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萬年前地殼的劇烈變動
造就了舉世矚目的喜馬拉雅
東西延綿2400公裡的山脈
高聳入雲,坐擁地球之巔
而同時也因造化神奇
在山脈間撕出了數條溝谷
暖溼氣流穿堂而過,好一片生命的樂土
喜馬拉雅山脈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日喀則市大體處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與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間,從東往西沿著山脊線遊走,打開了5條南北縱向的裂谷,俗稱「五條溝」。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供水,低處溫暖溼潤,自然景象卻迅速更替,便形成了五處雲霧之下的世外桃源。我們後續將把這五條溝分別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哦~~
亞東縣-亞東溝
亞東縣位於山體南麓,峽谷很長,受印度洋暖流的強烈影響,雨水和植被豐富。因這條狹長的氣流通道,年楚河兩岸得以成為西藏最大的米糧倉。
從4700米的帕裡鎮一路南下,水平距離雖不長,海拔卻急劇變化,直到約3000米的下亞東。樹林越來越多,植被越來越豐富,氣候更是立體,讓人深感這雪峰之下的千變萬化。山谷間的冰川,在陽光照耀下,似一條條銀龍飛舞;而在山腰繚繞的雲朵,亦不甘寂寞,變幻著各種舞姿;雪山出落的楚楚動人,從窗外呼嘯而過,仿佛少女般多姿婀娜。
定結縣-陳塘溝
定結縣屬喜馬拉雅山北麓湖盆區,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東部是以錯姆折林為中心的高原湖盆區,平均海拔4500米,地形較寬闊平坦。由於陳塘溝的存在,從印度洋吹來的赤道暖流與高原寒流在這裡匯合,將這裡造就成「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神奇景觀。
該峽谷地勢差異大,平均海拔2500米,多為原始森林。遠處望去高山頂上白雪皚皚,近處則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由於交通不便,陳塘有著「高原孤島」之稱,但仍不能掩蓋此處的富饒。在很久以前,夏爾巴人便在這塊綠色海洋之上留下了獨特的夏爾巴風俗。
定日縣-嘎瑪溝
定日縣境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舉世矚目的珠穆朗瑪峰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正是由於地勢落差很大,這裡也造就出了最特別的山地垂直生態系統,從谷底最低點到最高點相對高差達6200米,山地森林生態垂直分異明顯。
嘎瑪溝處於珠峰保護區的最核心區域,與世隔絕般的保護才造就了眼前的徒步聖地。犛牛是通行嘎瑪溝的唯一工具,人跡罕至、野生動物繁多、高原湖泊如明珠般鑲嵌其中,恍若夢中的香格裡拉。每年5-10月份埡口積雪少才可以進山,也是嘎瑪溝景區開放的時間,10月中旬以後就大雪封山了。
聶拉木縣-樟木溝
聶拉木縣由南至北可分為5個地貌類型區。最低點為中尼邊境54號界樁,海拔僅為1433米;最高點為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馬峰。其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其西側屬尼泊爾王國。沿公路順著彎曲的河谷,穿入幽深的峽谷,便可直達樟木口岸。
G318國道從喜馬拉雅懷中穿過,在周邊處處深溝大壑、奇峻無比的懸崖峭壁映襯之下,細若一條飄帶,貼在山巒之腰上。穿入幽深的峽谷,繞過蔥綠的林澗,如行走在詩畫之中。穿行在樟木溝中,除了美如上帝的後花園,最大的感受便是道路艱險。
吉隆縣-吉隆溝
吉隆縣南面和西南面同尼泊爾王國接壤,邊境線長162公裡,自古就是西藏與尼泊爾交往通商的要道。如果沒有縣城北部20公裡外馬拉山的凸起和阻擋,喜馬拉雅山很可能會被吉隆溝徹底「切穿」。從此往南,是印度洋暖溼氣流徘徊徜徉的亞熱帶地盤;從此往北,是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
公元633年,尼泊爾尺尊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幹布時途經吉隆入藏。而今,吉隆口岸的存在,更是加快了西藏對外貿易的發展。吉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作用,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印發了世人更多的關注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