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秋葉原能在網際網路時代「活得更好」?

2020-12-11 虎嗅APP

秋葉原,從一開始的防火空地,到後來聞名於世的電器街,再到二次元世界的中心,似乎永遠保持著活力,即便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這裡作為一個以零售為主的街區,仍然沒有顯現出受到衝擊的態勢。相反,網際網路給秋葉原帶來了更多的關注,以及更新的經營方法,讓這裡變得比以往更具魅力。作為一個已經一百多年的老街區,秋葉原是如何做到「永葆青春」的?

先從秋葉原的歷史談起。

明治時期,東京市中心火災頻繁,官方遂在此設置除火地(防火空地),以免大火從這裡延燒到鄰近的日本皇室宅院,建立秋葉神社,奉祀防火之神秋葉權現,這一地區被人們稱之為「秋葉之原」,後演變為「秋葉原」。

隨處可見的動漫元素

現在的秋葉原(日語:秋葉原/あきはばら Akihabara)一詞,是指位於東京的著名商圈,以秋葉原車站為中心,因聚集了大量電器與3C賣場、電玩與動漫等電子娛樂商家、以及資訊產業企業而聞名。這一區域內的商店大都是以銷售家電、電腦與相關周邊衍生產品為主,與大阪市的日本橋、名古屋市的大須一起被並稱為「日本三大電器街」。

在江戶時代,現在的秋葉原電器街一帶曾是下級武士的居住地。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進入電氣化時代。不僅開始使用電燈,1926年NHK的電臺廣播正式也開始放送。作為了解消息以及娛樂活動的手段,收音機得以迅速普及,出售電線、配電器、開關、收音機器件的批發商人們也隨之成長起來。

二戰結束後,駿河臺/小川町一帶的黑市電器店漸漸開始專門出售收音機器件。根據1951年的攤販整理條令,這些店都被集中收容到秋葉原車站的高架橋下,這成為了秋葉原電器街的起源。

製作精良的動漫人物手辦

20世紀70年代,響應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的「日本列島改造論」,秋葉原最最著名的ラジオ會館建設完成,秋葉原真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電器商業區。也正是這一時期,因為「Madein Japan」的品質保證,日本的家電產品在世界範圍內變得越來越有人氣,就像現在來日本的遊客購買馬桶圈、電飯鍋一樣,當時的外國遊客甚至是來出差的人,也都習慣到秋葉原買一些小家電帶回去。

到了80年代,秋葉原電器店的免稅服務正式開始。至此,秋葉原的第一次形象設定——著名的電器街,宣告成型。

秋葉原的道路兩旁是密集的商業店面

秋葉原最初以舊品店和家電量販店為中心,高度經濟成長時因音樂熱潮興起黑膠唱片與CD專門店,之後電子遊戲浪潮時大量遊戲店來到此地,伴隨而生的愛好店與動漫店陸續開業。近年因都市再開發,秋葉原站周圍興建許多複合大樓,訪客年齡與客層呈現多樣化。如果你走在秋葉原擁擠的人行道上,會發現這裡雖然不如銀座等商圈顯得高端,但道路兩旁的商業繁華程度絲毫不亞於銀座。

那麼,後來的秋葉原是如何成為全世界電子產品銷售最集中地區的?秋葉原又是如何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浪潮中保持自己零售商業的屹立不倒的?

秋葉原十多層的動漫書店還是很令人震撼的

一個原因是對新興文化的包容。隨著家庭電器不再是暢銷商品,1990年代秋葉原逐步被電腦批發、零售店所取代。與此同時電子遊戲普及,關於動畫及漫畫產品的商場,也如雨後春筍在秋葉原出現,成為秋葉原給外界的主要印象之一。

作為電器街的秋葉原,很自然而然地將電子產品尤其是電子遊戲機的需求承接下來,電子遊戲的發展則帶動了動畫、漫畫產業在這裡生根發芽,一大批販賣手辦、周邊的商鋪在這裡迅速完成了聚集。而作為老牌電器街的秋葉原,並沒有將二次元文化隔絕,這裡的商場及店鋪甚至將二次元文化當做自己的主打特性。

即便是日用百貨店也缺不了動漫元素

至於面向御宅族的各種店面(包括手辦店面在內)能繁榮發展,《新世紀福音戰士》功不可沒。隨著1997年劇場版的公開,來秋葉原買手辦買漫畫買各種周邊的人越來越多,可以說《新世紀福音戰士》帶領整個二次元文化進入了新的世界,也成為了秋葉原吸引人們來消費的重要因素。

在秋葉原,你能看到各種意想不到的二次元文化周邊,甚至連某個動畫聲優專屬的演唱會螢光棒都能找到。文創產品的開發在這裡似乎沒有想像力的上限。這種文創產品本身的物質價值不高,但因其稀有性、非標性,難以被網際網路零售的標準化、性價比高等特性取代。在粉絲眼中,精神滿足才是更重要的。

