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第一叢林牌匾(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有如在火一般可愛的陽光裡,偃臥在長梗的,雜亂的叢草裡,聽初夏第一聲的鷓鴣,從天邊直響入雲中,從雲中又迴響到天邊;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裡,月光溫柔的手指,輕輕的撫摩著一顆顆熱傷了的砂礫,在鵝絨般軟滑的熱帶的空氣裡,聽一個駱駝的鈴聲,輕靈的,輕靈的,在遠處響著,近了,近了,又遠了……
「有如在一個荒涼的山谷裡,大膽的黃昏星,獨自臨照著陽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與野樹默默的祈禱著。聽一個瞎子,手扶著一個幼童,鐺的一響算命鑼,在這黑沉沉的世界裡迴響著;
「有如在大海裡的一塊礁石上,浪濤像猛虎般的狂撲著,天空緊緊的繃著黑雲的厚幕,聽大海向那威嚇著的風暴,低聲的,柔聲的,懺悔它一切的罪惡;
「有如在喜馬拉雅的頂顛,聽天外的風,追趕著天外的雲的急步聲,在無數雪亮的山壑間迴響著;
「有如在生命的舞臺的幕背,聽空虛的笑聲,失望與痛苦的呼答聲,殘殺與淫暴的狂歡聲,厭世與自殺的高歌聲,在生命的舞臺上合奏著;
「我聽著了天寧寺的禮懺聲!
「這是哪裡來的神明?人間再沒有這樣的境界!」
1923年11月11日《晨報•文學旬報》發表了署名徐志摩的散文詩《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奇瑰的想像和描寫,不僅把聽覺感受轉化成了視象,而且通過詩人的「靈視」,展開了一個廣袤的、衝突的、包羅萬象的世界。
而天寧禪寺也因神性和詩性的美妙結合,定格成為萬眾可以窺見的精神家園。
聽聞鐘聲而感懷的徐志摩(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2016年1月24日,正是極端寒冷天氣襲擊神州大地的時候,「佛緣之路」團隊走進常州天寧禪寺,天寒地凍中完成了萬眾心願的收集活動。
天寧禪寺始建於唐朝貞觀、永徽年間,即公元627-655年。與鎮江金山寺、寧波天童寺、揚州高寺並稱為東南四大叢林。
照壁的字說明了一切(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說到天寧禪寺,不得不提到喜歡到江南遊玩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不僅喜歡到處遊玩,還喜歡留下墨寶,經過天寧禪寺這樣的好地方,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於是,大手一揮,「龍城象教」四個大字就永遠留在了天寧禪寺。
史料記載,乾隆皇帝曾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到過天寧寺,「龍城象教」四個大字,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第三次到天寧寺拈香禮佛時寫的。乾隆是一位很有才氣的皇帝,他信奉佛教,對常州人文歷史也很了解。常州別稱「龍城」,是因為常州人蕭衍(502--549年)由於六龍降臨而代南齊稱帝,所以把故鄉常州稱為「龍城」;「象教」是佛教的總稱,「龍象」又是佛門的代稱;乾隆肯定了天寧寺法規嚴謹,儀式隆重,是東南沿海著名的佛教禪宗道場。題詞含有褒揚獎掖之意,稱頌天寧寺是常州以佛的形象教化僧眾和善男信女與人為善的一方淨土。
乾隆墨寶(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當然,「龍城象教」御書原匾,經歷200多年的滄桑歲月,建國前早就毀得蹤跡不見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後人先在市內找到乾隆手書的「龍」、「城」、「象」三字,又請金山寺方丈慈舟禪師在鎮江碑林乾隆手書石刻上拓印下來「教」字。這樣,我們面前的「真跡」就復現了。
天寧寶塔上的乾隆手跡(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各個寺廟的大殿雖然風格迥異,但畢竟都有,在這裡,我們說說天寧禪寺的獨特之處:
一是常州天寧寺有兩件天文科學儀器,是各地寺院所絕無僅有的。它就是放置在大雄寶殿丹墀兩側,東面像石碑式樣豎著的叫「面東西日晷」;西首像臺面模樣平臥的叫「平面日晷」。它是據太陽光線照射到晷面上的扇形線條圖,就可以讀出時間和節氣來。這是歷學家、曾任陽湖(即今常州、武進)知縣官張作楠,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運用天文歷算原理,吸取明代末年傳入我國的歐洲日晷的優點,按常州地處的緯度設計製作的。據專家考證,目前我國現存的古代日晷中,採取這種形制的並不多見,故已被收入《中國古代天文儀器圖錄》一書之中,這也是天寧寺特有的一寶。
東面石碑式樣的「面東西日晷」(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西首像臺面模樣平臥的「平面日晷」(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二是天寧寶塔。關於天寧寶塔建造的一些事情及具體數據,這裡不做詳細解說,現在我們只關注一下這裡藏了多少「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的佛塔。2007 年,天寧寺復建唐宋風格的佛塔「天寧寶塔」落成。寶塔坐落在天寧寺中軸線的後方,建築總面積為27000 平方米,共13 層,呈八角形布局,總高達153.79 米,為全世界最高的佛塔。
世界第一的「金頂玉身」。寶塔的頂即塔剎為金剛寶座式,主塔剎高30 米、四根副塔剎高15 米,共用75 噸青銅鑄成,表面還貼了大量的黃金,這就是「金頂」。塔基層圍繞著1000 座玉塔和1000 座玉碑,以及寶塔每層外牆上飾砌的岫玉石,這就是玉身的含義。
世界最大的銅香爐。在寶塔廣場正前方擺放了兩個長5 米、寬1.8 米、高2.8 米由青銅鑄成的香爐,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銅香爐。兩個銅香爐通體刻滿了福祿壽的字樣,希望大家「福祿壽全」。
世界第一的「塔林」。寶塔的塔基採用了縮小的「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佛教建築形式,是世界四大佛教遺蹟之一,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在寶塔塔基的7層圍欄上,由1000座漢白玉雕刻的玉塔環繞,玉塔每座高65 釐米,加上基座高1.75米。
世界「第一經文碑林」。在塔基的1000座玉塔之間,是由玉石旁板聚成的佛教經文碑林,這就是「第一經文碑林」,碑林上所刻經文由海內外500 名高僧題寫,如趙樸初題寫的《普門品》經文。這些玉塔和玉碑都是採用四川雅安的「東方白」玉,而塔身上貼的玉磚是一種叫岫玉的玉石。
世界「第一銘文瓦塔」。登上寶塔,向外俯身看一下覆蓋在寶塔上的瓦片,這種瓦叫做青銅銘文瓦,瓦片是銅鑄成的並且在上面鐫刻了經文。這些瓦在表面上做了氧化處理,色澤似瓦永不生鏽,減少了日常維修並且重量僅是一般瓦片的三分之一,大大減輕了塔體的承重力。這就是世界「第一銘文瓦塔」。
世界「第一地宮群」。天寧寶塔地宮群擁有8 明8 暗16個宮,是世界地宮數量最多的。地宮一般都是用來珍藏佛家寶物的,天寧寶塔的地宮展示了一些佛家的舍利、佛足、唐朝石佛等寶物。
世界「第一高鍾」。寶塔頂端118米高處懸掛了一口高3.2米、重15噸的第一高鍾,每逢節日或盛典,鐘聲響起,生智慧,增福澤,禮讚太平盛世,祝頌國泰民安。
天寧寶塔雄姿(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天寧寶塔內景(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天寧寶塔圍欄上的玉塔(圖片來源:佛緣之路)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龍」的形象在天寧寺裡是十分顯眼的。山門殿是青龍,天王殿是黃龍,大雄寶殿是金龍,玉佛殿為赤龍,三寶殿為烏龍。大雄寶殿的金龍尤為奇特,是用金磚鏤雕拼制而成。龍身高4.5米,伸出3米長的龍鬚,氣勢威嚴磅礴。它早、中、晚的色彩能隨時而變。早晨旭日東升,金色「龍吻「上晶瑩的露珠,透出微微的紅光;中午豔陽高照,日光泛白,「龍吻」成金黃色;傍晚夕霞斜照,「龍吻」又變成了古銅色。這也算是天寧禪寺的看點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