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裡應該吃點兒暖的菜_生活方式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18 澎湃新聞

冬天裡應該吃點兒暖的菜

劉嘉酈

2017-11-29 15:46 來源:澎湃新聞

不管是有暖氣的東北還是抗凍全靠抖的東部沿海,到了冷風嗖嗖的時候,對於溫暖食物的渴望就會自然產生——招牌的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或者是暖暖的羊肉砂鍋、全家福湯,都是冬天裡的美味記憶。如今的餐廳風格多樣,食物也各有千秋,可就算如此,冬日裡也總少不了那些讓人可以感到溫暖的食物。

加了鹹魚酸柑汁的老鼠粉 是海邊的味道

東南亞是不少人中意的旅行目的地,距離近之外,食物口味跟中餐有點兒類似,好吃又吃得慣也是重要原因。以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為代表的東南亞中餐,擅長使用各種不同的香料來調味,總是會給人一種陌生又熟悉的親切感,再加上當地特殊的氣候和不同的食材,烹飪菜餚時常常會不經意地調製出與傳統中餐不一樣的風味,又讓人多了些好奇心。

餐廳環境整潔,不管是朋友小聚還是趁著中午來一頓工作午餐,都不錯。

開在萬象城的樂忻經典主打的是南洋風味中餐,所謂南洋,其實就是現在的東南亞,要是你曾經看過些新加坡或者馬來西亞的電視劇,很容易就能將兩者聯繫起來。

鮮蝦、雞蛋、花菇、肉糜、菜脯和老鼠粉,再加上鹹魚酸柑汁,是一種能夠讓人胃口大開的香氣。

用砂鍋裝著的古早魚香老鼠粉煲走的是鹹香腥鮮的路線,可別以為腥在這裡是個貶義詞,它代表的是事後加入煲內的鹹魚汁的獨特香氣,有點兒懷舊又帶點兒開胃,少量使用能夠巧妙地調動人的嗅覺,並且讓你自動產生一種「想吃飯」的念頭。老鼠粉使用木薯粉、地瓜粉和糯米粉手工製作而成——但關於各種不同原料的配比,店家卻說是秘方不能外傳——滑彈勁道,加入鮮蝦、雞蛋、花菇、肉糜、菜脯(蘿蔔乾),鮮到眉毛飛起來。除此之外,用砂鍋作為容器會有更好的保溫效果,就算吃的時間長了點,也不會很快冷掉。

煮熟了的青口貝 就連醬汁都捨不得浪費

青口貝也叫海虹,曬乾了以後就變成淡菜,不管是在中餐還是西餐裡,都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食材,從簡單煮熟了冰鎮來吃,到燒烤和用奶油焗,都是滿嘴鮮味。

Osteria開在進賢路上,據說已經有了超過9年的歷史。店裡主打的是各式海鮮,但目前也有些肉菜,畢竟大口吃肉大口吃海鮮,才是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之一。生蠔是店裡的招牌,尤其是來自加拿大的French Kiss這一品種,更是被吃過的人稱為「有接吻的感覺」,除此之外,其亮點還在於性價比高,花同樣的錢可能可以吃到更多數量的生蠔。

吃上去「像是在接吻」的加拿大French Kiss生蠔,性價比相當不錯。

不過到了冬天,生蠔多吃胃可能受不住,來自加拿大但擅長做義大利風味菜的廚師Jeremy便推出了不少熱海鮮,比如過上了類似春卷皮的炸蝦,或者是用番茄燉煮的青口貝,前者吃的是爽脆口感裡的柔嫩對比,後者則吃的是新鮮青口貝的海洋礦物風味,同時又帶上了不少來自番茄的酸爽味道,最棒的是,在烹飪過程中起沙的番茄裹住了青口貝肉,一口下去還能感受到到番茄泥的柔軟,要是喜歡這個醬料的風味,那麼問店家要點兒麵包蘸醬吃,可真是極其有禮貌的事情了。

