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四種立春傳統食物迎接春暖花開

2020-12-17 騰訊網

2020年立春時間是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立春時,鬥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從天文學上看,立春象徵著春天的來臨;但從氣候學上說,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是由冬寒向春暖過渡的時節。陰寒未盡,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但變化較大。立春就要到了,你知道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嗎?很多人以為立春傳統要吃餃子和麵條,其實不是這樣的,到底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呢?下面小編為你盤點立春的四種傳統食物吧。

立春時,鬥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一個節氣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主要是春餅、蘿蔔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四種立春傳統食物迎接春暖花開。

立春吃春餅

1、春餅

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吃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卷菜的餅一定要是新鮮做得的燙麵薄餅,講究圓、薄、滑。擀好的餅一定要在上面輕輕抹一層油,為的是不讓餅和餅之間粘連,同時吃起來口感也較為爽滑,配著卷在裡面咯吱咯吱作響的蔬菜,一軟一硬,口感不錯。

立春吃春盤

2、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寧津一帶用蔥、蒜、椒、姜、芥切而調食之,稱為五辛盤,它既可以下酒佐餐,又可以作為禮物相互饋送。也有饋送青韭、黃柑的。春盤其實挺簡單的,它就是以涼拌蔬菜為主的拼盤。古時候,每到農曆立春,江南人家通常把生菜、鮮果和餅餌等拼置盤內食用,而北方民間則多將蔥、蒜、韭、芥等辛菜雜和起來吃,皆取迎新之意。

立春吃春卷

3、春卷

除了春餅之外,春卷也是立春日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節慶美食。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立春吃春卷的習俗起源於唐朝,也叫「咬春」。由於立春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各種蔬菜發出嫩芽,人們嘗鮮,古人就用麵皮包著時令蔬菜,捲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卷,寓意著五穀豐登,而麵皮做成圓形,則是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芹菜和韭菜的餡料,更寓意著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所以在這立春之際,新年之時,街坊們不妨在家吃吃春卷,既能健胃、提神又能收穫一份祝福。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圓形薄麵皮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後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鹹可甜。

立春吃蘿蔔

4、蘿蔔

在很多地方,立春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北方立春,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是吃蘿蔔,俗謂「咬春」。「咬春」就是立春時吃生蘿蔔,以脆嫩多汁的青蘿蔔為上,最好是綠皮紅心的蘿蔔。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咬春和嘗春作為一種傳統的飲食文化,原本是立春節慶習俗中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是,現在這種節慶習俗已經淡化了很多,甚至於許多年輕人都已經不知道這一習俗了。如今人們更多地用吃麵條和餃子代替了吃春盤、春餅、春卷,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故民間廣泛流傳有「迎春餃子打春面」的說法。

其實立春日,在一些地方還有不少習俗

其實立春日,在一些地方還有不少習俗。在滕州、惠民等地,凡是沒有種牛痘的兒童,春公雞的嘴上還要叼一串黃豆粒,幾歲叼幾粒,意為雞吃豆,可吃掉天花、麻疹等病。在魯北和魯西一帶,立春這天,母親會用彩色碎布頭縫製成「春公雞」、「春娃娃」等小玩具,送給孩子作為節日禮物。立春將至,小夥伴們,你家鄉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相關焦點

