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帝:「康乾盛世」雍正功不可沒,而他被稱為千古一帝!

2020-12-16 騰訊網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它曾讓中國蒙受百年恥辱,但它也曾把中國帶入巔峰。如果不算清軍入關的時間,那麼清朝的皇帝,總共有十二位,他們每一位都有著自己的性格特點,在這所有的皇帝當中有的皇帝治國有方,也有的採取了封閉的政策,使國家逐步落後。本期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些皇帝的綜合排名:

Top12:宣統

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後又成為日本控制下的偽滿洲國「皇帝」。被袁世凱逼迫頒布退位詔書,宣布退位。本就是被強行推上皇位的一個三歲孩子,心理智力都不是很成熟,所以只能說是非常平庸。

Top11:同治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清朝第十位、清軍入關後第八位皇帝,即位時,只有六歲,由八位顧命大臣輔政。慈禧太后不滿八位大臣專權,聯合東宮慈安皇太后發動辛酉政變。他的一生在兩位太后的「監護」下長大,去世時也不過19歲,一生都是傀儡。

Top10:光緒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清朝的十一位皇帝,清軍入關的第九位皇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後由慈禧太后一宮獨裁,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Top9:鹹豐

愛新覺羅·奕詝,年號:鹹豐,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清軍入關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勤於政事,積極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在位十一年。

Top8:道光

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清朝的第八位皇帝,清軍入關的第六位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在位期間內外交迫,憂愁成疾,一開始還能勉強支撐著臨朝辦理政事。到第二年病情加重,崩於圓明園慎德堂內。雖一生勤於政事,但能力有限。

Top7:順治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清軍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六歲即位,十三歲親政,在位共十八年,在位期間遷都北京,整頓吏治,統一全國等。但更多如同他的年號「順治」一般,僅是順而治之。清朝的基礎由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人建立,後期的入關和統一全國,也是攝政王多爾袞的功勞。

Top6:嘉慶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yóng yǎn],年號:嘉慶,是清朝的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的第五位皇帝。他一生致力於整頓吏治,清朝在他的整治下,貪汙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更加嚴重。清朝也是在他手裡,由盛轉衰。

Top5:乾隆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一生建樹頗多,如:將清朝的疆域推向最大化,將「康乾盛世」推向頂峰,開創十全武功。不過他也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如:閉關鎖國,文字獄等等。清朝因他達到頂峰,也因他走向沒落,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他能力還是很強的。

Top4: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清軍入關的第三位皇帝。「康乾盛世」最關鍵的人便是雍正。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如:改土歸流、火耗歸公、攤丁入畝等。雍正使清朝的國力迅速強大,體制更為完善,清朝因他才得以延續如此之久。

Top3:努爾哈赤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年號:天命,是後金的開國皇帝,後金就是清朝的前身,他是清朝的實際意義的開國皇帝。他統一了部落建立了金國,為清朝的發展奠定了極其堅實的基礎,而且他自己的個人實力非常強大。

Top2:皇太極

愛新覺羅·皇太極,年號:天聰、崇德,是清朝的開國皇帝。即位之後,勵精圖治,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徵服朝鮮和漠南蒙古,解除後顧之憂。採納漢族降官建議,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實行滿漢一體,保護漢人,減輕農民負擔。

