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邊高檔經營場所「變身」一年多——遊客「開心茶館」裡品茶...

2020-12-20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0月04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錢禕)昨天是「十一」黃金周第三天,朋友圈「攝影大賽」開展得如火如荼。「天公」很給力,杭州持續「西湖藍」,陽光溫柔得讓人感覺不到初秋的涼意。

  多少人在朋友圈裡曬出了西湖邊的美照?斷橋、湖濱等區域依然是人人人,不過趁著晴好花香,順著人流逛逛北山街、走走南山路,情調也是蠻好的。

  2014年初,杭州開展大規模專項行動,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已分批關停了30家位於景區、公園和歷史文化建築內的高檔經營場所。如今,這些原本「只可遠觀」的地方走起了「親民範兒」,國慶長假期間人多不多,老百姓喜不喜歡?

昨天,開心茶館裡,遊客歇腳喝茶。

 

抱青會館變身國畫院美術館,迎來首個長假客流高峰。

  「開心茶館」:第一家轉型升級的「西湖會」

  一杯茶18元,走累了歇歇腳喝喝茶

  說起西湖景區第一家轉型升級的高檔餐飲經營場所——原「西湖會」變身的「開心茶館」,許多老百姓都曉得的,從楊公堤拐進曲院風荷,走幾百米路就到了。

  現在的「開心茶館」是湖畔居茶樓的連鎖店,招牌還是醒目的綠顏色,大門口的廊橋處支著幾把綠色的遮陽傘,遠望過去和周圍的綠樹融成一片,弄得很是清爽。

  「走進來的時候人很擠,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等到傍晚再出去逛。」河南來的嶽阿姨和幾個小姐妹逛西湖,走累了就過來歇歇腳,「我們剛開始想景區裡喝茶肯定喝不起的,價格吃不消的,沒想到進這裡一看才18塊錢一杯,馬上坐了下來。」

  記者在「開心茶館」門口的價目表上看到,所有消費價格寫得清清楚楚:露天區域18元/位,龍井茶、紅茶、菊花茶、八寶茶;廊橋區域25元/位,特級西湖龍井、雲南滇紅、桐鄉胎菊、宮廷普洱;包廂區域(限4小時)茶檔58元/位,並送3款茶點……

  店裡的原則是這樣的:茶點兒喝茶,飯點兒吃飯,大家隨意。店內還成立了杭州湖畔影社,這段時間正在進行影展,不過看展的人不多,喝茶、吃飯的是最多的。

  後面的庭院裡擺了近30張桌子,在高大茂密的樹蔭裡,坐下來感覺蠻涼快的。昨天下午1點多,院落裡幾乎全部坐滿了人,大多是外地遊客來逛西湖的。記者點了一碗片兒川,15元;一碗西湖藕粉,10元,價格都是蠻公道的。

  「杭州國畫院美術館」:最新轉型升級的「抱青會館」

  百年老別墅,瀰漫著墨香味

  北山街38-40號的原「抱青會館」,杭州老底子蠻有名氣的,就在斷橋附近,紅磚青瓦的歐式建築,籠罩在一片蔥鬱之中。抱青別墅建於1907年,由清末民初的湖州南潯絲綢富商邢賡星所建,1933年被改建為葛嶺飯店。

  今年8月18日,抱青別墅敞開了神秘的大門,變身瀰漫著墨香味的「杭州國畫院美術館」。國慶期間,還是第一次迎來長假的客流高峰。

  昨天,許多路過這裡的遊客對這棟獨特的建築感興趣,有的直接走了進去,有的走遠了還不住地回頭看。

  「這裡我小時候最有印象,很多人喜歡在門口街拍,風景蠻美的,號稱『拍照勝地』。但大門一直鎖著,裡面幹什麼的沒人知道。」90後的小吳是地道的杭州人,昨天路過北山街,看到抱青別墅開了門,好奇地走了進去,「在這麼好的地段,讓大家都可以來看看展覽,顯得特別有文化。」

  國畫院共有3層,二樓是辦公室,一樓和地下是展覽參觀區域,每天9:00—21:00開館(周一閉館),免費向公眾開放,目前正在展出《荷風桂雨》。昨天,參觀的人很多,有拖家帶口的一大家子,也有一個人的,大家都很認真地看著展覽。

