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是一場預謀已久的邂逅。今年七月,我急於從苦悶單調中的生活中逃離出來,於是,我把目光落在地圖上的張家界。晚上七八點的飛機,在十點之前到達張家界機場,來到酒店,美美睡了一覺,第二天不到七點,我就從床上起來,吃了一頓早飯,然後準備向我的目的地——張家界的大觀臺出發。不止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過關於張家界的介紹,因為不是黃金周,所以遊客稀少,但是正滿足了我想要獨處的心理。景區非常大,從盤山公路上一路坐車坐了好久才來到山上的農家樂。
大概是意識到我的心情不好,今天的陽光格外燦爛,拂去我心中所有的陰霾。雖然出了太陽,不過山裡還是比外面更涼,吹出的風都是涼爽的。大觀臺是這裡的四大景觀之一,要走幾百階臺階才能到達,有一塊小小的橫放的石頭放置在地上,上面寫著「大觀臺」三個古樸的大字。據說是觀看日出和日落最好的地點。可惜因為在路上的耽擱,已經錯過它最美的時分。不過還好在任何時分,它都是美的。
古代人非常浪漫,有曾經旅遊過武陵的詩人說過,武陵一步一景,每步景色皆不同。我走在大觀臺下面的柏油馬路上,這裡沒什麼人,從這裡往遠處眺望,各種稀奇古怪的山峰全部落在我眼裡。據說這裡一共有三千多座山峰,各有形狀。從大觀臺旁邊的一條小道慢慢往下走。小道是石階,兩旁圍著木頭墩子,用粗繩索和木頭拴好。小道最下面有一間小房子,房頂上和的瓦片上蓋著厚厚的落葉,就像到了鄉間的村寨裡一樣。
穿過這條道路,來到仙人球。據說仙人橋下壓著一位美麗的仙女。我之前的時候遠遠眺望過,橋上不知道什麼時候籠起一陣白茫茫的霧,遮蓋了整座橋,讓這座古樸的橋在雲霧裡若隱若現,看不清楚,更像從天而降的仙橋。而到了這裡才發現,這座橋有些窄,下面有懸崖,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感覺石橋上長著綠色的東西,似乎是青苔,朦朦朧朧的,我很擔心有人走在上面就不小心踩滑了。天子山腳下是十裡畫廊。我覺得遠非十裡這麼長,路很窄,是峽谷中的小道,路邊居然長著蓊鬱的野花,一路上從下往上看去,就像置身於畫中。
神雞啄食景點對面是一步難行。要兩座山峰的間隙裡,我稍微有點恐高,一點都不敢往下看,下面霧很大,我站在上面一點也看不清楚,大喊一聲,聲音傳出去很遠。我硬著頭皮走過去以後,渾身都還在發涼。據說在以前的時候,這裡是沒有安全防護的,聽說以前有北大教授從這裡掉下去過,我不由感覺更害怕了。下午來到了袁家界景區。當地人都說大觀臺附近不如袁家界景色美,到了袁家界一看,發現不相上下。這裡有好多個景點,坐在車上看,一路上全是喀斯特地貌,在陽光照射下,有一種奇特的魅力。
袁家界一共有兩個天下第一,第一為橋,第二為天梯。因為事先查過攻略,所以我帶好了厚衣服,然後去乘坐這個「天梯」。它又叫做百龍天梯,從下往上看,可以看到諸多奇峰異石,電梯從下往上,就像直插天際,如果讓古人來看的話,一定會以為這是真的「天梯」。其他地方的景區會有電纜車代替交通工具,而這裡就用電梯代替。如果徒步爬的話,要三四小時才能上山,而坐著電梯,我感覺只花了一分鐘。到達山上以後,發現和山下完全兩個景觀。山上很冷,似乎還飄著一點小雨夾雜小雪,我把厚衣服穿上去,抵擋來自外界的寒意。
第一處是天下第一橋。這座橋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石橋,跨越在兩座山峰之間,厚度整整有五米,是經過自然長久的風化,累積,山崖崩塌和掉落以後慢慢成型的。雖然不如趙州橋這種人工橋梁那麼精緻,可是遠遠看過去,處處都充滿驚險。這時候不由再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抱以敬意。橋的對面掛著人們寫的祈福帶和銅鎖,顏色已經很舊,帶著一種陳舊和沉重。
從橋到迷魂臺的路上,是一條石板遊道,正好跨在山崖之上,走過之後,才來到迷魂臺。據說這裡是此處景色最美的景區,站在這裡,會看到面前成百的山峰全部屹立在你的面前,雄偉壯闊,望不到邊際。此處來這裡玩,心胸倏然開朗,胸中的鬱氣全部散開,大概只有廣闊的自然才會有如此大的包容力和如此迷人的魅力。