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高雅藝術 《國家大劇院》雜誌喜迎100期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22日,京城初雪後的寒意擋不住探討藝術的熱情。《國家大劇院》出刊100期暨藝術類媒體生態研討會在國家大劇院拉開帷幕。二十餘位藝術類報刊經營管理者、藝術家、樂評人等齊聚一堂,圍繞「《國家大劇院》雜誌運營與發展」和「藝術類媒體的生存現狀及未來發展」兩大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研討長達四個多小時,與會嘉賓才依依不捨地結束了討論。

    專注高雅藝術 滿足公眾需求

    《國家大劇院》雜誌不忘初心迎百期

    2008年,隨著國家大劇院開幕演出季大幕的拉開,《國家大劇院》雜誌也應運而生。作為國家大劇院的官方刊物,《國家大劇院》雜誌以月刊的形式開啟了它的歷史使命——報導刊載國內外文化藝術資訊、評論、知識,豐富國家大劇院高雅藝術的普及推廣形式,滿足社會公眾的文化藝術需求,促進中外文化的藝術交流。2013年1月,《國家大劇院》雜誌正式全球公開發行。今年11月,《國家大劇院》雜誌迎來了自創刊以來的總第100期刊。

    100期以來,《國家大劇院》雜誌的報導內容遵循大劇院對於「高品位、高水準的中外高雅藝術」的藝術追求,涵蓋歌劇、音樂、舞蹈、戲劇、戲曲五大藝術門類。依託國家大劇院不可複製的獨特資源,《國家大劇院》雜誌是國內期刊市場唯一的綜合表演藝術類刊物。雜誌以全球化視野,本著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不僅記錄了國家大劇院建院以來的發展與成就,同時也見證了國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時刻關注著世界舞臺藝術的動態及動向,讓人們感受藝術的魅力,用藝術改變生活,沁潤心靈,豐富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生活。

    此外,《國家大劇院》雜誌也大力推動著我國高雅藝術的傳播。2014年6月,雜誌專題報導了《新民晚報》長期開辦且具有非常影響力的音樂音響版停刊一事,引起了北京日報報業集團的高度重視,並專程到上海調研,最終在《北京日報》開闢了名為「愛樂」的專版。對於雜誌的未來發展,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有著清晰的規劃:「希望在形成專業化、國際化和權威性品牌特徵的基礎上,不斷擴大自身影響力,努力實現『中國表演藝術領域的權威刊物,世界級主流高雅刊物』的目標定位。」

    聚焦媒體生態 暢談未來發展

    眾話《國家大劇院》雜誌寄厚望

    借100期之機,《國家大劇院》雜誌組織召開了此次藝術類媒體生態研討會。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國家大劇院》雜誌社長朱敬,北京日報社副總編、《國家大劇院》雜誌總編輯初小玲等出席了此次研討會。同時,研討會邀請到了歌劇、音樂、舞蹈、戲劇、戲曲領域相關的代表性藝術類報刊經營管理人,以及評論人、藝術家代表參加。

    研討會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圍繞《國家大劇院》雜誌的運營與發展展開。《國家大劇院》雜誌社常務副社長趙爽對雜誌百期以來運營成果進行了介紹:共策劃專題92期、特刊8期、封面人物44個,面孔410個,評論573篇,形成了21個固定欄目,組建起了一支涵蓋作家、編劇、藝術管理經營者、文化學者、資深媒體人的作者團隊,實現了主次渠道結合,徵訂為主、零售為輔,扁平化渠道境外發行的立體化發行。與會嘉賓針對雜誌的欄目、內容、版式設計、發行以及廣告、活動等整合營銷方面,展開全方位的討論,為其未來規劃建言獻策。嘉賓們還不約而同地對《國家大劇院》雜誌寄以厚望,朱敬提出:「100期既是對於過往的總結與反思,也是對於未來的展望與探索,既是值得銘記的珍貴記憶,也是新的徵程的起點」;初小玲表示:「希望能夠集聚更多的人擁抱高雅藝術、修德潤心。」

