉」的浙江青田縣,是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與巴林石、壽山石和昌化石一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石」。
  • 央視大型紀錄片《筆尖上的中國》一行來浙江青田縣拍攝青田石雕...
    近日,中央電視臺《筆尖上的中國》大型紀錄片總導演石磊率攝製組一行來到浙江青田開展為期四天的專題片拍攝,將鏡頭聚焦該縣的金名片「青田石雕」。《筆尖上的中國》攝製組一行先後來到青田石雕博物館、惜石齋、封門礦山、山口鎮小學、山口黃坑底倪東方大師故居等地,走訪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徐偉軍,青田石文化學者陳墨等人,詳細了解石雕製作技藝、礦石開採過程、校園篆刻傳承、地方民風民俗等,深入挖掘該縣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為青田石雕的對外宣傳推廣「添薪續力」。
  • 浙江青田舉辦石雕文化節
    12月6日,市民及遊客在山口鎮參加青田石雕文化節系列活動。以「石豔天下·雕刻世界」為主題的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於12月5日—7日在浙江省青田縣舉辦。本次文化節包含開幕式及在青田石雕小鎮山口鎮舉辦的《青田封門山·致敬匠心》主題活動、精品展示會、「玩石周」石文化體驗活動等,全面展示青田石雕文化,面向世界講好青田石雕故事。
  • 百餘件「青田石雕國慶方隊」驚豔亮相青田石雕博物館
    2019年度石雕精品評比暨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青田石雕精品展  9月30日-10月9日,青田縣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中心組織的2019年度石雕精品評比暨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青田石雕精品展在青田石雕博物館一樓展出
  • 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於僑鄉青田開幕
    青田向醫護人員捐贈青田石雕作品《共同抗疫》。 胡丁於 攝中新網麗水12月6日電(見習記者 胡丁於)6日,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下稱石雕文化節)於浙江青田開幕。青田石素有「印石之祖」之美譽,在明清兩代,青田石被廣泛運用於印章製作,受到歷代帝王的喜愛。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共藏有5件明清歷史雕作和1000餘枚印紐及一批尚未使用的青田石印。青田聘請首批青田石文化宣傳大使。 胡丁於 攝「故宮和青田有著穿越數百年的不解之緣。」
  • 青田舉辦石雕文化節 海內外嘉賓共賞名石 青田石雕小鎮產值達15億
    不久前隆重舉辦的僑博會,讓青田的紅酒、咖啡等進口商品,引國內外消費者強烈關注。 12月5日—7日,以「石豔天下·雕刻世界」為主題的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又吸引全世界聚焦這一中外聞名的華僑之鄉。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
  • 青田擦亮「稻魚共生」金名片
    月朗星稀的夜晚,甚至可以聽到田間「啪嗒、啪嗒」的響聲,那是魚兒吞咽掉落在水面上的稻花……這既是今天浙江麗水市青田縣小舟山鄉原生態的農田風光,也是這裡千百年來再尋常不過的農耕場景。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明,也留下了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就是其中一顆明珠。
  • 倪東方 × 青田石雕 | 愛石如命,刀下留情
    這是青田石雕史上的經典之作,曾入選為國家郵電部1992年特種郵票。它的創作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田石雕)代表性傳承人,倪東方。攝影 洪建國浙江青田縣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出產的青田石石質溫潤緻密,奏刀脆爽,有「印石之祖」的美譽。早在明清時期,青田人就背著石雕闖蕩海外謀生掙錢,成為浙江歷史上最早的旅美旅歐的華僑,青田也因此被稱為「石雕之鄉」、「華僑之鄉」。
  • 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開幕!微拍堂助力地方工藝產業轉型升級
