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市場監管:這些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泡椒鳳爪、白酒、米醋、醬油

2020-12-18 中國質量報

2020年5月15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19期)。據通告,近期,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方便食品、酒類、蔬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糕點、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和餐飲食品等14類食品404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91批次、不合格樣品13批次,檢出食品添加劑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農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汙染等。

食品添加劑超標

(一)浙江中商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濰坊市惠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泡椒鳳爪,山梨酸及其鉀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浙江方圓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二)文成縣卓小葉食品店銷售的米燒50°(白酒),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三)東河市場楊彪銷售的小五糧,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 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質量指標不達標

龍泉市甌凱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慈谿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米醋(配製食醋),總酸(以乙酸計) 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及質量要求。檢驗機構為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農獸藥殘留超標

(一)杭州蔬菜物流有限公司魏百戰攤位銷售的韭黃,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

(二)浙江良渚蔬菜市場開發有限公司陳四孩攤位銷售的缸豆,滅蠅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

(三)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市場陳國良攤位銷售的牛蛙,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寧波海關技術中心。

(四)溫州市鹿城區黃龍秀仁活鮮店銷售的黃鱔,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寧波海關技術中心。

(五)杭州蔬菜物流有限公司胡脈法攤位銷售的韭菜,腐黴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

(六)寧波市鄞州潘火勝江鮮活水產攤銷售的黃鱔,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寧波海關技術中心。

微生物汙染

(一)紹興市昌安農貿市場餘波攤位銷售的標稱紹興市城南食品廠生產的母子醬油,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二)新昌縣南明街道呂興正副食店銷售的花生米,黃麴黴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三)大雲市場傅如娥銷售的花生米,黃麴黴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要求寧波、紹興等市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杭州、寧波、溫州、紹興、舟山、麗水等市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將向社會公布。

關於部分不合格項目的說明

一、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二、總酸(以乙酸計)

總酸是食醋的品質指標,是反映產品特色的重要特徵性指標之一,是控制產品從原料、工藝等方面是否規範的依據。一般而言,酸度越高說明發酵程度越高,食醋的酸味也就越濃,質量也就越好。總酸含量未達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生產過程工藝控制不嚴或未按標準執行,產品與標籤標註等級不匹配等造成。

三、山梨酸及其鈉鹽(以山梨酸計)

山梨酸及其鉀鹽是食品添加劑中防腐劑的一種。《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在熟肉製品中最大使用限量為0.075g/kg。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從而超限量使用相關食品添加劑。

四、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

甜蜜素是以環己胺為原料製成的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甜蜜素在白酒中不得使用。白酒中檢出甜蜜素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降低產品成本,在生產中違規添加甜蜜素。長期飲用檢出甜蜜素的白酒,可能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五、黃麴黴毒素B1

黃麴黴毒素B1是一種強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食用黃麴黴毒素B1超標的食品,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規定,黃麴黴毒素B1在花生及其製品中的最大限量值為20μg/kg。黃麴黴毒素B1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料因儲存條件不當產生了黃麴黴毒素B1;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六、毒死蜱

毒死蜱,又名氯蜱硫磷,目前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有機磷酸酯殺蟲劑之一,具有觸殺、胃毒和燻蒸等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毒死蜱在韭黃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均為0.1mg/kg。毒死蜱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或濫用農藥。食用毒死蜱超標的食品,可能引起頭昏、頭痛、無力、嘔吐等症狀,甚至還可能導致癲癇樣抽搐。

七、腐黴利

腐黴利是一種低毒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作用。主要用於蔬菜灰黴病防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韭菜中腐黴利殘留限量值不得超過0.2 mg/kg。腐黴利對眼睛、皮膚有刺激作用。

八、滅蠅胺

滅蠅胺是一種觸殺、胃毒和內吸傳導作用的昆蟲生長調節劑類殺蟲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豇豆中滅蠅胺殘留限量值不得超過0.5mg/kg。滅蠅胺對眼睛、皮膚有刺激作用,短期內大量接觸可引起急性中毒,產生噁心、嘔吐、眩暈等健康危害。

九、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

恩諾沙星屬於氟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於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之和計)可用於牛、羊、豬、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動物,在其他動物的肌肉及脂肪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長期食用恩諾沙星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相關焦點