不僅如此,秋葉原也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進行服務形態的創新。

AKB48咖啡,已成為粉絲們的「打卡聖地」

秋葉原是屹立於日本音樂界頂點的日本第一女子偶像組合AKB48的大本營。在秋葉原的唐吉軻德賣場8樓有專用的AKB48劇場。以「可以見面的偶像」為特點的AKB48幾乎每天都會在此進行公演。劇場可容納250名觀眾(椅子座位是170席,站位80席),由於場地結構問題,在舞臺的前方有兩根大柱子,這兩根柱子既是劇場的缺點同時也是劇場的特色。

由於劇場規模較小但觀眾數量眾多,所以每場公演的門票都需要事先在網上報名、排隊和抽籤才可購得。AKB48利用網上投票等各種各樣的互動方法,本來只是小劇場演出的形式,但卻創造了「國民級」的關注度。甚至在國外也頗具影響力,成為秋葉原在世界上的另一張名片。

秋葉原的成功,不僅是因其在網際網路時代能及時創新,更是因為其文化的獨特魅力。當網際網路的技術解決了標準化的問題時,文化的非標價值不會因此受到損害。網際網路的創新將人們在一些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人們對文化的思考,將獲得更多空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都上一樣的班

怎麼就你這麼秀呢

「職場內心戲系列T恤」—你的職場英雄皮膚

穿上它,老闆想批評你都得三思而後行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時代,為什麼東京秋葉原能「活得更好」?
    秋葉原,從一開始的防火空地,到後來聞名於世的電器街,再到二次元世界的中心,似乎永遠保持著活力,即便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這裡作為一個以零售為主的街區,仍然沒有顯現出受到衝擊的態勢。相反,網際網路給秋葉原帶來了更多的關注,以及更新的經營方法,讓這裡變得比以往更具魅力。作為一個已經一百多年的老街區,秋葉原是如何做到「永葆青春」的?
  • 最大遊戲中心閉館,「二次元聖地」秋葉原能挺過疫情危機嗎
    作為秋葉原地標之一的2號館落幕,也不由得讓人關心起秋葉原的未來,原本車水馬龍的街道、機器轟鳴的遊戲廳、摩肩接踵的動漫周邊店,都不復存在,只剩冷清。 但回顧秋葉原的歷史,會發現這個充滿活力的街區,早就隨著時代的浪潮經歷了多次起伏,每當新的挑戰來臨時,秋葉原總能想盡一切辦法進化。
  • 張瑞敏:網際網路顛覆時代為什麼、怎麼做?
    作為海爾來講,已經在探索從傳統企業向網際網路企業轉型當中做多年探索。今天我想把我的一些體會跟大家分享。但時間關係,我想就集中講三點,三個題目。是什麼,為什麼,做什麼。首先我想說一下是什麼。現在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一個顛覆的時代。為什麼是一個顛覆的時代,因為發展的驅動力被顛覆,傳統時代的驅動力,原動力是什麼?就是規模和範圍,規模做到最大,範圍做最廣。
  • 現在的宅男天堂,走進日本動漫聖地秋葉原
    東京的秋葉原是動漫與時代尖端產業並存的電器大街,也是日本旅遊人氣的購物點。東京的昭原地區原來是商家進入東京地區的主要通道,1869年昭原附近發生大火。當然,當家用電腦進入全球市場時,秋葉原就是購買它們全球市場匯集的地方。在20世紀80年代,個人電腦,是一個絶對利好的大市場。而近幾十年網際網路的發展意味著御宅族(那些已經統一成一個自豪的亞文化的痴迷粉絲)可以以不斷增長的速度創造這新興而起的亞文化結構。
  • 「二次元聖地」秋葉原是如何煉成的?
    好比秋葉原。為什麼是秋葉原成為了「秋葉原」、而不是新宿、原宿、上野呢? 因為秋葉原在東京23區最政治、最文化的中心。 因為秋葉原位處四大商圈之間,百年來自帶人口流量。 因為秋葉原賣電工材料起家,有著不同於金融圈、生活區的獨特氣質,容易吸引到最先接觸電子用品的消費者,為日後的「宅圈」孵化提供了便利。
  • 「二次元聖地」秋葉原是如何煉成的?| 三文娛
    為什麼是秋葉原成為了「秋葉原」、而不是新宿、原宿、上野呢?秋葉原,一個正經的電器街,慢慢成長為了「妖豔賤貨」般的宅圈。這背後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呢?好比秋葉原。為什麼是秋葉原成為了「秋葉原」、而不是新宿、原宿、上野呢?因為秋葉原在東京23區最政治、最文化的中心。因為秋葉原位處四大商圈之間,百年來自帶人口流量。
  • 東京秋葉原——動漫迷的聖地,宅男的最愛
    在東京有一個地方被稱為日本動漫朝聖之地,確切的說是日本動漫迷的聖地,這就是秋葉原。位於日本東京都臺東區西南部,是與時代尖端產業同步的電器大街,秋葉原中的店鋪也達到上千家。到了21世紀,在網際網路的和電腦的普及下,秋葉原又迎來了一次新的飛躍,除了依舊火爆的電子產品,動漫遊戲外,一些新的店鋪也開始流行起來,這些店鋪主要是服務系的,他們模仿遊戲中的場景設置,以及出場人物所裝扮的茶館,隨後以服務生模仿營業的咖啡店也陸續登場,結合漫畫茶館和遊戲咖啡店與一體的店鋪也頗有人氣,
