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胸痛,女兒遞上3片阿司匹林成「送命藥」

2020-12-21 澎湃新聞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緊急情況,需要用急救藥來救命。很多人靠著急救藥「活命」,但是你知道嗎,救命藥用的不對,就是在「送命」。

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

一位67歲的胸痛患者王大伯半夜突發劇烈胸痛,疼痛難忍,就叫醒了女兒。孝順的女兒一看到父親胸痛,立馬想到了網上瘋傳的這個急救方法,趕緊找出了3片100mg的阿司匹林給父親吃了,同時撥打了120等待急救。

120急救車趕到後,醫生給王大伯做了血壓測量和心電圖,並沒有典型心肌梗死的表現,到醫院後複查心電圖,仍未見明顯心肌梗死改變,於是抽血化驗心肌酶,並做胸部CT,確診是主動脈夾層,在經過長時間的積極搶救後,仍因病情太重,沒能搶救成功。

醫生遺憾地說:胸痛不都是心梗,主動脈夾層的患者吃了阿司匹林無疑是雪上加霜!

女兒難過且自責:都流傳3片阿司匹林可以救命,怎麼就雪上加霜了?

主動脈夾層+阿司匹林,

為什麼會雪上加霜?

從王大伯吃阿司匹林造成慘劇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沒有確定病因就擅自用阿司匹林來急救,王大伯的胸痛原因不是心梗而是主動脈夾層,那麼為什麼主動脈夾層的患者吃阿司匹林急救會是雪上加霜呢?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是人體最粗的一根動脈,也是人體承受壓力最大的一根血管。它從心臟的左心室發出,在胸腔和腹腔內分出很多分支,向全身各處輸送血液。

正常情況下,主動脈自身結構非常結實,但如果存在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危險因素,血流的衝擊力會把內膜撕破,血液跑到內外膜之間,便形成了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會造成大出血。

而阿司匹林屬於抗血小板聚集藥,具有緩解疼痛、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主動脈夾層本來就容易出血,如果吃上抗凝、抗血小板的藥物,會加重血管破裂出血的進程,從而加速死亡。

三片阿司匹林,就是這樣加重王大伯的病,最後要了他的命。

什麼時候胸痛,

可以吃阿司匹林救急?

胸痛不是一種疾病,除了主動脈夾層,肺栓塞、張力性氣胸等很多疾病都有可能造成急性胸痛。在突發急性胸痛的時候,沒有相關醫療設備和臨床經驗,醫務人員都很難判別病因,盲目使用藥物自救可能事與願違。

因此,至少要做完心電圖再決定吃不吃,而不是胸痛就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種抗血小板藥物,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補破損的血管,而阿司匹林就是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發揮抗血栓作用,同時也增加出血風險,所以如果不能確診是心梗,是不可以盲目吃阿司匹林來救急的。

另外,就算是心肌梗死,吃了阿司匹林,也不是一定能救命。如果是確診的心肌梗死導致的胸痛,可以吃阿司匹林,能夠預防血栓加重,但不代表這時候吃了阿司匹林就會救命。

確診心肌梗死後,吃阿司匹林把抗血小板治療前移,只是治療的一部分,接下來還必須儘快開通血管,才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對於高血壓的朋友,還必須控制並監測血壓。

總之,如果胸痛持續不緩解,第一時間撥打120,而不是吃阿司匹林,120醫生做完心電圖才能決定是否要吃阿司匹林!

救急藥,用對了才是在救命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是治療心血管病的三種常用藥物,但是並不是都適合用來救急的。這三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但是特別容易混淆,急救時用哪種,怎麼用,一定要了解清楚:

關於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種抗血小板藥物,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發揮抗血栓作用,同時也增加出血風險。阿司匹林的臨床運用,主要是預防和治療,因此已經發生過心腦血管疾病和極可能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最適合用。

急性心梗時,如果手邊沒有其他急救藥物可以用阿司匹林來救急。

急性心梗的主要症狀:

男性患者:持續胸痛(佔67%)和大汗(佔70%);

女性患者: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對少見。

上了歲數的人症狀不太明顯,即便不怎麼胸痛,出大汗就要特別警惕了。

服用注意事項:

1、空腹用效果好,一般是晚上空腹時服用效果最好,有明顯胃腸道反應的可早飯後服用。

2、阿司匹林起效比較慢,至少幾個小時。如果身邊沒有其他急救藥,只有阿司匹林,服用的劑量應是300毫克(就是相當於服用三片100毫克的阿司匹林)。另外,為了加快吸收效果,嚼碎服用比「喝水吞下」更有用。

關於硝酸甘油

阿司匹林不可以亂吃,那麼硝酸甘油可以嗎?