  • 浙江兩批次白酒檢出甜蜜素,中商超市所售泡椒鳳爪不合格
    近期,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19期),本次抽檢共涉及14類食品404批次,其中13批次不合格。文成縣卓小葉食品店銷售的米燒50°(白酒),甜蜜素檢測值為0.0250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東河市場楊彪銷售的小五糧,甜蜜素檢測值為0.000556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
  • 泡椒鳳爪抽檢報告:217批次不合格;有友、永健、凰巢等上榜
    不過,讓消費者忐忑不安的,或者因為江湖中總有一些關於鳳爪的傳聞:白白嫩嫩的泡椒鳳爪離不開「加料」;袋裝鳳爪是泡了福馬林才能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江湖瀕臨失傳的鳳爪去骨技藝竟是老奶奶們啃出來的……2021年1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公布的關於泡椒鳳爪的質量抽檢情況。
  • 四川抽檢:順天雲麻辣拱嘴、饞嘴妹泡椒鳳爪上不合格名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4月27日,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7年第9號)》。本期信息顯示,該局近期組織抽檢方便食品、肉製品、乳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4類食品共計323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10批次,不合格樣品13批次。
  • 浙江省平陽縣市場監管局:1批次檸檬泡椒鳳爪抽檢不合格
    28平陽縣陳德獻熟食加工場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鰲江鎮海關路東和錦苑1幢109室平陽縣陳德獻熟食加工場浙江泡椒鳳爪/>浙江糟燒白酒/2018-01-15 酒類平陽縣市場監管局生產環節食品抽檢信息通告(2020第1期)2020.8.19
  • 河南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白酒、飲用水等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康世甫)10月10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最新一期食品抽檢情況通告,共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白酒、飲用水等。據了解,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19大類食品422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11批次,不合格樣品11批次。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進口膳府釀造醬油501等15批次食品不合格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董童)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於官網發布的《關於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提出,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蜂產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調味品、糖果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
  • 韭菜、醬油和白酒,這1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今天(9月3日),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期,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602批次,涉及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豆製品、糕點、酒類、肉製品、乳製品、食用農產品、水果製品、調味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92批次、不合格樣品10批次,情況通告如下:一、揚州市蘭苑農貿市場(劉九東)銷售的韭菜,腐黴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江蘇中譜檢測有限公司。
  • 省市場監管局: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亳州、太和蘇果超市
    5月10日,省市場監管局通報了3批次不合格食品。近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肉製品、食用農產品等2類食品178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75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其他微生物、禁用獸藥等指標。
  • 這些飲用水、米線、泡椒鳳爪被點名
    飲用水、米線、泡椒鳳爪……這些產品被點名!最新食品抽檢結果出爐!1日前,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市五區轄區內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組織開展了日常食品監督抽檢、生食魚生專項抽檢和餐飲具專項抽檢工作。微生物汙染問題陽江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東莞市領鮮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鹽焗鳳爪(醬滷肉製品)、滷牛展(醬滷肉製品)和泡椒鳳爪(醬滷肉製品),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調和油、醬醃菜、白酒……這些食品抽檢不合格
    最新一批食品抽檢結果新鮮出爐啦近期,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334批次,涉及速凍食品、酒類、蔬菜製品等16類食品,其中不合格樣品6批次,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
  • 北京1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蔬菜、麵條、白酒等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調味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糖果製品,蛋製品,豆製品,罐頭,冷凍飲品,食鹽,食品添加劑,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肉製品,其他食品(散裝自製熟肉製品、水發產品、散裝自製酒),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水果製品,飲料,餐飲食品,糕點,水產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澱粉及澱粉製品22類食品2490批次樣品。
  • 這些餅乾、醬油等抽檢不合格
    丨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微信10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 第36號〕。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豆製品、水產製品、餅乾、調味品等4大類食品195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ac.nifdc.org.cn/),發現除豆製品外的3大類食品3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重金屬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等問題。
  • 慈谿市市場監管局抽檢:白酒、糖果等11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7月9日,寧波市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示平臺發布《慈谿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流通環節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8年第5期)》。信息顯示,六月,慈谿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流通環節銷售的食品進行了抽檢,抽檢食品涉及熟食製品及新鮮蔬菜,共計抽檢105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89.52%。
  • 山椒鳳爪、百花蜂蜜、嬰兒米粉……15批次食品不合格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18大類食品467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酒類、蜂產品、水果製品、肉製品、調味品、特殊膳食食品等7大類食品15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檢出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超範圍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等。
  • 市場監管總局通報12批次抽檢不合格食品名單
    央廣網北京8月11日消息(記者 果君)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等29大類食品923批次樣品,檢出其中肉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水產製品、酒類、糕點、薯類和膨化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8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
  • 重慶2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蔬菜水果、白酒、龍利魚等
    華龍網消息,今(18)日,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餅乾、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方便食品、糕點、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乳製品、食糖、食鹽、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調味品、飲料
  • 麗水市市場監管局抽檢食品2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1月6日,麗水市市場監管局官網發布公告稱,近期,麗水市市場監管局組織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共抽檢糧食加工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食品添加劑、肉製品、豆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酒類、糕點、飲料等14類114批次樣品,發現112批次樣品合格,2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1批次原味瓜子檢出黴菌、1批次礦泉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 滬食藥監局:5批次泡椒鳳爪、鹽水雞、葵花籽油等不合格
    共抽查了40批次植物油,1批次不合格;抽檢肉及肉製品樣品303批次,3批次不合格;抽檢蔬菜及其製品樣品140批次,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項目涉及山梨酸、葡萄球菌、毒死蜱等,詳見下文。  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不合格產品共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樣品40批次,涉及12個生產省份,發現不合格樣品1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2.5%。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肉製品5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3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糧食加工品,乳製品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2111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072批次、不合格樣品39批次,涉及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指標。
  • 安徽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多款醬油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近期組織抽檢速凍食品、調味品、飲料、食品添加劑等4類食品344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35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微生物指標、質量指標與標籤不符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