    下半場旨在探討我國藝術類媒體的生存現狀及未來。在新媒體浪潮洶湧而來的大環境下,傳統媒體如何尋求突圍之路,是當今媒體行業發展的熱門話題。作為較為小眾的藝術類報刊,怎樣謀求發展是擺在業內人士面前的一大難點。研討會上,歌劇、音樂、舞蹈、戲劇、戲曲領域相關的代表性藝術類報刊的經營管理者,分享了各自的經營理念和運營經驗,並提出了困惑和難點,為藝術類媒體的未來發展共商大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論壇不僅務虛而且務實,參會各方藉此在廣告資源共享、版權內容共享、聯合創辦活動等方面達成諸多合作意向,真正達到了行業交流的目的,共謀藝術類媒體生存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雜誌100期紀念演出火熱開啟名家薈萃
    作為大劇院的官方刊物,《國家大劇院》雜誌以月刊的形式呈現國內外的文化藝術資訊、評論、知識,旨在為廣大觀眾打開一扇走近高雅藝術的大門。2013年1月,《國家大劇院》雜誌正式全球公開發行,由國家大劇院主管,北京國家大劇院演藝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日報社主辦,豐富了大劇院高雅藝術的普及推廣形式,滿足社會公眾的文化藝術需求,促進中外文化的藝術交流。
  • 《國家大劇院》雜誌攜手成都市成華區打造藝術普及新品牌
    琴音剛落,崑曲聲又起,崑曲表演藝術家袁國良的一段悽美的《長生殿·彈詞》,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兩位藝術家作為受邀主講嘉賓,用精彩的表演,拉開了《國家大劇院》雜誌與中共成都市成華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主題文化活動「文旅成華 藝術有約」的大幕。
  • 高雅藝術如何進基層?國家大劇院將「走出」京城
    資料圖:國家大劇院。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宋宇晟)記者3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國家大劇院》雜誌將攜手成都市成華區打造藝術普及新品牌。此次雙方聯合主辦的「文旅成華 藝術有約」系列講壇將邀請國內外歌劇、交響樂、舞蹈、戲劇、戲曲等領域的知名藝術家,走進成都,為市民分享他們的藝術經歷以及生活中的感悟、故事等。
  • 國家大劇院將「走進」成都 開展系列藝術講壇活動
    趙晶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4日訊(記者趙晶)記者日前從國家大劇院獲悉,《國家大劇院》雜誌將攜手成都市成華區共同打造藝術普及新品牌。雙方將於8月在四川成都舉辦「文旅成華 藝術有約」系列藝術講壇活動。國內外歌劇、交響樂、舞蹈、戲劇、戲曲等領域的知名藝術家,將走進成都,為市民分享他們的藝術經歷以及生活中的感悟故事。
  • 國家大劇院探索藝術傳播新模式
    對向來不算「大眾」的劇場藝術和這個極為特殊的年份而言,「10億次」的含義非比尋常,它是國家大劇院作為「人民的劇院」不忘初心的擔當與回饋,是演藝行業在至暗時刻的堅守,也引領著藝術傳播模式的嶄新探索。「10億次」意味著什麼?7月11日晚,著名指揮家李飈站在了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舞臺上。
  • 國家大劇院奧運演出季 45萬人次觀眾賞高雅藝術
    在「文化奧運」的倡導下,國家大劇院推出「奧運演出季」這一藝術盛事,伴隨著9月21日鋼琴四神童奏響「為中國喝彩」的最強音,國家大劇院奧運演出季正式畫上句點,完美落幕。其間展示的精彩紛呈的藝術演出、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為奧運之年的首都北京打造了一道絢麗的文化盛景,也向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敞開了藝術之門。
  • 高清:走進國家大劇院 盡享「藝術團圓飯」
    劇院內擁有華麗輝煌的歌劇院、潔白高雅的音樂廳、絲綢裝飾的戲劇場和格調清新的小劇場,可容納6008人同時觀演;聖潔明亮的橄欖廳、飄溢開闊的花瓣廳、5個排練廳、90個化妝間、輪番上演「精彩」的展覽廳和由紅木穹頂、玻璃幕牆、「錦繡大地」地面構成的公共大廳、水下廊道的「旋律」、「同一首歌」、「芭蕾」、「樂舞」等藝術雕塑和頂層平臺懸掛的「相聚在國家大劇院」油畫,都給人感官上的衝擊;藏有約近萬種圖書與樂譜和兩萬多張唱片的藝術資料中心
  • 國家大劇院:世界的劇院,平民的劇院
    為了執棒將於1月24日至2月1日演出的國家大劇院版威爾第歌劇《阿依達》,他執意留出檔期與樂團、演員及國家大劇院製作方排練磨合。    「國家大劇院是一個偉大的劇院,它擁有偉大的樂團、合唱團、製作團隊……我相信觀眾在國家大劇院看完《阿依達》後,再去世界任何一個劇院看《阿依達》都會覺得失望。」祖賓·梅塔大師這樣說。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一周年 多彩演出回饋大眾
    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一周年,一年一度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也如約而至。上午九點,國家大劇院橄欖廳銅門在一群孩子們天籟般的歌聲中正式開啟。音樂廳裡,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為觀眾帶來《同一首歌——國家大劇院建院11周年合唱音樂會》。小劇場內,由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藝術家帶來弦樂四重奏《莫扎特第一弦樂四重奏》《新春樂》《飲酒歌》等。大劇院新聞發布廳內,皇家利物浦樂團演奏《我的祖國》、維也納大提琴5+1演奏《紅星閃閃放光彩》,奧地利童聲合唱團演唱《讓我們蕩起雙槳》等。
  • 國家大劇院導遊指南