很多人把硝酸甘油奉作心臟病患者的「靈丹妙藥」,但凡心臟不舒服,只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粒,就可以了,效果不好,再來一粒。這種做法也是錯的!

硝酸甘油是一種硝酸酯類藥物,能擴張冠狀動脈、外周靜脈和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液中氧的供應,降低心肌氧的消耗,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狀態,緩解心絞痛症狀。

但是如果胸痛是嚴重急性心梗導致的,患者還可能會伴有低血壓,這時候如果再用硝酸甘油擴張血管,可能會使得血壓越發降低,加重死亡風險!

用藥注意事項:

1、心絞痛時硝酸甘油應舌下含服,而不是用水送服;硝酸甘油迅速擴張血管,應坐、臥位服藥,以免站立服藥時暈厥跌倒。

2、喝酒後不宜服用,容易加重頭痛;青光眼、低血壓、肥厚性心肌病、懷疑心梗以及口服西地那非(偉哥)24小時內的患者,也應禁用硝酸甘油。

3、最多連服三片,切忌加大藥量,容易引起劇烈頭痛。

4、避免長期應用,容易導致耐受性。

5、避光保存,切忌貼身放置。

關於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主要用於氣滯血淤型冠心病、心絞痛,其重點徵於改善心臟本身的血液循環,在有明顯先兆時服用,主要用於高危人群突發的心絞痛症狀。它採用川穹、冰片等名貴中藥,經過特殊工藝配製而成的中成藥。

這其中川穹是速效救心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所含有的川穹鹼對內臟血管平滑肌有較強的擴張及解痙作用。

服用注意事項:

1、速效救心丸並不速效,據臨床研究發現,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4粒後5分鐘起效,10-15分鐘發揮最大效應。它的起效速度遠不及硝酸甘油,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分鐘後起效,3-5分鐘達最大療效。因此,心絞痛發作時,還是首選硝酸酯類藥物。

2、速效救心丸具有降壓的作用,因此,低血壓患者不適合服用速效救心丸。

3、速效救心丸主要由川穹、冰片等名貴中藥組成,其中冰片會令患者的脾胃虛寒症狀加重。

4、對於對硝酸甘油無效或療效不佳的部分心絞痛患者,以及嚴重貧血、青光眼、高血壓、心梗早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患者和已知對硝酸甘油過敏的患者可選擇服用速效救心丸。

