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日本第二組世界遺產系列郵票第三至六套小全張上,展現的都是古京都歷史遺址景觀,分別發行於2001年6、8、12月和次年2月。京都從公元794年起直至1868年明治維新,一直是日本天皇御所的所在地,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日本歷來不設法定首都,而以天皇所在地為實際的都城)。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1994年,古京都歷史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從這些小全張的背景和郵票上,可以看到賀茂別雷神社、賀茂御祖神社、東寺、清水寺、延曆寺、醍醐寺、仁和寺、平等院、宇治上神社、高山寺、西芳寺、天龍寺、金閣寺、銀閣寺、龍安寺、西本願寺、二條城等古京都遺存的宗教與城堡建築及其珍貴文物,極具日本文化特色。日本第二組世界遺產系列郵票中的第七、八套小全張,內容均為古都奈良歷史遺址景觀,分別發行於2002年6月和7月。
奈良在公元710-794年間曾經是日本天皇御所的所在地,即日本實際上的都城,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一時期的日本與中國唐朝的文化交流相當密切,曾六次派出遣唐使,唐代高僧鑑真東渡也發生在這一時期,奈良因此建有諸多佛教寺院和神社。1998年,古都奈良歷史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這些小全張的背景和郵票上,就有東大寺、興福寺、春日大社、元興寺、藥師寺、唐昭提寺、平城宮朱雀門等古都奈良遺存的宗教與宮殿建築及其珍貴雕像。其中唐昭提寺為鑑真親自主持興建於公元759年的千年古剎。在日本第二組世界遺產系列郵票的第九套小全張上,展示了日本中部白川鄉和五屹山歷史村落景觀,發行於2002年9月。
白川鄉和五屹山的合掌型木結構民居是日本特有的一種民宅建築形式,因其人字形屋頂如同雙手合十而得名。相傳合掌造民宅產生於13世紀,現存多為江戶幕府時代中後期所建。那裡的歷史村落體現了一種與自然生活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完美適應的日本傳統生活方式,1995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小全張的背景和郵票上,便可見識一下這種日本獨一無二的合掌造民宅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