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保險遊走盈虧邊緣股東大變臉 泛海欲構建金控帝國

2020-12-11 金融界

  多年遊走在盈虧邊緣的民安保險,並非一家新公司,也非一家小公司,它在新中國成立時就已宣布成立,在全國很多地方設有分支機構。就是這一家「歷史悠久」的保險公司,一經變幻,在各類資本手中傳來傳去。近日,海航資本全盤出手,卻又成為泛海控股(行情000046,買入)旗下的新寵兒。

  股東大變臉

  民安保險股東變化早有傳言,近日保監會的一紙批文讓傳言坐實。保監會於11月初披露,同意泛海控股全資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等4家公司全面接盤民安保險。同時,泛海控股也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保監會關於民安保險變更股東的批覆。

  具體來看,除了泛海涉獵民安保險外,新華聯(行情000620,買入)控股、億利資源集團、重慶三峽果業集團也合計以9.8億元分別受讓了民安保險20%、15%、14%股權。民安保險原六大股東海航資本、上海恆嘉美聯發展、寧波君安物產、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陝西東嶺工貿集團、寧波君安物產、金達融資擔保成功出逃。民安財險官網股東一欄目前已變更相關信息。

  從出資情況來看,泛海控股出資10.2億元,新華聯控股出資4億元收購民安保險股權,億利資源集團出資3億元,重慶三峽果業集團出資2.8億元,四大股東合計出資20億元。

  事實上,今年初,泛海就曾發布公告稱將以不超過17.85億元購買民安保險部分股權。 當時,民安財險100%股權的估值約為35億元,現在卻以5.7折完成交易。而目前民安保險的註冊資本金為20.1億元,本次交易價格大體相當。此前,華資實業(行情600191,買入)收購華夏保險51%的股權作價300億元,相比之下,民安保險廉價了不少。

  資料顯示,民安保險是一家全國性綜合財產保險公司,總部位於深圳,經營範圍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及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前身為1982年在深圳設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遊走盈虧邊緣

  民安保險股東大換血並非首次。早在2010年底,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渤海信託等6家公司組成聯合受讓體,從太平保險(香港)手中接過民安財險100%的股權。2011年9月,渤海信託將持有的20%股權轉讓給海航資本。當時海航資本的出資額為4.002億元。按照此次泛海控股7億元的收購價來計算,海航資本三年間獲得了約75%的投資收益,帳面浮盈約為3億元。

  歷經五年的投資,老股東因為民安償付能力問題一波三折,此次步調一致集體出清民安股權不免讓外界倍感意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海航進入民安,公司償付能力就降至102.56%。第二年進行了惟一增資10.1億元,使得註冊資本增加到20.1億元,償付能力上升至441%。不過,民安保險數年來一直游離在盈虧邊緣。年報數據顯示,民安保險2011年虧損2.3億元;2012-2013年扭虧為盈,分別實現淨利潤346萬元和285萬元;但2014年又虧損1.05億元。

  雖然原大股東海航的到來並沒有給民安保險的經營帶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也在業務、投資方面提供了一些便利。民安保險官網信息顯示,2014年6月,民安與海南易建科技發生重大關聯交易,海航集團為海南易建的第二大股東,交易內容為信息系統遷移規劃。同月,民安還披露一則有關公司承保2012-2013年海航機隊飛機保險的重大關聯交易事項,民安稱,該項目對公司本期有一筆可觀的保費收入。 2014年8月,民安還投資了四川信託發行的三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基礎資產所屬融資主體均為海航資本。

  老股東另起爐灶

  海航在保險業一直是多條腿走路,在支持民安保險的同時,還先後入股華安財險、新光海航人壽、揚子江保險經紀公司、海南通匯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等4家保險機構。

  與民安保險命運如出一轍的還有合資險企新光海航人壽。2013年底以來,市場不斷有消息傳出,海航有意出售新光海航人壽全部股權,但此事一直懸而未決,海航官方對此尚無表態。自2013年起,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告急,卻遲遲未能獲得增資。去年新光海航人壽因償付能力未能達到相關標準而接到保監會監管函,暫停開設分支機構。同時,今年前9個月新光海航保費收入大幅下滑。