    免費講解服務為了方便您了解國家大劇院,我們為您提供中文免費 定時講解及收費的中英文講解服務,講解內容包括大劇院 建築和一個藝術展覽。藝術沙龍藝術沙龍展廳位於歌劇院一層西南側,佔地100平方米,以展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獨特的半圓形設計,猶如一輪弦月,將建築的柔美與藝術的優雅完美結合。無論身處哪個位置,都可將所有展品一覽無遺。2019/05/24-2019/07/07展出「首都博物館音樂戲曲文物精品展」。
  • 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與藝術相約
    千龍網訊 12月22日,是冬至,也是國家大劇院一年一度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每一年的今天,四面八方匯聚到大劇院的人們,都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口味著這一場藝術的盛宴。
  • 市藝術劇院舉辦2021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新年音樂會
    12月29日,由中共舟山市委宣傳部、舟山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以「喜迎建黨100周年」為主題的2021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新年音樂會在舟山藝術劇院隆重上演,音樂會特別邀請作曲家何佔豪執棒,攜上海漢成交響樂團共同為島城市民獻上了一場迎新音樂盛宴。
  • 國家大劇院:藝術傳遞溫暖和信心
    11月7日晚,國家大劇院系列演出「冬日之約」首場線上演出之中國廣播民樂樂團音樂會如期舉辦。這是中國國家大劇院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春天在線」「聲如夏花」「華彩秋韻」三大系列之後的完美收官。截至11月5日,中國國家大劇院推出的三大系列、共計34場線上演出累計在線點擊量10.27億次。
  • 世界各大著名劇院院長雲集國家大劇院(組圖)
    共有來自9個國家的11個外國歌劇院及機構參加了這次會議。這些歌劇院都是其所在國家和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機構,其中包括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奧地利維也納歌劇院、義大利威尼斯鳳凰歌劇院、義大利帕爾瑪皇家歌劇院、德國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挪威奧斯陸歌劇院、法國法蘭西喜劇院、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以及歐洲歌劇聯盟。
  • 票價100元就進國家大劇院看演出,很多人去北京卻沒去過
    有考慮去國家大劇院看一場演出嗎?說到國家大劇院,聽起來是個高大上的地方,但其實咱普通百姓是可以進去的。只要在官方網站訂好票,按時前往看演出就行啦。國家大劇院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搭地鐵一號線到天安門西站,從C口出來直接就是了。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科技助力藝術更精彩
    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在藝術節上表演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3周年。從12月11日至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周年系列活動。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為觀眾帶來美妙的藝術享受。
  • 珠海大劇院:打造文化精品,積澱城市文化藝術軟實力
    原標題:珠海新地標釋放文化新能量 珠海大劇院打造文化精品,積澱城市文化藝術軟實力     從開業首演的世界交響樂名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到優雅浪漫的經典芭蕾舞劇,從海量兒童劇嘉年華,再到經典原版音樂劇《保鏢》……珠海大劇院可謂好戲連連
  • 國家大劇院原創中國歌劇將首登俄羅斯頂級藝術殿堂
    原標題:《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回鄉探親   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將於9月初開啟一次特殊的「探親」之旅。昨天,國家大劇院宣布,應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防部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之邀,原創歌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將於9月11日至15日赴俄羅斯交流演出。
  • 國家大劇院8月演出盤點 藝術親子精彩無限
    八月,國家大劇院主打「合唱」音樂會。作為大劇院一年一度的合唱品牌,八月合唱節走「親民路線」。本屆八月合唱節共分為200、180、160三檔票價,讓更多的觀眾都能夠花最少的錢,欣賞到最高質量的合唱音樂會。
  • 國家大劇院引領藝術普及教育 北京遠郊區鄉村學校孩子登上舞臺
    昨天上午,來自昌平區南口鐵道北小學的小姑娘付夏怡和幾十名同學一起,登上了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舞臺。雖然只演唱了《茉莉花》和《快樂的節日》兩首歌曲,走下舞臺時,付夏怡的心情仍然沒有完全平靜下來,「我站在臺上,能看到下面所有觀眾,很緊張,這是我第一次在大劇院的舞臺上表演,覺得特別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