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天寧寺有「東南第一叢林,一郡梵剎之冠」之美譽。天寧寺以它悠久的歷史,雄偉的建築,造型別具的佛像以及那累累的佛學碩果,吸引著千千萬萬的海內外遊客。
天王殿
天王殿的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身著青袍,手捧琵琶的叫「東方持國天王」;身著青袍,手拿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身穿紅袍,手中纏繞一龍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身著綠袍,右手執寶幢(俗稱傘),左手握銀鼠者是「北方多聞天王」。他們各護一方天下,使佛法不受幹擾或侵犯。他們手中所持的物件,稱為「法寶」,用以鎮妖祛邪,制服敵對,以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風,指寶劍的鋒,以保護眾生;調,指琵琶,用音樂來教化、愉悅民眾;雨,指寶傘,以制服群魔;順,指龍,以維護安定,保護世界和平。
大雄寶殿
天寧禪寺的大雄寶殿特色概括起來五個字:高、粗、多、奇、巧。大雄寶殿復建於光緒年間。其建築特色鮮明,飛簷戧角,巍峨宏竣,氣勢非凡。大殿外懸掛的「龍城象教」四個大字是乾隆皇帝第三次到天寧禪寺拈拜時御筆親題的。殿中正面供奉三尊大佛,即正中的釋迦尼佛、東方世界藥師琉璃光佛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殿東西兩側供奉二十尊護法諸天;大殿內還有海島觀音群雕,共有127尊彩塑菩薩像。
天寧寶塔
天寧寶塔始建於2002年4月,總建面積2.7萬平方米,塔高13層153.79米,是中華佛教第一塔。天寧寶塔在外形上採用了唐宋古塔的風格:八角飛簷,形態端莊,簡潔粗獷,氣勢宏大。從底層地宮到頂層鐘樓,整座寶塔以佛教文化為主線,以東陽木雕、揚州漆器、常州亂針繡、惠安石雕等手工藝術為表現手法,巧妙地詮釋了大乘佛教的諸多教義。佛塔的建成,與北方雲崗大佛、中原龍門大佛、西方樂山大佛、東方靈山大佛、南方香港天壇大佛遙相呼應,成為五方五佛的佛心。
點羅漢
東西兩廂羅漢堂五百羅漢個個金身雄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羅漢堂裡還有兩位尊貴的陪客--濟顛和瘋僧。常州人有過年到天寧寺「點羅漢」的習俗。「點羅漢」就是按照自己的年齡,任意選一個羅漢作為起點開始數起,待數到自己歲數時的那尊羅漢,即確定為所點羅漢,從這尊羅漢的喜怒哀樂裡,推測新年前景。倘要預卜命運兇吉,即取出與這尊羅漢相對應的一篇詩文,交與方丈詮釋便知。這正是點羅漢,知未來;學佛陀,得自在。
梵唄唱誦
天寧寺梵唄唱誦是一種宗教音樂。天寧寺梵唄唱誦當前仍然保持著節奏哀婉沉穩的傳統風貌,曲調統一規範,其「唱贊」部分,古樸委婉、格調高雅,莊嚴肅穆,韻味古樸清雅,嚴格地保持著「一板三眼」的節拍特點;「誦經」部分的節奏張馳有度,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多聲部,是漢傳佛教音樂的主體部分和典範,至今仍為各地寺院所師法,被宗教界、音樂界公認為南方梵唄唱誦之代表。
測日景石表、平面日晷
常州天寧寺還有兩件珍貴的天文科學儀器,是各地寺院所絕無僅有的。它就是放置在大雄寶殿丹墀兩側,一件叫測日景石表,另一件叫平面日晷。是由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歷算學家、陽湖縣知縣張作楠製作。測日景石表刻表長1.27米,寬0.78米,如倒懸摺扇,利用日光投影測定時刻、節氣;平面日晷長1米,寬0.65米,與石表相驗證,以測日定時。
天寧寺素齋
天寧寺的素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吃飯不只是享用美食,也不只是餵飽肚皮,這也是一門感恩眾生、靜思己過的修行。想像著陽光雨露下的蔬果,思惟著一茶一飯來之不易,幸福感油然而生。這樣一來,吃飯也是參禪。現今的天寧寺素齋師承上海玉佛寺和鎮江金山寺的素齋館,能烹調40多種具有傳統特色的佛門素齋佳餚,深受遊客們的歡迎。
目前是到天寧寺觀賞銀杏的最佳時期。為了不辜負美景, 天寧寺決定從2018年11月19日至11月25日舉辦「天寧有情 寶塔感恩」活動,遊客可以免費入寺遊園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