Top1: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清軍入關的第二位皇帝,他是清朝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部分學者認為康熙是「千古一帝」。少年時智鬥鰲拜,隨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親徵準噶爾、大敗沙俄侵略軍等等,更是為清朝奠定了百年基礎,開創了「康乾盛世」的開端。清朝最偉大的皇帝,當之無愧。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免責聲明:文中部分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康乾盛世簡介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清代的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同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該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這裡,同學們需要注意,康乾盛世可不止是康熙和乾隆,還有中間的雍正,三代皇帝累計134年。
  • 沒有雍正的13年拼命,就沒有大清一個多世紀的康乾盛世!
    而且在後續的發展之中,人口更是超過了3億,這是我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所從來沒有達到過的一種情況,也算是清朝為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所作出的比較重大的貢獻之一了。而康乾盛世則正是處於這樣的一個階段之中,即便是現在我們說起康乾盛世,其中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往往忘掉了在康熙和乾隆之間還有雍正皇帝13年的在位時間。
  • 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晚年昏庸到什麼程度?看看他做了什麼
    大家說到清朝的皇帝時,首先腦子裡想到的就是康熙,確實康熙在政績上很突出,智擒鰲拜啊,平定三番啊,驅逐沙俄啊,平定準葛爾啊,管理西藏啊,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這些都讓大家記憶深刻,實際上康熙真的就是聖君嗎?實際上康熙還是有很多瑕疵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康熙皇帝,果真稱得上「千古一帝」?史料,揭開他的另一面
    憂患之中具有強力地開拓疆土、穩固皇權、平定戰亂使得清朝入關短短數十年就出現了盛世景象。《清史稿》記載:「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的評價,無過多吹捧的意思。雍正以「其仁如天,功業隆盛」為他做的「聖祖仁皇帝」的廟號、諡號也算可以。「內則削平大難,鞏固統一之基礎;外則戰勝強敵,恢張帝國之威儀」康熙將中國的輝煌推向了巔峰。
  • 為何說康乾盛世既是清朝的巔峰,也是亡國之前兆?
    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曾經共同努力,開創了一番盛世美景。 他們有的開疆拓土,有的專理內政,一心撲在國家發展上,也有的整頓吏治,使得海晏河清。其實康乾盛世,應該是康雍乾盛世。這其中少了任何一人,都不會造就那番盛景。康乾盛世實為迴光返照?論制度完美的功與過,榮耀巔峰亦是覆滅?
  • 康乾盛世到底算不算一個盛世?是中國古代的頂點?還是番薯盛世?
    在這些高峰期當中,比較有名的像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樂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廣為人知的。 而康乾盛世本身,大興文字獄,閉關鎖國,需要為晚清的腐朽統治負責。康乾盛世,只不過是一個虛假的盛世而已。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康乾盛世確實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巔峰,而且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一個頂點。不管是從制度還是從國力等方方面面來看,都是當之無愧的最頂點。
  • 吃不飽飯的康乾盛世,歷史上的盛世是騙人的嗎?
    關於康乾盛世這一說法,當代史學家們多數都認為,雍正時期在康乾盛世的形成過程中有著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而且採取了維護盛世的相關舉措,特別是健全和加強了清初的有關制度,所以,清初盛世不應把雍正時期排除在外,應稱為「康雍乾盛世」。
  • 康乾盛世之下的陰影
    熟悉清朝的朋友們都知道,清朝有過屈辱的歷史,也有過輝煌的昔日,其中,最值得後人吹捧的,就是所謂的「康乾盛世」,也就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執政的歲月。不得不承認,在這段長達百年的時光中,清朝的國力與威望有著快速穩定的增長,但相對的,輝煌之下,也有著暗流湧動,在不斷衝擊著這個看似強大的王朝,而這些暗流,將這個盛世帶的有點名不副實。
  • 雍正皇帝真正死因是什麼?乾隆的聖旨道出了答案
    清朝是古代最後一個王朝,歷經12帝,歷時200多年。在這清十二帝中,多數的皇帝還是不錯的,很少有昏庸至極的。其中,像乾隆、康熙還開創了「康乾盛世」。雍正對盛世局面的開創,也功不可沒。雍正皇帝,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以勤勉著稱。
  • 清朝康乾盛世竟有十九個附屬國?
    清朝康乾盛世竟有十九個附屬國自古以來,東亞世界是以中國各大朝代為宗主的,周邊國家為屬國的,華夷朝貢國際體制。到了19世紀初期,東方世界的國際關係,就是以清朝為中心的,朝鮮、琉球、暹羅、蘇祿、南掌、緬甸、越南等國為屬國的宗屬關係,也可以叫做朝貢及冊封關係。冊封體制,也可以稱為朝貢關係,是以宗主國(a suzerain State)和屬國(a tributary State)兩方面構成。宗主國是上國,君主是皇帝,也是東方世界唯一的皇帝,各國國王或君主都須臣服於皇帝的統治,整個東方世界都是皇帝的天下。