  • 立春吃什麼? 立春要吃春卷必須加菠菜 立春傳統美食推薦
    立春吃春卷是我國傳統的一個民間習俗,就像端午時節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餃子一樣,伴隨著人們千百年來一直延續下來。春卷也叫春餅,除了表示迎接新春的意思以外還因春卷裡通常都包含大量春天新鮮的蔬菜,因此營養價值非常的高。
  • 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立春
    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
  • 立春 | 畫說傳統,春濃情濃!
    秦漢之後各地曆法風俗開始融合「歲節」民俗開始被挪到陰曆正月一日立春自此成了單純的節氣立春中的「立」有「開始」由此可見立春在農人心目中不僅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更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其對傳統農耕社會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從先秦時期開始天子都會在立春這天身著綠衣
  • 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時間 立春傳統習俗吃什麼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鬥柄指向」法,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
  • 立春節氣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幾個?
    今日5時28分迎「立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明天就是立春節氣了,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躲春  在傳統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更有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就出現了。在民間,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與忌諱,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躲春方法與習俗。
  • 今年2018什麼時候立春 2018立春時間幾月幾日是哪天
    「東風化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的立春節氣,是人們在新一年裡迎來的第一個節氣,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的"立"字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開始的意思,立春是每年的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
  •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立春吃什麼+立春習俗+立春詩詞
    立春是什麼時候  2018年立春時間:2月4日 05:28:25,農曆2017年十二月(大)十九。【描寫立春的詩句】【立春祝福語】  2019年立春時間:2019年2月4日 11:14:14,農曆2018年十二月(大)三十。
  • 立春,為什麼要吃春餅?春餅裡都卷什麼菜?你知道嗎
    我國每到一個傳統節日,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做著同一件事情,但是為什麼都這麼做,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也沒有多少人想去了解,反正到這天就這麼做。如,我國傳統有立春吃春餅的習俗,從古至今,每當這天,家家戶戶都會烙春餅吃。那麼,為什麼吃春餅?春餅裡都卷什麼菜呢?知道嗎?
  • 立春是幾九打春是什麼意思?2020立春是雙立春嗎?打春詳細時刻
    宋晁衝之《立春》)「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民間也叫「打春」,有祭春神句芒和「打春牛」的活動。那麼2020年幾個立春呢?2020年立春是幾九呢?  舊時府縣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門前,立春日用紅綠鞭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為打春。
  • 立春是古人的「春節」嗎?立春習俗有哪些?
    漢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使各地風俗習慣互相融合,我們今天主要的傳統節日民俗在漢代時已經普及。節日起源、發展和普及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國傳統節日,由遠古時期發展而來,內容博大精深,涵蓋了原始信仰、宗教祭祀、天文曆法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 昨天立春,可你知道,農曆新年是從初一開始還是立春開始?
    今日立春,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天康人泰。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時代以「鬥柄指向」來判定立春,當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立春便至,現在常用「定氣法」來劃分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
  • 立春
    立春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中國傳統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一文了解立春的習俗(雙語)
    立春節在傳統文化和農業生產中承擔著團聚、祈求豐收的美好寓意。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節的到來意味著嚴冬的結束。此時柳萌黃枝,水泛新綠,萬物生長的春季已經到來。因「立」有「開始」之意,所以「立春」的英文表達為Start of Spring,是不是很貼切?
  • 2019年己亥年 立春時間
    交春贛南、閩西地區的客家人習慣將立春這一節氣稱之為「交春」。客家的「交春」不包括立春節氣的三侯(五天為一侯),而特指立春日「春」到來的時刻。交春之時,客家傳統習俗需家家戶戶放爆竹相迎,閩西三明客家更對天禮拜,名曰「接春」。
  • 立春吃春卷鬚加菠菜(圖)
    立春吃春卷是我國傳統的一個民間習俗,就像端午時節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餃子一樣,伴隨著人們千百年來一直延續下來。春卷也叫春餅,除了表示迎接新春的意思以外還因春卷裡通常都包含大量春天新鮮的蔬菜,因此營養價值非常的高。
  • 立春到,南方春卷PK北方春餅,你更喜歡哪一種?它們有什麼區別?
    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當然不僅體現在美食的種類豐富,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美食傳統,還表現中國在不同的節氣裡要吃不同的東西的文化傳統上來。立春,是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在這一天,民間有吃春卷或是春餅的習俗,名曰咬春,有預防疾病迎接新春的意義在。
  • 立春 | 春至萬物蘇,期待曙光迎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明清官方曆書中被歸入正月節氣;到達時間點在公曆每年2月3-5日(農曆正月初一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交節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 立春吃什麼養生?2020關於立春的詩句著名詩詞立春諺語大全
    「問東風、消息幾時來」  何時立春  今年正月十一立春,聽起來很晚,有些年份臘月就立春了。可每年立春的公曆日期,大致相同,總在2月4日、5日左右。因為廿四節氣,本來是根據太陽運行周期制定,屬於「陽曆」,和體現月亮運行周期的「陰曆」,自然有些偏差。古詩經常寫到這點。
  • 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持續收看更多三農趣事,記得點擊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如今,大寒節氣已經開始,距離「立春」也為時不遠了,那麼,今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呢?在農村,立春有何習俗呢,立春是季節變化的重要節氣,立春了就步入到春天了嗎?對於這三個問題,今天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
  • 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號?這一天我們該吃些啥
    春天,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也被稱為立春,是一個新的開始。新年伊始,在這一天,我國有「咬春」這一傳承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傳統習俗,但其具體內容、形式卻因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不盡相同。今天,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初春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