  「我在門口特意讀了一下介紹牌,原來這個別墅已經有108年了。」湖南的王先生和妻子、兒子一起,剛逛完斷橋就走到了這裡,「原來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正好路過就進來看了,兒子也挺喜歡看畫的。」

  在展廳的一角,還有一個報名處,國畫院開設了一些兒童體驗課、經典國學課堂、文化分享會等,不少人在報名登記表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西湖邊30家高檔經營場所還剩一家

  錢王美廬預計於10月底正式對外開放

  西湖邊30家高檔經營場所的轉型升級,牽動著老百姓的心。以前「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地方,現在變得如此「接地氣」,讓想去的老百姓都能去得起。

  比如,百年老店「天外天」重新開業,最便宜的素包只賣2元錢;「蓮莊」改名「湖畔居花港店」,大家心心念念的「花港茶室」又回來了;南山路上的「湧金樓」開設文化展示廳,並提供茶飲、咖啡等……

  2007年至2008年,各類高檔經營場所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在西湖邊出現。據資料顯示,2004年至2009年5年之間,西湖景區範圍內有高檔經營場所近40家,集中在沿湖南山路、北山路、楊公堤及植物園等黃金地段的就有20多家。

  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房地產企業投資開發的、酒店企業投資開發的、家電企業投資開發的、個人投資開發的等,還有一些是不對外營業、純粹為企業或私人性質的。久而久之,西湖邊的高檔經營場所漸漸變成了「封閉性消費」,消費動輒幾千、幾萬元,讓普通老百姓望塵莫及。

  不過現在,雖然這些場所在轉型升級中經歷了一步步「摸石頭」的過程,但在西湖邊,喝一杯20元的龍井茶已經不是「夢想」。

  許多轉型升級後的原高檔經營場所在向大眾敞開大門的同時,也在提升多元消費吸引並留住顧客,比如舉辦展覽、接待小型會議、賣主題紀念品等,通過「細水長流」,找到一種適合的經營方式。

  據了解,抱青別墅是西湖邊30家轉型升級的高檔經營場所中,開門迎客的第29家。

  最後一家是錢王美廬,預計將在10月底正式對外開放。屆時,錢王美廬一層將以工藝美術品和文化類的交流展示為主,二層則將成為一個家居文化的交流中心。

 

 