  一邊是遲遲不肯增資,一邊是另起爐灶打理自己的保險牌照。伴隨著渤海租賃(行情000415,買入)正式現身渤海人壽第一大股東,渤海人壽作為海航集團旗下保險版圖新成員的身份已然明朗。今年10月,由海航集團旗下海航資本控股的渤海租賃發布《關於增資渤海人壽的進展公告》,顯示此次增資後,渤海租賃持有渤海人壽11.6億股,佔增資後總股本的20%,成為渤海人壽第一大股東。保監會也下發了關於渤海人壽變更註冊資本金由8億元增至58億元的批覆。

  一位接近海航資本的知情人士分析,此次出清民安保險股權,可能是出於對整個集團戰略的考慮,因為已擁有另一張財險牌照——華安財險。

相關焦點

  • 民安保險股東全部換血 海航退出泛海入場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退出民安保險的海航資本並未退出保險業,而是在進行重新布局;接手的4家新股東早已在保險領域謀劃共展拳腳,在此次共同接手民安保險股權之前,就準備共同發起設立一家再保險公司。   截至昨日收盤,接盤民安保險51%股份的泛海控股股價上漲了8.24%。
  • 泛海系重新布局保險業 財險壽險再保險 一個都不少
    泛海系堪稱最早進入保險業的民營資本。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1994年,盧志強等多位民營企業家的聯合建議,就直接促成了全國工商聯開始牽頭籌建中國第一家以民營資本為投資主體的保險公司民生人壽,民生人壽後於2002年正式獲批成立。而在民生人壽的股東名單中,泛海控股還曾與萬向集團並列第一大股東。不過,在歷經此後多年股權紛爭後,2010年,泛海控股最終選擇出讓持股,正式退出民生人壽。
  • 中國最大地主其實是馬明哲 細數那些保險+地產帝國
    2015年4月,碧桂園在引入中國平安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後,平安壽險代理人也同時成為了碧桂園的銷售顧問。保險公司其實也是房地產公司,看似有違常理,卻也是普遍現象。不說一些保險公司的股東是房地產公司,更有諸多保險公司也同樣是房地產公司的股東。兩大產業股權交叉,還真讓人傻傻分不清。
  • 2016年8位上榜富豪掌控的保險公司都經歷了什麼?
    馬雲:   三大保險棋子各有千秋   與馬雲有關係的公司有三家,分別為國泰產險、眾安保險、信美相互人壽。   2016年7月26日,螞蟻金服以8.33億元的價格成為國泰產險持股51%的控股股東,國泰金控則退身為戰略股東。
  • 遼寧成大謀中華控股20%股權 上市公司蜂擁貼保險標籤
    事實上,2014年11月君正集團及君正化工就曾以競價方式,溢價79.6%拿下由寶鋼等六大國有股東轉讓的華泰保險15.29%的股權。如果此次受讓成功,君正集團將合計持有華泰保險29.24%的股權,超過持股20%的美國安達集團,成為華泰保險第一大股東。  繼華泰保險之後,中華控股股權意向競買方也現身!
  • 「抱團」入主新光海航人壽 地產商轉型標配保險牌照?
    來源:上海證券報昨日,多家地產商聯手接盤一家保險公司股權的消息引發金融圈關注。雖然地產商早就「戀上」保險,但以往恆大、萬達、復星、泛海等地產大佬們多數選擇單打獨鬥,「抱團」拿下保險牌照的並不多見。此外,新光海航人壽的尷尬境地與股東選擇另起爐灶也有關係。自渤海人壽的背後「金主」海航集團浮出水面後,新光海航人壽何去何從更是受到市場關注。幾經波折,新光海航人壽股權問題終於得以解決。昨日,銀保監會批覆了新光海航人壽變更股東及增加註冊資本金的申請。
  • 去槓桿下半場 急速泛海系按下「慢進鍵」?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對於泛海控股將武漢公司剝離出上市公司主體,或是從上市公司角度需要提振業績,尤其是現在地產業務的潛在成長機會弱,「而對於泛海控股來說,其需要在金融業務上夯實基礎。也不排除未來會有一些新的金融創新,所以會有各類改革和重組的動作。」嚴躍進認為,對於泛海控股來說,前兩年的經營思路在於構建金融大平臺,各類收購的動作很大,當前金融業務的平臺化已經比較成熟。
  • 亞太財險股權100%被質押、凍結 二股東新華聯陷流動性危機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亞太財險股份100%被質押和凍結,其中第二大股東新華聯控股還被爆出債務危機。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特聘副研究員王鵬鵬向本報記者表示,亞太財險的股東將所持有股權全部用於出質融資,並不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但如果股東無法償還債務時,出質的股權將被處置,這會造成保險公司的股東被動變動。
  • 探索網際網路保險之路的安心保險 如何3年時間基本盈虧平衡
    拿到稀缺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的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安心保險、易安保險,多年來,在高速發展光環之下,都伴隨著虧損陰影。但目前,分化已有顯現,2019年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盈利狀況,有者加劇,有者縮減。安心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安心保險」)2019年1季度和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便釋放出信號,打破「虧損魔咒」,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 探索網際網路保險之路的安心保險 如何3年時間基本盈虧平衡?