最後特別強調,胸痛不是一種病,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急救方法。平時一定要掌握常見「救命藥」正確用法,不然吃錯了一樣會變成「奪命藥」。急性胸痛時,請第一時間呼叫120急救,避免盲目自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兩顆阿司匹林放床頭能成救命藥?
    兩顆阿司匹林放床頭能成救命藥? 2011/03/29 05:03 來源:溫州商報 瀏覽:5152 兩顆阿司匹林能成救命藥?
  •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急救用哪種?牢記3句話!
    如果身邊沒有其他急救藥,只有阿司匹林,服用的劑量應是 300 毫克,而不是隨便服下「兩片」。另外,為了加快吸收效果,嚼碎服用比「喝水吞下」更有用。
  • 常用急救藥吃不對變「毒藥」,正確服用方法一定要收藏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它們是不少中老年人家中的常備藥,而對於這些藥的用法,圈友大冰發來了求助,她說自己的父親在家裡換著吃這幾種藥,這些藥能隨便吃嗎?
  • 心血管3種救命藥你會用嗎?醫生提醒:急救這樣用,用錯反危險
    在心腦血管病的治療、預防和急救中,有三種藥,我們最為熟悉:阿司匹林、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 到底急救時該用哪個? 什麼情況下用哪種? 很多人說都不清楚!下面我就說一下。
  • 21解藥|「萬能神藥」阿司匹林121年沉浮記
    因為解熱鎮痛、抗炎、抗凝、抗風溼效果好,價格低廉,在中國,阿司匹林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常用藥。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款百年神藥,在不斷開發新的適應症、「老藥新用」的同時,近年來也受到不少質疑。從納豆替代爭議到不久前帶量採購直接砍價至每片6釐錢,都讓阿司匹林備受關注。
  • 救命藥,吃錯了會要命
    心臟科醫生曾告訴大家:50歲以上的人一定要記住,在睡眠時如果心臟病突發,劇烈的胸痛足以把人從沉睡中痛醒,在病人血壓、心率正常,無青光眼、未飲酒的情況下,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片;如果患者既往無消化道潰瘍和出血傾向,應立刻嚼服阿司匹林3片(300毫克),同時可輔助應用複方丹參滴丸或速效救心丸;如果患者昏迷,不可口服藥物治療,以免誤吸。
  • 吃錯了藥,「救命」會變「要命」!讓急診科醫生一條條說
    我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類似這樣的「溫馨提醒」:出現胸痛怎麼辦?疑似心梗怎麼辦?北京市密雲區醫院急診科醫生支招,趕緊吃這些藥……看得多了,很多人就以為自己有了護身符,在家裡備了不少有急救功效的藥。但這些藥的用處是否完全一樣,它們又應該在什麼情況下吃,人們可能並不清楚。在醫生看來,救命藥吃錯了是會要命的!
  • 心梗突發,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吃哪個?一文說清
    我們經常聽說的一些急救藥,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速效救心丸等,在心梗發作時,應該吃哪個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通常下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5分鐘就可以使藥物達到最大血藥濃度,3~5分鐘內即可迅速起效,因此,如果在15~30分鐘內,連續含服3片硝酸甘油而心絞痛沒有緩解,就應該趕緊撥打急救電話,就醫排查急性心梗發生的可能性。
  • 15種藥停售召回:阿司匹林腸溶片、感冒清熱顆粒...
    2021-01-09 05:31:47 來源: 智能科技熱點 舉報   15種藥被查封
  • 「神藥」終於走下了「神壇」?阿司匹林,到底還能不能繼續吃了?
    一、阿司匹林,一個在「神壇」下奔忙的藥物阿司匹林簡直是醫藥界的奇蹟,19世紀末,蘇格蘭醫生把它從柳樹皮中提取出來,之後它便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實際上,柳樹用藥的歷史悠久,古蘇美爾人的泥板上便有柳樹葉子治療關節炎的記錄,《神農本草經》上也記錄了柳樹根、柳樹皮和柳樹葉等入藥的記錄。
  • 這些藥和食物不能同時吃
    18歲女孩因同時服用羅紅黴素緩釋膠囊和複方甲氧那明膠囊兩種感冒藥而喪命;30多歲的男士喝了一杯啤酒差點送命,只因喝酒前吃了抗生素……近年來,類似藥物和藥物、藥物和食物發生「矛盾」的新聞事件屢見報端,有些食物和某些藥物會產生衝突,有些食物會影響藥物的吸收,有些食物會破壞藥物的結構,有的還會增加藥物的毒性和不良反應。
  • 阿司匹林,空腹還是飯後服,早上服還是晚上服