相關焦點

  • ...一年多——遊客「開心茶館」裡品茶吃飯百年「抱青別墅」墨香瀰漫
    「天公」很給力,杭州持續「西湖藍」,陽光溫柔得讓人感覺不到初秋的涼意。  多少人在朋友圈裡曬出了西湖邊的美照?斷橋、湖濱等區域依然是人人人,不過趁著晴好花香,順著人流逛逛北山街、走走南山路,情調也是蠻好的。  2014年初,杭州開展大規模專項行動,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已分批關停了30家位於景區、公園和歷史文化建築內的高檔經營場所。
  • 杭州西湖30家高檔餐飲會所變身大眾「開心茶館」
    杭州西湖30家高檔餐飲會所變身大眾「開心茶館」     春節前夕,杭州西湖「曲院風荷」景區內,昔日的高檔餐飲會所——「西湖會」悄然變形,掛上了「開心茶館」的牌子重新開業。
  • 杭州30家高檔會所樸素轉身 「百姓茶館」人氣足
    ­  初冬的杭城,西湖邊的楊公堤上落葉滿地。中午時分,「開心茶館」門前近30張桌子已全部滿座,遊客與市民在冬日的暖陽下觀湖品茗。­  位於西湖楊公堤曲院風荷的「開心茶館」其前身是西湖風景名勝區的高檔餐飲經營場所「西湖會」,如今是湖畔居茶樓曲院店。55歲的祝建霞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每周都會和丈夫一起來喝茶消閒。
  • 昔日高端「西湖會所」變身「百姓茶館」 平民價人氣足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五年來,打擊「舌尖上的腐敗」一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而隱藏在公園景區內的高檔餐飲場所和私人會所也逐步被曝光在社會關注之下。  2014年,中國之聲曾推出系列調查報導《會所轉型記》,派出多路記者奔赴熱門景區明察暗訪,發現各地在進行排查整頓的同時,部分藏匿在景區公園內的高檔餐飲場所和私人會所仍然頂風經營。
  • 西湖會所轉型「開心茶館」 每天接待400位客人
    杭州曲院風荷的高檔餐飲場所西湖會,1月15日被叫停,1月27日率先轉型重新開門,變身「開心茶館」。  喝下西湖會所轉型升級的「頭口水」後,17天來,開心茶館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兩三個家常小菜花費不到百元  曙光新村李阿姨光顧3次了  開心茶館工作人員是這樣講,那麼,消費者究竟怎樣看?  昨日風雪拂面,分外寒冷,從西湖景區曲院風荷的楊公堤門一路往東,到開心茶館大約步行三五分鐘,一路上,記者沒有遇見一位遊客。不過,茶館外20個停車位卻滿滿當當。
  • 原「西湖會所」開心茶館添專業影社 喝茶攝影兩不誤
    中新網杭州1月1日電 (記者 謝盼盼)2014年年初,原本浙江杭州西湖景區的高檔餐飲經營場所「西湖會」第一個轉型,變成了開心茶館。1日,開心茶館轉型經營方式,成立西湖邊第一家專業影社「湖畔影社」,在其打造的攝影平臺上,民眾今後喝茶、攝影兩不誤。  發端於2004年的西湖會,是西湖景區最早的會所之一。此前西湖會的「老東家」是杭州大廈,「開心茶館」因其不再續租,現在改由杭州知名茶樓品牌湖畔居經營管理,開心茶館也變為湖畔居的分店。  儘管換了東家,開心茶館仍然招牌不變。
  • 16家西湖會所轉型方案獲批 將以文史展覽等經營內容為主
    梁津銘/製圖  浙江在線08月1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劉焜 蔣慎敏)抱青會館、西湖會、新榮記……隨著今年初杭州啟動對會所等高檔經營場所的整治據統計,西湖景區共關閉30家高檔經營場所,全市共關停高檔經營場所56家。  6月初,杭州又發出通知,進一步明確整治範圍:全市在歷史建築(公共產權類)、公園等公共資源中實行會員制的會所、只對少數人開放的場所、違規出租經營的場所,同時給轉型定了時間表:今年年底前完成。
  • 「西湖會」變「開心茶館」 龍井茶只要18元一杯
    1月16日,5家;18日,10家;21日,8家……一周之內,西湖景區內30家高檔經營場所全部關停整改,動作不可謂不快——96068上的錢報讀者也在說:西湖「會所」關停整改的速度,「比預想的快,比預想的好」。
  • 這個規劃出臺之後,西湖邊上的高檔會所轉型了
    「開心茶館」——湖畔居茶樓曲院店經理姜曉偉說。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杭州市針對全市風景區、公園、名人故居、文化遺址等公共場所內開辦的各類會所等高檔經營場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切實做到「還湖於民、還園於民、還景於民」。各轉型高檔會所堅持公益性、大眾化、可進入原則,滿足市民遊客參觀、遊覽、休閒、娛樂等需要。
  • 西湖會所一年:九成完成轉型 反腐倒逼產業創新(圖)