    12月5日至7日,在「中國石都」青田,一場「石頭的盛宴」——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拉開帷幕。同時,在12月6日舉辦的青田石雕(印章)專場拍賣會攜諸多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與公眾見面,匯聚了市面上難得一見的青田石雕、印章精品。本次拍賣會由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微拍堂作為唯一線上協辦方,在線直播拍賣全過程。
  • 四季平安瓶回家了 從國外拍賣回來的青田石雕作品在石雕文化節展出
    近日,東方國石館「握瑀山房」國石博物館的負責人管愛軍攜《四季平安》從深圳回到青田,這件清代中期的青田石雕的珍品在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展出。12月4日,記者在青田石雕博物館看到了這件精美的作品。據了解,《四季平安》是管愛軍在2012年從比利時拍賣行拍賣回國的一件清代中期的青田石雕。「當時我有個親戚在比利時逛拍賣行的時候看到這件石雕,就拍照發給了我。我一看,這是一件很精美的青田石雕,了解了一些具體情況後第三天就買了機票去比利時把它拍了回來。」管愛軍說,《四季平安》作品有著平安、吉祥、富貴、和平、福壽等美好的寓意,從設計形制、精選材質、布局構思,無一不彰顯大國工匠精神。
  • 文化創意激活石雕藝術 我縣首次推出青田石雕城市禮品
    「萌萌噠」十二生肖印章、寓意著競爭上遊的遊鯉掛件、妙趣橫生的人生七章……近日,在青田石雕博物館的「博物館小院」,青田石雕城市禮品首次亮相,這些文創產品將在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正式推出。
  • 這件清朝中期的青田石雕漂洋過海回家鄉
    2012年 一件清中期的青田石雕珍品 被青田人在比利時拍賣行拍下 並一直收藏在深圳的 東方國石博物館 這兩天 這件久別家鄉的名為 《四季平安》石雕珍品 回到了青田 並在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上展出
  • 青田石雕人才之家揭牌儀式舉行
    7月1日,青田石雕人才之家揭牌儀式在青田石雕博物館舉行。  據了解,青田石雕人才之家佔地面積262平方米,建設改造資金20多萬元,青田縣首家集人才培養、交流合作、石雕展示等為一體的專業石雕人才服務平臺,以「凝聚人才、服務人才、發展人才、成就人才」為宗旨,為石雕人才提供高效、便捷、全方位的服務,使石雕人才工作更好地服務青田石雕行業的發展壯大。
  • 青田石雕博物館,原來還有這麼好玩
    自元末著名畫家、詩人王冕首創以青田石冶印以來,青田印石便開始堂而皇之地進入騷客雅士的書齋乃至榮登皇帝、重臣的几案;而公元1790年,兩套由青田燈光凍石制的印鈕《寶典福書》和《元章壽牒》作為貢品進獻八旬乾隆皇帝之事,則拉開了石章進故宮的序幕;自十七末十八世紀初,青田石雕經藝人帶至國外販賣,進入了國外市場,並先後在美國芝加哥"聖路易博覽會"、南京"南洋勸業會"、 美國 "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 石雕之鄉200飯桌一字排開 青田石頭宴引2000人同品嘗
    在浙江麗水,有一個青田縣,在海內外名氣很響,因為這裡是全國著名的僑鄉,又是中國著名石雕之鄉。就在離青田縣城8公裡的山口鎮,12月14日來了2000多位客人,當地人在大馬路上一字排開了兩百多張餐桌,陣容強大,從街頭一直排到街尾,像一條長龍,非常有氣勢。來源:《周哥視角》記者周建仕這樣大的陣容,到底是一個什麼宴席呢?
  • 寧波博物館獲贈青田石雕作品
    昨天上午,寧波博物館獲贈兩件青田石雕作品,這兩件作品分別來自青田石雕大師林觀博和夏偉媚。捐贈儀式上,寧波博物館館長紀雲飛向兩位大師頒發了收藏證書。  林觀博和夏偉媚都是知名的青田石雕大師,分別被授予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他們的作品構思巧妙,精雕細鏤,屢獲省、部級工藝美術大獎,並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
  • 青田石雕大師徐偉軍的為藝之道:藝商合和 點石成金
    中新網麗水10月13日電(記者 奚金燕 見習記者 李倩倩)中國古代即流傳著「點石成金」的傳說,而在浙江青田,這一傳說演變成了現實。在青田,人們不但可以用石頭換房子,還可以用來抵押貸款,比黃金還金貴。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卻折射出青田石雕產業獨特的發展之路,而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正是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