    做過造影確診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做過支架和心臟搭橋手術已經確診心血管病的人,如果沒有禁忌都應該服用阿司匹林。讓所有沒有阿司匹林禁忌證的心血管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是每一個醫生的責任。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心血管專科醫生確診的冠心病,不是因為心電圖或有早搏、房顫等情況扣上的冠心病帽子。
  • 「四大神藥」的頭牌和二姑娘:阿司匹林、二甲雙胍
    阿司匹林每年銷售兩千億片,能繞地球多少圈莫愁不知道。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牙痛、痛經、神經痛、關節痛、風溼病、心臟病、心絞痛、腦血栓…… 同為「神藥」,二甲雙胍在2017年可以說是業績滿滿。那麼,與之比肩的阿司匹林又表現如何呢?結果肯定是毫無疑問啦!過去一年,阿司匹林用7項抗癌成果、3項新用途再次證明了它的實力!
  • 心腦血管發病 這些「救命藥」可不能再吃錯了!
    3、阿司匹林幾小時才起效,不能救急 對於急性心梗,阿司匹林起效比較慢,至少幾個小時。如果身邊沒有其他急救藥,只有阿司匹林,服用的劑量應是 300 毫克,而不是隨便服下「兩片」。另外,為了加快吸收效果,嚼碎服用比「喝水吞下」更有用。
  • 阿司匹林什麼時候吃最好,飯前還是飯後?今天終於知道答案了
    阿司匹林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藥物,但na姐經常看到因為吃阿司匹林導致胃出血的新聞,不少患者都心存疑惑,吃了怕出血,帶來很多副作用,不吃又怕血栓。而阿司匹林到底該不該吃,什麼時候吃也成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很多人會犯糊塗,平常很多的藥都是建議飯後吃,胃部有食物擋住,藥物不會直接傷胃,但這種情況並不適合所有的藥物。關於阿司匹林,其實有兩種比較官方的答案,阿司匹林是飯後吃,而阿司匹林腸溶片飯前吃。
  • 放2片阿司匹林,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化學名稱為乙醯水楊酸,在水中能分解成水楊酸和醋酸。由於水楊酸有防腐作用,將其溶解在插花水溶液中,可以殺死病菌和防止花枝末端腐爛。同時,阿司匹林水解後,還能使鮮花葉片上氣孔周圍的保衛細胞關閉,減少水分蒸發,從而延緩了鮮花的枯萎凋謝。
  • Barrett食管治療,大劑量質子泵抑制劑和阿司匹林更配?
    研究者根據電腦生成的隨機數字表將確診為Barrett食管的患者隨機分為四組:1.大劑量埃索美拉唑(40mg/bid)+阿司匹林(300mg/d or 325mg/d);2.單用大劑量埃索美拉唑(40mg/bid);3.小劑量埃索美拉唑(20mg/d)+阿司匹林(300mg/d or 325mg/d);4.單用小劑量埃索美拉唑(20mg
  • 李丹丹:阿司匹林背後那些事
    以前,她深信「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就不吃,能少吃絕不多吃。  可近期「阿司匹林」在她的朋友圈裡流行起來,還被傳的相當神奇:能稀釋血液,防治腦梗、心梗等心血管疾病。  這個藥真的這麼神奇麼?它有沒有什麼副作用呢?我到底要不要吃呢?北京友誼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李丹丹將為我們講述阿司匹林背後的那些「事兒」:  阿司匹林是什麼藥?
  • 阿司匹林是不是神藥?長期吃副作用是什麼?心內科醫生說出大實話
    但盲目吃藥肯定是不正確的,阿司匹林的服用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也不是啥病都吃阿司匹林的。那麼長期吃阿司匹林副作用是什麼?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下。3、減少抗血小板凝聚阿司匹林膠囊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止血栓的行程。臨床上也長期運用在治療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上。
  • 免疫相關不良妊娠答疑解惑——關於阿司匹林30問
    4.阿司匹林是飯前服用還是飯後服用?答:(1)原則上,阿司匹林均為腸溶片,均應空腹(飯前1小時和飯後2小時)服用,尤其是精確腸溶片(拜阿司匹林),它在胃內完全不溶解,到達腸道後才精確緩慢地釋放。也可以加用潘生丁25mg,每日3次或丹參片,按說明服用。7.用25mg的普通阿司匹林腸溶片還是100mg的拜阿司匹林好?答:療效相似,均為腸溶片,但拜阿司匹林是精確腸溶片,在胃內不會崩解,應空腹服用,而25mg普通阿司匹林雖然也是腸溶片,但有部分在胃內溶解,飯後服用可能更好,其劑量小,比較好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