    西湖會所轉型成「杭州模式」  一年前,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杭州祭出重拳整治西湖高檔會所,30家位於西湖景區內的高檔會所相繼關停整改。這一舉措也引發了全國關注。  如今西湖會所整治轉型已滿一年,對於目前的整改進程,孫德榮透露,西湖會所總體轉型升級的工作還是比較順利的。
  • 「西湖會」轉型大眾茶館
    昨日,杭州市民在開心茶館喝茶並欣賞文藝表演。吳元峰 攝 一杯一級龍井茶,18元;一份茶食,8元;一道家常菜,15元起……1月27日,位於杭州曲院風荷內的原高檔會所「西湖會」正式更名為「開心茶館」,提供大眾消費的茶飲和餐飲。 到目前為止,杭州已先後關停西湖景區高檔經營場所30家。關停之後,更重要的是 「轉型」。今天,西湖景區與杭州商旅集團合作率先在「西湖會」實行試點。
  • 開心茶館變身湖畔居曲院店 清茶還是老價錢每杯18元
    浙江在線12月3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曉政 實習生 陳欣)今年年初,原本西湖景區的高檔餐飲經營場所「西湖會」第一個轉型,變成了樂呵呵的「開心茶館」。12月初,「開心茶館」因杭州大廈不再續租,而關上了門。  明天,「開心茶館」將再次轉型,變身湖畔居的連鎖店開始迎客,但招牌不變。
  • 八項規定兩年:西湖會所變平民茶館 主打文化概念
    再回想招牌——「開心茶館」,總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但如果知道其前身是著名會所「西湖會」,便也容易理解這種格格不入。  西湖會曾是西湖景區最為知名的會所之一。「八項規定」出臺後,今年1月底變身「開心茶館」,是杭州最早轉型的會所。近期隨著「舊主」杭州大廈的退出,湖畔居接盤這座佔地近1800平米的「開心茶館」。
  • 西湖高檔會所轉型遇寒流 民眾資源如何最大化待解
    中新網杭州7月23日電 (見習記者 謝盼盼 實習生 吳洪)「天氣一熱,遊客數量有較大幅度的回落,開心茶館又該如何減少虧損,實現盈餘?」夏季以來,浙江先是連綿的梅雨季,再是豔陽高照,杭州西湖會所關停以來首家轉型的開心茶館主管單位杭州商旅集團相關負責人倒了一番苦水。
  • 杭州西湖高檔會所擠佔景區引發爭議
    東方網6月9日消息:最近不斷有遊客和市民向記者反映,杭州西湖景區環湖一帶有許多名勝古建「可望而不可進」,一些絕版風景的場所搖身成了高檔「會所」。政府傾力打造的「大眾西湖」為何走樣一些本應向大眾開放的名勝故居怎麼變為少數人進出的「樂園」帶著疑問,「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明察暗訪。
  • 西湖會所轉型方案:除天外天以外其他不提供餐飲
    也就是說,市民遊客若想要點菜吃飯,這30家中,恐怕只有天外天可以提供了。  那麼,目前深受普通百姓歡迎、紅紅火火的曲院風荷開心茶館(原西湖會),也將告別點菜嗎?不一定。《規劃》正在公示中,還有修改的餘地。  西湖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主任劉穎表示,衷心希望廣大市民和遊客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30家西湖高檔經營場所今後轉型方向是否可行,有兩條標準。
  • 平價茶館和藝術攝影 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你聽過以鮮肉小籠包為招牌的茶館嗎?你見過可以開攝影展覽的茶館嗎?如此「不務正業」的茶館還真有!2014年12月1日,湖畔居成為杭州最早轉型高檔經營場所——「開心茶館」的第二任東家。開影展、合作推出深度攝影旅遊路線……湖畔居想讓「開心茶館」闖出一片新天地。
  • 親民價格杭州味道 玩轉西湖邊13家茶館全攻略
    2014年年初,杭州開展大規模專項行動,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分批關停了30家位於景區、公園和歷史文化建築內的高檔經營場所。截至2014年12月3日,30家「西湖會所」已轉型開放13家。近期開放的西湖會所除了原上林苑,還有學士居轉型成文化展示,兼營大眾茶館;東籬會所轉型成咖啡館、茶座;嘉納餐飲轉型成茶飲體驗、茶具銷售;卡森莊園轉型成茶室。
  • 杭州西湖會變身茶館 市民欲入內喝茶被拒(圖)
    【西湖會"變身"之後】曲院風荷內高大上的西湖會,如今平民化大轉型,變身為開心茶館。小有遺憾的是,春節期間想入內品嘗下媒體上廣為報導的18元一杯龍井茶的巿民,卻遇到了工作人員的勸退,理由是服務員人手不夠。 "變身"容易,完善細節更重要。
  • 深圳公園裡高檔會所不見蹤影 個別茶館仍在營業
    此前,住建部多次發文嚴禁公園內設立為少數人服務的高檔餐館和私人會所,經媒體曝光後,深圳各大公園就此展開整治,一批餐館、茶館和私人會所被關停。10月28日,記者走訪深圳市幾家公園,發現除了一些小茶館仍在營業,私人會所和高檔餐館均已不見蹤影。   園博園 高檔茶館已經清退   園博園靠近北側的聽香苑是一棟徽派建築,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