加上了番茄一起煮的青口貝,除了海洋味道之外,還有來自陽光土地上的番茄味道。

燉和牛肉VS烤豬肋排 吃點肉才有力氣抗凍

勃艮第紅酒燉牛肉是法國名菜,走的是味濃肉軟的路線,而烤豬肋排則是經典美式燒烤中的代表,濃鬱的燒烤醬混合了肉香和油脂氣息,很容易就讓人食指大動,吃下比自己預期還要多的量。

dot的店堂設計走的是時下流行的低調風格,不僅好看,用起來也很舒服,達到了美觀與實用的平衡。

不過對於想要控制身材的人來說,這兩道風味濃鬱而又特別好吃、不容易產生膩感的菜餚卻是減肥大忌,尤其是在運動少、吃得多,又很容易沉淪在飽滿味道的冬天,燉牛肉和烤豬肋排,分分鐘會讓你的身材控制大計敗下陣來。

香草紅酒燉和牛,味道濃鬱、肉質酥軟,搭配的蘑菇因為吸飽了肉汁而變得格外可口,按照推薦分量夠買的話,很容易就能算出自己到底攝入了多少卡路裡。

怎麼辦?開在長樂路上的dot製作出了低卡路裡版本,「會做低卡路裡菜的原因其實跟我自己的飲食習慣有關係,」餐廳大廚Reina說,「我自己本身是個吃貨,但又怕胖,每次吃飯都會帶著電子秤去稱食物的重量以便控制熱量攝入,在自己做飯的時候也保持了這個習慣。」這種在電視劇裡才能看到的舉動讓Reina的朋友每次跟她吃飯,都會有想要翻白眼的衝動,不過隨著她對於食物重量與卡路裡之間的數據聯繫越來越熟悉,不管是做飯還是吃飯,都變得簡單了很多。

不同品類的菜餚會提前做好,就算是趕時間的上班族也能迅速地給自己搭配出一頓好飯。

現在的dot會把自己提供的食物都按份標註上卡路裡,對於想要保持身材的人來說一目了然,如果你想要吃燉牛肉或者烤豬肋排也沒問題,因為Reina會幫你把量控制好,既滿足了口腹之慾,吃到了熱乎乎的冬日特餐,也不會沒節制地讓自己長胖。

熱騰騰的三文魚湯 是北歐寒冬裡的慰藉

去過北歐玩耍的人對當地食物的印象可能並不好,畢竟和有著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的中國比起來,北歐的食物相對更加粗放,缺少了一點點對於複合味型的精準把握,總會讓不少人在當地呆了幾天之後就想念起中國菜來。不過要是換種方式,比如偶爾在中國吃點兒帶有北歐風情的菜餚,那可就完全是兩回事兒了。

芬蘭風味三文魚湯,煙燻牛奶湯和新鮮三文魚籽的組合讓口味變得更加有層次,爆珠感的三文魚籽讓喝湯變得更有意思。

三文魚是北歐非常常見的食材,不管是生吃還是煎制、做湯都相當常用。The Nest最近推出的冬季菜單裡便把以三文魚為原料進行製作的芬蘭風味三文魚湯作為了主打菜。新鮮切片的北大西洋三文魚被堆在碗裡,配合上新鮮三文魚籽、烤榛子,上桌之後再澆上熱騰騰的煙燻牛奶湯,藉助牛奶湯的熱量將三文魚片燙到半熟,一勺下去,仍舊帶有嫩滑口感的三文魚混合煙燻牛奶的味道,呈現出了絲滑柔順的質感,而淡淡的煙燻味則增加了點環境聯想,混合在湯裡的新鮮三文魚籽在口中爆開,比湯稍低的溫度帶出來自然的鮮甜口感,讓食物變得有趣的同時還增加了表現力,至於烤榛子,其實你並不能明顯地感覺到它帶來的口感,不過吃著魚肉的時候偶爾也會感覺到一丁點兒硬度。

造型相當震撼的雞尾酒「寒冬將至」,拿在手上,似乎自己也可以變身成為《權力的遊戲》裡的人物。

當然,如果你有興趣吃點兒別的,那麼也完全可以試試菜單上的生鮮鹿心,據說這可是「勇者的選擇」,而低溫碳烤做法烹製的鴨胸肉口感也相當細膩,能喝酒的必須得來上一杯「寒冬將至」,靈感來自於《權力的遊戲》的這杯酒光從造型上說就相當震撼了,可喝到嘴裡,卻是滿口漿果的甜美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