    拿到稀缺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的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安心保險、易安保險,多年來,在高速發展光環之下,都伴隨著虧損陰影。但目前,分化已有顯現,2019年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盈利狀況,有者加劇,有者縮減。安心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安心保險」)2019年1季度和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便釋放出信號,打破「虧損魔咒」,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 馬雲金控布局再下一城,螞蟻金服入主國泰財產保險
    馬雲金控布局再下一城,螞蟻金服入主國泰財產保險 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2015-09-14 20:08 來源:澎湃新聞
  • 安心保險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4.15億元 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據官網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安心保險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4.15億元,同比增長47.7%,增速表現亮眼,基本實現盈虧平衡。在經營業績大幅提升的同時,安心保險一季度虧損情況也明顯改善,虧損約-141萬,同比2018年減虧98.8%,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 兩家險企股權變更 富邦人壽打算當中華保險第四大股東
    首先是恆邦財險,持有公司股份6.41%的股東江西省行政事業資產集團將股份全部劃轉給公司另一股東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團(下稱江西金控),轉讓完成後,江西金控持有恆邦財險20%股份,與贛粵高速、中國中鐵並列第一大股東。
  • 華泰保險中資股東密集退出 中國建築欲底價出清股權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華泰保險中資股東密集退出 中國建築欲以3.98億底價出清全部股權記者 吳敏外資安達系不斷加碼華泰保險股權,中資股東卻在密集退出。這已是去年11月以來,華泰保險第14家欲出清股權的中資股東。中資股東密集退出從交易條件來看,上述掛牌的華泰保險4400萬股股份的轉讓底價為3.982億元,價款支付方式為一次性支付。
  • 泛海三江IPO洩密 泰山會大佬盧志強負債1598億50億12月到期
    泛海三江最早的控股股東為南油物業,現在中國第一科技紅人任正非當時就在這個公司,1992年,任正非的第一任妻子孟軍南下深圳,做了南油集團的高管,而任正非也來到深圳,做了下屬一家電子廠的領導。兩人婚後,生下了大女兒孟晚舟與兒子任平,不過最後因為"理念不合"而離婚。據說女兒其實本姓任,叫任晚舟,在她16歲時自行選擇隨母姓孟。
  • 山西省財政廳受讓山西金控所持晉商銀行股權,成第一大股東
    山西省財政廳受讓山西金控所持晉商銀行股權,成第一大股東 2021-01-06 00:05:43   來源:   作者:   評論: 點擊:100 1月5日,山西銀保監局的批覆顯示,同意山西省財政廳受讓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西金控)持有的晉商銀行(02558.HK)7.15億股。
  • 金運雷射跌停 華夏人壽保險為第四大流通股股東
    12月9日,金運雷射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說明書(申報稿)顯示,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完成後的股票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交易。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不超過35名,為符合中國證監會及深交所規定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合格機構投資者等。
  • 「泛海系」再有公司即將上市 三江電子過會創業板
    值得注意的是,泛海投資作為三江電子控股股東,盧志強通過泛海投資、泛海控股間接控制發行人75%的股權,為公司的   盧志強的泛海系,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幾乎拿下了所有金融牌照,建立起了包括保險、基金、銀行、證券等業態在內的金融版圖
  • 股權代持亂象叢生 長安保險大股東遭問詢
    5月9日,銀保監會向長安保險第一大股東長安擔保下發問詢函,就此前長安保險增資一事,說明認購資金是否為自有資金,又是否與泰山金建存在關聯關係出具說明,於5月15日前書面報送銀保監會。  2012年3月,泰山金建與天津中方榮信籤署協議,為後者代持長安保險1.5億股股份。至今年1月,泰山金建此前認購的1.05億股,因為資金來源違反規定,被銀保監會撤銷行政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