  • 馮唐:作家,不要臉才能活得更好!
    馮媽媽是內蒙古人,可能是因為草原出生的女兒會自帶著一種豪爽幹練,所以馮唐經常在各種場合提起並調侃自己這位能吃能喝能罵人與傳統中原女人明顯不同的母親。就是有這樣一位大膽另類的母親做例子,所以馮唐本人在生活上也是十分的跳脫出格,甚至在他看來「不要臉才能活得更好」。
  • 數字電影泛濫,膠片反而能活得更好?
    我們來到了一個數字為王的電影時代。如果不是在諾蘭、昆汀為代表的大導演們做著誓死頑抗,世界上可能就真的再也沒有電影膠片生產了。膠片是圖像信息的載體,一開始,人類只能用膠片來拍照片,拍電影,就像只能用紙質書來閱讀一樣。
  • 網際網路時代,為什麼還要參加展覽會?
    網際網路的威力已經用事實讓人無需再去懷疑他。展覽會,一個經歷了千百年進化而來的行當,他從農耕時代的豐收、節日交易活動,到後來的固定時間與地點大型貿易及展示集會,再到現代的只展不賣的專業展覽會。展覽會可謂歷史悠久。當古老的展覽會和現代的網際網路相遇時又會如何?
  • 老司機帶逛秋葉原 終於知道宅男們為什麼都愛這裡
    老司機帶逛秋葉原 終於知道宅男們為什麼都愛這裡 時間:2017-09-25 14:21:56 來源:騰訊網
  • 秋葉原還有什麼?
    對於那些鍾愛二次元的動漫宅而言,恐怕到日本一遊,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這裡。現在的秋葉原算得上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動漫周邊以外,這裡還是電子零件、家電大賣場,專業模型的淘寶天堂。在這裡,你也可以領略到女僕咖啡廳、偶像劇場等頗具特色的服務業。不過秋葉原也並非一成不變,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它也數次變換著自己的內裡與模樣。
  • 宅男聖地秋葉原變敲詐之街?主要還是怪小姐姐太可愛了……
    宅男聖地秋葉原變敲詐之街? 秋葉原眾所周知是宅男聖地 「秋葉原」的名字起源於明治時期 屢次遭到火災的神田大街小巷
  • 日本專家分析秋葉原血案:"日本進入利己時代"
    日本專家分析秋葉原血案:"日本進入利己時代" 2008年06月10日 08: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6月10日電 在東京秋葉原見人就斬的狂漢加藤智大
  • 日本宅男已經不再喜歡秋葉原了嗎?
    「電器之街」、「宅男天堂」,這是東京秋葉原曾經的頭銜。如今秋葉原已經成為外國遊客的聚集地,而日本宅男的身影卻越來越少。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讓我們來聽聽那些曾經混跡於秋葉原的人們怎麼說吧。
  • 「網際網路+」時代:「籤收」用英語怎麼說?
    「網際網路+」時代:「籤收」用英語怎麼說?一、訓練提示:「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在理念上首先要徹底從上世紀「非網際網路」時代的英語學習模式走出來:記住:我們的英語再也不是「永遠只有『老師』才懂,才能告訴我們」,只有「跟老師學英語」的思維和狀態。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臺灣經濟為什麼掉隊了?
    原標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臺灣經濟為什麼掉隊了?  在現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臺灣已不復當年「亞洲四小龍」之勇,和香港、新加坡和韓國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  臺灣的用戶有著最好的手機和通信網絡,但他們的年輕人用的卻是Facebook和Line等常規的老應用。在臺灣前20大手機APP裡,甚至沒有一個本土的應用,Knowing創始人楊方儒甚至認為「臺灣人在手機上被殖民了」。
  • 丁磊:傳播文化要靠技術 手機讓原創音樂活得更好
    (原標題:丁磊:傳播文化要靠技術 手機讓原創音樂活得更好)
  • 如何讓旅行社活得更好
    文 | 馮翹磊 引言:讓旅行社活的更好,這恐怕是所有旅行社從業者的心聲。 在今天的旅遊市場,一大批旅行社步履艱難,別說活的更好,就連基本生存都產生了困難,一方面,市場收客早就銳減,另一方面,同行之間的押款更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 成為秋葉原通的10個步驟
    在"秋葉原步行者天堂"走一走吧其中尤其與眾不同的是秋葉原的熱門商品「關東煮罐頭」。在「Chichibu電機大樓「的自動販賣機上能輕鬆購入用湯汁燉煮的蔬菜和魚肉丸等料理的關東煮。根據不同的樓層會有能說英語、中文或韓語的工作人員。來探索只有在日本才能找到的寶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