  • 嘉慶皇帝一生勤政,崇尚「祖制舊法」,為何沒有延續康乾盛世
    作為十五皇子的嘉慶原本距離皇帝位有著相當大的距離,可他從小便表現出驚人的自制力,性格老成穩重,日常作息起居非常有規律,不擅長結交朋黨,一心跟隨少傅學習,行為辦事秉持法度,因此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再加上他在眾兄弟中,儀表相貌最端莊出眾。終於公元1795年,乾隆六十歲時,將象徵大清帝國最高權柄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寶」交個嘉慶,成為封建歷史上皇權交接的一段佳話。
  • 從三皇五帝經秦皇漢武到康乾盛世,帝王家共同關心的都是這件事
    秦始皇浮雕秦始皇大家是最熟悉的了,他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秦始皇一掃六合,統一之後,秦始皇認為他功蓋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秦始皇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千古一帝」康熙真的是被雍正害死的麼,看看你就知道了!
    在位期間開創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次盛世「康乾盛世」,被後來的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康熙8歲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歲,並不算什麼高齡,那麼死因究竟是什麼呢?對於康熙皇帝的死因有很多,今天丸子為大家分析分析——1.對於正史的記載中,對康熙之死《清史稿》只有一句話「十一月戊子,上不豫,還駐暢春園。
  • 康熙臨終前:天牢還有幾個人,雍正:明白!登基後全部官復原職
    文/康熙臨終前:天牢還有幾個人,雍正:明白!登基後全部官復原職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有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都處在封建社會時期。而在封建社會時期,我國誕生了八十多個王朝,以及近五百位的皇帝。
  • 古代一共出了494位皇帝,誰能評得上千古一帝?僅這4人名副其實
    而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則是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一個是61年,另個一個則是60年,最短的是金末時期的皇帝,從登基到駕崩,只用了半天不到。 這些數據勾勒出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群像,不過,相信各位讀者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皇帝能真正稱得上是千古一帝。而歷史學界公認的千古一帝一共是4個,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一一介紹,並分析他們為何能有如此高的聲譽。
  • 清朝滅亡,努爾哈赤召集眾位皇帝在地府開會,他會拿巴掌先抽誰?
    「康乾盛世」與「無能晚清」之間的差距,也足以讓努爾哈赤震驚了。 在清太祖興師問罪面前,末代皇帝溥儀是最沒有底氣的,畢竟退位詔書也是由他頒布的。然而,這是一個強行被搬上帝位的君王,在他「統治」期間,他也只是一個傀儡而已,後來甚至還被日本人利用,鬧出了復闢的笑話。
  • 大清王朝十二帝排名,每個皇帝各有千秋,為何他能排名第一?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開創了封建王朝制度,而這樣的制度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大清是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它的滅亡也代表了在我國盛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破滅,大清也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傳奇故事,而清朝的統治者們也成為了後世的關注對象。
  • 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中國的「千古一帝」中,卻只有他位於最高處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面,誕生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和帝王,這些帝王們的事跡也一直被我們所學習,所借鑑,目的就是通過學習他們來使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在世界的歷史上,也產生了很多的有名的帝王與君主,這些人同樣的優秀,所以很多地方都羅列了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但是無論怎麼排列,在中國的千古一帝中,只有他的排名位於最高處
  • 「康乾盛世」時中國人生活水平有多高?學者:只比乞丐稍微好點
    歷史學家給封建王朝盛世的定義是國家統一,經濟,軍事,文化都達到最繁榮階段,才能稱為盛世之治,比如漢武盛世,開元盛世,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等等。都是因其仁愛政策而取得的成績,被後人公認為「大治」的盛世。
  •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翻開中國的歷史,發現歷朝歷代的君王的數目簡直是太多了?不說別的,就說連我們最熟悉的大清朝都有12位皇帝。而這些皇帝肯定有的人是比較無能的,而有的人是實力比較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